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古典小說好好讀

古典小說好好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18285
鄧鵬飛
典藏閣
2018年7月11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9862718285
  • 叢書系列:經典今點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經典今點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這一類白話小說使我在不知不覺之中,

    得了不少白話散文的訓練,

    在十幾年後於我很有用處。



    ──胡適〈九年的家鄉教育〉



      中國古典小說從神話傳說、志人小說、志怪小說、唐傳奇、宋元話本小說,一路發揚光大。



      明代更產生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



      至清代,又增加《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遊記》等曠世鉅作。



      古典小說是中國文學中的瑰麗珍寶,也是華文世界每位讀者一生必補充的文學養分



      本書收錄

      大考必中名篇x各冊教科書選文x文壇巨擘魯迅推薦篇章




      從一○八條忠義豪傑的梁山聚義,到齊天大聖的取經神怪之旅

      從三國群雄的逐鹿中原,到天上人間大觀園的榮哀無常



      10部古典小說,52篇經典章回

      一窺龍吟虎嘯的高妙智計,看盡歷經榮枯的人生體悟。



      本書根據學測、指考出題範圍,精選大考必中名篇;再集結各冊教科書選文;最後輔以現代文學開山祖師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的推薦篇章,共收錄10部古典小說,52篇重要回目。



      全書以古典小說為主幹,先詳細介紹其書創作背景、內容梗概、作者生平、重點人物等知識,讓讀者對該書有全面的瞭解;再擷取其中的重要回目,輔以白話解讀和註釋單元,讓讀者不必閱讀冗長原文,便可以輕鬆解讀經典;最後附上該書賞析、必考題目等,讓讀者深入了解古典小說廣闊無垠的世界。



    本書特色



      ★特色一☆


      獨家收錄「畫說古典」精美插圖

      網羅明、清以來珍貴的文人手繪插圖,讓讀者乘坐時光機回到屬於古典小說的美好年代。



      ★特色二☆

      文學巨擘魯迅推薦專文──《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

      第五講〈明小說之兩大主潮〉、第六講〈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

      文學大家魯迅專文推薦,詳細闡述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從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談到清代《儒林外史》、《紅樓夢》,讓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秒懂古典小說的緣起緣滅。



      ★特色三☆

      五大單元,帶你領略精彩絕倫的百世經典

      1.作品通覽:詳述作者生平、小說概要,短時間掌握重點。

      2.古文鑑賞:原汁原味一字不漏,精華篇目一讀就上手。

      3.說文解字:生僻難字、人物背景全收錄,不再有看沒有懂。

      4.言外之意:詳盡剖析小說內容,看盡藏在文字中的隱喻暗喻。

      5.高手過招:大考試題攏底加,永遠領先起跑點。



      ★特色四☆

      成書年代x小說題材雙目錄

      依成書年代(明代、清代)區分;依小說題材(神魔、言情、歷史、諷刺、譴責)區分。

      依據不同需求,快速找到你心中的那本小說

    ?


     





    目錄○1依年代區分

    ?

    .古典小說的風情畫卷

    .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文學巨擘魯迅推薦專文|《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第五講〈明小說之兩大主潮〉、第六講〈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

    ?

    .明代

    1.???? 《水滸傳》

    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九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第二十八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第五十一回:李逵打死殷天賜,柴進失陷高唐州

    2.???? 《三國演義》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3.???? 《西遊記》

    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第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

    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4.???? 《封神演義》

    第六回: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二十三回: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六回:妲己設計害比干

    第八十九回: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七回:摘星樓紂王自焚

    5.???? 《金瓶梅》

    第一回: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第二十八回:陳敬濟徼幸得金蓮,西門慶糊塗打鐵棍

    第三十八回:王六兒棒槌打搗鬼,潘金蓮雪夜弄琵琶

    第四十九回:請巡按屈體求榮,遇胡僧現身施藥

    第七十九回:西門慶貪欲喪命,吳月娘失偶生兒

    ?

    .清代

    1.???? 《聊齋志異》

    第一卷:勞山道士、畫皮、種梨

    第二卷:聶小倩

    第四卷:狐諧

    第五卷:罵鴨

    第六卷:馬介甫、戲縊

    2.???? 《紅樓夢》

    第三回:託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夜擬菊花題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3.???? 《儒林外史》

    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第四回:薦亡齋和尚吃官司,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第十七回:匡秀才重遊舊地,趙醫生高踞詩壇

    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來,彈一曲高山流水

    4.???? 《鏡花緣》

    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壽,食朱草入聖超凡

    第十一回:觀雅化閒遊君子邦,慕仁風誤入良臣府

    第二十三回:說酸話酒保咬文,講迂談腐儒嚼字

    第三十二回:訪籌算暢游智佳國,觀豔妝閒步女兒鄉

    第三十三回:粉面郎纏足受困,長鬚女玩股垂情

    5.???? 《老殘遊記》

    第一回:土不制水歷年成患,風能鼓浪到處可危

    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第四回 宮保求賢愛才若渴,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鄉人無意逢殃

    第十六回:六千金買得凌遲罪,一封書驅走喪門星

    ?

    目錄○2依類型區分


    ?

    .神魔小說

    1.???? 《西遊記》

    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第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

    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2.???? 《封神演義》

    第六回: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二十三回: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六回:妲己設計害比干

    第八十九回: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七回:摘星樓紂王自焚

    3.???? 《聊齋志異》

    第一卷:勞山道士、畫皮、種梨

    第二卷:聶小倩

    第四卷:狐諧

    第五卷:罵鴨

    第六卷:馬介甫、戲縊

    4.???? 《鏡花緣》

    第九回:服肉芝延年益壽,食朱草入聖超凡

    第十一回:觀雅化閒遊君子邦,慕仁風誤入良臣府

    第二十三回:說酸話酒保咬文,講迂談腐儒嚼字

    第三十二回:訪籌算暢游智佳國,觀豔妝閒步女兒鄉

    第三十三回:粉面郎纏足受困,長鬚女玩股垂情

    ?

    .言情小說

    1.???? 《金瓶梅》

    第一回: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第二十八回:陳敬濟徼幸得金蓮,西門慶糊塗打鐵棍

    第三十八回:王六兒棒槌打搗鬼,潘金蓮雪夜弄琵琶

    第四十九回:請巡按屈體求榮,遇胡僧現身施藥

    第七十九回:西門慶貪欲喪命,吳月娘失偶生兒

    2.???? 《紅樓夢》

    第三回:託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院夜擬菊花題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

    .歷史小說

    1.???? 《水滸傳》

    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九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第二十八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第五十一回:李逵打死殷天賜,柴進失陷高唐州

    2.???? 《三國演義》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

    .諷刺小說

    1.???? 《儒林外史》

    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第四回:薦亡齋和尚吃官司,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第十七回:匡秀才重遊舊地,趙醫生高踞詩壇

    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來,彈一曲高山流水

    ?

    .譴責小說

    1.???? 《老殘遊記》

    第一回:土不制水歷年成患,風能鼓浪到處可危

    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第四回 宮保求賢愛才若渴,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鄉人無意逢殃

    第十六回:六千金買得凌遲罪,一封書驅走喪門星

    ?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節選




      上次已將宋之小說講了個大概。元呢,它的詞曲很發達,而小說方面,卻沒有什?可說。現在我們就講到明朝的小說去,明之中葉,即嘉靖前後,小說出現的很多,其中有兩大主潮:一、講神魔之爭的;二、講世情的。現在再將它分開來講:



      一、講神魔之爭的



      此思潮之起來,也受了當時宗教、方士之影響的。宋宣和時,即非常崇奉道流;元則佛道並奉,方士的勢力也不小;至明,本來是衰下去的了,但到成化時,又抬起頭來,其時有方士李孜、釋家繼曉,正德時又有色目人于永,都以方技雜流拜官,因之妖妄之說日盛,而影響及於文章。況且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大抵是互相調和,互相容受,終於名為「同源」而後已。凡有新派進來,雖然彼此目為外道,生些紛爭,但一到認為同源,即無歧視之意,須俟後來另有別派,它們三家才又自稱正道,再來攻擊這非同源的異端。當時的思想是極模糊的,在小說中所寫的邪正,並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道釋和白蓮教,單不過是含糊的彼此之爭,我就總括起來給他們一個名目,叫作神魔小說。



      此種主潮,可作代表者,有三部小說:(一)《西遊記》;(二)《封神傳》;(三)《三寶太監西洋記》。(此處節錄前兩部小說)



      (一)《西遊記》



      《西遊記》世人多以為是元朝的道士邱長春作的,其實不然。邱長春自己另有《西遊記》三卷,是紀行,今尚存《道藏》中,唯因書名一樣,人們遂誤以為是一種。加以清初刻《西遊記》小說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序》冠其首,人更信這《西遊記》是邱長春所做的了。實則作這《西遊記》者,乃是江蘇山陽人吳承恩。此見於明時所修的《淮安府誌》,但到清代修誌卻又把這記載刪去了。《西遊記》現在所見的是一百回,先敘孫悟空成道,次敘唐僧取經的由來,後經八十一難,終於回到東土。



      這部小說,也不是吳承恩所創作,因為《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在前邊已經提及過,已說過猴行者、深河神,及諸異境。元朝的雜劇也有用唐三藏西天取經做材料的著作。



      此外明時也別有一種簡短的《西遊記傳》,由此可知玄奘西天取經一事,自唐末以至宋元已漸漸演成神異故事,且多作成簡單的小說,而至明吳承恩,便將它們匯集起來,以成大部的《西遊記》。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都喜歡看!這是他的本領。而且叫人看了,無所容心,不像《三國演義》,見劉勝則喜,見曹勝則恨;因為《西遊記》上所講的都是妖怪,我們看了,但覺好玩,所謂忘懷得失,獨存賞鑒了,這也是他的本領。至於說到這書的宗旨,則有人說是勸學;有人說是談禪;有人說是講道,議論很紛紛。但據我看來,實不過出於作者之遊戲,只因為他受了三教同源的影響,所以釋迦、老君、觀音、真性、元神之類,無所不有,使無論什?教徒,皆可隨宜附會而已。如果我們一定要問它的大旨,則我覺得明人謝肇湅所說的:「《西遊記》……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這幾句話,已經很足以說盡了。後來有《後西遊記》及《續西遊記》等,都脫不了前書窠臼。至董說的《西遊補》,則成了諷刺小說,與這類沒有大關系了。



      (二)《封神傳》



      《封神傳》在社會上也很盛行,至為何人所作,我們無從而知。有人說,作者是一窮人,他把這書作成賣了,給他女兒作嫁資,但這不過是沒有憑據的傳說。



      它的思想,也就是受了三教同源的模糊影響。所敘的是受辛進香女媧宮,題詩黷神,神因命三妖惑紂以助周。上邊多說戰爭,神佛雜出,助周者為闡教;助殷者為截教。我以為這「闡」是明的意思,「闡教」就是正教;「截」是斷的意思,「截教」或者就是佛教中所謂斷見外道。總之是受了三教同源的影響,以三教為神,以別教為魔罷了。



      二、講世情的



      當神魔小說盛行的時候,講世情的小說也就起來了,其原因,當然也離不開那時的社會狀態,而且有一類還與神魔小說一樣,和方士是有很大的關係的。這種小說,大概都敘述些風流放縱的事情,間於悲歡離合之中,寫炎涼的世態。其最著名的是《金瓶梅》,書中所敘,是借《水滸傳》中之西門慶做主人,寫他一家的事跡。西門慶原有一妻三妾,後復愛潘金蓮,酖其夫武大,納她為妾;又通金蓮婢春梅;復私了李瓶兒,也納為妾了。後來李瓶兒、西門慶皆先死,潘金蓮又為武松所殺,春梅也因淫縱暴亡。至金兵到清河時,慶妻攜其遺腹子孝哥,欲到濟南去,路上遇著普凈和尚,引至永福寺,以佛法感化孝哥,終於使他出了家,改名明悟。因為這書中的潘金蓮、李瓶兒、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書名就叫《金瓶梅》。明人小說之講穢行者,人物每有所指,是借文字來報盡仇的,像這部《金瓶梅》中所說的西門慶,是一個紳士,大約也不外作者的仇家,但究屬何人,現在無可考了。至於作者是誰,我們現在也還未知道。有人說,這是王世貞為父報仇而作的,因為他的父親王?為嚴嵩所害,而嚴嵩之子世蕃又勢盛一時,凡有不利於嚴嵩的奏章,無不受其壓抑,不使上聞。王世貞探得世蕃愛看小說,便作了這部書,使他得沈湎其中,無暇他顧,而參嚴嵩的奏章,得以上去了。所以清初的翻刻本上,就有《苦孝說》冠其首。



      但這不過是一種推測之辭,不足信據。《金瓶梅》的文章作得尚好,而王世貞在當時最有文名,所以世人遂把作者之名嫁給他了。後人之主張此說,並且以《苦孝說》冠其首,也無非是想減輕社會上的攻擊手段,並不是確有什?王世貞所作的憑據。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