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漢字教學與趨同演化

漢字教學與趨同演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92734
吳華陽
五南
2017年8月25日
107.00  元
HK$ 101.65  






ISBN:9789571192734
  • 叢書系列:五南當代學術叢刊
  • 規格:平裝 / 21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五南當代學術叢刊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文史哲類 > 中文 > 文字學











      傳統漢字教學,包含文字學、古文字學,或者甲骨文、金文研究。完整的教程,6學分可能還不夠。如果我們僅僅只有2學分,怎麼辦?我想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切入漢字的核心。可以結合字帖、印譜、簡帛、金文、甲骨文,當然還有《說文解字》,去探索許多漢字漫長無比的生涯。



      〈日不是日〉,只是一個新的嘗試。未來一定還有更多什麼,什麼不是什麼。讓漢字自己幫自己說話,值得拭目以待。

    ?





    陳序:〈字〉 3

    自序:〈日不是日〉 5

    壹 漢字教學與趨同演化 1

    貳 漢字的趨同演化 3

    第一章 日不是日 5

    第一節  東(束、縛、甫)、重、動、量:

    日不是日,原來是? 10

    第二節 曹、槽、糟、漕:日不是日,原來是? 17

    第三節 魯:日不是日,原來是? 22

    第四節 曾、會、層、增:日不是日,原來是? 26

    第五節 香、旨、嘗、厭:日不是日,原來是? 33

    第六節 得:日不是日,原來是? 39

    第七節 ?、?:日不是日,原來是? 43

    第八節 申、神、電:日不是日,原來是? 46

    第九節 明:日不是日,原來是? 50

    第二章 月不是月 57

    第一節 勝、朕:月不是月,原來是? 57

    第二節 前、剪:月不是月,原來是? 61

    第三節  俞、渝、逾、踰、輸、愉、愈、癒、瑜、揄、

    榆:月不是月,原來是? 63

    第四節 般、盤、槃、磐:月不是月,原來是? 67

    第五節 朋、倗、傰、崩、鵬:月不是月,原來是? 72

    第六節 青、清、?、?、情:月不是月,原來是? 76

    第三章 口不是口 83

    第一節 保、?、褓、褒、?:口不是口,原來是? 83

    第二節  或、域、國、邦、邑、衛、圍、韋:

    口不是口,原來是? 89

    第三節 各、舍、出、去:口不是口,原來是? 95

    第四節 壹、吉:口不是口,原來是? 105

    第四章 大不是大 113

    第一節 莫、暮、幕、募、慕:大不是大,原來是? 114

    第二節 因、茵、恩、姻:大不是大,原來是? 118

    第五章 匕不是匕 127

    第一節 老、疑:匕不是匕,原來是? 134

    第二節  它、沱(池、也、匜)、坨(地)、蛇(?)、

    佗(他):匕不是匕,原來是? 138

    第六章 土不是土 147

    第一節 赤(亦)、赫:土不是土,原來是? 158

    第二節 走(徒)、趙、起:土不是土,原來是? 165

    第三節 志、時、寺、詩:土不是土,原來是? 174

    第七章 ?不是火 185

    第一節 無、舞、?:?不是火,原來是? 185

    第二節 盡、燼:?不是火,原來是? 193

    參 什麼不是什麼 199

    肆 謝誌:漢字的應用 201

    ?





    自序



    〈 日不是日 〉




      這本書,是我在臺北科技大學網路學園的教學紀錄。我們北科大說,這叫自製教材上網。網頁上,同學們看到的是簡報,這本書是詳報。



      我不是研究漢字的人,我是玩漢字的人。讀帖,是為了寫毛筆字;讀印譜,是為了刻印應酬;看字書,就是為了創作這些作品。幾年前,北科大同事提議要有漢字的課程,也提議要我開課。從此,就有了一門課,既像是文字學,又不像是文字學的課,叫做〈漢字及其藝術〉。



      我教漢字,不教字書,也沒有教本。所有教材,都在網頁上。字書,只是瞭解漢字的參考資料而已。我想教的是漢字,漢字的生命。也想了一個很科學,也很現代的稱呼,叫做漢字的趨同演化。



      我要找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切入漢字的核心。可以結合字帖、印譜、簡帛、金文、甲骨文,當然還有《說文解字》,去探索許多漢字漫長無比的生涯。我要感謝中研院李孝定先生的《甲骨文字集釋》,要感謝周法高先生的《金文詁林》,要感謝丁福保先生的《說文解字詁林》,以及更多研究漢字的前輩。當然還要感謝已然淪為箭靶的《說文解字》,因為這麼多的前賢,讓這樣的教學成為可能。



      〈日不是日〉,只是一個新的嘗試。未來一定還有更多什麼,什麼不是什麼。讓漢字自己幫自己說話,值得拭目以待。



      本書所有字樣,旨在示意,為尊重原出版物權益,不圖精美。讀者若要詳究,按圖索驥即可,萬望博雅君子,容與諒察。日本二玄社,出版大量漢字書蹟,方便我們的教學,最後,也要深深致謝。

    ?
    臺北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教師

    吳華陽序

    2016.12.15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