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32235
歐文•魯特
蔡耀緯
遠足文化
2017年9月27日
107.00  元
HK$ 96.3  






ISBN:9789869532235
  • 叢書系列:見聞.影像visits & images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見聞.影像visits & images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書系總序 林志明

    推薦序 閱讀魯特臺灣遊記的五種方法 許雪姬

    譯序 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蔡耀緯

    前言

    ?

    第一章 接近福爾摩沙

    艾文先生的介紹信�泗水丸號�香港大酒店吵雜的食客�遊龍嬉戲中誕生的福爾摩沙�海盜、荷蘭人與國姓爺�撒瑪納札的詐騙�福爾摩沙的暴行與牡丹社事件�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的逃亡

    ?

    第二章 南方港都高雄

    包打聽先生�亞熱帶氣候�糖業與製糖所�名片交換儀式�政府官員的制服�越村的習性

    ?

    第三章 反抗軍首領國姓爺

    日式旅館�拜會臺南州知事�荷蘭人的堡壘�中國人叛亂�國姓爺進攻�荷蘭人爭取談判�滿清的提議與卡烏的變節�不屈不撓的揆一�熱蘭遮城投降�國姓爺的人格

    ?

    第四章 古都臺南

    教育的普及�長老教會學校與醫院�中國式寺廟、燈籠繪師�製鹽和專賣制度�混種船隻�日式菜餚

    ?

    第五章 山林的財富

    茶代的習俗�福爾摩沙鐵路�林木資源�阿里山�嘉義營林俱樂部�有禮的郡守

    ?

    第六章 豐饒的平原

    日式庭園�日本音樂會�臺中公園島上餐廳�中國的穀倉�製茶業�烏龍茶�農業與園藝試驗場

    ?

    第七章 現代首府臺北

    總督府�報社印刷廠及其他景點�開發與建設�礦業�銀行�工業化征服

    ?

    第八章 總務長官的晚宴

    我們的女主人�日語演說�為何日本令人畏懼�日本的人口外移�日本移民�日本的轉型

    ?

    第九章 樟腦、鴉片與菸草

    樟腦業�鴉片工場�管控鴉片吸食�鴉片走私�種植罌粟�鴉片收益�政府專賣事業�監獄�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英國領事館

    ?

    第十章 福爾摩沙的原住民

    乘臺車旅行�角板山據點,教化的原住民孩童�獵首緣起�中國人的暴行�隘勇線�討伐作戰

    ?

    第十一章 日本人的挫敗

    尷尬的時刻�黑狐皮�愉快的討價還價�被糟蹋的原住民�原住民部族�古老的習俗�原始的烏托邦�缺乏同情心�吳鳳的故事�補救之道

    ?

    第十二章 旅程的終點??????

    友好拜訪�感冒治療法�金錢問題�向越村道別�善意之島

    ?

    參考書目 關於福爾摩沙重要的英文著作

    附錄一 馬來語、姆律語、福爾摩沙語詞彙對照表

    附錄二 1897-1922日本經營福爾摩沙收支表

    附錄三 1923-1924日本經營福爾摩沙歲入歲出預算對照表

    附錄四 1897-1922福爾摩沙進出口列表

    ?





    譯序 ?



    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歐文.魯特和他的《1921年穿越福爾摩沙》(摘錄)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1926)



      將近一世紀之後,重探一位西方旅人在日本殖民地臺灣的行蹤與見聞,心中浮現的竟是這首情詩。脈絡看似不太相干,情境卻是十分切合:途經臺灣的旅人與這個東亞島嶼的連結正如偶然投影、短暫交會之後即已各走各路,就連相逢的地點也一樣是在海上,縱然時間不一定是黑夜。



      儘管如此,旅人與島嶼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卻不容易輕易兩兩相忘。旅人對於島嶼的美麗富饒、原住民的淳樸熱情、外來殖民者的治理有方讚譽有加且印象深刻;但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訓練,以及身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官員,在風土近似的地區累積的行政經驗,卻也讓他的凝視得以穿透官方行程的美輪美奐,洞察近代東亞民族西化的矛盾糾結、新興強權在既定世界秩序中的格格不入,以及日本殖民治理的弱點與不可告人之處,並援引自身經驗提出改進之道。



      也正因如此,當這位旅人的足跡與見聞在六十多年後再次為島嶼所知,它的意義就不再僅止於一部走馬看花、歌功頌德的遊記,而是在世界大戰方歇,全球與亞洲局勢重組,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也進入新階段的時空下,更增添了一層對時局與所經之地的觀照與反思,因此既是日本殖民時代臺灣歷史與社會研究的一份精彩史料,也是一部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



      以下將從前行研究的基礎出發,對這位兼具多重身分的旅人,以及這次意外的旅程,為今日的讀者做簡單介紹。



      軍人、官員、作家、學者及其他



      愛德華.歐文.魯特(Edward Owen Rutter, 1889-1944)的人生歷程不算漫長,其名聲或許也未足以在《大英百科全書》留下傳記,但他在二十世紀初卻同時具備了幾種身分,而且在這些身分上都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可謂多彩多姿。



      他是一位皇家海軍預備役工程師的兒子,自倫敦聖保祿公學(St. Paul School)畢業後,於1910年來到亞洲,加入英屬北婆羅洲特許公司,從見習生做起,逐步成為地方行政官、附民官;而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於1915年從軍並隨著威爾特郡團(Wiltshire Regiment)前往法國,而後在希臘薩羅尼加(Salonika)前線與保加利亞人作戰,1918年再回到法國,參與西線戰場的最後幾場戰役。正是在薩羅尼加前線,官拜上尉的他開始運用史詩形式,以詼諧逗趣又帶著感傷的溫暖筆調,將自己和同袍在戰場上的生活體驗、見聞與思考,經由志願入伍、在法國和希臘作戰、最後負傷返國休假的上流社會青年蒂亞達塔(Tiadatha)這位主人翁所受到的歷練敘述出來,連載於部隊官兵發行的報紙《巴爾幹新聞》上而大受歡迎;這些詩歌在戰後結集成書,1920年在倫敦由湯瑪斯.費雪.昂溫(T. Fisher Unwin)出版《蒂亞達塔之歌》(The Song of Tiadatha),隨即成為暢銷書,它與續集《蒂亞達塔的旅程》(The Travel of Tiadatha)都於1935年再版。即使在相隔近一世紀的今天,仍有文學研究者留意到這部暢銷一時、卻被戰爭文學的正典所忽視的作品,並呼籲重新正視和肯定其價值。



      大戰結束後,魯特以少校官階復員,在北婆羅洲踏查一年半後返國,同時在行遍世界各地的豐富旅遊經驗中,逐漸展現自己在歷史學、人類學方面的才華。他先後成為皇家地理學會、皇家人類學會會員,對英屬北婆羅洲的歷史、民間傳說、自然資源與原住民族都留下極具參考價值的著述,例如《英屬北婆羅洲》(British North Borneo: an Account of Its History, Resources and Native Tribes, 1922)、《北婆羅洲的異教徒》(The Pagans of North Borneo, 1929),以及將砂拉越(Sarawak)發展成殖民地,由自己出任白人邦主的.英國探險家布魯克(James Brooke, 1803-1868)及其資助者的傳記 ,此外還寫過馬來亞海盜、以及「首航艦隊」(The First Fleet)的英國流刑犯開發澳洲的歷史,並先後編寫過七部關於1789年邦蒂號(HMS Bounty)水兵叛變事件的著作。 除了走訪臺灣(福爾摩沙)的遊記,他也留下了波羅的海三國與西印度群島的旅行記, 並為曾任砂拉越邦主私人秘書、一度改宗伊斯蘭教的政治冒險家麥布萊恩(Gerard MacBryan, 1902-1953)寫下朝覲麥加的旅行記。 此外他還為大戰期間的英國軍需總監考文斯爵士(Sir John Cowans, 1862-1921)、當時的匈牙利攝政霍爾蒂元帥(Miklos Horthy, 1868-1957),以及專為英國王公貴族畫肖像的匈牙利裔畫家德.拉茲洛(Philip de Laszlo, 1869-1937)等當代名流寫作傳記, 甚至也寫過科幻小說和童書,可謂著作等身。



      魯特的多重身分還不只軍人、殖民地官員、學者和作家這幾種。一戰結束後,回到北婆羅洲踏查的原殖民地官員魯特,也當過一年半的種植園主人,殖民地官員和種植園主人的雙重身分,使得他在《英屬北婆羅洲》一書中對於公司開發土地取得營收的責任,與其照顧原住民習俗與權益的義務之間的矛盾有所描述,而他從這種雙重身分出發,將歐洲種植園主焚燒雨林以種植經濟作物的行為譽為「將不可馴服的事物馴服」,對原住民燒林游耕的評價卻未必正面。其後,1933年他與書籍設計師桑福德(Christopher Sandford, 1902-1983)等人合資買下金雞出版社(Golden Cockerel Press),成為共同發行人之一,負責新書行銷和編輯;金雞的書籍以精美的裝幀設計和木刻插畫聞名,但此時的銷售狀況其實不理想,多半虧本甚至滯銷,不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所帶來的大眾閱讀需求,出版社反倒得以出清存貨,轉危為安。



      二戰期間,重返現役的魯特少校在軍方的新聞部門工作,宣傳英軍在大戰中的表現,其寫作對象則以海軍為主,撰寫過護航船團和海軍航空隊的官方戰史。但他未能親眼看見戰爭結束,1944年8月1日在海軍部工作時死於心力衰竭,得年54歲。(未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