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精神科診間的人情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388978
吳佳璇
天下生活
2017年1月11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388978
叢書系列:
醫學人文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醫學人文
分
類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精神科
同
類
書
推
薦
兒少先後天神經精神障礙及自然療法:妥瑞抽動、過動ADHD、注意力不集中ADD、學習障礙、亞斯伯格、自閉、強迫、智障、創傷後症候群PTSD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兒少創傷療癒球(孩子溫心守護組)
不懂睡眠就失眠:睡太多或睡太少,你都正在謀殺自己
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
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養生.養顏──讓女人年輕10年的45個好習慣
令人怦然心動的女神穿搭
護膝防痛齊開步
吃對了,永遠都健康!:台灣首位自然醫學醫師的「不生病」飲食法則,在家煮、出外吃都安心!(全新封面再上市)
一本讀懂癌症預防照護:19種常見癌症的病因、徵兆、對策,關鍵時刻能救命
健康廚房:7日排毒餐x38道養生食譜
內
容
簡
介
金鼎獎得獎作者
《蘋果日報》人氣專欄作家
資深精神科醫師領你身歷其境的診間奇談
目
錄
自序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
?
推薦序
書中的故事,社會的縮影�李伯璋
瞭解,就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林奇宏
感覺人生的美好,學到生命的豁達�洪惠風
溫柔又叛逆的傾聽者:談醫者仁心吳佳璇�黃尚志
寒風中的心靈雞湯�詹鼎正
打開虛掩的那扇心門�劉奕成
?
Part 1
失眠的理由
失眠,是精神科診間最常聽見的抱怨,分析失眠的理由,便成了醫師的起手式。拿掉醫學框架,我在人間修羅場上,見證一個個比戲劇曲折、比小說幽微的故事。
?
小三捲藥潛逃
女兒賊
越親近越難說
失眠二十年之後
強人所難
失眠不講道理
該被炒魷魚的人
老婆需要開釋
帶孫焦慮症
兩個女人搶捐腎
台商妻子的痛苦
第一代大陸新娘
一個月花兩萬買安眠藥
窮得只剩安眠藥
四癌篩檢
?
Part 2
愛情修羅場
阿修羅是印度古神之一,儘管本性善良,卻因內心潛藏嫉妒、憤怒與怨恨,易怒好鬥,終至墜入惡道,輪迴不止。精神科診間二十載,看情海浮沉,無分男女,人人宛若阿修羅。
?
大喜之日變冤家
被小三徹底打敗
同病結親家診
診療椅上的謊言
別毀了兩個好女人
可憐之友最傷人
女人不能沒有錢
正宮小三來比傻
愛欲生死絆
病房外地下情
前妻幽魂不散
當老公包二奶不想回台
洗腎還能搞外遇
被前男友堵到
民航機長吃錯藥
妻子再玩「非死不可」
越南好女人
怕先生回家圍爐
?
Part 3
家庭競技場
誰來定義家的核心價值?是血緣還是愛?面對瞬息多變的社會,唯有愛能凝聚彼此的能量,分享喜悅、包容差異,並走過傷痛。可惜世人會為了某些執念或一個偏見,讓愛的力量互相拉扯,把家變成非死即傷,鮮少全身而退的競技場……
?
憂鬱熟女拚生小孩
不樂之捐
用肉身還親恩
命賤的人捐腎
飄洋過海來捐腎
兒子陪女同學去旅館
教養焦慮變親子暴力
性向矯正門診
他心裡住了一個女孩
有些事還真說不出口
憂鬱症女兒不單純
拚高考是為了誰
你懂我的憂鬱嗎
整形前,來心理評估
銷售女王心裡的痛
教授兒子拒相親
可憐天下父母心
女兒是今世救星
長男的鬱悶
自私的父愛
從鬱症變躁症
單親母親自身難保
不當媽寶想當兵
?
Part 4
人生下半場
面對史無前例的長壽社會,逆齡、無齡風潮當道。與其過度在意,執著於象徵生理年齡的數據和檢查報告,不如再度審視、重整身邊的人際關係,擁抱真正愛你、在意你的人,分享「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的恬適心情。
?
為何退休不快樂
公道嬸的恐慌症
家裡那個王八蛋
妻子的最後通牒
退休田園夢不太妙
不是男性更年期的錯
只顧自己的男人
母女相欠債
憂歡毛小孩
細姨的晚年
一樣成「公」兩樣情
不求人
天天叫點滴外送
阿嬤,你在叨位
今生唯一愛人
憶太平榮家
退而不樂的熟年族
?
Part 5
失智大軍來襲
人口老化,照護需求激增,如海嘯襲來。當失智大軍疊高這波浪頭,無人能置身事外,無人能獨自泅泳,但你能認出身邊哪些長輩需要伸出援手?哪些朋友已載浮載沉?
?
都是魔神仔的錯
可是小姐
家中晚輩見鬼
永遠開不成的同學會
一群鳥仔哮啾啾
讓他們平安回家
當親愛的記性變差
老媽偷竊又被抓
此一時彼一時
年輕女傭的清白
資深惡女失智後
失智見真情
母娘義女的哀愁
?
Part 6
多麼痛的領悟
「感謝老天讓我生病!」不少治癒或與病共存的病友,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但不可否認,疾病,終究是不受歡迎的禮物;感謝背後,不知是多少淚水與痛苦換得的領悟。當然,無法感謝疾病,只想平靜度過餘生,又有何不可?
?
別被正向思考綁架
得乳癌後,她看清婚姻
喊停的化療
懷孕中發現罹癌
醫師妻子著了魔
水貨買來的腎
圍爐夜,淚話
用小孩心肝救自己
養女的願望
真的苦夠了
無緣就是無緣
把屎把尿被當賊
?
Part 7
精神科診間的暗門
每個精神科診間都有暗門。有形的門備而不用,為了躲避偶然發生的暴力攻擊;無形的門開開關關,有時直通病人幽微內心,有時瞥見社會千變萬化。
精神科診間的暗門
枕邊人偷下藥
成乩之路
每次都幻想男生強暴她
利用缺陷做好事
假醫師假爸爸
政要的祕密情人
欲望橫流的病床
被拒絕掛號的熟女
海外華僑求醫焦慮
殘友投票部隊
住越久賺越多
怪異職場霸凌事件
那個服藥輕生的印傭
吸安的一百種理由
紅眼班機紅眼門診
醫師們戒不了的癮
病人的禮數
不曾謀面的善意
傳說中的掛號黃牛
誰能陪你健康到老
序
自序?? ?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
「自己熟悉的就是最好的題材。」──張愛玲
推開精神科診間大門,會是什麼光景?
除了打算就診的患者,不少人對門裡可能發生的事,充滿各種想像與期待。其實,在沒有貴妃椅、催眠道具,更沒有陣陣薰香的尋常診間,醫師的任務是透過談話,協助患者爬梳、整理眼前與過往種種經歷與情緒,必要時適度用藥降低症狀衝擊,重新理解自己,進而發現生命意義,重寫生命故事。
只不過,實證醫學的訓練洗禮,讓醫師越來越重視事實(fact),精神科也不例外。當病人問,「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得到的回應是某種疾病盛行率;因伴侶不斷出軌厭世的病人泣訴,「吃抗鬱藥有用嗎?」也要給個藥物試驗研究數據,且不這麼說,似乎不夠客觀,更沒有學問。然而,病人要的不是精確數據,是對治療者的信賴,還有自己受苦的意義何在。
當醫療不斷往客觀靠攏,企業卻反向而行,《說故事的力量》作者安奈特•西蒙斯認為,人們要的不是更多的資訊,資訊隨時可以取得,他們要的是信賴;人們需要瞭解資訊的意義,需要一個故事解釋其中的意義,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歸屬。
為了回應「有沒有人像我這樣」,「我會不會好起來」,也為了不敢前來求助,甚或只是好奇診間裡發生什麼事的朋友,還為了交差──曾任職的醫院苦心為菜鳥主治醫師投稿打知名度,我開始將診間故事形諸文字,除了力甩醫療保健文的藥水味,更服膺張愛玲所言,在文字的溝通上,小說(故事)是兩點間最短的距離。
這一路寫寫停停,直到二○一三年,台灣《蘋果日報》寄來一封電郵,素昧平生的蔡碧月主編希望我開專欄說故事。我問主編,更問自己,「七五○字篇幅能說故事嗎?」幾經斟酌,《人情絆》終於問世,每週一篇,連寫三年,也成為本書的濫觴。
這終究不是虛構的短篇小說選集,每個故事主人翁,都能在我二十一年精神科執業生涯裡找到原型。當我改寫他們的故事,除了更動可資辨識的特徵與應受保護的醫療資訊細節,身為醫者與作者的內心震動,不僅不因時光流逝稍減,反而隨著記憶沉澱、結晶,曖曖含光。
同行好友曾問,為何一寫再寫?我想了想,應該還為了這些懷著各種期待,從人世間不同角落走進診間的患者,無論是否得到滿意的答覆,離去時在我心裡留下大小不等的衝擊。我用故事表達對主人翁或多或少的認同,也期待讀者懷著走進心靈深夜食堂的情緒,咀嚼文字,如演員般沉浸在某個角色裡,成為自身的一次經驗,離開時心情暖暖,腳步緩緩。
推薦一?? ?
書中的故事,社會的縮影
李伯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
吳佳璇醫師是國內知名的人氣專欄作家,平常就在報章雜誌拜讀過她的大作,非常榮幸的是,《康健雜誌》出版部寄來吳醫師的新書初稿,讓我得以先睹為快。
果然,吳醫師以其精神科的專業,透過簡潔洗練的文字,敘述每一個上門求診的故事,透過病患在診間訴苦、抱怨、嘆息、哭泣等情緒釋放過程中,讓病患打開內心深處緊閉的暗門,直探人性幽微。
尤其,吳醫師善長抽絲剝繭,透過與病人交談,剖析患者失眠、憂鬱或眼神渙散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病因,這些活生生的生命故事,透過醫病之間的對話,時而令人感嘆再三,時而讓人莞爾一笑,相信許多讀者會忍不住繼續看下去,窺見人際間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在本書眾多的個案故事中,一篇「女兒賊」的文章特別吸引我。吳醫師敘述一對母女同樣有失眠的困擾,但女兒卻偷吃媽媽的安眠藥,害母親只能重複就診,殊不知被列入「鎮靜安眠藥關懷個案名單」中,經過吳醫師開導,讓這名本身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的女兒主動求醫。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國人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飽受失眠的困擾,但為避免安眠藥遭到濫用以致成癮,健保署在二○○九年起,針對保險對象領取Nimetazepam、Flunitrazepam、Zolpidem等三種成分的安眠鎮靜藥物,如果在最近半年領用超過一定數量,本署就會把這些「用藥大戶」提供給醫療院所,避免重複開藥。這項措施實施以來,二○一五年領用Zolpidem的藥量比起二○一一年減少高達一萬七千顆,這都要感謝許多身處第一線的醫師,協助健保署指導病人用藥,才有如此成效。
吳醫師的夫婿是台大醫院泌尿科負責腎臟移植的醫師,所以她對器官捐贈及移植有深入的認知,書中有一些篇幅探討器捐的精神科評估過程,尤讓我心有戚戚焉。個人從事腎臟移植逾三十七年,經手的移植病例不下千例,但由於早年器官捐贈風氣未開,以致等候移植的名單一長串。
另從患者的存活率來看,活體移植其實要比腦死大愛器捐高出許多,只是要從家族中尋找器捐者並非易事,甚至牽扯出如吳醫師筆下的「不樂之捐」,亦或傳言中有所謂的暗盤交易或仲介買賣,這都有賴精神科醫師和移植外科醫師好好把關了。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身兼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過去四年來以「捨得」的概念積極向民眾推廣器捐之觀念外,為防範有人捲入器官買賣,個人積極與衛福部長官合作推動修改「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終在二○一五年七月完成修法,增訂「仲介器官移植或器官之提供、取得,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從而杜絕檯面下的不法勾當。
吳醫師以其逾二十載豐富的精神科診療經驗,解除無數患者的「心病」,如今她以在診間聆聽病人內心深處的生命故事,結集成書,他們的故事有如社會的縮影,祈望本書的出版,能為社會大眾帶來一些省思與啟發。
推薦二?? ?
瞭解,就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
林奇宏(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人常因不瞭解而恐懼,在生活環境碰到疑似精神異常的人時,遠離退避是一般人的反應。如果罹患精神疾病的是自己的家人,頓時可能無法接受,擔心自己無法處理突如其來的變動,對外也害怕異樣的眼光。其實,以今日的精神治療水準,罹患精神病的人只要透過適當的治療、復健,並獲得家人與社會的支持,仍可能回復到自己和家人滿意的生活品質。
吳醫師以她敏銳的觀察力,累積二十年的看診經驗集結成書,對當前台灣社會的種種面向做出深刻的剖析,又不時流露出對這片土地人物蘊藏的關懷之情,就像帶領讀者身歷其境走進精神科診間,著實能打動讀者。
書中故事從普遍困擾民眾的失眠問題,到家庭、情感困擾、典型的思覺失調精神疾病問題,還有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的失智課題,更有時下各方關注的性別認同、性向矯正議題,連寵物善終問題,都能一窺論述。
家人是精神病人最佳的照護者,透過支持與鼓勵,能協助病人穩定就醫及規則服藥,成為順利復歸社會的基石,本書以精神科醫師問診實例與民眾分享,增加家屬對病人發病徵兆的察覺,並減輕照護的身心負擔,也有助於病人罹病後的心情調適、自我照顧。
這本書的編排,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閱讀一篇篇短篇故事的同時,不免暫時跳出案例的框架,反問自己,「如果是我碰到了,該怎麼辦?能怎麼辦?」期待本書的出版,幫助讀者度過陪伴精神疾病親友的徬徨歲月,當看到社會或社區中有精神疾病困擾的民眾時,能多一些體諒,多一點同理。
推薦三?? ?
感覺人生的美好,學到生命的豁達
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精神科醫師的視野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樣,閱讀這一本書,像是透過佳璇醫師的眼睛,偷窺了人生,看到人生百態,媽寶、小三、婚姻、失眠、憂鬱、退休、失智、換腎、魔神仔、祕密情人、家庭衝突……闔上了書本,我感覺到人生的美好,學到的是生命的豁達。
精神科的醫師總是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睿智的眼神穿透心靈,兩眼永遠平視著對方,不卑不亢,溫和親切,不慍不火,但總也有些莫測高深,有點像貓。
佳璇醫師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但是這隻貓,更多了一些人情通透,洞悉人生。在拜讀了她的新作之後,才了解這些表象,原來都是因為她見過了太多的人生故事,聽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走過了太多的地方,閱讀了太多典籍的結晶。
印象中第一次見到佳璇醫師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這個浪人醫師流浪到了新光,在醫院餐廳中我們併桌用餐,短暫的交談,卻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記得她已經著作等身,後來她離開了新光,我在書店中見到她一本又一本的著作,見到了她浪跡天涯的生活,還蠻羨慕她這麼灑脫不羈的人生。
作品需要養分源源不絕的供應,才能變成大樹。佳璇醫師這些流浪的人生旅程,跟她持續的閱讀習慣,成了她這一本書中的養分來源。
我喜歡這一本書,相信您也一定會跟我一樣。
推薦四?? ?
溫柔又叛逆的傾聽者:談醫者仁心吳佳璇
黃尚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因為領域與地緣的相異,在過去的歲月中,根本沒有機會認識吳佳璇醫師,初識這位才女還是透過臉書上的文章,細膩的內容、筆觸及傳達的意念,總能讓人細讀與反思。二○一六年三月本院【白袍背後】醫學人文系列講座邀請佳璇醫師到院演講,我有幸擔任主持人,才與佳璇醫師正式交集。
收到書稿後靜心閱讀,越讀越有滋味,書內描述的臨床場景讓我這三十年資歷的腎臟科醫師,難掩記憶的翻湧與內心的迴盪。內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相似,都是長期與慢性病病人維持信任且穩定的醫病關係,這也是資深醫師生涯上的一大成就。
書中所描述每位病人疾病背後的人生悲苦、遺憾、固執與妥協,或是每次回診時的醫病拉鋸戰,不論是藥物的遵從、洗腎與不洗腎的決定、家人的支持與衝突,到親屬腎臟捐贈抉擇等影響家庭的關鍵性決定,都是白色巨塔裡小小診間開門、關門片刻中真實的人間劇場,從這些實例中更能體會,身為醫者非只在醫治病痛,更求療癒人心。
我非常榮幸能擔任佳璇醫師新書的推薦人,對於普羅大眾、新進醫師、甚至如我般的資深醫師,讀來肯定有所感觸,是對疾病認識,也是對人生的領悟。
推薦五?? ?
寒風中的心靈雞湯
詹鼎正(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認識佳璇學姐超過二十年,我們在醫學院有一個共同的導師,台大心臟科的曾春典教授;學姐的老公也是常相聚的好兄弟,因此一定要寫序道賀學姐出書。
學姐著作等身曾獲金鼎獎殊榮,文筆洗鍊、風趣,一直是中生代醫師作家的大師級人物。我一開始想不通,為什麼要找一個只出過三本書的學弟來推薦呢?看完這本書後發現,我所學的老年醫學,與學姐的精神科專業,實有相應之處。
全書七個章節,一一九個生活故事,完全歷歷在目,更有不少令人心酸及發人深省的例子,將醫病間的互動細膩地描述出來。從失眠、情感、家庭、退休,到失智、癌症等重大疾病引起的身心問題中,有大半對象是老年人。老人科醫師也常遇到上述問題,但我們所受的訓練,真的沒有辦法像佳璇學姐一樣,走入病人的內心,了解問題的前因後果、從根本來解決問題,而非只用藥物。
「台灣二○一六年代表字大選」選出的代表字「苦」,如同這本書道盡了人生百態、人情冷暖,讀來讓人感到活著是非常辛苦的事,但我相信,有學姐這樣的醫師,發揮同理心,可以讓病人得到非常大的療癒效果,誠心為你送上這本「寒風中的心靈雞湯」。
推薦六?? ?
打開虛掩的那扇心門
劉奕成(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
我最喜歡聽故事。故事,根源於過去發生的事,其中值得記值得念的,便成了故事。而故事,多半都是人的事。
我和吳醫師相識於讀書的場合,那時我們一起為《開卷》選書,一整個下午,我們幾個人圍著圓桌,逐書瀏?,要選出當月最值得推薦給讀者的中文書,其中有財經書、歷史書、遊記、小說,內容駁雜,不一而足。
有時倦了、乏了,我們便無所謂且無所畏地清談起來,分享自己熟悉的故事。
一桌子都很會說故事,但是故事總有窮盡的時日,只有吳醫師是夢幻般的故事點唱機,永不停止地吐出千百個故事,她的故事不像我原本貪愛的小說,有許多形容的糖衣,以及刻意千迴百轉的曲折。她的故事就是故事,一路迤邐不停歇似《一千零一夜》,簡短明快如《笑林廣記》,即使有些我彷彿在吳醫師的專欄淺嚐過,聽她娓娓道來,才是最清爽宜人。
那時候只要聽她開口說:「我有一位病人失眠。為什麼失眠?」就知道故事要開始了。最有趣的是,故事常以失眠起,結局卻天南地北,怎麼也猜不到,就像童年時把紙捲起來玩選擇道路的遊戲,同一個點出發,結果卻大相逕庭。
為什麼要找我寫序,應該是當年我全神貫注地聽她說故事的時候的表情,讓她覺得印象深刻,我會一直投幣到故事點唱機,膜拜意想不到的真實故事。對我來說,她說的每一個故事,都好像真人真事,卻又如此不真實。或許不假修飾的真實,才讓人料想不到。
剛開始聽故事只是好奇,拿來滿足我對故事永不饜足的胃口,後來發現,生活原來就是無數正常與不正常經緯識出的錦繡。因為聽多了吳醫師信手拈來的故事,有些聽來似曾相似,有些後來自己遇到了,或是朋友前來求助,我就可以順著未曾眼見,卻曾聽過的足跡,順藤摸瓜或順理成章。
在不同場域領域認識的朋友,常常聽聞不同的問題,才赫然發現:跟著吳醫生走過一道又一道虛掩的門、敞開的門或是鎖緊的門,對我們都有幫助。
像是失眠,常常有人睡不著覺,而在工作場域無法專心,甚至暴怒;像是許多人面臨照護家人的壓力,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或是面對再升學與現有工作的思考拔河;新工作與老東家的人情羈絆,甚至是自身工作正要起飛,該不該增添家庭新成員等。
有時,我們說要打開心內的窗扇,那也只是讓我們看得出去,陽光照得到心事一隅,如果跟著吳醫師打開心門,就可以走得出去,才真正沐浴在陽光下春風中。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