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三個世紀的傳教運動(1865-2015):內地會來華一百五十年宣教論文集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7274977 | |
|
|
|
林治平 | |
|
|
|
宇宙光 | |
|
|
|
2016年12月01日
| |
|
|
|
167.00 元
| |
|
|
|
HK$ 141.9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7274977叢書系列:基督教與中國歷史系列規格:平裝 / 434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基督教與中國歷史系列
|
|
分 類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憑信心成立中國內地會,開始了內地會在華一百五十年、跨越三個世紀的偉大宣教工作。
總結戴德生本人在華宣教五十一年(1854-1905),其子孫四代均持續在華宣教、直到如今,成為向中國宣教最有影響、貢獻的宣教差會。
戴德生曾說:〔所有上帝偉大的工作均有三個段:首先是不可能,然後是困難重重,最後是成了!〕
There are three stages to every great work of God;first it is impossible, then it is difficult, then it is done.
旨哉斯言,從本書各篇所載內地會史料,可為明證。
|
|
目 錄
|
編者序 ? 林治平
推薦序 ? 戴繼宗
壹、歷史
一、內地會期刊《億萬華民》內珍藏之真實史料/黃錫培
二、近年來大陸中華內地會研究綜述/陶飛亞、戴婉琦
三、中國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CIM-OMF)宣教士團隊之去歐裔化進程/袁瑒
貳、人物
一、台約爾與中文活字鑄造/陳一萍
二、戴德生牧師創辦中國內地會與郭士立牧師創辦福漢會之淵源探析/李志剛
三、挪威內地會傳教士葉永青(Peter Torjesen,1892-1939)山西傳教與形象/吳昶興
四、內地會華牧──蘇佐揚牧師(1916-2007)之生平/李金強
五、革命之火下的洗禮──中共建國初期的教會「巨人」楊紹唐(1949-1951)/邢福增
參、事工與組織
一、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內地會在西南地區的文字事工/陳建明
二、醫者乎?牧者乎?中國內地會醫療宣教事工與本土化教會/馮浩鎏
三、中國內地會在中國藏區傳教活動史述/張麗萍、郭勇
四、內地會教育事工在當代中國的再現──以貴州赫章縣葛布教會聖經學校為例/胡其瑞
五、聚焦現代社會的未得之地──內地會在台灣策略的調整/饒以德
肆、其他
一、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的本色化措施──從傳教士生活層面與取漢姓漢名上的觀察/查時傑
二、太平洋戰爭期間內地會的規範及其對傳教士子女的影響──兼論「內地會傳教士子女口述史計畫」的形成/張勤瑩
後記 ? 吳昶興
|
|
序
|
編者序
1865年6月25日,原在中國宣教已歷十一年的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幾經低潮掙扎,終於在英國伯萊頓(China Inland Mission)海灘,決定順服上帝持續不斷的呼召,憑信心成立中國內地會,深入中國內陸各地,向所有的華人傳福音。
在一百五十年前,想要深入中國內陸各省廣傳福音,實在是困難重重,幾乎毫無可能。對曾在中國擁有十一年宣教經驗、年僅三十三歲、手頭拮据缺乏的戴德生而言,他的理性更清楚地告訴他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但上帝的呼召清楚而明確,中國大陸億萬群眾從未聽聞福音,步向死亡吶喊的異象,一直在他腦海心際反覆映現。他終於決定憑信心欣然從命,以他僅有的、少少的十個英鎊,存入銀行,開始了內地會在華宣教工作。十個英鎊?是的,只有十個英鎊,但是戴德生說:「我存入的不僅是十個英鎊,而是十個英鎊,加上上帝所有的應許。」就這樣內地會開始了在華一百五十年、跨越三個世紀憑藉信心、依靠上帝完成的偉大宣教工作。
1865年10月,內地會差派先鋒宣教士范明德夫婦(John&Ann Stevenson)及曹雅直(George Stott)三人前往中國;1866年5月26日,戴德生全家六人及十六位宣教士搭乘蘭茂密號船(Lammermuir)正式啟程前往中國,自是而後開始了內地會在中國及華人群體中充滿神蹟奇事的宣教工作。
總結戴德生本人在華宣教五十一年(1854-1905),其子戴存仁(Herbert Hudson Taylor)、戴存義 (Frederick Howard Taylor ),孫戴永冕(James Hudson Taylor II),曾孫戴紹曾(James Hudson Taylor III),重孫戴繼宗(James Hudson Taylor IV)四代均持續在華宣教,直到如今,未曾中斷。而內地會的宣教事工,一百五十年來歷盡艱辛,深入中國大小城市、邊遠蠻荒,不絕如縷,成為向中國宣教最有影響貢獻的宣教差會。
收集在這本書中的十五篇論文,原先發表於中華基督教內地會、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宇宙光馬禮遜學園聯合主辦的《內地會來華15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人及參與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共百餘人,來自海峽兩岸三地及北美等地,正式研討會於2015年11月20-21日在台灣中原大學召開,相互研討、評論回應至為懇切熱烈。研討會後循學術貫例,另邀台、中二位學者進行隱名評審,匯整後交原作者參考修正完稿,再經編委整理分類,卒能完成這本論文集,交付排版印刷,如期出版。在長達兩年的籌備編寫、印刷出版的過程中,承蒙許多人熱心參與、辛勤投入,才能讓這本論文集逐漸成形、順利出版,這是我們要特別獻上感恩與感謝的。
最後我要說,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嚴謹的論文集,但卻是一本充滿生命故事、感人至深非常好看的書。誠如耶穌所說: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又?:「我來了,為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內地會一百五十年來在華的所有工作,說到底都是在想方設法、耗盡一切可能,把耶穌「找人」的工作徹底完成。這本論文集中所有的篇章就在描述內地會諸君子如何遠渡重洋、挖空心思、披荊斬棘在中國各地完成上帝「找人」的壯舉。這當然是件艱難萬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從內地會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發展中,你可以看到內地會如何面對諸般的不可能,一一跨越、摸索進行,執行上帝交付給他們的找人的呼召、使命與任務。戴德生晚年曾說:「所有上帝偉大的工作均有三個階段:首先是『不可能』,然後是『困難重重』,最後是『成了』!」(There are three stages to every great work of God; first it is impossible, then it is difficult, then it is done.)旨哉斯言,從本書各篇所載內地會史料,可為明證。
打開這本論文集,沈穩地一頁一頁地讀下去,你會發現一個延續一百五十年的找人故事,震撼感人地在你心中激盪?響。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