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流就是堅持自然的態度
  本書的主題為「克服所有的恐懼,進而經常達成絕佳表現的方法」。
  我們之所以無法將自己原有的能力發揮到最大極限,原因就在於「恐懼」的情緒。
  我身為心智訓練專業博士,每天都會指導許多人如何提升表現,最後我發現一件事。
  拜大腦發達所賜,人類擅長翻出過往的記憶,預測未來,這也正是引發恐懼的重大原因之一。
  也就是說,只要是人類,任何人本身都擁有「產生恐懼的機制」。
  恐懼會擾亂心思,降低思考與行動的品質,同時也會拉低表現的品質。
  人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會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和過去的失敗經驗,而不自覺地在需要發揮能力的時候,踩了剎車。
  可是,我接觸過被稱為一流的經營人士、商業人士、運動選手、藝術家等人,他們都克服了恐懼,實現了最佳表現,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他們注意到自己引發恐懼的那些思考,接受它,並以平常心行動。保持平常心,提高專注力,進而帶來絕佳表現。
  這樣的狀態,能夠藉著讓心保持流動而實現。
  簡單地說,流動就是心不被囚禁,處於整頓就緒的狀態。反過來說,所謂的停滯,就是心態不穩定、紛擾不安。
  事實上,這種「克服恐懼,打造心流狀態的機制」,並非只有一流人士才能擁有,只要是人,都具備了這種機制。能否克服恐懼,端看你是否能巧妙地活用前述機制。
  自己唯一可以控制的事情
  一流人士在做出絕佳表現時,總是「聚焦於心的狀態」。反之,其他人則是「把焦點放在結果」。
  「結果」,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結果」,取決於環境、事件、相關者、時機、能力……等許多要素,甚至也和運氣有關。
  對於無法控制的事,人們總會感到恐懼,進而擾亂了心理狀態。
  一流人士不會把焦點放在這類不確定的事情上。
  在表現的時候,自己唯一可以控制的事,只有「在什麼狀態下執行」。
  這真的是有差別的。
  心理狀態會大幅影響行動的品質。一流人士經常處於心流狀態,並且不斷重覆動作,直到出現令人滿意的結果為止。
  絕佳表現者跳脫恐懼的技術
  自古以來,人類因為有恐懼感而進行危機管理,才得以安全地生存下來,所以恐懼的情緒是必要的。
  可是在現代社會中,由於最低限度的安全已經受到保障,不再被恐懼的情緒所囚禁,但這種情況的缺點反而比較多。
  產生恐懼的原因,存在著十三種思考模式。本書將一一介紹它們,並詳述如何克服恐懼,以及讓心理狀態處於流動的方法。
  這是為了達成絕佳表現、得到一流結果,所不可或缺的事。
  第1章,將說明「人類產生恐懼的心理機制」。同時,請讀者一併了解一流人士是如何與恐懼共處的。
  第2章,將介紹絕佳表現者的「恐懼克服術」。人類擁有兩個大腦機能,藉由兩者的平衡運用,可以讓心態整頓就緒。
  第3章,則是關於「預測未來能力所產生的恐懼」的克服方法。請學會面對「不確定」、「妄想」、「戰敗」、「背叛」等恐懼的應對術。
  第4章,將闡述戰勝「過往記憶產生的恐懼」的技巧,可以克服面對「新事物」、「變化」、「失去」的恐懼。
  第5章,會介紹跳脫「來自人際關係的恐懼」的技術。請消除對「孤獨」、「別人」、「優劣」的恐懼。
  第6章,是關於從「來自積極至上主義的恐懼」中得到解放的技術。請克服對「消極」、「失敗」、「未達成」的恐懼。
  最終章,將介紹「將恐懼轉化為力量的方法」。
  前述所提的每一項都不難,絕佳表現是任何人都可以辦到的。我腦海中已經浮現出讀者看完本書時開朗愉悅的表情,想到這裡,我就不禁歡欣雀躍起來。
  那麼,就請各位讀者好好地閱讀本書吧。
?
?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