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我們的人體看起來非常複雜,其實最根本的的東西只有兩樣:氣和血。《黃帝內經》中記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氣血就是生命的根本,其他部分全都圍繞著這個氣與血的根本來運行。
氣和血屬於一陰一陽,氣無形而動,屬於陽,血有形而靜,屬於陰;氣有溫煦推動的作用,血有營養滋潤的作用;血的生成離不開氣,而氣也不能離開血而獨自存在。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沒有辦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如果沒有血作為基礎,那麼氣就會成為身體當中的一股邪火。
氣,是人體的動力,血,是動力的源泉。如果我們把氣當成是一架飛機,那麼血就是飛機的燃料。氣虛,人就會經常感到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而血虛,人就經常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異常乾燥、面色萎黃。
在此,先解說一下氣血失衡時會出現的幾種情況:
第一,氣滯血瘀
我們身體當中的氣是不斷運動的,氣升氣降、氣出氣入,血液的流動、能量的轉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洩等,所有這一切都依賴著氣的運動。如果有一天,氣的運動在我們身體當中的某個地方突然停滯下來,那麼緊接著,血液的流動也會隨之停滯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氣滯血瘀。
第二,氣不攝血
氣是血的統帥,氣充足了,血才能夠一切行動聽指揮。而一旦氣的統帥力量不足,那麼血就會擅自做主,溢出脈外來,而這時候,人就會出現吐血、便血、崩漏、皮下淤斑等情況。
第三,氣虛血淤
如果人體的氣不虛弱,但是卻被堵塞住了,那麼這樣就會導致的血淤,就是上面我們提到的氣滯血瘀。可是如果人體的氣虛弱,氣已經沒有辦法推動血液運行了,那麼這種情況下造成的血瘀,就叫作氣虛血瘀。氣虛血瘀兼有氣虛和血瘀的表現,經常會表現出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風等現象。
第四,氣隨血脫
我們知道,氣血是相互依存的,當血液大量流失的時候,氣失去了依靠,自然也會隨之外脫。氣脫陽亡,那麼這時候人就會變得臉色非常蒼白、手足很冰冷,而且大汗淋漓,嚴重的人甚至會當場昏迷。
第五,氣血兩虛
氣虛,血也虛,這樣的情況經常是因為久病不癒,損耗了氣血所引起,這個時候的人看起來弱不禁風,面色淡白或者是萎黃,經常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
總而言之,氣與血就好像是一對夫妻,一陽一陰,誰也離不開誰,二者和諧共存,身體自然就會平安健康,但是一旦它們發生衝突,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問題,病魔纏身。
本書通過中醫的要領來詮釋氣血的重要性,從各個方面解決氣血虧損的問題,希望能為注重養生保健的您提供實用有效的建議。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