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私運書的人︰敘利亞戰地祕密圖書館紀事

私運書的人︰敘利亞戰地祕密圖書館紀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73985
戴樂芬妮•米努依
許淳涵
商周出版
2018年3月03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4773985
  • 叢書系列:生活館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14.8 x 2 cm / 普通級
    生活館


  • 社會科學 > 報導文學

















    震撼國際的真實敘事,德、法、義、日、韓等國出版報導



    法國電視節目Tele Matin、La grande librairie

    前《端傳媒》國際組主任、《拜訪革命》作者 周軼君

    《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苗博雅

    壹電視新聞主播 陳雅琳

    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感動推薦


    -------------------------------------



    如果你厭倦了戰爭的故事、正義的吶喊,

    如果你以為自由的追求必須向暴君開槍,

    請看看這群年輕人如何以閱讀織起未來與希望。

    書,不會稱霸統御;它伸手給予。

    書,不宰割,它綻放。


    ------------------------------------



    緣起︰

    「達拉雅,是座錯過了陽光的城市」。二?一二年開始受到敘利亞政府軍的圍困,二?一三年遭到沙林毒氣攻擊,二?一六年間估計有八千顆炸彈沒日沒夜地轟投。城裡原有二十五萬人,現在剩下不到八千人。



    在這處圍城禁地,儘管漫天烽火,卻有四十多位反抗青年進行著不尋常的任務︰他們冒死穿梭在城裡搶救數千本被埋在廢墟裡的書籍,並將這些書運送到隱密基地。



    一個紙做的要塞從千瘡百孔的城市中升起,那就是達拉雅的祕密圖書館。

    --------------------------------------------------------------------------



    這是一個關於生活在敘利亞戰地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們大多數人已經失去了一切——沒了家,沒了朋友,也沒了父母。在混亂之中,他們靠向書本宛如靠向生命,希望明天可以過得更好一點。他們渴望充實文化,是一群為民主理念而祕密獻身的匠人。除了膜拜阿塞德政府,或者變成激進恐怖份子之外,生活在炮火下的他們相信自己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他們相信自己能改變自身與環境的命運、相信自由的追求未必要從向暴君開槍開始;自由的追求可以從閱讀、思考與討論開始……

    ------------------------------------------------------------------------



    內容︰

    她看著一張從敘利亞的恐怖地獄流出來的照片,畫面中不見血跡與彈痕。兩個男子側面而立,被整面書牆包圍。一人俯首看書,一人上下打量著架上的書……在這座深陷囹圄的城市,頭上隨時有炸彈掉下來,為什麼他們還顧得及看書?



    二?一五年,作者米努依無意間在臉書專頁「敘利亞的人們」(Humans of Syria)看見上述這張照片。好奇心驅使下,她發現這張照片拍攝於敘利亞達拉雅(Daraya)的地下公共圖書館。她透過網路認識了那群為達拉雅圖書館努力,並從中得到精神支持和閱讀快樂的當地青年。他們是造就這座圖書館的志工,冒著無預警轟炸的危險,在大街小巷的斷垣殘壁中蒐集遺留的書籍,運輸至地下圖書館集中保存。有了圖書館,達拉雅市民便能在閱讀以及圖書館辦的講座、英文課、政治思想討論座談中探尋自我價值、追求不受權威箝制的自由所涵蓋的意義與如何達成的進路,並在閱讀與交談的時光中,感受被戰爭剝奪殆盡的活著的快樂。



    每當人們發掘了字裡行間的寶藏而露出一抹微笑,那都是面對戰爭混亂的渺小勝利。故事主角之一赫勒墩說︰「戰爭太變態了,它會讓人徹底改變,殺掉所有情感、所有煎熬、所有畏懼。當我們打仗時,我們看世界的方式也變了。看書很好玩,它讓我們保有生活的意識。若問我們看書要做什麼,我們看書,首先是想還能當個人。」



    他們讀伊斯蘭政治、阿拉伯詩歌和心理學;最受歡迎的書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因為它談的是他們所仰望的自我追尋與自我挑戰;他們讀莎士比亞和莫里哀的劇作,還有普魯斯特的小說、聖修伯里的《小王子》。那些書救了他們。書是抵抗蒙昧主義最好的盾牌,一個代表更好明天的信物。書讓他們醞釀出了耐心,讓人抱著一線希望。



    作者米努依住在伊斯坦堡,育有一個四歲女兒。透過網路訪談記錄下這群年輕人的事蹟與圍城禁地的輪廓。當所有的門都被鎖死了的時候,只剩下文字能拼湊真相的斷簡殘編,讓荒謬公諸於世。她向那群年輕人許下承諾:有一天,這本書,也就是他們的書,會納入這間圖書館的館藏。這本書將會是達拉雅的存活記憶。。

    可惜,二?一七年八月,敘利亞政府軍加強了攻勢,圍剿由溫和派叛軍佔領的達拉雅,全城陷入燒夷彈的火海,而全世界媒體盡被歐美國家面臨的恐怖攻擊所佔據,無暇理會達拉雅市民代表共同發出的求救信。月底,隨著政府軍漸占上風,達拉雅市民被允許全數撤離。地下圖書館的核心人物相繼離開達拉雅,圖書館便遺留在死城,藏書有些被運往大馬士革賤賣,有些棄置原地。



    本書後記描述了作者與逃出敘利亞、抵達土耳其的幾名達拉雅青年相會的過程。故事尾聲,一名青年在手機相簿中找出了圖書館的照片,讓記憶中達拉雅的城市風景,停在那個讓受困的人心有片天空飛翔的書架上。


     





    專文推薦

    書,讓思考與意志的火苗得以燎原

    by 陳雅琳/壹電視新聞台總編輯、主播



    放棄領有終身俸的穩定教職跑去當記者,我深知自己的血液流著反抗威權的因子。所以,過去四分之一世紀,我上街頭吶喊爭取新聞自由,也奮力掙脫各式對新聞的綑綁,而更多時候是,積極報導那些被刻意掩蓋的事實、深入那些難以觸及的現場。閱讀《私運書的人》,讓我為正義而戰的血液更沸騰起來,難以想像,一個遭戰火圍困、化武攻擊的城市,竟然有一群不妥協的年輕人在槍林彈雨中搶救書籍,還設法在廢墟中為這些書籍打造一個祕密基地,他們沒有槍砲子彈,卻有著讓當局者最害怕的攻擊武器──知識的力量!

    光是用想像的,這個畫面就很諷刺:頭頂上有著群魔亂舞般的飛彈攻擊,而身處這座紙做碉堡裡的人,卻靜靜低著頭在字裡行間享受著自由的思想,每當心神領會而觸動嘴角的一抹微笑或眼神的一記閃耀時,彷彿戰勝了一切,起碼在那一刻的感動裡。

    閱讀這本書稿時,我正好在日本福島採訪,這是我第四度進入這個讓多數人心生畏懼的核災城市;尤其,這次我正式進入了福島核電廠,而且是未穿防護衣地,直接站在爆炸的一二三號機旁邊。長年以來對新聞衝鋒陷陣,我總深信著「要深入新聞現場,才能帶回那裡的真實」。因此,這趟直搗福島核電廠,也才讓我看清楚在高輻射環境裡頭工作的五千人,奮鬥了七年,只為了「能靠近爆炸機組」,而當年三一一核災爆炸的真相還是無法探知,因為直到現在的二○一八年初,依然只能由機器手臂帶著攝影機進入事故現場……

    在這樣的震撼時刻,這本《私運書的人》讓我落寞的情緒為之振奮,因為地球另一端,達拉雅這個千瘡百孔的城市,在無情戰火與武力圍城之下,同樣難以靠近,但作者米努依卻透過網路訪談,讓城市裡最閃耀人性光輝的場景得以曝光,又是一個戰勝威權封鎖的明證!當權者能封鎖城牆、禁錮身軀,卻無法阻擋人民自由的思考與堅定的意志,而書籍,讓這些思考與意志的火苗得以燎原,也讓受禁錮者還感受著起碼身為「人」的一種尊嚴。

    透過閱讀,汲取言論思想控制下寶貴的知識,也讓我們開啟在亂世中一扇還可以閃動希望與未來的自由之窗。「當所有的門都被鎖死了的時候,只剩下文字能拼湊真相的斷垣殘壁,讓荒謬公諸於世。」這是一本戰火封鎖下城市存活的印記,儘管最後,地下圖書館還是被摧毀了,但歷經這場文化洗禮的敘利亞人們,卻永遠不忘,也讓知識的真槍實彈永遠上膛在自己堅定的意志上!

    人生,也許經常有許多冥冥中的安排。我的採訪下一站,正是敘利亞邊境。一場「阿拉伯之春」舞動到敘利亞,有著多少扭曲的發展?戰爭底下人們最真實的印記,透過書,我們可以超越疆界的藩籬得以閱讀;同樣的,透過書,達拉雅的年輕人在也心靈上超越了槍林彈雨的封鎖,且讓我們閱讀……他們的閱讀吧!









    專文推薦

    敘利亞版《美麗人生》

    by 周軼君/前《端傳媒》國際組主任、《拜訪革命》作者



    關於敘利亞的悲慘故事,你大概聽得太多。正如反映納粹屠猶的電影那麼多,但《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獨樹一幟、經年難忘,《私運書的人》講述了一個完全與戰爭印象不同的故事。《美麗人生》中的爸爸,用謊言為孩子建起一堵圍牆,把殘酷的現實擋在門外;《私運書的人》展現給我們一座紙做的精神堡壘,如何捍衛希望。

    坦白說,初讀時我心中不免疑惑,擔心作者是否誇大戰火中區區一座圖書館的作用。以書籍反抗,是異常美麗的映像,可是它是否真實?一座城市平均每天遭到數十枚轟炸,誰能顧及讀書?而作者並沒有機會親身前往當地,僅僅憑視訊通話與短信傳送,得到的印象是否完整?

    這本書真的很好讀。隨著故事展開,我的疑雲漸漸散開。達拉雅的讀書人是幸運的,雖然這樣講極度不公平,他們的經歷太不幸、太沉重——我想說的只是,戰火連天,覆巢之下,忽然發現六千本書,讓他們在與世隔絕中有所依傍,這幾乎是個童話般的相遇。這批書也是幸運的,能夠在亂世之中發揮光彩。歷史上,書籍隨戰亂毀於一旦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明末學者張岱從杭州逃去紹興的時候,留下三萬多卷書無法帶走,清兵占領杭州後都拿去燒火取暖。

    CNN記者Frederik Pleitgen也報導過達拉雅地下圖書館的故事。二○一一年我們曾經在利比亞一起經歷北約空襲。那時候記者住的酒店還是比較有保障,儘管導彈近距離落下時,玻璃窗震動,記者們也會集體沉默格外安靜。這並不是最叫人恐懼的時刻,實際上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在當地駐紮相當長的時間(我自己前後待了兩個月),外出受限制,每天又有空襲,如何在其中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變成一種能力。我亦想起,更早前在巴勒斯坦加薩走廊常駐兩年,每次大規模轟炸過後的一兩天,街道上再現人來車往,集市開張餐館飄香,對此我常含淚,感動於那種維持正常生活的力量——無奈,卻又格外高貴。達拉雅的讀者們,就是保持了這樣一種姿態。

    紙質書籍的作用是奇妙的。雖然作者戴樂芬妮•米努依告訴我們,達拉雅人找不到某一本書,大多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下載電子書,但紙質書,仍有打通時空的奇妙功能。石頭、羊皮、竹子、絲綢等等材料之後,紙,恐怕是人類思想傳播於有型載體中最後、最完美的一種。它甚至相當頑強,在敘利亞的戰爭廢墟中存活(電子書的設備恐怕更易損壞),更可為讀者重新打開數百年上千年前的世界。跟電子版本相比,當你打開一本紙質書,你與書之間的世界就是相對靜止,你把自己與迫人的現實隔離開來。

    除了慰藉驚恐的靈魂,書籍亦是尋找答案者的最好歸宿。我記得香港雨傘運動期間,草地上人群中也曾有過流動圖書館。老師和學生拿出自己的書來,相互借閱,大多與政治有關。當人遇到重大的、突然的社會變化,都會本能地尋求解釋。敘利亞本無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亂世反而給了人們暢所欲學、暢所欲言的空間。在書本中,他們討論政治,發現歷史,很多人因此改變。

    戴樂芬妮•米努依並沒有刻意抬高達拉雅人與書籍的 關係。那也可以是非常現實的世俗需要。他們的書單中會有《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圖書館最初的講師之一,也會謀一份「婚姻關係諮詢」的職務。還有圖書館參與者自己創辦的雜誌,每一頁都有笑聲。這樣的真實,觸手可及。

    與廣場抗爭一樣,地下圖書館,亦是敘利亞戰爭中短暫的烏托邦。作者堅持要將這個夢一般的存在記錄下來。起先,我擔心她僅僅依靠視頻通話、短訊,能否寫出一個好的故事——我自己就不行,總要千方百計到現場,默默觀察真實的人才放心;但是戴樂芬妮•米努依證明,現代「親見」的方式真的繁多(CNN都用了360度VR展示達拉雅),她還以一個記者加作家的感悟與技巧,在單調的「連線敘利亞」之外,插入伊斯坦堡當地見聞,對照女兒的「圖書館讀故事」場景,再加上自己協助抵達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視角(她並不是等達拉雅新聞的記者,她真的不停努力相救),不同線索的加入,令故事的空間感層次更豐富,讀來彷如重奏。

    如果一定要說遺憾,若我們有天能知道多一點這些書籍主人的故事就好了。









    專文推薦

    戰火裡的青年

    by 苗博雅/《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敘利亞、內戰、難民、伊斯蘭國、恐怖主義、中東局勢……電視、網路上光鮮亮麗的主持人、評論員、專欄寫手們,滔滔不絕地向閱聽人輸出各種「國際觀」。阿拉伯之春、阿薩德、化學武器、停火協定、歐巴馬、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川普、59枚戰斧飛彈……世界領袖們合縱連橫,世事如棋,武器和人命不過就是物資和棋子。

    我們遠在千里之外,隔著手機、螢幕、文字,栩栩如生的影音畫面讓我們騙過自己,以為自己看見了真實。人們對無情戰火表示遺憾,但我們並不真正隨著被戰火籠罩的人們驚慌和恐懼。

    活生生的人,變成了數字;一個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數字。大多數時間,人們只在理智上知道這些數字代表人命,卻沒有意識到每個數字都是曾經活著,有夢想、有未來、有盼望的人。

    《私運書的人》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見一張張在煙硝內的臉孔。

    那是一群充滿活力的青年。他們捲入了大人物們的殘酷鬥爭,在斷垣殘壁之間努力挖出一條活路。「書」是他們凝聚的媒介。一開始是幾個人從被炸毀的房屋搶救出屋主的書籍,集中保存。接著更多人參與「救書」行動,將書籍整理以供借閱。被搶救出來的書籍成為眾人的資訊來源,一座沒有出版審查的戰地圖書館就此誕生。被毀掉的屋子愈來愈多,館藏也就愈來愈多;被戰火摧殘的人們愈來愈多,圖書館裡因閱讀、討論激盪出的故事也愈來愈厚。

    「在戰爭之餘還有心力籌備戰地圖書館?有空開讀書會?會不會太浪漫了?聽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耶。」

    欸,人與人互相殘殺,死傷上萬,這種事情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吧!真正不可思議的同類相殘,因為反覆發生已經令人感到麻痺;而同類間憑藉著素樸的情感相互扶持,反而被視為奇蹟。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的誕生與流傳,恰恰呈現了人類的荒謬。

    從作者序到後記,共三十個段落,記敘了好幾位達拉雅(Daraya)居民人生的片段。是的,僅是片段。我們無從得知故事主角們全方位的資訊。但這些片段已足夠提醒我們,被戰爭摧殘的不是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以圖書館創辦人為圓心,向外擴散到其導師、好友、戰友。透過訪談、照片、影像,作者得以接觸到達拉雅青年們生活的某些片刻。而我們再從作者的文字轉述,在腦內自行補完畫面。作者(與譯者)優雅的文筆,讓本書增添了好幾種充滿情緒的濾鏡,也讓讀者與戰爭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戰爭太過刺目,和它沾上邊的小人物,往往成為配角和背景。在我看來,《私運書的人》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讓讀者與戰爭的歷史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讓小人物成為主角,戰爭成為背景。在各國政府的官方說法文宣戰之間,事物的真面目偶爾變得難以分辨。這些青年是不是敘利亞政府所指控的恐怖份子?他們真的是小人物,還是扮演著作者不知道的重要角色?他們在作者沒問的、他們沒說的時候,還做了什麼事?這些問題重要,但也不重要。

    這本書看的不是世界局勢,作者問的不是正義。這扇窗呈現的,就是戰火下的青年面孔,不多不少,但已難能可貴。雖然我個人因為本書所呈現的女性故事稀少得不成比例而感到遺憾,但我明白這是在有限條件下的不得不然。而這個女性故事缺席的事實,何嘗不是一種寫實呢。

    另一個富饒興味的議題,是本書中隱隱約約的「書籍與網路」的交織。在網際網路占據人們大部分目光後,經常看到「書籍」與「網路」孰優孰劣的爭辯。但《私運書的人》碰巧解開了這個假議題。把作者和達拉雅青年連在一起的是書,但實際上促成本書誕生的,是網路。達拉雅青年們聚在一起的中心是圖書館,但圖書館所催生最珍貴的產物,是人際的連帶網絡。不論書籍還是網路,皆是媒介。使其產生意義的,是資訊的傳遞與人際的連帶。

    歷史最引人入勝之處,未必是英雄與時勢的宏大敘事。被大江大海沖刷後殘留的斷簡殘編,小人物們的生死愛恨日常瞬間,反而值得細細玩味。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