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悠悠我思

悠悠我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9373283
葛劍雄
香港城市大學
2017年7月01日
147.00  元
HK$ 132.3  






ISBN:9789629373283
  • 叢書系列:青青子衿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 x 19 cm / 普通級
    青青子衿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通史











    細味悠悠文化歷史 源遠流長啟迪我思?





    第一編 議古.論今?

    ?山之後?

    如何評價施琅的歷史貢獻?

    抵抗外敵入侵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不同文化應該相互理解和欣賞?

    是什麼導致傳統文化斷裂?

    存在與影響 —歷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對「一帶一路」 戰略的啟示?

    人口國策的堅持與調整?

    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

    移民史研究的精細化和地域化?

    我對海派文化的幾點看法?

    釋「小官巨貪」、「清水衙門」?

    擇校與「學區房」?



    第二編 歷史.地理?

    天堂杭州?

    成都,成「都」??

    地名、歷史、文化?

    被高估的民國學術?

    紀錄片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嗎

    為什麼要報考歷史專業?



    第三編 學者.藏書

    《周有光百年口述》讀後

    懷念侯仁之先生?

    記憶中的筱蘇(史念海)先生

    真正的學者—悼石泉先生?

    稽山仰止 越水長流—懷念陳橋驛先生?

    用地圖繪就中國歷史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

    藏書的歸宿(一)?

    藏書的歸宿(二)?

    未建成的施堅雅文庫?

    圖書館的難題?

    我為藏書找到了歸宿?



    第四編 書序.回憶?

    仰望星空 依託大地 —復旦大學學生會「星空講壇」五周年寄語

    七十而思—《我們應有的反思》自序?

    《行萬裡路》自序?

    攝影集《三江源.歷史跫音》序言?

    為南京擬《世說新語》推介?

    童年生活中的江南「糞土」?

    乘飛機—當年的夢想與記憶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邀約我編一套叢書,希望由著名的人文學者來 執筆,反映文、史、哲、藝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最好是呈現長期累積 的研究心得與新知,厚積薄發,深入淺出,讓一般讀者讀得興味盎然。 這一套書要有學術內容,但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枯燥羅列,或是充滿了 學術術語與規範的高頭講章。社長與副社長跟我討論了一番,勸我出面 聯繫學界名流,請他們就自己著作中,挑選一些比較通俗而有啟發性的 文章,或說說自己在學術研究上最有開創性的心得,編輯成書,出版一 個系列,以吸引關心人文知識的讀者,並能刺激青年學者,啟導他們在 學術研究的道路上,得到前輩的啟發,追尋有意義的學術方向。



      大學出版社出版學術書籍,一般有兩種類別與方向:一是毫無趣味 的入門性教科書,雖然言之有物,卻乾巴巴的,呈現某一學術範疇的全 面知識,主要提供基礎學問給學生,可以作為回答考試的標準答案。另 一類則是學術專題的深入研究,將學者鑽研多年所累積的學術成果撰寫 成專著,解決特定的學術問題,為學術的提升貢獻新知,是專家寫給專 家看的書籍。



      出版社想出的這一套叢書系列,是希望我聯絡學界耆宿,說服他 們寫隨筆文章,揭示自己潛泳在學海中的經驗與心得,既要有知識性, 有學術的充實內涵,又要有趣味性,點出探求學術前沿與新知的體會。

      

      其實,這類文章最難寫,先得吃透了整個學術領域的知識範疇,潛泳其間,體會出知識體系的脈絡,然後像葉天士那樣的名醫把脈一樣,知道 學術研究的病灶難點,指出突破的方向與探索的前景。出版社希望的目標,聽起來很有道理,說起來很輕巧,卻是最難以做到的。



      現在有許多學術著作,展示了刻苦鑽研的成果,像清朝的考證學 一樣,旁徵博引,把古往今來的相關知識全都引述了一通,類似編了本 某一專題的註解大全,最後才說出幾頁自己的研究心得。有些論述長篇 累牘,往往沒有什麼新意,只讓我們看到作者皓首窮經的辛苦耕耘,卻 不一定有什麼收穫。這樣的研究專著,看來是為了學術職場的升等,寫 給學術考核的專家們看的。精深難懂的研究專著,有其出版的必要,因 為它總是長期學術耕耘的成果,功不唐捐,甚至有可能是可以傳世的巨 作,要經過好幾代學者的分析才能體會其中的奧義。但是,一般而言, 大量的學術專著也只是顯示了作者的努力,讓學術同行認可其專家的地 位,是給少數研究者看的。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對學術的發展與知識 的傳播,似乎無關緊要。一般的知識精英,對學術有興趣,是想知道研 究領域出現了真知灼見,能夠啟動深刻的人文思考,並不想知道某一專 題研究的過程與細節,就好像人們都對科學研究的成果感到興趣,卻不 肯待在實驗室裏,跟?科學家長年累月觀察實驗的過程。所以,出一套 叢書,請學術名家就他們畢生研究的經驗,以隨筆的形式,總結一下心 得,則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



      接受了出版社的委託,聯絡了一些朋友,大家都很給面子,說「應 該的,應該的」,做了一輩子學問,也該總結一下,讓一般讀者知道探 求學問的門徑,理解人文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反正都到了退休的年 齡,完全不必理會學術職場的名利,可以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學術道 路,如何可以金針度人。大家有了撰著的興趣,都問我,這套學者隨筆 叢書的名稱是什麼。我突然福至心靈,好像是天上文曲星派了個小精靈 來點醒,脫口就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了,就是「青青子衿」 系列。



      「青青子衿」一詞,來自《詩經.鄭風.子衿》,詩不長,只有三段: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按照漢代學者的解釋,是講年輕人輕忽了學習,讓老師們有點擔 心,希望他們回到學校,認真讀書。陳子展先生是這樣譯成白話的:

    ?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不斷的是我的憂心。縱使我不往 你那裏去,你難道就不寄給我音訊?青青的是你的佩玉綬帶,悠 悠不斷的是我的心懷。縱使我不到你那裏去,你難道就不到我 這裏來?溜啊踏啊,在城闕啊。一日不見,如三月啊!



      這首詩的解釋,過去是有歧義的,主要是朱熹推翻漢代以來的詮 釋,認定了「鄭風淫」,所以,這也是一首男女淫奔之詩。結果朱熹的 說法成了明清以來的正統解釋,連現代人談情說愛,也都喜歡引述這首 詩,特別是「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兩句,很容易就聯想到《王風. 采葛》同樣的詩句,讓人日思月想,情思綿綿。其實,認真說起來,朱 熹的說法並不恰當,這首詩也不是一首「淫詩」。漢代的《毛傳》明確 指出,「《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對「嗣音」的 「嗣」字,解釋得很清楚:「嗣,習也。古者教以詩樂,誦之歌之,絃 之舞之。」至於「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毛傳》說,「言禮樂不可一 日而廢。」鄭玄則箋解說:「君子之學,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獨學而 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更延伸解釋:「禮樂 之道,不學則廢,一日不見此禮樂,則如三月不見也,何為廢學而遊觀 乎?」大體說來,從漢到唐的經解詮釋,說的是嚴師益友,互勉向學的 意思,比起朱熹突然指為「淫奔之詩」,要恰當得多。



      清末的王先謙在《詩三家義集疏》中,引述古人對《子衿》一詩的 理解與傳述,是這麼說的:

    ?

      魏武《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 今。雖未明指學校,但無別解。北魏獻文詔高允曰:道肆陵遲, 學業遂廢。《子衿》之嘆,復見於今。《北史》:大寧中徵虞喜為博士,詔曰:喪亂以來,儒規陵夷,每攬《子衿》之詩,未嘗 不慨然。宋朱子《白鹿洞賦》:廣《青矜》之疑問,宏《菁莪》 之樂育。皆用《序》說。?



      列舉了曹操以來,歷代對《子衿》的理解與認識,包括朱熹的《白 鹿洞賦》在內,都同意《毛序》的詮釋,是關心學業,沒有人提起「淫 奔」的想法。也不知道朱熹撰寫《詩經集傳》的時候,是否突然吃錯藥 了,滿心只想男女之事,讓後人想入非非。?



      當然,詩無達詁,可以隨你解釋,只要解釋得通就好。我們採用漢 代去古未遠的解釋,希望青年讀者讀了這套書,可以對學術發生興趣, 在人文思維方面得到啟發。假如你堅持「青青子衿」是首情詩,那更 好,希望你能愛上這套書。?


    鄭培凱?




    其 他 著 作
    1. 流動文明,移民與中華傳統文化:從上古至近代,重要移民事件看文化交流與融合
    2.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
    3.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
    4. 不變與萬變:葛劍雄說國史
    5.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6.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
    7. 悠悠我思
    8. 改變世界經濟地理的一帶一路
    9. 那一刻誰影響了歷史
    10. 那一刻誰影響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