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用你的工作轉動世界:呼召尋求、職涯探索、工作設計的新想像

用你的工作轉動世界:呼召尋求、職涯探索、工作設計的新想像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985534
李•哈迪
楊璿
校園書房
2017年5月01日
120.00  元
HK$ 114  






ISBN:9789861985534
  • 叢書系列:Work
  • 規格:線裝 / 320頁 / 25k正
    Work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聆聽你的呼召,讓工作的世界重新轉動





    8 推薦序:工作的新視野�左心泰

    12 譯者序:在工作上經歷上帝的救贖�楊璿

    20 中文版序

    22 作者序

    27 引言



    33 第一部 縱橫古今談工作

    35 第一章?? ?工作──神賜的特權?做牛做馬的重擔?

    40 古希臘人的解決之道

    51 中世紀的後續發展

    62 文藝復興時期的顛覆

    65 馬克思:人類用工作實現自我

    75 弗洛伊德:工作是一種自我否定的形式

    81 承先啟後:召命概念的應許

    83 第二章 ?人的工作,上帝的護佑──基督教的召命概念

    84 路德:上帝的護佑顯現於人手所做的工

    95 加爾文宗的發揮:工作與社會生活的有機結構

    106 加爾文宗的修正:蒙召去改革墮落的結構

    110 普世合一:當代天主教的立場



    123 第二部 召命概念的應用

    125 第三章?? ?工作、生活、職業選擇──投身於神聖的經世大計

    126 人生對對碰:職涯選擇

    142 眾裡尋它千百度:找工作

    159 改變體制:衝突與對策

    165 取得平衡:工作與召命

    173 改革後的隱修制度:禱告的工作

    176 承先啟後:從職涯選擇到工作設計

    179 第四章?? ?人類工作的塑造──管理理論與工作設計

    185 泰勒:管理科學化,工作殘酷化

    199 梅奧:「霍桑實驗」發現工作的人性面

    204 阿吉里斯:組織結構與自我實現的衝突

    210 赫茲伯格:人性需求,激勵與保健因子

    214 麥格雷戈:X理論、Y理論、整合式管理

    220 杜拉克:尊重人、目標式管理、為工作負責

    227 利弗林:優良工作場所的信任倫理與公平政治

    235 吃虧或是佔便宜:非得在「人」與「利」之中選一個嗎?

    239 工作設計的現成選項:把召命的意義還給工作





    推薦序



    工作的新視野




      收到校園出版社邀請我寫推薦序的電子信件,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因為,這本書之所以有中文版,始作俑者好像就是──我自己。這本書是我在神學院上課時的指定閱讀,讓我獲益頗多。因此,知道校園開始出版「工作」書系時,我便向編輯團隊大力推薦。終於,七、八年後,它誕生了。



      我是個喜歡閱讀《30》、《天下》、《遠見》這類雜誌的人,我想知道不同的人如何談「工作」這回事,包括工作的態度、如何規劃和進深、辦公室裡的人際關係、企業如何發展……。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工作佔據我一天的大半時間,所以如果我想過得開心一點、有意義一些,那麼我就必須「學會工作」。我有位老師曾經這樣比喻,工作是我們的第二個伴侶,因為扣掉睡覺時間後,我跟工作的相處時間,有可能還多過我跟我老婆的相處時間!倘若感情不佳,不就痛苦哀哉?!

    ? ?

      我曾經翻譯過兩本書,因此當我推薦這本書時,也曾想過要如何翻譯書名。The Fabric of This World,直譯是「這世界的織物」,不過這樣翻譯,說不定會被理解為「服飾編織小物」之類的書。「Fabric」的另一個意思是「架構」或「構造」。但若譯成「世界的架構」,又覺深澀。我只能說,如果你才剛開始翻閱這本書,你會需要讀到書的一半,才能漸漸明白原書名的概念,這是在表述個人工作與世界運作的密切關聯。而要用中文如實呈現這些,對譯者和編輯而言,也實屬不易。



      如果你問我,這本書對我的意義是什麼,我會告訴你:它幫助我用一個中庸又實際的眼光去看待工作。我還記得自己一開始閱讀時,有點摸不著頭緒,因為作者花了不少篇幅解釋羅馬人、希臘人等等文化裡的工作觀。



      「這不是神學院的指定書籍嗎?我還以為作者會講述聖經如何看待工作這事。怎麼開始變成哲學歷史課了?」



      但當我硬著頭皮讀完第一章後,才明白作者的用心良苦(因此,希望讀者別放棄第一章)。而神奇的是,我現在不太記得這本書的大多內容,卻反而記得第一章的重點!



      出版社最後決定的書名是《用你的工作轉動世界:呼召尋求、職涯探索、工作設計的新想像》,可見這不是一本只跟你講道理的書,也直接切入實際面的問題。關於這點,作者在第二部分的一開頭就讓讀者放心:



      今日的讀者可能很想問:這一切與我何干?這些新知如何幫助我們處理「選擇職業」這個通常頗為棘手的實際問題?有人被一份工作綁住了,但絲毫不覺得這是他的召命,那該怎麼辦?有人覺得他這一行的成規和標準作業流程已經嚴重腐蝕他的道德操守,又該如何是好?還有人不安地漸漸意識到,職涯的要求已經佔據了他全部的生活,得到的回報卻只是一個空洞的承諾,說世俗成就與物質財富可以換來幸福。(126頁)



      作者不只探究工作及召命�呼召的關係(第一部分),也進入應用層面(第二部分)談職涯選擇。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個人主義對於職涯選擇的負面影響,因此,他也討論到工作制度的社會結構層面,甚至包括管理層面的議題。



      沒有一本書可以完全解決讀者的所有問題,但我想,無論是從思考面切入,或是從應用面起手,這本書都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耶穌曾經說過:「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五17)英文NRSV版本是這樣翻譯的:「My Father is still working, and I also am working.」我們的神,是一位工作的神。這從創世紀第一章開始,就可以看得出來。我深信祂關切人們的工作,不只是靈命如何,或是有沒有上教會、傳福音。祂的救贖,也涵蓋工作這個層面。



      然而,根據我跟友人及不少畢業生的交談,能享受工作的,卻是少數。對許多人來說,工作反而像是一種重擔、掙扎、報應,甚至是咒詛。面對工作的種種現實,這本書是否真能帶給中文讀者更遼闊的天空、更清晰的視野,以致我們對於「工作」的學習,能夠越來越上手,也越來越有盼望?



      主啊,我深願能夠如此,求?幫助!


    台灣校園福音團契 ?左心泰傳道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