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以地名認識台灣

以地名認識台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10459
李筱峰
遠景
2017年12月27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789573910459
  • 叢書系列:歷史與思想叢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歷史與思想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歷史的紀錄 X 地名的故事

    看見台灣的多元民族與時代風土



      「地名」是由人群的生活狀態、發展、觀念、關係、變遷等多種面向所命名而生,因此地名可以反映地景、文化等等的歷史內容。台灣每換一個新的統治群體,便會出現或更改地名,因此形成小小島嶼上,多元而複雜的地名,記錄了台灣歷史主權者變換頻繁的特色,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不斷被殖民的身世。



      台灣地名繁多,不勝枚舉,本書以各縣市鄉鎮區的名稱為主,再補充小地名。將這些地名依時序,並加以細分歸類,儘管無法盡舉盡述,但已足以讓我們透過地名,體會南島祖先的重要角色與分量、族群的互動、糾葛與融合;漢語族先民胼手胝足的開發過程,以及此地過去的山川地景。而地名的了解,更是本土教育的重要基礎。作者根據多類文獻、史料及前輩學者的研究,編寫此書,希望藉由對台灣地名的認識,有助於建立台灣人的本土意識與自我認同。

    ?


     





    第一章? 台灣為何叫「台灣」?「台灣」名稱的由來及其舊稱

    第二章? 南島先民長相左右:南島民族的地名

    第三章? 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痕跡

    第四章? 看到鄭家軍

    第五章? 漢語族先民拓殖的身影

    第六章? 姍姍來遲的官治腳印

    第七章? 日本殖民統治的印記

    第八章? 中國國民黨統治的烙印

    第九章? 本土化、在地化



    結語

    參考資料及推薦閱讀



    ?





    自序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第一次到美國,在西雅圖(Seattle)遇見一位美國中學生,在聊天中我問他:「你們這裡為何叫做Seattle?」這位美國中學生不假思索立刻回答:「Seattle是一位酋長的名字,由於他的努力,促使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和平相處,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來稱呼此地。」我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小學時代就知道了,學校上課就有討論。我忽然感慨萬千,反省台灣的教育,絕大部份的人,即使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生長的「台灣」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我生長於台南的麻豆,直到我大學畢業,我還不知道麻豆為何叫「麻豆」。我不僅無知,而且也沒有想知,這是我自小接受?「去台灣化」的教育使然。直到我第二度的覺醒(第一度覺醒是「民主人權」的覺醒,第二度覺醒是身份認同的覺醒),逐漸意識到「在地化」、「土斷」的意義,開始研究台灣的歷史與地名,才知道我的故鄉「麻豆」,以及應該是我的國家的「台灣」,其名稱與平埔族的西拉雅語有著密切的關係(詳見本書內容)。



      任何一個正常的教育,無不以腳踏的土地為起點。而地名的了解,更是本土教育的重要基礎。遺憾過去我們台灣因特殊的政治環境而無法施行正常的教育,以至於今台灣人(所有住在台灣的人)對自己生長的土地仍有著相當的疏離感。



      我有感於此,且以自己的心路歷程為鑑,乃決定編寫本書,希望藉由對台灣地名的認識,有助於建立台灣人的本土意識與自我認同。



      地名是人群叫出來的,因此地名可以反映人群的生活狀態、發展、觀念、關係、變遷等多種面向。這些都成為歷史的內容,因此台灣的地名,當然可以反映台灣的歷史,記錄?台灣人生活的過去。



      台灣大大小小地名繁多,不勝枚舉,本書以各縣市鄉鎮區的名稱為主,再補充小地名。將這些地名依時序,再加以細分歸類,儘管無法盡舉盡述,但已足以讓我們透過這些地名,體會我們南島祖先的重要角色與分量、族群的互動、糾葛與融合、漢語族先民的胼手胝足的開發過程,以及此地過去的山川地景。



      尤其,當台灣每換一個新的統治者,就會更改、命取或出現一些新的地名,因此形成地名的多元而複雜;這種多元而複雜的地名,剛好反映了台灣歷史上主權者變換頻繁的特色,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不斷被殖民的身世。



      直言之,台灣地名與台灣歷史息息相關,知地名,而歷史知過半矣!瞭解地名,體會其歷史,才能建立「生息於斯,認同此土」的感情。



      有關台灣地名的研究,前輩學者眾多,研究成果輝煌。但正因為他們的研究卓然精闢,出版品汗牛充棟,非一般人能速讀、精讀、盡讀。因此,有需要一本精要介紹台灣地名的入門書,本書即基於此需要而編寫。感謝諸多前輩學者的研究(詳見本書附錄「參考及推薦閱讀」書目),提供本書編寫過程中的參考。


    李筱峰 2017.8.24.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