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13918
Yen
二魚文化
2017年6月15日
140.00 元
HK$ 119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813918
叢書系列:
閃亮人生系列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閃亮人生系列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飲食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喫心地
喫心地【作者限量親簽版】
坐南朝海:島嶼回味集
解構滋味(滋味增訂版):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
內
容
簡
介
★ 史上最提神飲食書寫。激情且飢餓、血腥又勵志。
★ 台灣女孩闖進歐洲大廚房:23則幽默殘暴的廚師學徒筆記 X 23道神韻準確的義菜食譜
?
目
錄
序?? 一點都不優雅,粗暴得很。
?
Chapter1.
啊,天堂就在不遠處!
Letter1.?? 春天來到佛羅倫斯
第1道 /異鄉的家:房東的巴西里蒜味番茄麵
?
Letter 2.? 我們不是胖,是快樂
第2道 / 盡情享受之必要:托斯卡尼濃麵包番茄湯
?
Letter 3.? 用超破的義大利文學做菜
第3道 / 抒發沮喪之必要:佛羅倫斯雞肝醬麵包片
?
Letter 4.? 酒肉朋友養豬旅
第4道 / 餵飽你的酒肉朋友們:托斯卡尼式燉牛膝
?
Letter 5.? 想拿到義大利護照?先學會甩鍋。
第5道 /回到原點學煮麵:讓麵起舞,像海一樣鹹
?
Letter 6.? 實習,成為廚師前最後一課
第6道 / 與佛羅倫斯的旅居學習道別:奇揚地紅酒燉飯
?
Chapter2.
推開地獄之門
Letter 7. 蹬著紅鞋闖倫敦
第7道 / 略施脂粉才優雅:完美比例炸透抽
?
Letter 8.揉麵時光
第8道 / 磨練溫柔與紀律:初戀佛卡夏麵包
?
Letter 9. 爸,我丟了顆白松露
第9道 / 學著果決與精準:松露牛肝菌菇義大利麵餃
?
Letter 10. 廚房生存之道
第10道 / 流血受傷之必要:烤磚壓雞
?
Letter 11. 摘星
第11道 / 為自己療傷:獵人燉雞
?
Letter 12.豬頭記
第12道 / 成人系料理:義式炙生鮪魚片
?
Letter 13. 身為廚師,為何我們老餓肚子?
第13道 / 知恩圖報,餵食他人:香味四溢義式鹽焗魚
?
Letter 14. 超完美惹毛廚師教戰守則
第14道 / 廚師專業的底限:「搖起來像浪」帕瑪森起士燉飯
?
Letter 15.愛莉絲夢遊廚房
第15道 / 療癒思鄉病:烤帕瑪森炸茄子
?
Letter 16. 斷指驚魂
第16道 / 控制過大的火氣:義式檸檬冰沙
?
Letter 17. 來,請走進冰箱
第17道 / 苦悶時請走進冰箱散心:鴨肉醬義大利麵
?
Letter 18.妳想出頭,就得在廚房裡當個bitch
第18道 / 找到微妙的界限:男子漢黑胡椒淡菜
?
Letter 19. 食物生產線上的搖滾明星
第19道 / 工廠的精準與搖滾區的熱情缺一不可:秋意濃南瓜燉飯
?
Letter 20. 適者生存,廚房進化論
第20道 / 修行之路:鹹香下酒炸橄欖鑲肉
?
Letter 21. 獻給洗碗工的情書
第21道 / 找到戰友,繼續為喜歡的事而戰:無麵粉、無大麻,超級巧克力,蛋糕
?
Letter 22.(百無聊賴的)廚師放假時
第22道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托斯卡尼香料飯鑲蕃茄
?
Letter 23. 最終章:
第23道 / 感謝陪我走過試煉:紅酒慢燉豬頰肉
?
後記? 展翅高飛,一路平安──── 一本瘀青換來的食譜
序
序? ?
一點都不優雅,粗暴得很。
某年夏天旅行至義大利西西里島,跟當地媽媽學做地方菜,來自北義的旅伴一臉肅然提醒我:勿帶貴重物品出門。我不以為意,認為是北義人的驕傲情結作祟。在造訪當地家庭前,我得空四處溜搭,遊客中心工作人員也耳提面命告誡:「這幾個街區有很多美食,只要顧好隨身物品,大可放心玩耍。但這裡以南……」他用手指點了點地圖,語氣下沉,說:「一步都不要踏入,這裡是黑手黨集散地,連警察都不敢去。」
我轉頭踱進隔壁小食店寫明信片回台灣:這裡一切都好,前有活火山艾特納、後有黑手黨夾攻,我感到精神抖擻,非常有冒險性!
場景回到倫敦市中心的義大利餐廳,一天我被主廚差到吧檯請求緊急支援新鮮水果,邊等吧檯經理清點存貨,邊偷聽客人對話,這群江湖味濃厚的客人顯然認為一個亞洲女孩大抵聽不懂義大利文,正大方談論他們的豐功偉業:欺行霸市巧取豪奪樣樣來,不時替天行道讓麻煩人物消失。
話鋒一轉,逞凶一哥說起:「那天我兒子在看《地獄廚房》,你們看過沒?他媽媽的,那主廚在廚房裡可兇了,把廚師都罵哭了欸!」
「有、有!我有看過!我還聽說他們會在廚房拿東西砸人。」逞凶二哥回,帶著不可置信的語氣。
「小姪子喜歡做菜,我出錢送他去廚藝學校,餐廳實習回來後,竟然不願意學了,說做廚師一點都不如想像中優雅。粗暴得很。」逞凶三哥接話,一臉驚魂未定。
大夥兒瞄了身著廚師服的我一眼,沉默下來,若有所思。而我也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把我帶上這條路的?
好友常問我,認識這麼久,卻不知道妳轉行的原因?雖然他們後來接受了我從寫新聞稿、辦記者會、採訪影人的印象中,轉換成蓬頭垢面、油膩膩的舞刀弄火之人。但我自己思索半天,卻還是找不到適當的答案。
幼時家中有一套漢聲出版的青少年讀物,我日夜捧著勤啃,其中一系列由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自傳式小說,是我長年的最愛。那年我大約十歲,卻神迷於主角小時在美國西部開墾時,物質不豐的時代,人們用勞力與心血將餐桌填滿,在爐火光照映下吃著珍貴美食的畫面。一家人聚集在柴火前取暖,享用裝在牛皮紙袋中,由印地安人帶來的珍貴爆米花,以及父親用勞力換來的肉品、由母親細細調製成的美味。這種生活細節與製造美食的過程從小便深深迷惑著我。
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影雜誌當採訪編輯,月底截稿時,加班到凌晨四、五點回家,幾小時後回到辦公室繼續截稿是家常便飯。前輩開玩笑:雜誌社工作,女的當男的操,男的當狗操。後來進入電影公司,繼續半夜寫稿、白天身兼粗工家庭代工兼電影明星小跑腿,不時要對媒體噓寒問暖,將自我縮自最小,我自嘲是從一個坑跳入另一個坑。然而這些年中,想尋求出口的心意在當時的日記中早已見端倪:「十一月底剛截完稿,我撐過三次試圖靠爆食減輕壓力、三次試著想藉由撞牆或染上H1N1來逃避截稿(這時我盡責的美編總說:想被車撞死沒關係,至少等截完稿再去死。)……」,或是「去廚房熱了昨天燉的雞湯,下了最後一點白麵,捧著碗工大口大口吃掉,如果說有什麼能真的治癒人心,非食物莫屬。」
漸漸地,此症頭越來越嚴重。我除了寫新聞稿、辦活動之外,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吃飯跟煮飯,睡前讀物也漸漸變成食譜跟美食書,代替小說散文詩集的地位;買衣服、看電影的錢開始投資在鍋碗瓢盆上。覺得一事無成時,只有在廚房裡才感到踏實。時常,周末的一天是這麼過的:中午做白酒蛤蠣義大利麵,下午放下讀到一半的小說,進廚房做馬鈴薯千層派、烤約克夏布丁,新買的小說進行到第四章,主人公就著燭光吃將起來……我嘆口氣,起身去廚房用義大利生火腿(當然彼時我並不知道那並不是義大利進口的生火腿,對它的製造過程更一無所知)與生菜做三明治吃。就這麼晃晃悠悠地,晚間九點三十分,才驚覺十分鐘後有一場已買票的金馬影展場次。而我從來不錯過任何電影場次。
記得我曾對一位公司前輩說:「這才是生活,才是能夠讓現在的我心滿意足地重要的事。」他笑了,說:「年紀輕輕就這樣,怪沒出息一把的。」當然,進入專業廚房後,才發現喜歡做菜,跟以做菜為職,根本是天差地遠兩回事。而這樣的覺悟,絕大多數已寫進這本書裡。
?
其實在出發前往義大利學做菜時,我並無心轉職,只是習慣性地像頭固執的牛,一旦著手做起喜歡的事情,其他事都不管了,只懂得往前。這種個性當然讓我在廚房裡吃了不少苦,前輩廚師曾苦惱地說:妳的頭跟這不鏽鋼台一樣硬。一邊用指節用力敲著檯面,似乎這樣就能把我敲醒。
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內容當然就在之後的這些文章裡),朋友勸我:這件事妳開始做了,不代表不能放棄,回頭做老行業就好。遺憾的是,我的程式設定只有向前進,回頭這選項太丟臉,頭洗了一半,頂著滿頭泡沫想退場,連想都不敢想。
於是就這樣開啟我的廚師生涯了。
本書裡的食譜,多是跟文章情境有所連結的菜色,換句話說,它們都曾在我的異鄉生活中,留下刻痕,呼應當下的喜怒哀樂。有些菜我到現在都還常做,譬如獵人燉雞、巴西里蒜味番茄麵、南瓜燉飯跟紅酒燉豬頰肉,它們都不難做;有時候越簡單的事物,反而越能慰藉人心。
本書的文章,跟在美食頻道裡那種,優雅又快樂的做菜不同,如果你尋求的是那種無憂無慮的美食書籍,大概翻錯書了。我能分享的,是對喜愛事物的熱誠與偏執,跟美好事物表象之下的真實情境。
一點都不優雅,粗暴得很。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