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住宅設計解剖圖鑑

住宅設計解剖圖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72941
增田奏
黃筱涵
楓書坊
2017年9月0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3772941
  • 叢書系列:設計DIY
  • 規格:平裝 / 207頁 / 25k正
    設計DIY


  • 藝術設計 > 室內設計 > 住宅改造











    ∼住宅設計啟蒙之書∼

    不僅人要住進房子裡,「陽光、空氣、水」也是家庭成員,

    得要為它們留下能舒適生活的空間!





    .前言



    CHAP.1 舒適是有原因的

    .〔什麼是住宅設計?〕

    住宅設計的原理,其實和做便當很像。

    .〔門廊〕

    介於室內外之間,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轉換心情。

    .〔玄關〕

    為什麼要在入口處脫鞋呢?

    .〔樓梯〕

    空間之所以狹窄,可能是設計樓梯時出了錯。

    .〔門〕

    設計門的時候,必須讓居住者行動流暢。

    .〔客廳〕

    簡單來說,就是「坐著的空間」。

    .〔和室〕

    有鋪榻榻米,就算是和室嗎?

    .〔飯廳〕

    餐桌的實際尺寸大於視覺效果。

    .〔廚房〕

    即使是設計專家,配置家電時也會出錯。

    .〔廚房+飯廳(平面)〕

    八面玲瓏的冰箱,任誰都能夠輕易使用。

    .〔廚房+飯廳(剖面)〕

    難以詮釋的「中島」。

    .〔臥房〕

    擺錯床的位置,每天晚上就得用鑽的上床。

    .〔收納〕

    物品是活生生的,喜歡偷跑,而且還是夜行性。

    .〔廁所〕

    在洗手間裡洗手。

    .〔浴室〕

    日本家庭會全家人共享熱水。

    .〔盥洗室與廚衛空間〕

    不先決定好洗衣機的位置,就無法決定盥洗室的內容。

    .〔供水與排水〕

    握手時,至少打聽一下去處。



    CHAP. 2?? ?箱狀中的含意

    .〔屋頂與屋簷〕

    就像在雨天時撐傘或穿雨衣。

    .〔屋簷下〕

    不是只有女性才知道陽傘有多好。

    .〔雨庇〕

    窗戶上方能夠戴什麼樣的帽子呢?

    .〔牆壁與開口〕

    要在牆壁上開口,還是用牆壁擋住開口?

    .〔開口部〕

    你的眼前有七種窗戶。

    .〔隔熱與空氣流通〕

    該流通還是該停止?空氣其實一直很迷惘。

    .〔通風〕

    真粗魯,難道你想讓風鈴隨著空調風擺動嗎?

    .〔聲音〕

    吸收、阻斷或響起。

    .〔基地與道路〕

    懸掛在道路上的基地。

    .〔基地的方位〕

    道路決定了基地的坐向。

    .〔建築物的配置〕

    魯賓之壺——那令人在意的兩人。

    .〔停車空間〕

    汽車的實際尺寸,其實比外觀大多了。



    CHAP.3?? ?人與尺寸同樣都有習性

    .〔動線〕

    不用跳下樹,只要使用雙手,就能在樹林間來去自如。

    .〔共享與專屬(隱私)〕

    你、家人,以及許多的你。

    .〔共享與專屬(設備)〕

    我的是我的,其他人的也都是我的。

    .〔尺與坪〕

    沒有人會說「三公分蟲,也有十五公分魂」

    .〔網格與模矩〕

    拼圖的規則愈簡單愈好。

    .〔基準線與牆壁厚度〕

    沒有厚度的書立不起來,牆不夠厚的家建不起來。

    .〔剖面〕

    沒有麵包的漢堡不好吃。



    COLUMN

    .榻榻米的五條守則

    .家庭時間表

    .從平凡的提案開始

    .方針、決心、改變

    .「普通不好嗎?」

    .平面拓墣學

    .名為「沒有目的」的目的



    .後記





    前言



      大家好,在「前言」開始之前,請容我稍微增加一點「前言的前言」。



      這本書最早是想寫給學習住宅設計的建築系學生,所以列舉了大部分學生都會犯的基本錯誤,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像《交通安全導覽》一樣的教科書,讓學生們可以避開這些錯誤。



      但是在撰寫的過程中,忽然有個雞婆的念頭從我的腦海中竄過──如果再進一步說明住宅設計的根本,或許也能夠對正要從事住宅設計實務的年輕人有所幫助?於是我就轉而修正撰寫的方向。



      當我按照新的方向,差不多統整好綱要時,腦中又忍不住浮現多管閒事的念頭──「讓即將為自己建構新家的人,也能夠透過這本書獲得相應的知識比較好吧?」結果等我回過神時,這本書就變成各位所看到的《解剖圖鑑》了。



      這本書,是寫給許多不同立場的人看的,所以我不禁擔心,內容對各個立場的人來說,或許會有過與不足之處。因此希望各位能夠體諒這一點,並隨機翻閱本書,挑出自己有興趣或是有幫助的部分閱讀,只要最終能夠對得起購買本書的金額花費,我就覺得很開心了。



      ●致 正在學習設計的學生們



      首先,我必須向各位致歉。如果你在購買本書時,抱持著「或許能夠更了解住宅設計的方法」、「設計能力或許會進步」的淡淡期待,那麼我得向你說聲抱歉,本書或許會辜負你的期望。市面上有許多介紹古今名作與傑出住宅案例的專書,也有許多具體解說住宅設計方法的書籍,所以有前述想法的人,我會建議你選讀那類書籍。



      本書有一大半的內容,都是在引導讀者了解,在設計住宅時許多理所當然的空間與設備,其實都其來有自,並介紹這些原因的來龍去脈。我希望各位可以了解,看似平凡的住宅裡,其實處處都潛藏著會令人恍然大悟的智慧與巧思。也希望各位了解這些祕密之後,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居住環境。



      包括住宅設計在內的所有領域,都必須從基本開始訓練。以棒球來說的話就是拋接球,以網球來說的話就是揮拍。當然,並不是長期持續地訓練基本技術,就能夠在訓練完畢後立即上場應戰。但是,不懂得基本就無法應用,也是難以否認的事實。畢竟連拋接球都不會的人,是投不出會突然下降的指叉球。



      所以,本書或許無法幫助你提升當前設計課題的品質,但如果是想重新檢視自己的作業,確認有沒有疏忽的細節,或是想修正不合理的地方,我相信本書還是能夠派得上用場的。



      此外,如果你是無法滿足於「常識」,個性有些傲氣且積極的人,不妨盡情地質疑本書所寫的一切吧。藉此回溯「常識」的歷史,或許能夠成為你的新方向。



      我由衷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學生們的跳板,藉此發揮那令人耳目一新的創造力。



      ●致 正要從事住宅設計實務的人



      首先,我還是必須向各位致歉。如果你在購買本書時,抱持著「現在設計的住宅遇到一些障礙,想找找看有沒有宛如醍醐灌頂般的解決方案」,或是「激發巧妙靈感的素材」等期待時,那麼我得向你說聲抱歉,本書或許會辜負你的期望。市面上有許多分區塊介紹住宅設計的案例集、住宅設計師祕藏的名家技巧,以及介紹住宅設計細節的專書,所以有前述想法的人,我會建議你選讀那類書籍。



      本書能夠幫助那些因為對設計太過熱情,結果走進死胡同的人,以及因為複雜問題而感到混亂的人回到原點。如果你有這類狀況的話,本書建議你先回到最初,重新審視設計的空間、設備的目的與意義。



      尤其是住宅設計中,因為目的與用途相當多元,所以最好事前決定好各個因素的先後順序。但是設計所面臨的課題涵蓋層面相當廣泛,因此有時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已經偏離最初的問題太遠,眼前的設計圖根本是以許多特殊設計與尺寸拼接而成。就算是身經百戰的資深設計師,也難保不會陷入這種局面。但是,資深者往往有自己一套的危機管理能力,能夠敏銳地察覺出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或是與應走的道路偏差多遠;也能夠時時拿出指南針,修正偏離的軌道。



      包括住宅設計在內的各個領域,專業人士與門外漢之間的差異,就是到達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造成如此差異的最大因素,不在於腳程的快慢,而在於是否能夠選擇「適當」的道路(過程),該如何在「適當」的選擇上不走任何冤枉路──這時,資深設計師憑藉的不是特殊的「指南針」,而是以最理所當然的方式,運用最普遍的事物。



      在眾多建築類型當中,住宅的歷史格外悠久,且數量也壓倒性地多,所以有大量前人經過失敗嘗試後所奠定的基礎。因此可別小看這些基礎,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與型態,都暗藏著「許多原因」。只有了解箇中原因並懂得善用的設計師,才能夠獲得專屬自己的「指南針」,藉此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本書有大半的內容,都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這些基礎「為什麼會如此」。或許對從事住宅設計實務的人來說,都是一看就懂或是早就知道的常識。



      但是,請別只因這樣就感到滿足。安於基礎的人,稱不上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必須回到原點重新檢視之後,用自己的方式找出解決新問題的突破口。舉例來說,原本設計出的屋頂一定有斜度,並會延伸出某種程度的屋簷。但是正確了解這些基礎的意義時,就能夠憑藉更紮實的理論去設計,像是以緩和的斜度打造出沒有屋簷的屋頂。



      本書並不是只列出一種終點,而是列出了許多起點的導覽書。



      ●致 正準備興建自宅的人



      如果你正計畫要興建自宅,或是現在正在計畫的過程中,那麼恭喜你,你夢想中的住宅就在不遠處了。



      或許你已經接觸了設計事務所或建築公司的設計師,反覆著討論與諮詢關於新家的事務。



      那麼,這裡有一個建議。



      那就是──你自己也應該積極參與設計,而非將設計的責任完全交給設計師。不,應該說是「一定要」這麼做。因為你對新家的各種期望,同時也是設計的起點與終點。業主不應只告知設計師自己的期望,在實現期望之前,業主有權利、也有責任與設計師一起解決各種問題。



      儘管如此,在完成一棟住宅之前,需要解決的因素非常龐大,而且決定優先順序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可以的話,當然會希望滿足所有期許,但是時間、空間與錢包往往不允許我們這麼做。所以設計住宅時,必須擁有「捨棄」多餘事物、「取得」重要條件的判斷力與果斷力,而這些最終還是得交由業主取捨。面對二選一的局面,必須仔細凝視得與失,因此就算將專業的事情交給設計師,業主仍必須與設計師一起探討問題的原因並預測結果。本書可以說是所謂的「附帶說明的解答本」,提供了能夠成為靈感的智慧,幫助各位了解遇到取捨局面時,該以什麼為判斷基準。



      如果各位能夠透過本書,多少了解住宅的設計程序,以及過程中與設計師間的糾葛,那麼我將深感榮幸。本書應該能為這樣的你,多少帶來點幫助才是。


    二??九年十一月

    增田 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