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29296
長沼睦雄
蕭雲菁
三采
2018年2月09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3429296
  • 叢書系列:親子共學堂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親子共學堂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臺灣首本 敏感小孩教養實戰專書

    給正在與高敏感兒對抗的家長、老師們,

    消除大人煩惱、減緩孩子心靈痛苦的救贖之書。

    ?

      收錄高敏感兒檢測量表、成人版高敏感族檢測量表




      你的孩子是不是: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不喜歡衣服標籤或縫線的刺刺感覺,會在意地一直抓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寧可躲在角落自己玩,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

      ●會注意到週邊人的情緒,卻不敢上前關心

      ●對某些事有自己的規矩,例如玩具的擺放位置、玩法

      ●吃軟不吃硬,絕不能大聲斥責他



      這樣的孩子不是奇怪,而是「高敏感」!



      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Elaine N.Aron)在1996年時提出

      全世界每5人當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

      當發生孩子身上時,就是「高敏感兒(HSC,Highly Sensitive Child)」

      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不舒服的感覺,

      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



      別再質疑你的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

      小心為孩子加諸負面情緒後,

      讓他產生「我好麻煩」、「我一點用都沒有」、「我好奇怪」的負面想法,

      當孩子持續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成長,影響將延續一生。

    ?

      臨床經驗超過14年,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

      為高敏感兒及其家人撰寫的專書。

      14個養育高敏感兒時的疑惑分析:

      孩子沒法跟外界相處?不一定要當個一般人

      只要難過或受驚嚇,情緒就很難恢復?讓孩子盡量發洩負面情緒

      常因為別人的失敗而不安?鼓勵這個善良特質,但要注意人際界線



      13個身為高敏感兒家長該做的事:

      避免過度干涉、過度保護?小心變成「柔性虐待」

      相信孩子?這是孩子最期望的事

      引導孩子說出來?傾聽與接受很重要

      同理你的孩子?孩子需要大人的支持



      14個幫助孩子把敏感化為優點的關鍵:

      不求跟別人一樣,凸出自己的不一樣就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凡事不是只有一個面向?顛覆現有的,才看得到新力量

      為現在的自己驕傲?思考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

      幫孩子,把高敏感變成人生利器!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討論高敏感孩子的專門書。



      2. 收錄高敏感孩子檢測量表,確認孩子的狀況。



      3. 日本HSC第一臨床醫師長沼睦雄累積14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總結針對這些孩子的照顧建議。



    名人推薦



      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怡慧

      兒童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黃瑽寧

      到府育兒顧問 趙崇甫(大樹老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劉晏孜

      台中惠文高中老師 蔡淇華



      ──各界名人齊聲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


     





    第1章 你對高敏感孩子熟悉嗎?

    愛哭的嬰兒就是高敏感兒?

    症狀的顯現強度比符合數量更重要

    資訊夠多才能精密診斷

    高敏感兒的四個特性

    高敏感兒不一定內向

    焦慮迴路愈強,愈容易負面思考

    從大腦來診察發展情形

    發展障礙就像高速公路大塞車

    為什麼泛自閉症男孩比較多?

    高敏感兒與泛自閉症

    無法解釋的過度敏感

    高敏感兒中有障礙兒,也有非障礙兒

    某些孩子確實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

    對障礙的看法,全世界都在改變

    ?

    第2章 兒童精神科醫師給你的高敏感兒養育建議

    1孩子無法與外界相處怎麼辦?

    2這樣是敏感?還是神經發展障礙症?

    3壓力反應常出現在皮膚感覺上

    4如何消除孩子的過度恐懼?

    5悲傷與驚嚇感,好像特別難消除?

    6如何面對被稱讚也沒有開心反應的小孩?

    7孩子總是為了別人的失敗而哭泣

    8孩子被霸凌怎麼辦?

    9孩子無法順利表達該怎麼辦?

    10該怎麼讓高敏感兒鍛鍊身體?

    11孩子課業上遭受挫折該怎辦?

    12學習哪種才藝能培養感性?

    13就是無法疼愛過於敏感的孩子

    14真的有困擾時,該找誰商量?

    ?

    第3章 因為高敏感而痛苦的孩子們

    同理心太強的孩子,其實很危險!

    過度認真的孩子,很危險!

    沒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險!

    找回自己的反轉過程

    高敏感兒是遺傳的嗎?

    孩子的生長環境比什麼都重要

    所有人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就很痛苦

    發展性創傷障礙

    容易被忽略的手足問題

    如何選擇學校的環境?

    家庭問題對敏感孩子很危險!

    身心的問題,容易在青春期顯現

    青春期容易引發的感情問題

    超感覺,是因為超敏感才感覺得到

    否認解離症狀會更無法擺脫困境

    關於解離症

    為什麼會出現解離症狀?

    ?

    第4章 高敏感兒家長該做的事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的警訊

    停止自責、擁有自我肯定感

    過度保護其實是「柔性虐待」

    在界線受侵犯下長大的危險性

    無法疼愛孩子的惡性循環

    存在身體裡的男性化與女性化

    回溯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接受父母與現在的自己

    放掉愛與恨

    維持現狀就行了

    吐露心聲的重要

    當爸媽並非高敏感族時

    相信孩子

    ?

    第5章 將高敏感化為「優點」


    理想中的高敏感兒

    擁有豐富內在卻不被理解

    幫助孩子發展強項

    大腦的代償作用

    多數的敏感人都有「心靈之眼」

    沒有「辦不到」的事

    培育長處的「好生活模式」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都具有「敏感力」

    發展能活用優秀才能的社會

    反向思考才能創新

    顛覆大眾認知的「Bethel」之家

    從執著裡解放出來

    對現在的自己感到驕傲

    讓高敏感族大放異彩的世界

    ?

    後記 高敏感孩子需要更細心的呵護

    附錄 成人版高敏感族檢測量表

    ?





    作者序



    與心思細膩的「「高敏感孩子」」相處




      我在北海道的帶廣市經營一間精神科暨兒童精神科醫院,常見到許多人因為各種症狀,並因此對生活感到痛苦而前來求診,尤其在最近來看診的患者當中,有愈來愈多人是因為「敏感」而苦。



      我在二○一六年出版的《解憂處方籤 日本心理名醫談壓力的洞察與釋放》(台灣東販)一書中,曾分析天生對刺激反應敏銳的「高敏感族」,之後便獲得廣大的迴響,許多人都來信表示「這根本是在寫我」,更有來自日本各地的信函詢問,甚至是專程遠道而來求診。



      這才讓我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因過度敏感而深受困擾,同時也讓我領悟到「這不只是成人才有的問題,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孩子們也有高敏感問題」。就在此時,有人問我「能不能為高敏感的孩子寫本書?」因此誕生了本書的企劃。



      由於孩子們無法精準地用語言表達感覺,痛苦程度恐怕遠超於成人,就連一般人認為再平常不過的事,對這樣的孩子們來說,都會變成強烈的刺激,讓他們幼小的身心受傷,甚至倍感壓力。



      但這些孩子並不是自己想要這樣敏感的,他們在對自己的身體與心理感到困惑的同時,也對身體反應出來的不適感到困惑,於是會想尋找可以理解自己的人,以及一個舒服的容身之處。



      本書就是要幫助周遭的大人該如何面對、照顧、支持這種敏感的孩子。由衷期望本書能幫助這些心思細膩又敏感的孩子,在紛亂、資訊多元複雜的社會裡活得更像自己。

    ?

      我與高敏感族的結緣



      「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族)是距今約二十年前,由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Elaine N. Aron)博士提出的概念,如字面意義般,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銳感覺的一群人。



      艾融博士自己與她兒子都是高敏感族,曾經經歷過各種痛苦的體驗,因此決定從心理學觀點來研究「高敏感度」。在進行大量調查與研究後,她出版了《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一書。



      這本書在一九九六年於美國出版時,立刻成為暢銷書,之後更被翻譯成各國語言版本,日本也在二○○○年出版,讓許多日本人因此得知高敏感族一詞。



      當時我是負責診療「發展障礙」(現已改稱為神經發展障礙症)、發展性創傷障礙、依附障礙等症狀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讀到這本書的時候,著實嚇了一大跳。以往我無法說明清楚的狀況,居然是因為神經過敏,「高敏感」這個新概念讓我恍然大悟並深感認同。



      這個概念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點出「這種敏感並非疾病,也不是障礙,純粹是天生具有的特質」,就像有人天生跑得很快、有人天生手很巧、有人天生很會唱歌一樣,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特別敏銳的感覺,如此而已。



      在確認「這個概念對於解開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將大有幫助」的想法後,我立刻將其導入診斷確認項目表裡,並且開始進行臨床研究。同時,在這段期間裡,我接觸到許多完全就是「高敏感族」的人,從他們身上了解「原來,高敏感是這樣的狀況」。

    ?

      高敏感孩子不為人所知的理由



      艾融博士在二○○二年又出版了《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中譯: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二○○七年出版),書中詳細說明高敏感孩子的特徵及養育方式,並將其稱為「高敏感兒」(HPC,Highly Sensitive Child)。



      因為對高敏感很有興趣,所以我立刻訂購英文版並且迅速讀完,但不知為何,這本書遲遲沒有日文翻譯版。



      直到二○一五年才發行日文版,但距離美國出版本書已經過了十三年。換句話說,在此之前日本人並不知道「高敏感兒」這一名詞,即使到現在,一般人對「高敏感兒」也不甚熟悉。



      與此同時,開始有一些高敏感族以個人經驗,出版了各種與高敏感有關的著作,一般大眾才開始逐漸了解這個族群。



      高敏感是與生俱來的特質,所有人都是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很敏感,但後來的生長環境如何看待這種特質,將大大影響他們的生活。所以,我才認為有必要正視敏感的孩子們。

    ?

      孩子不懂表達自己的痛苦



      我從二○○八年開始增加成人門診,因為以往只要提到「發展障礙」,都會認為那是兒童才有的問題,但其實很多人只是在兒童時期沒被發現,長大後才被診斷出是神經發展障礙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擁有二○一二年出版《Wom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中譯:注意力不集中的女性)書中描述的症狀,因此有愈來愈多成人懷疑自己「是不是發展障礙」而來求診。



      事實上我也是因為開始幫成人診療後,才對高敏感兒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因為孩子們不太能表達自己的痛苦,即使懂得說出「聲音太吵受不了」、「光線很刺眼」、「味道好臭喔」、「不喜歡摸起來刺刺的感覺」等令人不舒服的感覺,卻沒有足夠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向大人傳達他們心理上的不悅、害怕、焦慮等情緒,以及這些情緒的細微差異。



      尤其是高敏感兒,即使是把自己感受到的情緒直接說出來了,也常會被周遭人說成「真是奇怪的小孩」、「太神經質了」、「你是不是有問題啊?」導致他們愈來愈不敢誠實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就精神面來說,只聽他們的描述,也無法明白他們到底有多受傷、多痛苦。但是在與成人患者交談時,只要我問「你小時候如何呢?」通常都能聽到他們回答「我記得好像是這樣」、「當時我對這件事很不舒服」。



      不論是神經發展障礙症還是高敏感兒,幾乎都一樣,因為這些成人患者願意描述孩提時代的情形給我聽,才讓我對孩子們的狀況有進一步的認識。



      成人可以用語言傳達自己的情緒,也能主動迴避會讓他們不舒服的情況,但孩子大多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就會更痛苦,最後只能用身體反應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有些孩子甚至只懂得用鬧彆扭的方式表達他不愉快或不舒服,所以身為大人更有必要主動去察覺、去支持這樣的孩子。

    ?

      高敏感兒與高敏感族,都不是病



      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很敏感,於是帶孩子去醫院求診,結果被診斷出「有可能患有泛自閉症」。這位媽媽因為對這個診斷有疑慮,於是寫信來問我。



      「我查了許多有關泛自閉症的資料,就過度敏感這一點來說,確實符合我小孩的情形,但其他症狀就完全不是這樣子,讓我對診斷結果產生懷疑,而且那位醫師完全沒提到高敏感的問題。」



      我不難想像這種情形很普遍。



      在泛自閉症裡,有些人擁有過度敏感的症狀,若只看這個症狀,確實很容易與高敏感兒重疊。但就如這位媽媽發現到的,若能同時觀察其他症狀,自然能明白孩子到底是不是泛自閉症。



      麻煩的是,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既非病名、也不是診斷名,這純粹是站在心理學和社會學觀點來定義,在醫學上沒有這樣的概念。因此就算去精神科、神經科、身心科求診,也不會被診斷為高敏感族或高敏感兒,有些醫師甚至沒聽過這些概念;即使明白有這個概念,很多人也不認為這是造成患者生活痛苦的原因。



      我在進行心理診療時,一向以積極導入有效的思維為方針,並且在此之下,努力觀察患者的大腦及身心靈,進行綜合性診斷,因此我認為高敏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只可惜就現實問題來說,會像我這樣告訴患者「啊!你是高敏感族啦」、「你的孩子是高敏感兒呢」的醫師真的是極少數。



      尤其在面對類似神經發展障礙症,夾雜多種要素的患者時,我們有必要進一步理解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但在一切講求證據的醫學和心理學領域裡,這個主張遲遲不被理解。也是因此之故,我曾被提醒「醫師,您老說這種話,小心在學會裡待不下去」。



      就現況來說,對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有所理解的臨床醫師還很少,未來恐怕也不易增加。

    ?

      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具敏感特質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兒既不是疾病也不是障礙,是當事人天生具有的特質,而且根據艾融博士的說法,不論人種與種族,基本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假設一個班級裡有三十名學生的話,表示其中有五、六人是高敏感兒,其實不算少數。



      但我們身處的社會通常會以其他八成的多數人為主,所以對過度敏感的人來說,往往不容易適應,也會過得很辛苦。即使五人中就有一人的比率並不小,但可惜社會對高敏感族的理解度還很低。



      如果媽媽本身也是高敏感族,或許比較容易察覺「啊、這孩子好像也是敏感型」,但若媽媽不是高敏感族,自然很難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有這種反應,甚至有可能以為自己的孩子「很難養」、「很難搞」、「很任性」。



      不僅如此,許多高敏感兒甚至會敏感地感應到周遭人的情緒,反而自責「自己沒能回應媽媽的期待」,導致這樣的孩子內心會更痛苦。例如我看過很多,被大家稱讚「你是個好孩子」的小孩,在長期壓抑自己情緒的情況下身心失衡,結果身體狀況出問題、逃避上學,甚至出現「自己不再是自己」的意識解離症狀。



      為了避免孩子將天生過度敏感的特質當作壞事而煩惱,一定要多注意孩子們的成長環境。



      若能從孩子還小時,就用適當態度面對他們的敏感,自然能避免孩子因此產生負面情緒,畢竟孩子天生就比成人纖細,要讓這個特質變成優點或是缺點,完全看孩子的成長過程。



      艾融博士說過「與其長大成人後再去療慰過去的傷痕,不如趁孩子還小時就想辦法預防問題發生,而這樣的方法勢必簡單許多」。所以周遭的大人有必要儘早察覺,並接受這種特質是「孩子的特色」。

    ?

      將心思細膩的特質培育成優點



      我始終認為不該將高敏感特質看成負面要素,應該把它看成是「敏感力」、「心思細膩力」之類的正向能力。



      高敏感兒確實容易對芝麻小事在意,導致神經緊繃而感受到壓力,最後甚至會讓身心失衡。但他們也確實因為這種心思細膩的特質而顯得特別細心,對他人擁有較強的同理心,這也是高敏感兒和高敏感族的一大優點。事實上,有很多人因為活用這種豐富纖細的敏銳度,在社會上有活躍表現,在在顯示只要好好發展這項特質,就能將它變成人生的大優點。



      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高敏感兒,不要把擁有敏銳感覺的孩子們視成「敏感得讓人困擾」的麻煩存在,而是「因為心思細膩才值得依靠」的重要存在。



      若能對高敏感兒有進一步的理解,明白什麼樣的環境適合他們,如何對他們表現情感,不僅能減少高敏感兒的痛苦,也能將高敏感兒原有的敏感特質培育成有助人生的優點。



      究竟是該將天生比人敏感的特質看成正向能力並且樂在其中,還是把它當作導致生活痛苦的元凶而苦惱不已,成長環境絕對有莫大的影響力,這一點不僅艾融博士提及過,我自己也從臨床經驗得到驗證。



      由衷希望本書能給正在與高敏感兒對抗、奮戰的媽媽和老師們,提供消除煩惱的指示,減緩孩子心靈的痛苦。



    推薦序



    希望更多孩子、家長因為本書獲得幫助




      國際名導演李安,曾經這樣自述:「我小時候是個非常瘦弱、容易害怕、容易哭的人……很容易被東西嚇哭,是很沒有用的一個人……我內心是個很脆弱、很乖的小孩,從來不敢反抗。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四十多歲以後,我竟拍一些別人不敢拍的東西,就是很喜歡!上手一個片子以後,才發覺很可怕,而我就是每天把該做的工作做好。電影對我來說很簡單,不知道為什麼別人做得那麼吃力……不管我是打燈、打雜,或是在紐約拍片,從早上開始到下午,我就變成導演,每個人都聽我的。」摘自《我害怕˙成功》

    ?

      李安導演有很多的高敏感特質。他有幸遇見默默支持他的賢內助,讓他可以慢慢地,用自己的步調發揮所長,找到自己的舞台。



      然而大部分的人,終身都不知道自己是占了五分之一人口的高敏感族,只覺得自己是無法融入團體的怪咖!不喜歡自己,自己的人生好像哪裡鉤錯了一條線。大部分的高敏感族,是無法遇見伯樂的千里馬。

    ?

      其實每個人都有高敏感的時候,特別是面臨重大壓力或挑戰時,像是失戀、孩子非常難帶、生意失敗、親友過世……在這些情境裡,人們通常會有敏感脆弱的表現。而有五分之一的人,一輩子處在高敏感狀態。對於其餘五分之四的人來說,那是難以理解的人生。



      高敏感族,經常希望自己可以當個普通人就好,要是這一切只是個夢,夢醒就結束了,該有多好。偏偏高敏感特質終其一生都如影隨形跟著。多數高敏感族過著被誤解的痛苦人生,最終只能被迫戴上社會所期待的面具或是崩壞。

    ?

      我也是少數幸運者,雖然花了超過四十年的時間,才認識並且喜歡上自己的高敏感特質。之後,才驚覺家父也是高敏感特質。



      成長過程中,我經常用一般社會上,對於男人、父親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去看待家父,因此對他有許多怨恨和誤解。慢慢地,我看懂他行為背後的動機,看見他如何用高敏感特質守護我們,才體會到他對我們的愛。同時,在家父的生命故事裡,我看到許多要小心避開的坑洞,沒有他的犧牲,我不可能翻轉自己的高敏感特質。



      如果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遇見精神科醫師長沼睦雄寫的這本書《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長沼醫師身為一個普通人,卻可能比高敏感族,更了解高敏感特質。他願意花心思去認識、理解高敏感,幫助無數的孩子和家長,分享他豐富的實務經驗。

    ?

      時光不可能重來,希望更多人可以遇見這本書,讓更多高敏感的孩子,可以成為李安導演那樣幸運的人,療癒這個世界。請你一定要買回家細細品讀。

    ?
    到府育兒顧問、《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 趙崇甫(大樹老師)




    其 他 著 作
    1. 喜歡上高敏感的自己:看漫畫了解HSP,學會再愛自己多一點
    2. 給明明年輕,卻覺得活著好累的你
    3. 高敏感社交天賦:擁抱不安和恐懼,活出以自己為優先的人生:「敏感??????不安」???「HSP」???????
    4. 高敏感者愛自己的19個練習
    5. 解憂處方籤 日本心理名醫談壓力的洞察與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