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世界歷史,由海圖告訴你
近來史學界最紅的一張航海地圖,應該當屬《塞爾登中國地圖》(Selden Map of China)。從2008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的地下室發現以來,學者已經投入許多經費修復此圖,而且辦過活動討論內容,也引發許多學者當作論文題材。當然還誕生兩本與此地圖有關的著作,一本是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Mr. Selden’s Map of China: The Spice Trade, a Lost Char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另一本則是地圖的發現者羅伯特.貝秋勒(Robert Batchelor)的《倫敦:塞爾登先生地圖所塑造的全球城市》(London: The Selden Map and the Making of a Global City)。
在2008年之前,還沒有人知道塞爾登地圖的特別之處,直到在美國研究大英帝國歷史的貝秋勒教授的緣故,才引起史學界的注意。他原本是到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查資料,卻意外在一份古目錄裡,見到一張中國地圖名稱,於是請圖書館員大衛.赫利威爾(David Helliwell)幫忙調閱。赫利威爾又通知明清史家卜正民一同去看。而當時唯一知道的訊息就是,這張地圖在1659年進到圖書館,屬於律師約翰.塞爾登(John Selden)死後捐贈的大批書籍之一。
這張在圖書館地下室躺了近四百年的中國地圖,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這麼多的學者關注,尤其是著名學者卜正民?當然這與地圖所描繪的內容特色有關。卜正民處理這本書的方式,有點像是在寫推理小說,先安排一張被發現的藏寶圖,但地圖作者是誰?何時?何地?為何而做?通通沒有答案。作者因而扮起名偵探柯南,一路抽絲剝繭的帶領讀者,進入這張地圖所處的大航海時代。
《塞爾登中國地圖》雖然精彩,但只是大航海時代眾多航海圖中的一張,無法綜觀海洋史全貌。要了解這個時代海圖的故事,彼得.懷菲德的《大英圖書館海圖全覽》絕對會是首選,因為這是大英圖書館一千多萬冊藏書中的海圖精選集。講到大英,我腦海裡浮現的是另外一本類似的書──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透過100個館藏文物所寫成的《看得到的世界史》(大是文化出版)。這兩本書都有精美的圖像,加上詳細又易懂的文字特色,讓人一看就懂。
懷菲德是一位地圖及探險史專家,著作相當豐富,而《大英圖書館海圖全覽》自1996年出版至今已二十多年,2017年還有過新版,頗受好評。
本書的海圖以歐洲為中心,作者認為世界海洋的繪製,主要還是歐洲人的天下,即便是中國或日本,不是沒這個傳統,就是以歐洲為範本。因此書中所探討的海圖,以15世紀至19世紀為主。相較於當代海圖的技術圖表,帶有過多編碼過的資訊,大航海時代的海圖,除了航海外,還有展示地貌的特性,因此有海岸、河口及島嶼等地形特徵的描述,更接近一般地圖。
透過懷菲德的導覽,我們可以知道沒有航海圖的時代如何航海?船員用什麼方式導航?像是考古學上,已經證實玻里尼西亞文化是在何時,跨越太平洋的遙遠距離傳播出去的,不過這些航行是如何規畫、導航,迄今仍是個謎。我最感興趣的是近代世界形成的關鍵時刻──〈歐洲海權時代的海圖〉這章。懷菲德認為在17世紀至19世紀,海圖從非常傳統、以經驗為基礎的世界海洋與海岸風貌,轉變成地表的局部客觀模型。而其促成的關鍵在於,用數學在紙上詮釋的地球全貌,以及源自天文資料的定位系統。
直到如今,海圖以數位圖像的形式發布,顯示在螢幕上,可以與衛星的空間參照系統相互連線,提供即時及準確的定位。傳統海圖的導航功能雖然不再,但仍提供人們形塑全世界的圖像概念。
本書不僅內容淺顯易懂,提供相當多的海洋史知識,相當適合一般讀者;書中各式各樣的精美彩色航海圖,對於地圖控而言更是一大亮點。光是一次能看足大英圖書館中,珍藏的這麼多航海圖像及說明,就已值回票價。
?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