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詩 我島:附耳,牛角灣

我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10626
劉枝蓮
遠景
2018年5月30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573910626
  • 叢書系列:台灣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台灣文學叢書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這是一部為馬祖書寫的詩集

      也是一個詩人眷戀家鄉

    最摯情的語言與姿態



      《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作者劉枝蓮,這次從散文語境進入她的詩境,催生《我詩 我島:附耳,牛角灣》詩集。一為視覺散文,一為聽覺詩歌,同樣以家鄉人文、山水為底色的書寫。詩人如蜘蛛結網般,在吐納間編織成了島嶼的千絲萬縷,給出生命的大真實,也給出島嶼的春景秋意,如此沁涼與潤濕。



      面對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島嶼、大海、時間,以及與自己的生命或深刻交錯或擦身而過的人事物等,詩人總是靜心而專注地聆聽,這些從記憶中浮現的聲音,並以詩人之眼,深情描繪出「附耳,牛角灣」、「微塵。眾」、「微。心事」、「微。聲音」四卷詩語,並在卷五「微。詩語」中擇以五位詩人作品對話(包括長詩、短歌、小詩以及自評詩五篇)反芻了《我詩 我島》的身世與詩人寫詩的履歷,使得詩集不只聚焦於個人的島嶼,也與他人的島嶼緊密牽繫著。



      詩人蕭蕭說,從劉枝蓮的詩中,可以看出一顆學習的心,一切眾、一切我、一切心事、一切聲音,都如塵之微、之渺、之細、之小。詩人將自己看得如此渺小,是因為將馬祖放得很宏偉、很巨大,進而將生命的意涵看得很深廣很切實。



      這是一部紅花柳綠並提、對島嶼愛賞的詩集,馬祖女兒陳希倫透過稚子與山景對話的攝影作品,詮釋她理解《我詩 我島》有如楊柳抽芽的早春意象,誇越世代對島嶼,深情不變。



      我們隨著劉枝蓮降臨馬祖,馬祖或許將隨劉枝蓮而清明了。

    ?


     





    推薦序 附耳.微語.牛角灣�蕭蕭

    推薦序 牛角灣的心事──讀 枝蓮第一本詩集《我詩 我島》�林煥彰

    詩友網路◎同聲讀詩

    書前

    ?

    卷一 附耳,牛角灣

    附耳,牛角灣

    牛角史詩

    藍眼淚四季協奏曲

    啊,牛角灣

    外婆的心事──試和落蒂〈心事〉

    說大澳

    娜葉,藍眼淚

    燃起一把詩種

    貝殼與腳印──致詩人林煥彰

    ?

    卷二 微塵。眾

    人走了,茶未涼

    空杯

    瞬間

    和平由愛而生

    紅高粱的自白

    通過我的飛翔

    飛機正在哭

    宅配一杯酒

    一張紙。人令。

    天空下的眼睛

    四月的雨六月來

    不必過問──女孩與老人對話三則

    紀實──二○一七牛角成年禮

    把我賣了吧──福州倪子鄭炳燕

    背對著你──致抗日軍官李師謙

    一剪燈火

    鄉情

    星星提燈──寫給佛園主人○○○

    ?

    卷三 微。心事

    潮落──給厥後二年父親

    名為母親花──寫在母親六年後

    父親討海的日子

    想你在夢裡──記母親辭後七年

    時來運轉,話冬至

    叩問,昨夜

    海祭

    以前

    凝望,太陽──試和蕓朵〈沉靜的凝望〉

    那星期的第二天──我在12據點

    老照片

    渡口

    冷巷

    往事勝訴

    雨,不是詩

    北風蹲在屋瓦上

    ?

    卷四 微。聲音

    鼎邊抆

    繼光餅

    龜桃

    茶。

    烹茶

    茶。前世我今生。

    阿公的老酒

    酒。前世我今生。

    花。前世我今生。

    ?

    卷五 微。詩語。

    我讀非馬〈月落〉

    自述〈阿公的老酒〉

    風起,一季島嶼,一季秋──我讀蔡富澧《碧海連江》(馬祖)詩集

    邂逅。一首詩。──我讀陳高志〈謝天〉

    鄉愁。蔓延。──我讀許水富《島鄉蔓延》詩集





    序?? ?



    附耳.微語.牛角灣



    蕭蕭




      認識劉枝蓮,跟認識馬祖是同一時間開始的。

      對我來說,如此。對台灣或馬祖大部分的讀者來說,說不定也是這樣。



      牛角形的岬灣.海一樣不老



      二○一六年七月隨著林煥彰等詩人朋友,首度登臨馬祖,首次認識劉枝蓮和她的馬祖,這一趟馬祖行,我一口氣寫了六首詩(藏在《天風落款的地方》),一口氣認識了馬祖的文友︰劉枝蓮、賀廣義、曹以雄、劉梅玉……。同一時間還確認「馬祖」地名確實就是來自「媽祖」,這一年四月大甲媽繞境,第八度駐駕明道大學,我還請祂祝福明道成立全國第一所「媽祖文化學院」。一個八卦山腳的孩子、講閩南話的我,是這樣遲,遲遲才與閩北的馬祖、湄洲的媽祖認識。



      二○一六年九月劉枝蓮出版她的第一本文學書《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如此宣稱:「即使是一個被砲彈摧殘、被時代遺忘的島嶼,仍值得被深情的眼神眷顧。」、「這是一部馬祖戰地的庶民記憶史,也是一封獻給家人、家鄉最深情的情書。」同樣來自台灣之外的另一個海島──金門的吳鈞堯,看出這本散文集的特質︰「此書搬演國共對峙,大江海對應小川堂,無情烽火交織有情生活,在幾乎一面倒的以男性為主的戰爭敘事中,靜靜描摹女子與烽火,更難得地細筆勾畫馬祖文化的步調,砲彈與魚蝦,原來可以釀在一只深甕中。」點出了劉枝蓮馬祖散文的書寫語境──小川堂對應大江海,女性視野對應男性戰場,多情馬祖巡禮對應無情烽火踐踏。



      相對於金馬戰區的觀點,劉枝蓮的新詩啟蒙老師林煥彰,則從人性與共業大加感嘆︰



      這時代的大故事小故事啊──

      小小的島嶼,那滾燙的血和淚

      那呼天搶地的悲與喜

      還終將流向歷史,

      千秋萬世,撼動人心;

      那不朽的血和淚,悲與喜的

      你我他,人類的宿命

      世代的共業!



      特別引述枝蓮的散文語境與煥彰的詩句,恰恰足以引導讀者進入她的詩境,劉枝蓮的詩集有主標題、副標題,總在「附耳,牛角灣」、「我詩 我島」之間迴繞,是不是與散文專集《天空下的眼睛:我的家族與島嶼故事》,有著某種程度的呼應?一為視覺散文,一為聽覺詩歌,同樣在寫馬祖這個島嶼;是不是也應證了「作家的第一本書往往是她的童年記憶、家鄉書寫」,劉枝蓮以不同的文類,給出生命中的大真實,讓讀者認識馬祖這個被砲彈摧殘、被時代遺忘的島嶼。點出這樣的馬祖大背景之後,就可以附耳過來,諦聽「牛角灣」的春景秋意,諦聽海老屋到底是想「與海比老」,還是「與海共老」,或者是與海一樣永遠「不老」?



      關於「牛角灣」,我想起周夢蝶的四行詩︰「戰士說,為了防禦和攻擊�詩人說,為了美�你看,那水牛頭上的雙角�便這般莊嚴而娉婷地誕生了。」若是,劉枝蓮生於斯、長於斯的牛角形的岬灣,會是怎樣的莊嚴、怎樣的娉婷?



      微語.霧.沁涼與潤濕



      這部附耳牛角灣,寫詩、寫島的詩集,略分為五卷,卷一「附耳,牛角灣」自是主題詩所在,其它三卷詩「微塵。眾」、「微。心事」、「微。聲音」,可以看出謙卑學習的心,一切眾、一切我、一切心事、一切聲音,都是如塵之微、之渺、之細、之小。將自己看得如此渺小,是因為將馬祖放得很宏偉很巨大,將生命意涵看得很深廣很切實。



      這部詩集,或許可以用這樣的一句話貫串,甚至於這樣的一句話也可以貫串劉枝蓮和她的文集、詩篇︰「赤腳在海岸苦苦尋找 一枚繁複記憶的軸線。」



      主題詩〈附耳,牛角灣〉,寫劉枝蓮出生、成長、父親恩義培育、親友情意激盪的所在,寫濱海岬灣常見的顏色︰赤潮、藍海藍天藍眼淚藍星沙藍色腳印、石屋上隨意開綻的暖色小花,寫人影、風聲、錯落的石屋,這些都是凡常岬灣的凡常景物、凡常生機,直到詩末卻開展出不凡、非常的意蘊︰「我忘了拉開整座山的笑意�讓雲朵也來附耳」,盪開了「人」的生活,盪出了「詩」的生命。



      唯有記憶 它拖延它抓住它放大

      在風中 在我的衣襟上蹲點

      不被識破



      卷一之作,過去式的劉枝蓮的記憶追索與鋪陳,進行式的現世的及時探取與回報。即使是昨日,去得也不算遠,彷彿坐在黑石上,就會有馬群昂首,就會有白浪撲身,就會有昨日飄來,劉枝蓮的昔日、昨日疊著今天飄來。



      但是,詩集終究不是報導,我們不會在卷二的「微塵。眾」裡去尋找馬祖的象徵人物,但是會在卷三「微。心事」的深處感受馬祖的沁涼與潤濕,那是雨、淚、海浪,冷、泥、血水和成的詩︰「請勿要擾我,今晚�我已將我的雕像化作泥漿�醉臥在你的血水裡」、「請勿擾我,今晚�我已將我的靈魂化作血水�隨著你的足跡,浪跡天涯了。」〈雨,不是詩〉雕像—泥漿—血水,靈魂—血水—天涯,這樣的層次,這樣的遞增、擴散、淡化、渾沌而出,竟是劉枝蓮詩意所蘊藉的漠與淡、霧一般深的馬祖。



      到了卷四「微。聲音」,詩人又拉回現實裡的食物、茶、酒與花,深深記憶的馬祖的指尖、鼻尖、舌尖的溫度,鼎邊糊、繼光餅、龜桃的庶民小吃,有海味的老酒──阿公釀的鄉愁,野菊花是流放峭壁的詩人,咬住青山不放、對抗弔詭酷寒的荒野百合,甚至於以歲月裹住芬芳、等待喚醒的老茶,冷、風霜與相對的炙燒、長壽、艱困的美,隱隱約約都透露著馬祖的莊嚴與娉婷,牛角一彎,相對峙而又圓潤的角度。



      附耳.新詩最初的震動



      常人的首部詩集,往往是怯怯提供詩作之外毫無音聲,不,劉枝蓮不是這樣,她堅毅的漁夫個性,夜游、海泳、履山、長跑的經歷,在她的首部詩集裡展現不一樣的新人膽識與氣勢。



      卷五「微。詩語」,是散文,枝蓮選擇了五位詩人的作品加以評述,分析這五篇詩語,有助於了解劉枝蓮和她的詩。如果反過來先讀卷五「微。詩語」,或許更能耙梳劉枝蓮的詩路、詩向,冀望達及的詩風。



      第一篇是讀非馬小詩〈月落〉的心得。非馬是台灣詩壇小詩高手,往往幾行短句,有事有義,且俐落入神,〈月落〉原詩︰「耗盡了愛情�離去時�猶頻頻�回首�而床上的魯男子�正鼾聲大作」,劉枝蓮拿伊朗新浪潮電影的開創者、詩意電影大師,卻也擅長寫小詩的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的作品「熟睡男人床上�孕婦飲泣」作為比較,稱之為「鴛鴦小詩」,這兩首小詩都極有畫面效果,都有對比意象,前者還將月亮比作女性,頻頻回首暗示著多情、不忍離去,而男子則是呼呼大睡的魯男子,不解風情,「天」(回首的月亮)與「人」(鼾聲大作的魯男子)相互呼應,劉枝蓮體會出︰「讓人有不哭而傷神的惆悵。」非馬的詩,短而精悍,枝蓮的論,簡而深刻,彷彿也道出了自己寫詩的原始動機與期求的高度。



      有趣的是第二篇,劉枝蓮對自己的詩作〈阿公的老酒〉作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式」的自我解剖,顯示自己是有著理性認知的詩人,清楚知道為何而寫、如何達標,也顯示劉枝蓮「度人金針」的助人熱忱、率性而為的陽光性格。



      其後三篇詩評全與馬祖有關,其一是蔡富澧為馬祖所寫的《碧海連江》詩集,五百行的長詩加上五十首的短詩,其二是「以淺白文字,表達五○至六○年代馬祖庶民生活樣貌與願望」的福州話的歌詩,陳高志的〈謝天〉。這兩篇詩評,一寫長詩,一寫短歌,都在呼應自己一生的寫作,與馬祖同聲息,共寒暄。其三,題為〈鄉愁.蔓延〉,讀的是金門詩人許水富的《島鄉蔓延》,劉枝蓮很清楚「許水富以詩人之眼,以故鄉金門為底色的書寫,某些過去經驗與馬祖由水變成火,火讓人著迷的『在場』關係」。她是以許水富的《島鄉蔓延》作為「詩的光源」,期許自己,鼓舞自己。



      若是,「微。詩語」真的只是「微。詩語」而已嗎?

      若是,「我詩,我島」、「附耳,牛角灣」,真的只是在寫牛角灣、馬祖島而已嗎?

      霧色迷濛,我們隨著劉枝蓮降臨馬祖,馬祖或許將隨著劉枝蓮而清明了。

    ?




    其 他 著 作
    1. 潮間:我的石頭屋
    2. 海之宅:我為馬祖寫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