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52569
朵莉絲•赫克莫斯
溫力秦
新手父母
2017年7月22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5752569
  • 叢書系列:好家教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1 x 14.8 x 1.2 cm / 普通級
    好家教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不要不要我不要!」、「我要自己做」

    2∼6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意識與獨立、探索的能力,
    敏感又固執,常會因失望而引發失控情緒及暴走行為!
    本書提供明確、有效的兒童心理應對方針,
    幫助家長面對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淡定教出好孩子。

    2∼6歲最佳教養指南!
    孩子動不動尖叫打人、打滾大哭,
    面對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的固執孩子該怎麼教?

    (什麼是固執期?)
    2∼3歲孩子凡事都想自己來,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尚且不足,可能會透過固執行為,來展現自己的獨立自主,所以很容易造成大人的誤解,導致孩子覺得不被瞭解,而用大哭大鬧的方式來釋放心裡的失望與焦慮。

    (該怎麼教?)
    .制訂清楚的規則:幫助孩子做決定,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避免太多禁令:禁令太多,會讓孩子看不清禁令背後的規則,導致他把你的話當成耳邊風
    .處罰有不良副作用:責罵和處罰是負面關注,只會強化孩子「不聽話」
    的行為,用說服取代禁令如果他曾經有過經驗,就會更懂得自行判斷。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教孩子,讓爸媽不抓狂、孩子不暴走

    孩子打翻東西時:將孩子的行為和你的情緒劃分清楚
    (X)你怎麼那麼笨,為什麼不小心一點!
    (O)我很生氣,因為你跑來跑去打翻杯子,我現在要再擦一次地板了。

    孩子失控發脾氣時:不關注不代表置之不理,不理不睬
    (X)走開,我不想看到你,媽米不愛你了。
    (O)現在我很生氣,因為你對我大吼大叫還踢我。很抱歉打了你屁股。

    孩子想自己倒熱水時:經過體驗後,孩子才能遵守規定
    (X)把手拿開,不能摸熱爐子。
    (O)將孩子的手放在稍熱的爐子上方,並說小心!鍋子很燙,會讓你受傷。

    想安靜休息,孩子卻吵著要陪:清楚傳達訊息,孩子才理解
    (X)你今天怎麼這麼不乖,好討厭。
    (O)現在先不要打擾我,等我看完再陪你玩,一直打擾我,我會很生氣。






    前言????
    序:固執期
    ????
    第一篇:何謂固執?????
    兩歲至四歲幼兒的情緒世界????
    引發固執行為的動機????
    「我要自己做!」????
    幼兒還沒有時間概念????
    玩得正專心被打斷????
    習慣或儀式改變????
    別設下太多禁令????
    凡事都有秩序????
    疲累或苛求自己也會觸發固執行為????
    父母對固執期幼兒的情緒與反應????
    重點提要與策略一覽????
    發展心理學對固執期的解釋
    ????
    第二篇:兒童的暴怒與攻擊行為????
    兒童攻擊行為的發展????
    (心理)邏輯因素????
    出於好奇、為了好玩????
    父母的反應????
    探索慾????
    吃醋????
    施展支配力????
    與他人接觸????
    「我不要!」
    發展心理學的解釋:攻擊行為的肇因與目的????
    科學對攻擊行為的解釋????
    挫折引發攻擊行為????
    攻擊性是求生本能????
    教養風格與兒童攻擊行為的關係????
    兒童攻擊行為的起因????
    父母的教養行為????
    手足爭寵與爭吵????
    兒童的周遭環境????
    發展心理學的解釋:兒童攻擊行為的重點提要
    ????
    第三篇:給父母的教養建議????
    檢驗自身的教養行為????
    父母先觀察自己的行為????
    我的教養態度為何?????
    父母挫折的原因????
    認識教養ABC:究竟什麼是教養?????
    每一種行為都要經過學習????
    描述孩子的行為????
    觀察孩子的行為????
    行為與關注的關係????
    關注會強化行為????
    如何設定界限?????
    制訂清楚的規則????
    避免太多禁令????
    處罰有不良副作用????
    用說服取代禁令????
    家庭自我檢視????
    結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