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哈囉哈囉馬尼拉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09008
JIMMEH AITCH
慢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7年7月07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509008
叢書系列:
亞洲紀錄漫畫
規格:平裝 / 80頁 / 普通級
亞洲紀錄漫畫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風土民俗
同
類
書
推
薦
毒藥貓理論(修訂版):恐懼與暴力的社會根源
拜、請:信仰與文化的綻放
神隱:來自異界的誘惑
The Brave Ones:新住民故事
哇,原來頭腦這麼厲害!:進入記憶、感官與心智的神奇世界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獅子山下的南亞小企業
蔬菜之神
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
閒走@東南亞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
憂鬱的邊界: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
內
容
簡
介
作者Jimmeh Aitch黃駿曾在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大學任教,這裡也是他的菲律賓親家所在的城市,本書以此地為場景展開一系列的短篇紀錄漫畫。
Jimmeh以一個小人物的姿態敘述自己在馬尼拉真實的經歷和處境,時以幽默的角度發表自身觀點,時以嚴肅的心態省思個人經歷。即便呈現地只是些許生命的小片斷,卻能引領我們進入一個真實而有生命力的馬尼拉。
書名中的Halo-Halo來自菲律賓當地著名的一種剉冰,以一球鮮紫色的芋頭冰淇淋混合了許多其它不同的食材。
漫畫以作者本人為敘事主體,數個短篇帶領讀者進入他在馬尼拉的生活經歷以及妻家親人的軼事,如同Halo-Halo一般多彩多姿!
?
目
錄
第一章 戒嚴翻外篇
第二章 街道上的尊嚴
第三章 馬尼拉語言學
第四章 撿拉圾記
第五章 金屬頭
附 Tito Jimmeh(Jimmeh叔叔)
?
序
前言
賴奕諭
「馬尼拉像是個黑洞,有著危險的吸引力,」曾經有一位朋友向《哈囉哈囉馬尼拉》這本漫畫的作者Jimmeh這麼分享他的感受。「在那裡時,我恨它恨得要命,又髒又亂又沒條理;但離開後,我又不時想念它,甚至想搬回去。」
馬尼拉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讓人得以如此不明究理地迷戀著?
從客觀的條件看來,西班牙人於16世紀後半攻克了原先當地的伊斯蘭教小漁村,開始築城,使其成為歷史悠久的城市;現在它則是人口超過兩千萬的菲律賓首 都,包含17座城市與一直轄市,儼然是個人群與資訊混雜、流動更趨頻繁的全球城市。而作者Jimmeh則由自身經驗為切入點,使大家得以藉由他的畫筆窺見 其所認識的、異文化脈絡下的馬尼拉。
我們從書名便能夠看得出他的巧思:「哈囉哈囉」在漢語是要我們向馬尼拉打聲招呼的意 思;halo-halo在菲律賓語卻是種將很多材料攪拌在一起、類似剉冰的甜品。做為一個菲律賓的台灣夫婿,和曾經在馬尼拉任教的語言學教授,halo- halo這個各種元素混雜在一塊的城市形象正是Jimmeh為該座城市所下的註腳。
「若以貧與富來理解並詮釋在馬尼拉所見到的景況,那麼終究是簡化了問題。」Jimmeh在書中不時這麼的提醒著我們。
《哈囉哈囉馬尼拉》顯然並非要成為一個完備的馬尼拉旅遊指南,也不會是什麼正經八百的學術研究作品,它所揭示的是Jimmeh這些年來閱讀馬尼拉的幾種 不同方法。於是我們透過他親友的口述間接認識到馬尼拉的過往;經由他在街角社會與街友的互動經驗細緻地理解馬尼拉無聲的底層;藉由其紛雜多元的語言現象窺 伺人們內心所想的那些。
然而,馬尼拉著實是個巨大且具有不可穿透性的城市,就連身處於這座城市的人們也都只能夠抓住部分的真實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重新將關懷拉回到人的自身,正視那些流連著或是居住於馬尼拉的人們是如何看待這座難以歸類定位的城市。
歷史記憶繚繞著的城市:馬尼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不過講到菲律賓,應該不少人的印象會是它曾經比台灣的經濟更為繁榮,卻在經歷馬可仕政權1972年到1986年的戒嚴之後變成今日的樣貌。這樣的說法在菲律賓國內目前仍有爭議,但毫無疑問的是,戒嚴的歷史記憶確實影響了這個社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Jimmeh在書中提到他岳父母1972年在戒嚴令實施前夕碰上的小插曲,那其實並不是個已經消逝於歷史的過往。不少我熟識的左派運動者聲稱,即便是今 日的菲律賓仍然和戒嚴那段時期所遭遇的處境相去不遠,人們只要持著與政府不同的立場,很有可能便被當作是地下化的共產黨叛軍成員而遭受迫害。我也曾認識一 個菲律賓朋友,他雖然從未經歷過戒嚴,其生命歷程卻為戒嚴的遺緒所左右。當初他選擇不念菲律賓大學而改申請另一間私立學校,就是因為父母對於戒嚴時期菲大 異議份子遭大力打壓的記憶猶存。
還有其他人歌頌戒嚴時期的美好。他們看不慣現世的混亂,認為在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將馬可仕趕下台 以後,孱弱的歷任總統並未能帶領人民走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菲國現任總統杜特蒂的崛起或許正是這股聲音最具說服力的佐證。人們渴望強人政治帶來改變的契 機,而總統杜特蒂更視馬可仕這位前總統為民族英雄,除盡力在政壇上提拔他的兒子之外,也開始一一恢復過去馬可仕執政期間推動的各項政策。戒嚴的歷史記憶像 幽魂似的緊緊纏繞著菲律賓不放,作為首善之都的馬尼拉更是如此。
一個人也不該孤單:菲式風格的城市生活
歷史形構 城市的過程之外,人們又是如何在馬尼拉生活的呢?Jimmeh在書裡介紹了一個我很喜歡的菲律賓語詞彙Malungkot。它的字義是「單獨」,自己一個 人便可以用Malungkot來指涉。而這個詞同時有「傷心」、「難過」的意思,就語言所帶出來的意義來說,這樣的社會是不鼓勵人們離群索居的。 Jimmeh也告訴我們,這個概念其實和漢語文化裡抹除個體的「合群」觀念不同,菲文化只是鼓勵身處熱鬧人群中,但其實不要求人人一致。
這個詞彙帶出了我自己的許多記憶。馬尼拉形塑出來的社會距離明顯和台灣有所差異,這便造就了一種菲式風格的城市生活。比如我曾經窩在友人位於市郊貧民窟 的住家,意識到隔音效果極差的隔間、過於擁擠狹小的街角巷弄使得鄰里之間毫無秘密可言。三輪車Tricycle、公車Jeepney等公眾交通工具永遠都 能夠塞入超乎你想像的人數,這也意味著人與人彼此是毫無縫隙的貼近著,對於觸感、體溫、聲音與氣味的感受在此時更是強烈。
生活在馬尼 拉的人們總是來來去去,不同族群、文化和語言的人群互動頻繁,也形構出他們獨有的互動模式。有次我認識了幾位來自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的女孩。她們開口第一 句話說的是英文:「我們不會菲律賓語Tagalog,你們不會南方的方言,我們就只能用英文跟彼此溝通。」即便是他們和其他菲律賓人之間的相處也亦然。
初來乍到時,你或許驚訝地發現很難用「某國人=某國語=某國文化」這樣的邏輯來理解菲律賓社會。但仔細想想,這個超過一億人的國度有一百多個本土語,英 語及西班牙語兩種殖民語,也包括移民各自帶來的母語。甚至單單在馬尼拉,光通用語就有英語、菲律賓語以及兩者混合的Taglish三種。人們顯然相當自在 地生活於這種異中求同的跨文化及多語言互動狀態。這不僅代表在馬尼拉就別過於擔心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也表示生活於這座城市就得要更敞開心胸來包容不同的人 群文化。
幾年前我在馬尼拉遇見一位比利時妹妹告訴我,馬尼拉是她見過最黑暗、混亂且不堪的城市。發生在馬尼拉的當然不完全都是美好的 事,即便這座城市我已經去過許多回,都還是難以預料每次將會遇見些什麼。但也就是因為這樣,每次走訪馬尼拉總會讓你多了些不一樣的觀察與感觸。這本《哈囉 哈囉馬尼拉》之所以特別,在於它如實地呈現出Jimmeh這些年來逐漸認識馬尼拉的過程——不是要你讀完這本書就能夠全盤掌握這城市的一切,而是要你慢慢 地、一點一點地和他共同體會這菲式風格的城市生活。
作者序
最早看漫畫的記憶是幼 稚園時,在阿嬤家隔壁的小兒科診所有〈歡樂漫畫〉和敖幼祥的〈烏龍院〉,我超愛。國小時每週十元的零用錢大部份都是存下來買30元的盜版日漫,因為沒有所 謂分級制度所以特別精彩! 小四搬家時所有的漫畫曾被父母裝進垃圾袋裡拿去丟掉,但是沒關係我再接再勵再存再買。國高中時男生班,漫畫在play one制度裡的地位絕對不輸A片。總之我年輕時的志向就是要當漫畫家,不過卻從~來~沒~有~實際畫過任何一篇故事,真是個浮誇的孩子。
二十末三十初頭時,我在米國讀到Robert Crumb和Joe Sacco的漫畫,突然通靈能夠聽見漫畫裡蹼通蹼通的心跳聲,蹼通蹼通的聲音愈來愈響我就起乩了:32歲,拿到(和漫畫完全不相干的)博士學位的那年,我開始畫起自己的漫畫 。
33歲那年慢工的社長珮珊在網路上找到了我,她是看上哪一點我至今也不是很清楚,總之我和她花了5年的時間把這本書完成了。短話長說的話〈哈囉哈囉馬尼拉〉就是這樣來的,內容是我在馬尼拉當了一年大學叫獸時所見所聞的雜七雜八的東西。
你的支持將是我的保力達B,給我明日的氣力,總有一天我也要作出有心跳聲的漫畫,蹼通蹼通吵翻天帶你上天堂。
端傳媒國際記者周澄報導: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309-international-HaloHaloManila-JimmehAitch/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