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贅婿(07):大城小事

贅婿(07):大城小事
9789863564126
憤怒的香蕉
青文
2017年1月05日
100.00  元
HK$ 95  





ISBN:9789863564126
  • 叢書系列:菁典藏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菁典藏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古往今來,為一贅婿者,能建功立業的有幾人?

    若真是才學驚人,又何苦要入贅?





    作者跋



    結束便是新的開始




      常常會看見一些說法,關於斷更或是更新的,例如不久前有人問,《隱殺》以前常常斷更,是不是為了照顧出版而做讓步?我就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人信誓旦旦說,你書裡說的。



      事實上,我從來沒說過這樣的話。《隱殺》在台灣出版時都快要寫完了——但我的確說過照顧出版的事情,所謂照顧出版,是增加了一個後篇以補足書的內容,但是這個後篇是完本後一年才寫的,怎麼會有為了照顧出版而斷更的事情呢……



      不過,起點確實有一些書,為了照顧出版而放慢網路更新,讓出版的進度走在網路發表之前——這是一個很普遍的事情,很多人都這樣做,所以我《隱殺》後期寫得慢,加上《隱殺》出版過的事實,別人腦海中就會自然的做出這樣的判斷,甚至虛擬出「你自己在書裡說過」的記憶。



      在一個某種風氣肆虐的普遍環境下,人們往往會因為這個環境腦補出許多東西,然後投射到其他地方去。有時候我更新了,就有人問,你最近為什麼更新快了呢?或者反之,你最近為什麼更新慢了呢?



      需要這麼多理由嗎?



      我有時候看見有人說:香蕉更新了,月初了或者月底了,又來搶月票了。



      可是我沒有求過票呀……



      為了月票而更新,為了遊戲點卡而更新,為了打賞而更新,為了出書而斷更,為了這樣那樣而斷更——這些狀態,似乎是很容易讓人理解的事情,人們唯獨無法理解的是,為了寫出了好東西而更新,為了寫不出滿意的文章而斷更。



      什麼理由都可以,反倒是以文章主體為由,便很難被人理解。



      我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沒什麼毅力可言,譬如說玩遊戲吧,要嘛玩極簡單的,要嘛玩極複雜的,玩極簡單的是放鬆,玩複雜的是為了考慮其中的規律與變化。但我不喜歡具體的資料,我喜歡將一個事情的大致輪廓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之後在心裡存檔,然後我就不玩了。我玩得最久的是「文明」一類的遊戲,不挑戰顛峰,只是以自己的腦袋融化它,做成自己的形狀再記住而已。



      譬如「魔獸世界」,我從內測的時候開始玩,最喜歡開各種小號,研究每一種職業能越幾級挑戰精英怪。我當初常常用懲戒騎去殺高兩級的精英,假如這個精英很厲害,能打過去,我會很高興。我那段時間每天玩兩個小時,是我很喜歡的消遣,等級上限開放到七十級的時候,我最高級的戰士號是五十四級。



      我喜歡考慮事物的各種內在規律,但並不強求物理上的絕對正確,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記住它。在旅遊的時候,我不喜歡拍照,只是喜歡把當時的感覺記在心中,所以在很多時候,參觀景點與走在某個陌生街道上對我區別不大,我只是感受著自己到了一個新地方,理解它們。我記得我身上發生過的許多事情,當時的感覺,但對於參與者的名字,我常常會忘記。



      時至今日,我用這樣的眼光來解構我自己:當我覺得理解了一件事並且它沒有更多概念上的變化以後,我就會失去興趣。



      所以從小到大,我做很多事情都難以堅持長久,跑步啊練氣功啊之類之類的。



      這些年來能夠堅持下來的,真正令我感到自豪的,除了生活這個大而化之的概念以外,就只有寫書了。



      因為寫出來了,滿意了,所以更新;不滿意,那就不發。對我而言,這是唯一的理由和概念。



      為什麼你更新了呢?因為寫出來了啊。



      為什麼你沒更新呢?因為寫不出來,或者是寫得很差啊。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我從來沒有為了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寫書,這是令我感到自豪的一件事。當然在此以外,偶爾看看月票推薦票什麼的,興之所至求個票,確實會增加許多的動力和樂趣,譬如很多人說香蕉這段情節寫得真好啊,月票打賞嘩嘩嘩的來,我就會想,我還要寫出更多這樣的情節來,或者想:讓你們驚嘆的還在後頭呢……



      但在我寫東西的時候,腦子裡是絕對沒有那些東西的,我不是因為任何其它的東西,譬如想要月票這樣的念頭,碼出任何一章的故事。



      算一算,寧毅下杭州的這段故事,撰寫起來的各種困難與糾結,大致貫穿了我的乏善可陳的一整年。整段故事,大概的思考是這樣的:



      第一,由家而國的轉變,如何做到潤物細無聲?各式各樣的人物、大局如何出現?



      第二,武俠、江湖的情節,怎麼自然的擴大到讀者的視野裡?



      這兩點費了我極大的力氣,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像其中的艱難。就好像一開始出現陸紅提與武俠橋段的時候,有人說,歷史才子文裡怎麼能出現武俠呢?怎麼能這麼寫呢?不看——他們很難理解,故事明明是某個樣子,為什麼會忽然變成另一個樣子……



      因為我沒有走套路。對我而言,套路是很無聊的東西。



      為什麼很少有作者會寫大雜燴?



      因為讀者看一本書,往往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故事的樣子,再怎麼出格也出不到哪去,因為真的很難,由家事往國事寫,又要不引起讀者太大的驚動,融入武俠、江湖,又要跟整個世道切合而不是瞎扯,整個鋪墊和展開的過程,其實是不容易的,就好像很多作者寫異能文,當某個人有了異能之後,隔壁的阿黃也忽然變成異能界的十大高手了……



      一個環境套另一個環境,漸進式的展開,是非常費力的事情,但因為費力而不寫,在我看來是更加難以理解的一件事。寫書當然是越寫越厲害,越寫越提高的,因為費力就不寫,那不是一輩子都寫不好了嗎?譬如我,費了十多年的力氣將寫作能力提高到目前這個程度,如果十多年之後的寫作能力跟現在一樣,那是一種恥辱。、



      當然,寫不好,是沒有理由的。費力,又無論如何想寫好,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寫慢一點,走一步看一步,寫好了再發出去。



      總算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到目前來講,我可以說杭州這段故事寫得很圓滿,很不錯,很多大小場面的烘托構造,情景人物的徐徐展開,差不多是我目前能力可以掌握的顛峰,那麼以後再寫類似的東西時,我就可以寫得更好。



      嗯,給自己表揚一下。



      不過事實上,剛剛開始寫杭州這段故事的時候,只有幾個構思是確定的:



      一,杭州,二,地震——我想寫一個地震的災難場景,可能是看了太多的災難片;三,會有一個妹妹——當時沒有確定是西瓜還是誰,就是暫定一個方臘那邊的妹妹,會武功;四,寧毅掀飛桌子,提著椅子坐在那個牛屄哄哄的老頭面前看著他:「我來接人的,今天有人說一個不字,我殺你全家」,把人接出來之後,一槍打爆他的頭。



      然後就寫出了整段杭州的故事。



      其實歷史上的方臘起義並沒有這麼久,他十二月占杭州,隔年二月就被童貫破城,原因跟糧草補給之類的東西有很大的關係,但兩個月的時間實在不夠寧毅唱大戲,所以我讓方臘在秋初占領杭州,占了秋收的便宜,讓他們能多堅持一陣,也讓寧毅在霸刀營埋下一顆炸彈。



      陳凡這個人源自《南水滸》,在《南水滸》裡,方臘這邊最厲害的四個人分別是陳凡、方七佛、杜紅紅與方百花,我沒讓杜紅紅出現了,換上了一個劉西瓜。



      這段故事裡有一些小bug,但不影響故事的整體框架,以後或許會做修正,但恐怕網路版不會再改。



      各種有關於國家、民族的描寫與討論,都是純粹的自我邏輯,這類劇情放在故事裡算是吃力不討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可以洋洋灑灑自成體系——在我而言,一切都是解析角度不同的問題,覺得有意義的可以繼續看下去,覺得無聊的可以跳過,覺得難受的可以忍,忍不了的……那我也沒辦法了。



      接下來是一段新故事,開始當然是一些日常生活,然後寧毅就該換汴京副本了。



      想起一句話,大致可以形容接下來的故事。



      「我的前面是聰明的敵人,後面是無能的同伴,我必須同時與這兩者搏鬥,而且我自己也不是眾望所歸的目標。」--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