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大英帝國的經驗── 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

大英帝國的經驗──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8654242
井野瀨久美惠
黃鈺晴
八旗文化
2018年8月0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578654242
  • 叢書系列:興亡的世界史
  • 規格:精裝 / 448頁 / 14 x 21 cm / 普通級
    興亡的世界史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從新教帝國到世界帝國,從喪失美洲到縱橫七海,

      「大英帝國」其實是跨越兩種不同面相,經過解體再重組的「兩個帝國」?



      移民、奴隸解放、百貨公司、商品與人的流動……

      從社會生活史的「柔性帝國」角度,描繪不為人知的「帝國側臉」,

      如此便會勾勒出一幅饒富趣味的景象。



      當我們提到「大英帝國」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優雅的下午茶、強大的海軍、大英博物館的精美收藏、還是小說家福斯特和毛姆筆下的異國風情?



      然而,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卻是從「領土喪失」開始建構起的?



      美洲殖民地的獨立在傳統的大英帝國史中,往往只被視為一段不重要的插曲。然而,本書作者大膽地提出一個論點:美洲的喪失,才是大英帝國由「新教帝國」,重組為「世界帝國」的一大關鍵!



      ■「美洲喪失」帶來的衝擊──帝國認同的瓦解與重組

      英國在十八世紀初,已經具備了「帝國」的形式;然而,這個帝國不過是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國度,聯繫母國與殖民地的,是共通的新教信仰。透過新教,凝聚了「我們都是英國人」的認同。但,美國獨立卻打破了這種脆弱的紐帶。



      同為新教徒的美國人與天主教的法國聯手,打敗了英軍,對英國人造成很大的衝擊。以往的新教認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思索「我們是誰?」「到底什麼是英國人?」史學家愛德華•吉朋,正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羅馬帝國衰亡史》,探索強盛的「帝國」為何會逐漸瓦解的原因。



      經由這個「喪失與重組」的過程,英國由英格蘭王國邁向真正的「聯合王國」,其面相也產生了重大轉變。由壟斷貿易轉變為自由貿易、由蓄奴轉變為解放奴隸、移民社會的變化、女性能見度的提升等,都是這個重組過程中所帶來的衝擊。也因為這個重組,我們才得見今日認識的「大英帝國」。



      ■帝國社會結構的重組──移民增長與道德重整

      失去美洲之後的大英帝國「解散之後再次重組」,重組後的新帝國,不論在自我認同和社會架構上,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喪失美洲後的英國,開始將蘇格蘭與愛爾蘭納入掌控之中,從而形成了「聯合王國」的雛型;在這種形塑過程中,大量因戰亂與飢荒逃離王國的蘇格蘭人與愛爾蘭人,構成了第一波移民潮的主力。這波移民風潮到了十九世紀後,又因為工業革命造成的貧民問題,而產生了新動力。在這第二波移民潮中,我們所熟知的澳洲、加拿大,以及現今的美國社會,都為其所形塑,並誕生了今日的面貌。



      帝國重組的第二個現象,便是道德的重整。美洲的喪失,促使英國人開始省思: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否是因為道德腐敗之故?於是,在英國,掀起了一股「道德重整」之風。包括拯救貧民、鼓吹福音主義、整飭東印度公司的腐敗等,而最為著稱的,便是解放黑奴。英國原本是蓄奴的主要國家,但卻搖身一變成為解放奴隸的先驅。所謂「慈善的帝國」形象,便是在這種狀況下興起的。



      ■女性的帝國──「維多利亞仕女」VS獨立自主的女性

      以維多利亞女王為首,女性的形象在第二次帝國期間也有重大轉變。英國政治家如迪斯雷利等人,將女王打造成「帝國的象徵」,從而為帝國附上了一層女性的柔和色彩。以女王為首的「維多利亞仕女」,給人的印象是一種宛如「家庭的天使」般,溫柔賢慧、愛夫愛子的淑女形象,這種優雅卻又有如籠中鳥般的印象,正是一般大英帝國女性在傳統眼光中的看法。



      然而,事實上大英帝國的女性,並不只限於所謂的「維多利亞仕女」。且不說當時因為工業化社會而產生的眾多單身女性,在帝國的各個角落中,也可以見到女性獨立且活躍的形象。除了我們熟知的醫護與慈善領域外,在移民群、殖民地當中,也出現了許多女性遠渡重洋,跨足偏遠社會的身影。



      換言之,在看似對女性重重限制的第二次大英帝國,卻也因其發展給了女性更開闊的空間,從而為後來的婦女運動埋下了種子。



      ■自由貿易的帝國──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重組之後的大英帝國,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貿易取代了壟斷貿易,過去想像不到的交易情況,在帝國當中都能看到。因此也有人說,新的大英帝國其實就是個「物品的帝國」。



      ◎午茶時間的登場

      在英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男人喝咖啡,女人喝紅茶」。相較於價格較昂的咖啡,隨著東印度公司擴張輸入英國的紅茶,變成了女性喜愛的飲品。女性將「準備下午茶」當成是家庭的一個重要環節,於是英式下午茶也就成了「英國習慣」的一大象徵。



      ◎百貨公司的興起

      百貨公司的興起,也是自由貿易帝國的一大象徵。受到第一次萬國博覽會的刺激,人們對於各地商品的需求激增,於是出現了將各地貨物集中一處,供市民進行消費的百貨業。百貨公司的出現,代表著民眾對於物質的渴望大幅提升。



      ◎博物館的出現

      帝國擴張的另一個象徵,就是博物館的出現。以大英博物館為代表,博物館不只蒐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物品,同時也擴充了當代人民的眼界。十九世紀末,英國爆發了狂熱的「埃及熱潮」,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展品功不可沒。



      ◎旅行的發達

      帝國的版圖擴大,同時也促進了旅行業的誕生。汽船與火車的出現,讓原本昂貴的旅行變成大眾都能享受的廉價娛樂,登山變成時尚消遣,海外旅行也變成帝國人民趨之若鶩的新享受。不過,旅行團員欠缺對當地的理解,破壞環境,這對帝國的形象,其實也有不良影響。



      ====================

      ■那麼,到底何謂「大英帝國的經驗」?

      「島嶼帝國」的經驗能給今日的世界與台灣什麼反思?



      現今的英國,正為認同危機所苦惱著。然而,決定自己是誰的,是個人的經驗。正因為如此,人們對於自己是誰的意識,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那麼,在英國從島國擴張成為帝國的過程,又以何種方式刻印下了什麼呢?這種「經驗」一直持續到伊拉克戰爭,仍然是困擾著英國與眾多殖民地乃至屬國的問題。今日的英國,雖然對於帝國的過去感到迷惑,但仍然嘗試著找回在那段過去中的失去之物;這正是本書所要描述的「帝國輪廓」,也是持續至今的殘影。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大英帝國的經驗──喪失美洲,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7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帝京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遊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名人推薦



      本書審訂、導讀:汪采燁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英國近代史、婦女史專家。


     





    序言

    一幅畫�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想像力�大英帝國史的輪廓�喪失美洲



    第一章 喪失美洲

    喪失美洲與《羅馬帝國衰亡史》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國會議員吉朋�吉朋的七年戰爭經驗�勝利的代價�政治語言化的「腐敗」

    曾經是「英國人」的美國人

    喪失美洲,是十八世紀英國史的例外?�「無代表,不納稅」�十三殖民地的發展�「有益的忽視」之帝國政策�英國化的殖民地生活�殖民地人民是「英國人」嗎?

    喪失美洲的教訓

    愛自由的方式�「我們都是英國人」?�懷疑與冷漠的存在�從誤解中覺醒�法國參戰的衝擊�喪失美洲的教訓



    第二章 聯合王國與帝國重組

    重新探究的愛國心

    迷失的身分認同�道德重整運動�克拉朋聯盟�端正東印度公司的道德風氣�總督康沃利斯的活躍�蒂普蘇丹的兒子們

    蘇格蘭帝國的幻想

    詹姆斯黨人的起義�卡洛登戰役之花�美國獨立戰爭與蘇格蘭人�邁向蘇格蘭帝國之夢�達里恩計劃�夢想之後�以陸軍為志願的男人們�帝國建設的夥伴�芙蘿拉返鄉

    郝嘉樂的青春

    失衡的人口結構�人口普查的展開與愛爾蘭�止不住的人口外流�馬鈴薯饑荒�殖民地化的前奏曲�博因河戰役的記憶──橘色與綠色�郝嘉樂的渡海到美國�愛爾蘭人的帝國



    第三章 移民者的帝國

    喪失美洲與重新展開移民活動

    黑人保皇派�流亡者浪潮�被視為「貨物」的移民�推動移民的因素�逃離「飢餓的四?年代」�淘金熱與澳洲開發�主要的移民目標──美國�歐洲大脫逃�英格蘭的移民們�都市時代的移民們

    「帝國時代」的加拿大移民

    大西部的出現�操之過急的西部開拓�加拿大的反抗



    第四章 解放奴隸的帝國

    奴隸貿易的記憶──身為共犯者的帝國

    布里斯托的塗鴉事件�布里斯托的記憶,柯爾斯頓的記憶�《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之中的柯爾斯頓�皇家非洲公司與奴隸貿易�遭到控訴的保險組織──勞合社�布里斯托的黃金時代�被忘卻的記憶

    廢除奴隸貿易運動之種種現象

    從共犯者到解放者�布里斯托的平尼家族──西印度經濟的衰退�朝向廢除奴隸貿易──思想與運動�貴格會網絡和輿論�桑格號事件的漣漪�自由黑人伊奎阿諾�克拉克森對奴隸內幕的調查�奴隸制的最終廢除

    甦醒的奴隸貿易記憶

    連續劇《可敬的交易》與奴隸貿易�布里斯托的奴隸議題特展�布里斯托對重建奴隸貿易記憶的努力�重新省思帝國的意義�為過去道歉──利物浦對人權的追求



    第五章 物暢其流的帝國

    紅茶的平民化──女性、家庭,還有帝國

    紅茶、咖啡、可可──進入帝國的外來飲品�咖啡是男人的飲品�女人們的紅茶庭園�「家就是城堡」�茶類獨占權的廢止與銷量擴大�原生種紅茶樹的發現與印度�帝國紅茶的誕生與斯里蘭卡

    巨大睡蓮與萬國博覽會

    水晶宮的幕後推手�巨大植物──大王蓮�植物網絡的帝國�大溫室裡的成功

    展示物品的帝國

    巨大的展示櫥窗──水晶宮�現代百貨業的起源──懷特利百貨公司�肥皂與非洲�商品廣告與包裝戰略



    第六章 女王陛下的大英帝國

    女王、帝國、君主制

    兩場登基紀念典禮�女性君主統治下的英國�卡羅琳王妃事件�表象的維多利亞女王�身為女性的戰略�女王的隱遁�一邊追悼一邊統治�受愛戴的英國王室

    基於女王陛下的請求

    「致贈給女王的禮物」�「少女祭品」莎拉的人生�母親和女兒的「帝國」�黑人國王,謁見白人國王�翻轉後的構圖──送給白人國王的「禮物」的意義



    第七章 帝國的樂趣

    大英博物館是神秘的寶庫

    不幸木乃伊的詛咒�大英博物館的誕生�對埃及開眼�埃及館的埃及展�展示木乃伊

    快去救出戈登將軍──觀光與帝國

    旅行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庫克父子的對立──旅行的意義究竟為何?�旅行的差別化──海外旅行的擴張�快去救出戈登將軍!�參觀野蠻和起源之旅

    在演藝劇場中歌詠帝國也很有趣!

    販售帝國的專家�都市娛樂的殿堂──演藝劇場�已無法再高唱Jingo Song



    第八章 女人們的大英帝國

    女人的容身之地

    帝國沒有白人女性的容身之地?�女人太多的維多利亞時代�對於女性移民的期待──請制止「女兒們」的反抗!�女性移民協會的錯誤嘗試�艾倫.喬斯的加拿大西部經驗�英屬加拿大的移民情況�女性移民的後來發展

    踏上帝國之旅的女人們

    「發現貧困」與帝國�芙拉.肖的帝國經驗�殖民地的夫人們�仕女旅行家們�瑪莉.金斯利與非洲傳統論戰�女性傳教士的帝國�瑪莉.西柯爾與克里米亞戰爭



    第九章 準備好的衰退

    女人們的南非戰爭

    永遠的離別�南非戰爭的爆發�戰況的變化與俘虜收容所的設置�瑪莉.金斯利的抵達�聖赫勒拿島的戴德伍德戰俘營�愛麗絲.格林的俘虜收容所訪問日記�戰略的轉換�對俘虜收容所經驗的反思�從南非到愛爾蘭──民族經驗的省思

    遏止孩子們的墮落吧!

    Hooligan登場�Hooligan這個詞彙�都市型消費社會中的青少年們�國民的退化�童軍運動

    英日同盟的始末

    《血字的研究》�格萊斯頓的失策:阿富汗戰爭�投向日本的目光�末松謙澄渡英�張伯倫父子的苦惱�一九二一年,否決更新英日同盟



    第十章 帝國的遺產

    迷失於伊拉克的大英帝國

    伊拉克建國之母�著名企業家之女的旅行�超越仕女旅行家�英國的三面外交�在沙漠上劃下國界線�慶典之後

    帝國大反擊?

    諾丁丘暴動與狂歡節�搭上香蕉船航線�帝國疾風號之後�狂歡節的吶喊�「黑色英國人」的可能性



    結語──為何今日我們會想談論「帝國」?

    帝國的氾濫�為了找回屬於英國人的認同感�帝國並不良善?�談論帝國的意義



    後記

    參考文獻

    年表

    主要人物略傳

    索引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