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埋伏(新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272251
松本清張
賈英華
新雨
2017年8月10日
143.00 元
HK$ 121.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272251
叢書系列:
松本清張作品選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松本清張作品選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春光。已逝 (附印刷簽名)
小說 地球萬花筒
小鳥:《博士熱愛的算式》作者小川洋子獲獎暖心小說
山之音:川端康成夜聽山音與孤獨的戰後顛峰之作【精裝典藏版】
千羽鶴:撫摸那些既冷又暖的愛慾、名器與生死,川端康成揉合悖德與慾望的極致名作【精裝典藏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共犯者(二版)
未完成的道別
真相的十公尺前
大漢光武 卷三 關山月 上
終點站殺人事件(二版)
血染的皇權:中國歷代天子鬥爭史
內
容
簡
介
日本權威書評雜誌《達文西》嚴選 列名松本清張十大傑作
愛憎攙雜的龐大世界 如鏡子般鮮明映照人生斷面
令人懾服的壓倒性力量 松本清張的獨特叛逆!
目
錄
劃破黑霧的筆鋒——松本清張 譚端
昭和國民作家──松本清張 夢子
謀與殺的一念間 唐墨
埋伏
臉
聲
買地方報紙的女人
鬼畜
等我一年半
投影
卡爾內亞德斯船板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序
序
謀與殺的一念間
唐墨
開始讀松本清張的短篇時,也差不多接觸到希區考克的短片。日常生活是這兩位巨匠最常關注的議題,說議題其實也不太對,日常生活怎麼能算得上是一種議題呢?但日常生活延伸出去的,就有可能變成議題了。譬如外遇和情殺,這大概是推理與驚悚小說最常見的通俗題材,但男女關係作為一種縮影,關乎整個文化背景與社會演進歷程,不同時代的外遇形式,開拓出作品截然不同的面貌,體現出來的人物心境更隨著男女社經地位的鬆動,而有更多角的詮釋,題材於是進化為議題。
我以為,這樣的小說是很符合我的胃口。別人怎麼樣我不曉得,最初接觸到推理小說的時候,就是社會派、就是松本清張。更甚者,在接觸推理小說之前,我是純文學中那種質地非常精純的讀者,脫離了生活日常,去架構一棟根本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山莊與密室,剛好碰上萬中無一的暴風雪,又聞得哪裡來的一道天雷恰恰地崩毀了所有的聯外道路,一直都是我抗拒的閱讀經驗。這只是口味問題,一種廢文式的抱怨,不代表任何意義;而且當我慢慢開始進入阿嘉莎的世界之後,這類「挑食」的問題已經緩減許多了。
但無論如何,在我閱讀與創作經驗都側重於社會派與日常生活的時候,不免俗地要重提一下曾經我對本格的觀點以及這個觀點的變遷。
譬如買地方報紙的女人。我盡可能地不要爆雷,但還是得說明白些,這是一篇與外遇有關的小說。與尋常寫法不同的是,那些露骨、煽情的橋段完全付之闕如,彷彿這篇與外遇有關的小說,故意迴避了那些應該要挑動讀者感官的描寫,或者強化兇手動機與合理性的情節。反其道而行地呈現出一種平淡的氛圍,顧左右而言他,討論一篇地方報紙的連載小說究竟有沒有可讀性。當然,這個討論也是極有趣的,不難看出松本清張應該是將自己或其他文友的投稿經歷,藉由連載作家之口呈現出來。
松本清張在外遇這個議題上,時常切入當代的日本社會現象,譬如當時女子就業率普遍低落,仰人鼻息,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社會氛圍,令女子的怯弱心理,日積月累成為潛伏的殺意;或是搭上女權意識初萌的浪潮,碰上一些氣質軟弱的丈夫,反轉成女強男弱的形勢,殺夫奪產或被丈夫反噬的事件也時有所聞。
松本清張和希區考克都有這樣的特質,真正的案情如何發展不再成為敘述的核心焦點;兇手怎麼犯案而後抹除證據,也不需費上半本書的篇幅鉅細靡遺地交代清楚;解謎者的身分與能力--不是倚靠警察、法官、律師、徵信社等專業人士的偵查技術或辦案手法,有極多數的情況,只是憑藉著一般的主婦、上班族、作家等人的基本推理能力破案的--往往是多元、雜牌軍似地偶然在日常生活的經驗中發現破綻。好像在看金髮尤物那樣,從一個髮妝美容常識的角度,就能破解一樁樁懸案。松本清張和希區考克在意的是這個社會如何逼人�誘人策動計謀,發動殺機。
好幾次,你會在松本清張的小說裡為那些即將鑄下大錯的人擔怕,希望他趕緊苦海回頭;還有希區考克的電影中那個受不了母親的久病與控制狂,決定要毒殺母親的大齡女子,你看著她,想叫她住手。然後,就在幾分鐘的文字爬梳與影片膠捲的流逝中,你看見那個本來要痛下殺手的人踩了剎車,結果招來自已的殺身之禍;被騙到婆家照顧另一個久病老人的女子,帶著一臉鬼魅般的微笑走到鏡頭最前方然後喃喃著要請醫生開立更好的安眠藥時,你不禁為幾分鐘前的警告感到後悔,彷彿這些人物都聽到了你的警告,也就是聽從了你的警告,才讓他們淪落萬劫不復至此!
當一個人,一個不是職業兇手的普通人,縱使他佈下了漫天羅網要殺一個人,勢必也會因為他本具的理智與道德觀,在緊要關頭做出違背初衷的決定。
一念之差婦人之仁,社會派所寫的都是每天上演的真實事件;社會派小說中的兇手都顯得比本格派軟弱沒有意志,大概就是在反映人類的某種可悲天性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