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50819
蜜雪兒•玻芭
郭貞伶
字畝文化
2017年11月08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550819
  • 叢書系列:Education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Education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知名TED演講者、全美教育工作者獎章得主

    「終結校園暴力與霸凌」美國加州法案提案人、五角大廈首席諮商心理訓練師 走訪20多國、歷時多年的研究成果

    CNN專題報導;NBC Today Show主播推薦





    導讀?? ?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 ◎ 楊俐容

    推薦序?? ?我們都錯了!◎ 曾多聞

    前言——同理心的潛在好處,為何同理心對孩子極為重要



    第一部分——培養同理心



    第一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能辨識各種感受

    教導情緒素養

    第二章

    擁有道德認同,建立倫理守則



    第三章

    了解他人的需求

    教孩子換位思考與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



    第四章

    透過閱讀培育同理心



    第二部分 實踐同理心



    第五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能保持冷靜

    管理強烈情緒及精通自我調整



    第六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實踐善行

    第七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不分你我

    透過團隊合作及同心協力培養同理心



    第三部分 活出同理心



    第八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勇於承擔

    提高道德勇氣



    第九章

    有同理心的孩子想有所作為

    養出變革者與利他領導者



    結語

    同理心優勢

    給孩子成功優勢的七項創意方法



    附錄

    獨家專訪蜜雪兒•玻芭博士 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





    導讀



    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

    ◎楊俐容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專家)




      在親職教育的道路上行走二十多年,我非常清楚,想要培養出成功幸福的孩子,既沒有唯一的萬靈丹,也找不到可以快速通關的捷徑。然而,基於對兒童發展、親子關係、家庭教養……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心理學確實掌握了幾項最核心的元素。

    ?? ?

      這些能力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是否具備成功的潛力與幸福的素質,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涵蓋自我與人際情緒管理的情緒力「EQ」、不急著吃棉花糖的「自制力」、屢敗屢起的耐挫力「AQ」、致勝關鍵的「恆毅力」……等等,都是風靡一時也禁得起考驗的項目。

    ?? ?

      然而,蜜雪兒•玻芭博士所提出的「同理心」(Empathy),除了同樣是成功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之外,更切中當今兒童青少年成長相當令人憂心的現象——自拍當道、自我橫行;本書原文以《UnSelfie》為主標題,就是希望以培育同理心來翻轉時代趨勢,讓每個兒童青少年都能成為「要自己好好,也要讓別人好」的優質孩子,改善校園霸凌的問題。近年來,有識之士一再呼籲要重新正視「品格教育」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而「同理心」正是所有美德的基石, 這也是我要大力推薦本書最主要的原因。

    ?? ?

      「同理心」是指體會他人的感受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換位思考的能力。擁有這項優勢能力,讓我們能夠在親密關係、人際交往,甚至團隊領導與合作時,同時考量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與想法,並因此激盪出更有創意、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方法與計劃。這些都與成功、幸福息息相關,玻芭博士將同理心稱為優勢能力,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 ?

      最重要的是,玻芭博士指出人類天生具有同理心的發展潛質,但仍需要後天用心培育,才能讓同理心茁壯成長。她在書中分享的個案故事讓人對書中內容有更深刻的體認,旁徵博引研究成果也讓人打從心裡信服,而各章羅列的實踐步驟、分齡對策……等,更提供給想要培育孩子同理心的父母師長豐富實用的教育指南。

    ?? ?

      在臺灣推動EQ教育多年,心裡懷抱著得始終是「唯有每個孩子都好,我們的孩子才會真正幸福,這個世界才會真正美好!」期待更多父母師長加入本書的閱讀行列,成為「培育同理心,讓所有孩子一起幸福」的播種者!



    推薦序



    我們都錯了!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自由撰稿人 )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所以我們請最好的家教、買最新的電子產品、安排最豐富的課後活動——一切我們認為可以幫助孩子們得到好成績的東西。但我們努力的方向正確嗎?美國權威心理學家蜜雪兒•玻芭博士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錯了!



      玻芭博士不但是一位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專家、暢銷書作家,此前已經寫了二十二本書。我很幸運在《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面世之前便有機會拜讀本書,並與玻芭博士討論她對推動同理心教育的熱誠,感受到她淵博的知識以及溫暖的人格。



      學術界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玻芭博士的理論。研究顯示,非認知技能——例如情感素養、情緒控制、合作、喜悅、同理心——才是在課業及生活上成功的祕密武器,才是孩子們在二十一世紀成功必備的關鍵;而不是當代父母普遍以為的成績、分數、競爭。



      美國小學生的成績單通常是一張藍色的紙卡,一面印有數學、語文等成績,另一面是愛心、道德等人格特質評量。現在很多父母都只看成績那一面。而且這不只是美國獨有的現象。玻芭博士在本書寫作期間,走訪全球二十二個國家,發現只重視個人成就、缺乏對他人的關懷,是不分地區的當代兒少共同的問題。



      最新的全球經濟報告指出,批判性思考、決策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仍然重要,但情緒智商、合作的能力、同理心他人的能力等人際技能也同樣重要。同理心,是對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是成為快樂的、健全的、成功的成人的基石。同理心讓我們的孩子更討人喜歡,更受雇主青睞,更有彈性,更善良,更長壽。有同理心的孩子,會成為更好的領袖。



      然而,二○一二年調查指出,當代青少年的同理心,較三十年前下降了40%。今天高達75%的大學生沒有同理心,不願意去嘗試理解朋友的觀點,不願意去關心不幸的人。美國哈佛大學二○一四年針對一萬名青少年進行關懷調查,發現高達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成就」最重要,只有20%的受訪者認為「關懷他人」重要。另有八成的青少年表示,他們的父母重視他們的成績勝過品德。當代兒少自私而自戀,心中所想只有自我推銷、個人品牌、個人利益,排斥他人的感受、需求、顧慮。玻芭博士把這叫做「自拍症候群」(Selfie Syndrome)。



      「自拍症候群」滲透進我們的文化,侵蝕我們孩子的人格,這是對家長們的一個警訊。我們正在養出一群只看得見自己的行程表、只看得見自己的智能手機的,自私的人。這是人類社會最可怕的災難。



      當同理心式微,同儕之間的殘酷行為便會增加。校園霸凌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新名詞「bullycide」,意指霸凌受害者因嚴重的情緒困擾而自殺。同時,網路霸凌也在增加。研究指出,霸凌者普遍缺乏同理心。培養同理心,也許是終結霸凌與殘酷的最終解方。



      我們過度重視學業、不重視品德培養的教育方式,還帶來另一項副產物:不快樂的孩子。憂鬱、焦慮的比率正在青少年當中飆升,現在甚至影響到年紀更小的孩子。當代青少年憂鬱的機率,比成人還高。美國研究指出,每五個青少年,就有一人因憂鬱或焦慮導致精神障礙。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同理心,如同我們教會他們讀書識字。玻芭博士曾經在營隊中引導來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青少年同理彼此,把對方當作同為人類來認識,而不是刻板印象的集合。以巴之間的青少年尚且可以屏除偏見、同理彼此,可見同理心確實可以透過教育、形成習慣、在生活中實踐。同理心教育立下基礎,幫助孩子活出一個真理:我們都身為人類,我們有同樣的恐懼與顧慮,我們值得彼此以尊嚴相待。



      同理心教育,必須儘早開始。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一本書,提醒我們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在孩子身上培養這樣重要的特質。我們必須幫助孩子了解關懷他人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談話中,我們不應該只問孩子「你考得怎麼樣?」我們也應該問他們:「你今天做了什麼善事?」玻芭博士並在本書中提出許多實用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培養有同理心的孩子。這些可靠的建議,值得每一位家長留心。



      當代社會的問題在於,我們已經過度重視智育成績、不重視品德教育太久太久了。從拿起這一本書開始,身為家長的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再讓我們狹隘的育兒技巧讓孩子變成沒有同理心的殘缺人,我們需要更多有同理心的下一代,來共同擔負人類的未來。



      作者簡介�曾多聞,旅美新聞工作者,退役節目主持人。現為自由撰稿人及譯者、《親子天下》雜誌特約研究編輯,並長期為美國MomsRising等婦幼人權團體無償撰稿。著有散文集《微足以道》,童書《小紅的主播夢》、《那年的暑假》,合著有報導文學《想望家園——臺灣永續發展的參考藍圖》。



    附錄—獨家專訪摘錄



    唯我世代如何終結殘酷與霸凌:專訪蜜雪兒•玻芭博士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自由撰稿人 )�訪問、撰稿




      我們正處在一個「唯我獨尊」(all about me)的世界。今天的主流文化以成績、獎盃、履歷表為成功的指標;統計指出,今天的青少年,比起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同理心下降了40%。在這唯我世代,國際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美國兒童發展領域的權威,蜜雪兒•玻芭博士(Michele Borba,Ed.D.)卻反其道而行,在二○一六年出版的《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UnSelfie: Why Empathetic Kids Succeed in Our All-About-Me World)一書中指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才能在這以我為先的世界取得成功,並提出九項能培養同理心優勢的核心習慣。本書在美國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現在終於被翻譯成中文,將在十一月與華語世界的讀者見面。在本書中文版面市前夕,字畝文化即委託我為臺灣的讀者獨家專訪玻芭博士,暢談同理心在唯我時代的重要性:同理心不但是成功者必備的特質,更是終結殘酷與霸凌的解方。

    曾:是什麼啟發了您寫這本書的靈感?



      玻:我第一次體會到培養同理心是多麼重要,是十年前參訪柬埔寨金邊殺人場之時。那景象讓我從心底震驚,我想不出來是什麼造成了這樣殘酷的行為,以及要如何阻止這樣的行為。為了尋找答案,我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研究,從奧斯威辛集中營到盧安達大屠殺。我理解到所有的種族滅絕行動,其本質就是一種完全缺乏同理心的舉動。我研究了那些在大屠殺中奮不顧身救人的人,發現他們都有溫暖的童年經驗,讓他們視自己為「善良、幫助別人的人」。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可以終結殘酷。



      曾:所以有同理心的人,多半有溫暖的童年經驗。您認為我們可以從孩子幾歲起開始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呢?



      玻:零歲!當孩子還在我們懷裡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他們的同理心了。培養同理心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情緒。嬰兒是天生的同理者。實驗證明,小寶寶喜歡看人臉、喜歡直視他們的人。要幫助嬰兒學習解讀情緒,最棒的玩具就是爸爸媽媽的臉,而且不花一毛錢!等孩子兩歲時,可以開始和他們討論「情緒」。到了四歲,可以選擇有關同理心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讀。



      曾:談到幫助培養同理心的習慣,從遊戲中學習也是一個方式?



      玻:是的。有一個組織叫做「遊戲育人」(Playworks),他們在各學校推動在下課時間培養同理心。老師接受該組織的訓練以後,在學校擔任下課時間的領袖,指導孩子們處理遊戲中發生的衝突。



      曾:學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遊戲?



      玻:不是。老師只在衝突發生時介入。孩子們需要從衝突中學習,而不是避免衝突。我訪問了實施「遊戲育人」的學校,學生都對這個計畫反應良好。



      曾:回到我們的主題——終結殘酷與霸凌。作為一個教育記者,我個人對霸凌議題很有感觸。每次進行校園採訪的時候,總有許多霸凌受害者跳出來談自己的痛苦經驗,但從來找不到一個霸凌者。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您也有同樣的觀察嗎?我想這與霸凌者缺乏同理心也有很大的關係?



      玻:當然!不過,你能想像有人承認自己是霸凌者嗎?那當然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霸凌是不對的!霸凌問題是我專長的領域,我想強調一點,那就是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翻動的。很多被霸凌的孩子,換到其他的場合也會霸凌別人,雖然他們不會承認。並不是自己經歷過被霸凌的痛苦,就會懂得體諒別人的痛苦,關鍵還是在同理心的培養。



      曾:您曾經應邀在臺北美國學校主持培養同理心的課程,就您的觀察,與美國相比,在臺灣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否更困難呢?因為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國家,師長們很容易向孩子指出,雖然我們有不同的外貌,例如不同的膚色、髮色、眼睛顏色,但我們的內在其實並沒有那麼的不同。但臺灣是一個單一種族國家,即使近年來有許多外籍配偶或新住民移民來臺,但這些來自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的外配、新住民,在外表上與土生土長臺灣人並沒有顯著的不同。在像臺灣這樣的一個環境,同理心似乎更抽象也更難解釋?



      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確,我們很容易去同理跟我們外表相像的人,比較難去同理跟我們外表不同的人。即使是在美國,如果是在一個純白人的學校,也比較難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多種族的環境,的確具有培養同理心的優勢條件。但這並不代表在單一種族國家,例如臺灣,就不能培養出有同理心的孩子。有很多做法,例如帶孩子接觸不同的宗教、看外國的新聞報導、結交國際朋友,都能讓孩子學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與我們不同的人,但我們仍然可以同理彼此。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經到二十幾個國家訪問,包括新加坡、馬尼拉等亞洲城市。不論在哪裡,我都看到相同的問題。同理心的缺乏是全世界青少年共有的問題,不只是美國的問題或是臺灣的問題。這是每一個社會都需要去努力的。




    其 他 著 作
    1. 快樂交朋友-25招幫助小孩建立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