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送走父母

送走父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62555
井上理津子
陳怡君
太雅出版社
2018年8月01日
130.00  元
HK$ 110.5  






ISBN:9789863362555
  • 叢書系列:熟年優雅學院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熟年優雅學院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父親,母親,我用這種方式為你們送行,好嗎?」

      

      一個令曾經失去所愛的人為之動容,「成熟的大人告別父母」的故事。



      這是作者井上理津子真實的經歷,她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先後送走母親和父親,而且兩次都是無預警的狀態下,被通知而趕到醫院。為了收拾悲傷,她花了數年時間,寫出這部小說,作者形容這是「自己採訪自己」的高難度作品,她不斷對自己拋出問題,試著挖掘更多更深的家庭情結。於是,書中對於出事前,年近八十、身體依舊健朗的老母親既愛又恨的複雜感情,以及母親病倒時,自己所承受的痛苦與煎熬,還有接踵而來,照護失智父親時的徬徨與無力感。沒有想到,送走父母之後陷入有如暴風襲來的悔恨,這些每個人早晚都得經歷的苦痛,作者都毫無掩飾地全盤呈現在大家面前。



      走過幾年的療癒之路,最後作者發現——「看來,每個人都是在各種狀況下送走父母,不論以何種方式送行,我想沒有任何人心中不曾浮現過『後悔』二字。」所以她希望透過這本書,讓那些失去摯愛的人,得以稍減內心的重擔。



    各方推薦及好評



      〈週刊朝日〉推薦


      作者的父母親住在大阪市內的某大樓。一天,母親因為在廚房燙傷,緊急送往醫院救治。作者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沒有生命危險,沒想到才沒幾天,母親卻陷入病危。作者趕緊通知遠在美國的哥哥,卻得到「正在申請美國綠卡,沒辦法回日本」的殘酷回應。直到母親臨終,作者每天都是過著心驚膽跳的日子。緊接著作者還要面對包括葬禮的形式,花費等等繁複的善後處理,而與家人、親友、週遭人們對話,也都如實呈現在書中。之後,作者馬不停蹄的繼續為失智症父親找尋養老院,而父親卻......。

      本書的敘述手法輕盈,寫實生動。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的自責後悔,當初離開病房時「為什麼沒有再仔細地看一下母親的臉?」的這一段,讀來更是令人鼻酸。



      〈President Online網站〉書評

      小時候,我們總認為父母會一輩子待在我們身邊,從未擔心過有一天要「照護父母」或與父母「永別」之類的事情。

      結婚,生子成為人母,升任主管.....不論你選擇哪種生活方式,都無可避免要面對父母的老去。即便你終日埋首於工作之中,焦點只放在自己與身邊的人身上,與父母永別的這一天總是突然就來了。我想起父親的去世,也是來得非常突然,我一點準備也沒有。

      本書作者記錄79歲及84歲的父母親相繼過世的自我療癒過程。其中,作者赤裸裸地呈現了任何人都很難事先做好的兩種準備:「心理準備」與「金錢準備」。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開始反省自己:最後一次跟身體還健康的父親說話是什麼時候的事了?與開始失智的母親見面是在什麼時候?....。在「送走父母」當中,作者也提到了母親去世之後,一家人是如何照顧父親,如何為尋找養老設施疲於奔命,以及最後是如何與父親告別等等。

      大部分人都認為,反正等到自己遇到時,再來想該怎麼做就好(一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概念)。不過,看完這本書,我的感想是:雖然「送走父母」這件事不可能完全做好事先的準備,但至少可以在心中先有個底,明白這一天終會到來,同時也提醒自己,偶爾要推開「接受事實」的那扇心窗、讓它透透氣。

      井上其實曾經很猶豫:「這是我們家的私事,以此為題材,讀者會買單嗎?是否覺得不屑一顧?」因而中途打住不寫,甚至興起放棄完成作品的念頭。是編輯的一句話:「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送走父母的方式,妳就當自己也是其中一例就行了。妳的文章有不少地方都令人心有戚戚焉,就請妳將心中所想的全都寫出來吧」鼓勵了作者,才會有這本作品誕生。

      關於「如何送走父母」,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答案。思念不如採取行動,想一想,最近一次去看看父母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你有多久不曾與父母親說說話了?打個電話、寫封信或者是傳簡訊,哪種方法都行,趁著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時候,把你心中想說的話,說給他們聽吧。(摘錄)



      島田洋七「佐賀阿嬤」系列作者

      即便萬般不捨,道別的那一天終將到來。

    ?

    讀者推薦




      ? 作者以溫暖的視角,戲劇化的描述手法,娓娓道來送走雙親的心路歷程,敘事手法生動感人,絕對是井上最棒的一本傑作。



      ? 雖然說,每個人送走父母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本書中處處可見作者貼近「一般人」的心聲,更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 珍惜身邊的親人,不要以為他們會永遠待在我們身邊。這本書讓我得以在往後的日子不需要在後悔中度過,非常值得推薦。



      ?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心也跟著糾結。如果是我,有辦法熬過這樣的磨難嗎?明知道自己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但光是想像,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決堤。能夠拜讀此書,實在太好了。



      ? 我一鼓作氣將這本書看完了。雖然我尚未踏上這條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但也開始反省,每當遠在他鄉的父母親打電話來時,為什麼總是對他們不耐煩,甚至搞得很不愉快。我已經四十五歲了,之所以還能繼續撒嬌耍任性,是因為雙親還健在呀。我開始覺得,父母還在身邊的自己,有多?幸福了。



      ? 本書鉅細彌遺地描述了作者的母親從住院一直到葬禮的整個經過,以及為失智症的父親安排養老機構的過程。其中,葬禮的形式與可能需要的花費,以及養老設施的大致情況與費用等等,這些實際的內容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雖然我目前還用不到,但身為子女,為父母送行的日子總有一天會到來,不是嗎?



      ? 雖然作者在後記中提到,這是他們自己家的私事,很猶豫要不要寫出來,但我竟然一口氣把整本書看完了。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能與這本書產生共鳴,或者是從書裡獲得許多鼓勵吧。


     





    第一章母親

    與母親的距離????? ?

    燙傷????? ?

    不幸中的大幸????? ?

    在病房? ?

    母親說? ?

    那一天的父親????? ?

    ICU

    原因????? ?

    延命????? ?

    治療計畫????? ?

    「由家屬決定」

    銀行

    「謝謝」與「抱歉」

    母親的人生

    去電菩提寺

    「已經到極限了」

    外甥回國

    臨終

    尋找葬儀社

    葬禮場地

    告知父親

    戒名

    母親的友人們

    「離情依依」

    ?

    第二章父親

    母親葬禮的當夜

    Things to do

    「照常營業」

    與父親的「蜜月期」

    認識失智症

    母親與父親

    尋找安養機構

    二選一

    朋友

    致唁之詞

    正式入住

    父親的意願

    清空老家

    母親的「安身之處」

    住院

    父親過世

    葬禮

    都已經是成年人了

    一種解脫感

    ?

    後記





    後記



    為什麼我會想寫這本書呢?




      母親驟逝,父親也緊接在後仙逝了。我在毫無「父母親終究會死」自覺的情況下過了五十二個年頭,因此母親驟逝之時,我才會那般慌張與狼狽。慌張狼狽之際,我還得立刻接手照顧父親的工作,我與大嫂絞盡腦汁,同時力求旁人的協助,一切好不容易塵埃落定,父親卻也走了。



      對我來說,「雙親的老去與死去」接踵而至,這四個月來,我彷彿走在鋼索上,每一天都過得戰戰競競。四個月的時間何其短促,因此送走父親之後,我就打算記錄下父母親的老去與死去,作為自我整頓的功課。



      不過,寫了一小段之後,我冒出了一個想法,希望分享自家的經驗,給那些同樣遭逢親人過世、或是有親人即將死亡的人。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我發現這世上有許許多多不依賴他人、認真努力照護父母親的人,同時也有不少人因為送走親人的哀痛無處紓解,只能將心封印起來,繼續蹣跚前行。



      我這個人的個性是有話直說,與朋友聚會時,我把這四個月來的狀況及所思所想全都鉅細彌遺地告訴他們,一些同年紀的友人於是有如決提般,也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經驗。



      有一位男性友人,父親病危之時,他無論如何都要出差。深夜抵達當地之後,他看見僅有一家的便利商店透著燈火。看著這道燈光,他突然驚覺:「現在是該來這裡的時候嗎?我到底在做什麼?」他淚流不止,於是轉頭回家去了。



      一位女性友人說,母親去世之後,她將父親接來同住。三年之後,父親因病去世。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往事了,但一想起那三年,她就覺得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她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照顧遠比我好上許多,卻還是哽咽地說:「我非常後悔,如果能夠早點發現父親生病就好了。」



      也有人說,照護父親的期間,兄弟為了爭奪家產反目,最後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看來,每個人都是在各種狀況下送走父母。不論以何種方式送行,我想沒有任何人心中不曾浮現過「後悔」二字。



      我希望透過我們家的案例,為那些和我一樣,父或母親已經或即將過世的人加油打氣。回想當時,我曾經擔心自己的這個決定是否有點任性了。與集英社國際的福田香代子小姐接觸之後,我才終於下定決心將這一切寫成書。老實說,我是寫到了一半,才意識到要為「讀者」考慮一下,接下來的書寫過程中,便會針對一些狀況適時添加說明。



      「好想寫」的念頭正炙熱,打鐵趁熱之下,理當是文思泉湧、振筆疾書,但事情卻非如此順利。



      書稿之所以進行緩慢的第一個原因是,書寫父母親的老去與死亡的過程中,我經常分心想著他們漫長人生中之種種,或者又重新掉入那段艱辛痛苦的往日回憶中,抑或是回想起自己過去的種種而陷入懊惱。「從母親驟逝到父親去世」的這四個月之中,當然也包含了五十二年來的親子之情,因此我不得不誠實面對自己,以及過去曾經抱持過的幻想。這麼一來,我就非得自己「採訪」自己不可了。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一直都是對別人的故事追根究底,採訪自己倒是頭一回。我以採訪者的身份不斷變換提問的方式,希望受訪者能夠多吐露一些內情,可惜受訪者的回答卻遲遲無法滿足我。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非常猶豫,以我們家的私事做為故事的題材,「讀者」會買單嗎?只有作者一頭熱寫出來的書,其實是滿無趣的。我既不是親自照護父親,也沒有與父親同住,更沒有特別關照小輩們。這世上困在照護漩渦裡載浮載沉的人多得是,我哪裡比得上人家?一想到此就打住寫不下去了。



      好幾次請福田編輯以及她的上司高田攻先生看看我寫到一半的文稿,並請他們給我意見,「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送走父母的方式,妳就當自己也是其中一例就行了。妳的文章有不少地方都令人心有戚戚焉,就請妳將心中所想的全都寫出來吧。」他們總是能夠像這樣為我突破盲點。多虧他們的幫忙,我才能夠順利將書稿完成。



      靜下心來想一想,福田與高田先生說得沒錯,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送走父母的方式,我們家的案例不過是其中之一。(略)



      送走父母七年之後,我趁今年的黃金週假期去東北旅行。五月一日早晨,在青森的下榻之處,眺望窗外左右相稱的岩木山,突然想起那一天的那個時刻—母親病危之時。岩木山和緩的稜線一路延伸到山腳下,與山腳的自然風光合而為一,美景令人動容,我放鬆地輕吐了一口氣。如果將母親病危之際那種心痛比喻為山頂,我花了七年的時間,終於慢慢走到了山腳。



      本書是在四月完成,因此全書最後「晚春到夏天的這段時間一直是我最喜愛的季節」這一段,顯得有些做作了。七年來我一直無法放下,但今年五月之後,我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開始能夠掙脫這種無力感了。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件事要說。有一本書叫《再見之後》(夏葉社),這本由英國教會神學家亨利史考特霍蘭(Henry Scott Holland)以「死亡沒什麼大不了。我只是 悄悄地移到了隔壁房間。直至今日,我依然是我,你也依舊是你」開場的詩作,搭配了插畫家高橋和枝遍地野花綻放的插畫,書中的每一句、每一幅插畫皆扣人心弦,沁人肺腑。多虧有這本書,也多虧已經順利交稿,我開始覺得,父母親在那個或許「存在」的「另一個世界」中,似乎也正元氣十足地過日子呢。




    其 他 著 作
    1. 最後的花街.飛田:比外遇更美好,隱藏在料亭裡的男女情慾場
    2. 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