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24411
艾瑞克•戴維森
齊立文
經濟新潮社
2018年5月1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624411
  • 叢書系列:經濟趨勢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經濟趨勢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理財規劃 > 個人理財











    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要這項「物品」或「功能特性」還沒有被商人找到把它換成收入的方法,它在經濟模型裡就沒有價值。
    於是,我們的森林、土壤、空氣、水、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

    今天,科技發展已經讓人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現代生活的富裕、便利與忙碌,令人渾然不覺周遭的物品從哪裏來、食物和水從哪裏來,忘記了我們一意追求的經濟成長、個人幸福,要從GNP / GDP、產品、原材料、農作物、動植物、土壤、空氣、水、森林、海洋一路倒推回去,沒有最一開始的大地之母,不會有現代的便利生活。

    當今的經濟制度,總是將生態環境視為外生變數,或只是一種風險(例如地震或海嘯、極端氣候造成原物料、農產品的價格波動、股價漲跌),而未曾真正將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平等看待。

    無論經濟如何繁榮,支撐著我們的經濟體系的,還是生態系統。而目前的情況是:腫脹的全球化大腳,還是一直要硬塞進地球生態圈的小鞋裡面。

    當生態系統不斷被破壞,經濟體系、人類文明終將會崩潰。

    本書作者是知名的生態學家,他一開始先指出當代主流經濟學及科技模式的三大謬誤:

    一、瑪麗皇后式的狹隘經濟學觀點(經濟體系中唯一會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只有農業部門,而該部門又只占美國GNP百分之三而已!)
    二、愚蠢的卡斯特將軍(假設科技發展一定能找到自然資源的替代品,拯救人類)
    三、對於一時成功的錯誤自滿(或是「不像以前那麼常打老婆了?」)

    接著作者分析「生態學家的金字塔」與「經濟學家的金字塔」有何不同,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經濟發展vs.環境保護的爭議中,兩者之矛盾與可能合作的契機。

    書中也探討土壤(第2章)、森林(第3章)、空氣(第5章)、地下水(第6章)、生物多樣性(第8章)等自然環境惡化的問題,並指出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貼現率、外部性等觀念,如何被誤用或濫用。

    我們不可能重返「自然狀態」,但是人類社會與地球要永續生存,除了正面應對生態環境的問題,還需要適當的經濟分析和政策,來提供誘因;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需要結合科技專家、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合作,才能完成。

    本書以熱情、清晰的口吻,介紹當代的生態經濟學觀點,書末也提出如何解決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兩難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別忘了:無論經濟如何繁榮,GDP又不能拿來吃!

    ★★★本書為《生態經濟大未來》改版★★★



     





    前言 生態學與經濟學:從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

    1 財富從哪裏來?
    ──關於經濟學與環境的三大謬誤
    當紙鈔變成廢紙�當金錢有了另外的涵義……�想過好生活,尤其是更好的生活�當前主流經濟學與科技模型的三大謬誤�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的攜手並進

    2 沃土變瘠地
    ──關於土壤價值的兩種觀點
    生態學家的觀點�經濟學家的觀點�什麼是土壤?其生成速度有多快?�土壤遭破壞的程度�整合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的世界觀

    3 定價有問題!
    ──成本效益分析的優點與風險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常識�成本效益分析的根本誤解�生態系統的勞務價值�決策時成本效益分析的角色�按照自己的價值判斷進行取捨�不只是定價遊戲:邊際分析的邊際價值

    4 被「貼現」的未來
    ──成本效益分析裏的另一個惡魔
    貼現率是什麼?�贏家與輸家�貼係的問題在哪裏?�找出正確的貼現率�貼現率被廣泛使用�預警原則與經濟理論

    5 將「外部性」內部化
    ──買一片藍天,避免全球暖化吧!
    一小片藍天�藍天的價值�更溫暖的氣候到底有何不好?�無法估價的大氣層,能被賦予市場價值嗎?�將空氣污染的外部性內部化�朝向新能源的轉型�逐步成形且深思熟慮的科學共識�長期預防vs.短期獲利動機�回到日常生活的經濟學

    6 全球垃圾問題
    ──重訪馬爾薩斯
    科技動力學定律�垃圾也是一種外部性�地下水的污染與耗竭:潛藏的外部性�地下水耗盡:GNP也不能拿來喝�公共財的悲劇�誰來付薪水給全球垃圾清潔工?�設計可回收的產品:徹底解決垃圾問題�二十一世紀的馬爾薩斯

    7 追求永續發展
    ──從小地主到總體經濟學家
    追求永續發展的個案研究�永續農業的各種可能�生態經濟學和永續性�永續與平等的關係

    8 讓人類徹底征服地球,但每一物種至少留下一對
    ──我們能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嗎?
    具有經濟價值的藥物與生物多樣性�多樣性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源�如何保護多樣性:盡可能擴大保育規模!�拯救亞馬遜雨林�住木屋的人,不必迴避砍樹

    9 願大家都來參與
    ──可帶來深遠改變的溫和提議
    人口增長:新古典經濟學觀點vs.生態學觀點�緩和人口成長的可能性�GNP的成長有極限嗎?�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上而下的策略�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下而上的策略�「設計就是展現人類決心的第一道曙光」�巨變

    致謝





    推薦與論點:

    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我們將會發現,GNP的數字一直在騙人。
    ──亞瑟•柏恩斯(Arthur Burns),前美國聯準會主席

    這是一本精彩的好書,不但指出當前經濟學與環境間的不健全關係,同時也提出如何延續世界生存的方式。每個人都應該親自讀讀這本書。
    ──湯瑪斯•羅喬伊(Thomas E. Lovejoy),世界銀行生物多樣性首席顧問

    誰需要知道「GDP不能拿來吃」?我就認識三位這樣的頂尖經濟學家,他們宣稱根本就不用擔心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因為經濟體系中唯一對氣候敏感的農業部門,只占了美國GNP的百分之三而已!本書將導正他們的錯誤觀念。
    ──赫曼•達利(Herman E. Daly),馬里蘭大學知名生態經濟學家

    或許阻撓土地倫理(land ethic)進步的最大障礙是:我們的教育和經濟制度是逐步遠離,而非朝向土地進行深刻的認識。所謂真正的現代化,便是透過許多中間人(middlemen)和無數個小巧器具來和土地進行隔離。人類和土地的關係變得毫不重要;土地只不過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用來栽種穀物的空間而已。
    ——艾爾杜•里奧帕德(Aldo Leopold),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摘自第二章)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