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順勢合作:超越敵我關係,不必同心也能協力的思考策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82852
亞當•卡漢
戴至中
天下雜誌
2017年10月25日
117.00 元
HK$ 9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982852
叢書系列:
天下財經
規格:平裝 / 356頁 / 25k正
天下財經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思考邏輯/決斷/創意
同
類
書
推
薦
八大創新理論:模仿法、5W2H法、組合法、換元法、移植法,一本專屬沒創意人士的創新工具書
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哈佛醫學院的「思緒漫遊」講座,如何用分心提升思想的廣度與創造力,還能使心情平靜而愉快
巴菲特的決策邏輯:身價1113億美元的投資之神,解讀世界的八大原則
最高數字思考術: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用小學生的「四則運算法」成為高績效職場強者,19堂提升自我產值與賺錢敏銳度的數感課
用圖像解決問題的視覺思考大全:8大思考法╳13種場景╳37款模板,提企劃、做簡報、寫筆記、找靈感、帶團隊,都能用一張圖達到目的,效率翻倍【隨書送】視覺思考大全隨行本
內
容
簡
介
缺乏共識,合作是完成任務最好的方式嗎?
面對不認同、甚至不信任的人,可能合作嗎?
打破傳統合作框架,掌握三大原則,
隨情勢變化合作方式,差異再大都能共創雙贏!
目
錄
推薦序 在合作的過程中化敵為友 劉必榮
成功合作的關鍵思維 彼得•布拉克
前 言 給苦思如何與異己合作的人
導 論 如何與不認同、不喜歡,或不信任的人合作
PART1 合作為什麼這麼難?
Chapter1?? ?敵視心態
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
最容易犯的錯誤
合作的主要挑戰
Chapter2?? ?深究合作的動機
是否有其他選擇?
奇蹟的選項
為什麼不一定要合作
除了合作,還能做什麼?
想解決問題,你有四種方案
合作使用的時機
Chapter3?? ?全貌不只有一個
避免衝突只會加深問題
最常犯的三種錯誤
如何避免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
正規合作的局限
為什麼合作會失敗
Chapter4?? ?順勢合作
順勢合作帶來新的可能
立場各異的人齊聚一堂
我們不見得需要共識
不認同彼此也能合作
局勢愈不受控,愈需要順勢合作
PART2 順勢合作的三個法則
Chapter5?? ?第一法則:擁抱衝突,建立人際連結
光有對話還不夠
推展合作的另一種力量
整體利益並不存在
成功合作的前提
力與愛交替使用
交替使用的時機
Chapter6?? ?第二法則:實驗各種解決方案
我們控制不了未來,但可以影響它
討論可能性
影響未來的關鍵思維
摸著石頭過河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創造式傾聽
談論與傾聽的四種方式
Chapter7?? ?第三法則:走入衝突核心
如果他們不願改變立場……
別把他人的挑戰當成人身攻擊
將自己視為問題的一部分
發生改變的瞬間
結語 六週學會順勢合作
致謝
附錄 里奧斯合夥簡介
注釋
序
推薦序
在合作的過程中化敵為友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很發人深省,而且很務實的書。不打高空,也不會堆砌一些陳義過高的文字,值得所有有興趣解決衝突的讀者細細咀嚼。
過去講衝突管理,有的學者會從行為的自省與克制講起,好像只要我們克己復禮、講信修睦,衝突就可以化解,和諧自會浮現。後來發現不是,因為有的衝突涉及到利益分配,這不是我們一方反求諸己就可以自然化解的。也有的學者會強調傾聽,認為透過傾聽,找出問題的癥結,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後來發現這也很難,因為當大家情緒上還敵對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敞開心胸去聽別人講話。
我們也常把「化敵為友」四個字掛在嘴邊,認為這是應該追求的目標。可是在上談判課時我常告訴學生,「化敵為友」這句話是有語病的, 而且陳義過高。因為「為友」並不是「化敵」之後的自然結果。那只是一個期待,不一定都做得到。我們常常只有辦法做到或只想做到「化敵」,但卻不一定「有能力」或「有意願」把對方變成朋友。
因此化敵為友的成語應當分成兩段來理解:「化敵。為友」。「化敵」和「為友」之間,需要投入一些時間與心力,也可能要設一個努力的停損點:在投入一定心力與時間之後,如果還無法變成朋友,就不強求了。美國人常講一個比喻:你跟巷口那老頭買鞋帶,不需要他很喜歡你嘛,只要能買到鞋帶走人就可以了,不要有非要他喜歡你不可的心理負擔。
這本書就是一本讓人不會有心理負擔,也不會陳義過高的書。它也不強調化敵為友,因為書名就已經點明「不必同心也能協力」。我們可以用一個光譜的解析架構來說明:「跟朋友合作」是光譜的一端,「跟敵人共處」(未必有互動或合作,甚至可能是鬥爭)是另一端,「與敵人合作」剛好落在中間。如果發展得好,庶幾可以逐漸往與朋友合作那一頭移動。
要解決衝突,當然要先了解衝突根源在哪裡。過去許多西方學者都主張應先用同理心相互理解,找出共同的問題,然後一起找到解決方案。好像一切都這麼自然,都是可以透過學習,然後一下成功的。他們最多強調不要把problem 和solution 為一談。許多衝突之所以解不了,就是因為把problem 當成solution,或是還沒弄清楚問題癥結,就忙著找解決方案,結果當然會像西方諺語所說的「犬吠錯了樹」,而治絲益棼。只要這個問題能解決,化敵為友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但現實世界哪裡會那麼簡單?很多西方學者就是這樣太迷信教育,以為教一下,問題就解決了。過去有一家企業跟我說,希望我教他們雙贏談判。當時我就回答:你以為買本雙贏談判的書看看,對方就跟你雙贏嗎?太天真了吧?對方嘴巴裡嚷著「雙贏」,但骨子裡可能想的都是「獨贏」。「雙贏談判」是理想,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需要我們施加壓力造勢,造得他不得不讓一點步跟我雙贏不可。
作者也挑戰用傳統的同理心或傾聽,就能輕鬆化解衝突的想法。他指出很多時候,衝突各造對衝突的成因都有自己的看法與堅持,就像瞎子摸象一樣,都認為自己看到的是問題的全貌,是對的,也都指責對方的不對。在對問題癥結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真的坐下來合作,找到解決方案?不是教一教就會改變想法的。
這時該怎麼辦?作者於是提出一個看法,傳統的正規合作,是在可控的環境下進行。可是現在許多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因此傳統概念的正規合作根本不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就不必堅持正規合作了,他提出了一種合作的變體,稱之為順勢合作。主張先開始行動,然後慢慢在互動中尋求共識。亦即不必等到化敵為友了才合作,可以透過合作過程去化敵為友。
既然開始合作時,雙方可能還處於敵對狀態,所以作者主張要同時用「愛」與「力」兩股力量,交叉前進。「力」是守住自己的立場, 是後退的力量,「愛」是與對方交往,是前進的力量。這其實就是正反合的辯證發展,可能走兩步退一步,然後把雙方關係往前推進。
這個主張相當有意義。過去人們在做和事佬的時候,都認為雙方既然願意坐下來談,就應當放棄武力。或工會既然願意跟資方來談,就必須放棄罷工。也就是當你主張「愛」的時候,就應該揚棄「力」的使用。這樣的主張反而讓大家不敢坐下來談判,怕一坐下來就出不去了。作者認為力和愛一樣,都有正當性,都可以同時運用,大家就比較敢坐下來談。因為就算用愛接觸結果碰壁,我們還留了力的選項。有退路,就敢談了,反而有助於衝突的解決。
在找出衝突的根源時,作者也介紹了四種傾聽的方法。四種方法構成四個象限,希望能帶領衝突各造從他所說的「下載」型傾聽,逐漸發展成「親臨感知」的傾聽。親臨感知可以形塑一個新的現實,然後從全新的角度審視衝突,解決衝突。這種傾聽的方法是很有啟發性的。
所以作者在最後還附上了操作的手冊,讀者可以根據他的計畫,按照進度,去學習順勢合作的基本技巧。這不是一廂情願的理想教條,而是實作的守則,這是他比傳統衝突解決的教科書務實之處,也為所有想解決衝突的人,點了一盞明燈。
但我們在學習時還必須注意,作者自己在推廣合作時,也不是每一次都成功的。他也挫折、撞牆過。所以要衝突各造真的坐下來談,或嘗試和解,還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大家都有解決衝突的動機,或上面還有一個老闆,對他施加壓力,要他們解決衝突。如果上面沒有老闆,外界也沒有力量介入調停,衝突各造,尤其最強的一方,可能就沒有解決衝突的動機。這時什麼合作可能都不會發生。這個現實也許很殘酷,但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世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