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

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33696
古名伸
小貓流文化
2018年7月2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333696
  • 叢書系列:女人故事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女人故事


  • 藝術設計 > 舞蹈 > 舞蹈家傳記/文集

















      創作的念頭冒出來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找舞者、找音樂、找贊助、找場地;接著就是無止盡的排練、推敲、籌備;觀眾席燈暗,舞臺燈亮;舞臺燈暗,觀眾席燈暗。



      一箱箱器材被推出去,最後一個人關掉最後一盞燈,靜靜的舞臺恢復到原來的模樣,彷彿不曾發生過任何事。只有經歷其中的人相信,這一切真的發生過。


    ?
    -古名伸,〈修了三輩子的福氣〉



      舞蹈家古名伸橫跨七年的專欄集結。這七年,不止是古名伸的七年,也是時代的七年。古名伸寫舞蹈、身體、藝術教育、美感養成。那恰恰是台灣最匱乏的美學教育。



      古名伸的身體,是一團包著棉絮的火球,動作由內至外激烈地燃燒。--香港《越界》雜誌。



      近年來,表演藝術在台灣如繁花盛開,畢娜•鮑許舞團的演出一票難求;雲門新作總是引起話題;每年雲門二的春鬥,也讓人看見新舞碼、新舞者;舞蹈家林麗珍的紀錄片「行者」,更讓許多人感動。



      然而,我們卻極少從舞蹈家的眼睛來理解「跳舞這件事」。



      舞蹈家古名伸,是台灣知名舞者,同時也是編舞家,更是將即興接觸舞蹈引進台灣的重要推手。她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所長。她的散文集《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集結了在《表演藝術雜誌》七年的專欄,紀錄舞台之外,舞蹈家的思考與糾結,那些無人知曉的時時刻刻終於被看見了。



      全書由首篇〈過關斬將的跳舞人〉拉開序幕,古名伸寫著:

      也許大多數線上的舞蹈人一路走來都很堅決,不東張西望,所以生命中總有一種核心清楚的素質。到底那個致命的吸引力是什麼,不是很容易說得清楚,但當新生們出現在我面前時,那堅決是我認得的。



      在〈把堅持放在不肯妥協的角落〉中,她則寫道:

      我們持續經營著勢必灰飛煙滅的表演藝術,它的特質與宿命從來沒有改變過,歷史上前仆後繼往這個黑洞縱身一跳的舞者,也從沒缺過。我們看到了一個製作的裝臺,又看到了它的拆臺;我們嗅到了一個潮流竄起的氣味,又眼睜睜看它失寵退去;一個主義在歷史上標下了重要的註記,另一個和它完全抵觸的主義依然升起。



      舞團與舞蹈家日以繼夜地苦熬,只為了追求舞台上剎那的燦爛,《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紀錄了這不斷往復的,從零到完美又落幕的歷程。全書分為四個篇章,〈跳舞的人〉、〈創作與即興〉、〈純真年代〉、〈人生行旅〉,這些篇章不只紀錄了舞蹈家的追尋,更坦率地寫出她心中的反省與遲疑,但最終,我們將看見舞蹈家義無反顧奔赴舞台,追尋完美的身影。



    本書特色



      《完美,稍縱即逝---舞蹈家古名伸的追尋筆記》,是台灣少有的舞蹈家散文集結,透過這本書,讓我們看見舞蹈家眼中的世界。



      古名伸寫舞蹈、身體、藝術教育、美感養成,那恰恰是台灣最匱乏的美學教育。



    義無反顧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王小棣|知名導演

      平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

      邱坤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

      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范毅舜|知名攝影師

      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


     





    第一幕? 跳舞的人

    過關斬將的跳舞人

    藏不住的祕密

    動作是什麼

    身體從來不說謊

    非跳不可

    身體實驗場

    帶不走的舞蹈地板

    音樂是舞蹈的冤親債主

    藝術是主觀的

    是藝術,還是娛樂

    舞蹈人的團隊合作

    舞蹈救國論

    不一定要先有譜

    跳舞之人無國界

    莫行未出名

    ?

    第二幕? 創作與即興

    完美與掌控

    讓人上癮的即興藝術

    發現完美不存在

    在動作之海沉浮

    即興表演者一生的練習

    直覺萬歲

    無法閃躲的時間感

    修了三輩子的福氣

    焦慮都是自找的

    創作也是一種懦弱罷了

    看不見自己背影的凡人

    我親愛的怪咖舞者

    怪咖舞者又一章



    第三幕純真年代

    純真年代

    離島的舞蹈課

    純真,確實存在

    時間迷航

    我們可不可以不怕輸

    輕盈不易得

    必須捍衛的「本質」

    美麗新世界

    拋開遊戲規則吧

    一個舞蹈教授的衷心告白

    托爾斯泰如是說

    追憶似水年華

    新生命的誕生

    風起雲湧的時代

    ?

    第四幕? 人生行旅

    跳舞就是跳舞,不為別的

    把堅持放在不肯妥協的一角

    深刻,是過去式

    五歲那年的夢境

    痛了,才發現身體的存在

    我的空間啟示錄

    我的鎖骨會演戲

    當下正在快速流逝

    不只魚和熊掌的問題

    聽三奶奶說故事

    泡澡趣

    ?





    作者序



    分享是幸福的




      我是一個跳舞的人。如果要我做自我介紹的話,這個說法應該是最貼切的身份表明。在我的舞蹈世界裡,最需要的是身體的實踐,創作的分享,以及經驗的傳遞,這三者形塑了我對舞蹈需要的完整場域。我們跳舞的人,大都是用身體思考事情的,例如看到事情、聽到聲音,身體自然有反應,與外界的應對進退也有一套自己的身體邏輯。以我自己來說,我經常聽到音樂時腦子就出現了舞蹈的畫面,看到事情或和人互動也能立刻感受到身體當下的反應,你要說是職業病也不以為過。但是每個人都只能做自己,擁有的經驗也只是自己的經驗,不太確定其他人又是如何對外界產生反應的,而我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從這裡開始的。



      文字書寫向來不是我的習慣,雖然在初文青時期動不動就寫一些簡單詩文抒發心裡的感動,但從來沒跟人分享過,卻不知表演藝術雜誌社的總編家齊和主編珮瑤打哪裡來的靈感,竟然邀請我自2011年初開始為《表演藝術雜誌》寫專欄。剛開始請我同意寫一年,等第二年都過了幾個月卻沒人提及續約的事,我還去信問,要我繼續寫下去嗎?就這樣,沒有約定,沒有邊際,一寫竟然寫了七個年頭。特別要感謝家齊和珮瑤,要不是他們,我這麼懶的人怎麼會在每個月初就像怕功課遲交的小孩般,再怎麼樣都要擠出時間來把作業寫完。說也奇怪,每次要開始動手書寫都有一點生冷,但寫到一半總有一股身處文字間的快感油然而生。這或許也是我欠調教的案例,總之,這件事再次應證了勤能補拙的基本道理。



      寫這個專欄最美妙的事情是,他們沒給我任何限定,愛怎麼寫都可以。但一方面受到左右篇幅以戲劇與音樂為主軸的推動調節;另一方面,基於我習慣用身體思考的本性,寫著、寫著竟然也顯露出我以舞蹈為濾鏡所顯示出來的生活觀。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用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去學習與應證生命的道理,所從事的事只不過是個「介質」,藉由它必須被理解的重點與細節、示現的困難和被解決的管道,以及它與周遭環境的對應,我們一步步的經驗如何掌握大小事情,同時也從中學習到原來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以及之於我,外面的世界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



      我的生活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被舞蹈所包圍,隔行如隔山,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大概很難想像舞蹈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在面對舞蹈相關的事。因為平日需要練習及準備,再加上和其他人的配合,而晚上及週末就是演出及看演出的時間,我們的世界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層層被舞蹈圍繞著。你別說這是我個人的處境和見解,不信的讀者可以去問問任何一位以舞蹈為職志的人,看他是不是跟我有一樣的看法。我們經常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非常」的專業裡,雖然對大多數的人而言,舞蹈似乎與生計無關,實在不是一件事情。



      我不時在想舞蹈對人、對世界,可以有什麼樣的貢獻?這個問題我探究了數十年,經常在無法得到肯定的答案下,心虛地草草煞車。最後也許我們可以說起碼跳舞讓人怡情悅性吧,但這個論點卻又常常在我們進入到某些劇場演出時,十分懷疑它的適切性。當舞蹈用來表達創作者的意念時,往往什麼激烈、晦暗、扭曲、痛苦之類令人愉悅不起來的人性揭露,歷歷在目。看來這件事恐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



      當這個書寫在沒有受限的情況之下,我必須說,很多文字是以它本來的樣貌流露出來的。例如一些懷舊篇章,只因為我的「資深」地位,以及中老年人常有的症頭,寫著、寫著,過去的陳年往事隱隱來到我的前額,不吐不快。心裡想,這些事如果不寫出來將來也許再也不會被人記得了,所以也不顧讀者的族群分布是怎樣的區塊,先寫再說。殊不知讀者群裡也有我這一類曾經經歷過那些年代的人,三不五時送來一個會心的眨眼,讓我倍感溫暖。



      還有一類的書寫是有關身體、直覺、當下、本質之類的,那些都是因為我日有所思、夜有所寫之故。我跳了一輩子的舞(到目前為止真的是這樣),也不知道為什麼越跳越沒有「形」了?想當初我也曾對各家舞種都下過功夫學習的,不管東方或是西方,傳統或是當代,而且曾經練就過一身快速記憶動作的本領,一套動作只要學幾回就能倒背如流,忽左忽右的跳都難不倒我。現在當然說來很不容易令人信服,因為隨學隨忘,雖然還是學得很快,但同時一邊學的時候也順便一邊忘記,常常還忘得不留任何痕跡,我想這是由於我對這些身體、直覺、當下、本質之類的事想得太多之故。英文說「You are what you eat」,我整天都在想這類的事,難怪記憶動作的本領自然退化到無從捉摸的地步。然而,舞蹈是用來看的,書寫舞蹈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當我開始思考這些舞蹈本質的事情時,突然舞蹈的書寫有了一條可以著力的管道。這些想法常常在我的念頭裡翻滾,就像自言自語的獨白一般,而書寫只是一道放流出來的渠道罷了。



      另外一類的書寫是關於處境、世代與生活的隨想,我從舞蹈的切面,體會有關身處的環境、圍繞的世代,以及對應的生活。當廣大的聲音抱怨著我們的環境,又對著年輕世代搖頭時,我卻親身經歷著不同的對待,我想把我的觀察說出來,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樣子,在不同的角落裡還有無限的生機正在滋長。希望讀者可以從我的舞蹈角度,看到不一樣的社會面向,同時也藉由我的書寫角度,看到舞蹈世界的一隅。其實在這些書寫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過去、思考的軌跡以及隱隱冒出來對未來的期許,收穫最大的應該是我自己。



      我在無意間閒聊告訴瞿欣怡(小貓)有這一批文字,她爽快地要我寄一些給她看看,我寄給她幾篇樣稿後,一切都如石沈大海,也不記得過了多少個月,我對這件事的記憶也開始似有似無起來。突然一天在我要出遠門時(真的是正要打開門時),小貓來電說她有興趣要幫我出一本散文集,我一邊高興一邊笑著想,這真的會是一本「散」文集。這年頭在出版業艱苦,網路氾濫的時代居然有人願意出我的閒書,可能是看在舞蹈界會出閒書的也不會有其他人了,這也許自有其代表的價值吧。總而言之,我對小貓的膽識還是佩服的。我身邊常有貴人出沒,他們都是打著燈籠找不到的,但卻被我瞎打誤撞地遇到了,就為了這本書,貴人又多跪了好幾個。感謝之外還是感謝!



      感謝幾位前輩,我硬著頭皮又有點害羞的開口邀請他們幫我寫序,他們居然都一口就答應下來。邱坤良校長一直是我敬重的前輩,他對舞蹈學子特別關心,最不可思議的是他總能在百忙之中創作不輟,無論是劇本或專書,產出之豐厚令人佩服,妙筆生花每每令我讀他的書時都停不下來。鍾明德教授是戲劇界的大佬,沒看過有人像他一樣能如此享受寫論文的樂趣,這也讓我感覺到就如愛編舞的人一樣,總是非常享受編創過程中的樂趣,最厲害的是他能把論文寫得像故事書一樣精彩,在充分表達他的觀點下還讓人看得津津樂道。平珩老師是我在舞蹈界的好朋友,她頭腦清楚,除了能說善道之外更是寫得一手好文章,從很久以前她就對舞蹈書寫很有見解,請她幫我寫序也是想藉她對舞蹈書寫的觀點給我一些指引建議。此外還要感謝因為太忙,只能為我做列名推薦的林懷民老師、恩師林麗珍老師、亦師亦友的王小棣導演、及暢銷書作家我的麻吉范毅舜先生,因為你們的相挺,我這一本閒書似乎增加了不少可看性。



      最後我要說的是,能夠分享是最幸福的….



    ?




    其 他 著 作
    1. 舞蹈欣賞(二版)
    2. 在規劃與變化之間:編創與即興舞蹈
    3. 無動不舞──解密接觸即興、漫舞四分之一世紀(書+2DVD)
    4. 在規劃與變化之間-古名伸創作報告集
    5. 為世界起舞:碧娜.鮑許 Pina Bausch
    6. 教育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