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晚明話本帝王故事新考

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晚明話本帝王故事新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81577
陳煒舜
萬卷樓
2018年8月01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4781577
  • 叢書系列:漢學研究叢書.文史新視界叢刊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漢學研究叢書.文史新視界叢刊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晚明文人話本中,以社會中下層人物為主角者比例居上,而以傳統的帝王為主角者也至少有九篇。這些話本或敘述帝王發跡前的平民生活,或以讀者較為疏離的宮廷世界為背景,或為宗教勸導,或為政治宣傳,或為歷史評說,或為宮廷獵奇。其素材多取材自正史、稗史、文言小說、戲曲、宗教書籍等,文本間的關係或為迻錄與拼接、或為采擷與重寫、或為吸納與烘染。本文擬進一步認知這些話本與前文本的淵源,以理解其寫作藝術,繼而考察身處世俗文化語境中的編撰者,對於作為宮廷文化象徵的帝王及其所代表的歷史記憶如何投射想像。


     





    目次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一 車行健 I

    總序二 劉芝慶、邱偉雲 V

    序一 話本如何形成? 許又方 i

    序二 故事的故事︰《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讀後 洪濤 v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旨趣 1

    二 文獻檢討 4

    三 晚明話本中帝王故事及其前文本概覽 9

    四 研究方法及步驟 14



    第二章 迻錄與拼接──〈隋煬帝逸遊召譴〉及〈宋高宗偏安耽逸豫〉新考 19

    一 引言 19

    二 〈隋煬帝逸遊召譴〉的文本築構 20

    三〈宋高宗偏安耽逸豫〉的文本築構 41

    四 論迻錄與拼接方法的得失 59

    五 結語 68



    第三章 采擷與重寫──〈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禪鬥異法〉新考 71

    一 引言 71

    二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文本的築構 73

    三 主題的異同 76

    四 佈局的異同 80

    五 題材的異同 89

    六 情節的異同 106

    七 語言的異同 112

    八 結語 116



    第四章 吸納與烘染──〈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及〈金海陵縱慾亡身〉新考 119

    一 引言 119

    二 〈史〉、〈錢〉、〈金〉三篇的文本築構 121

    三 主題之異同 128

    四 題材之異同 136

    五 佈局之異同 147

    六 情節之異同 155

    七 結語 166



    第五章 借用與對峙──〈梁武帝累修成佛〉新考 171

    一 引言 171

    二 〈梁武帝累修成佛〉的文本築構 172

    三 主題的互文借用 176

    四 題材的互文借用 179

    五 情節的互文借用 185

    六 角色的互文借用 190

    七 〈梁武帝累修成佛〉的互文對峙 195

    八 結語 203



    第六章 附論──〈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新考 207

    一 引言 207

    二 情節的多寡 212

    三 對白的詳略 218

    四 角色的變更 225

    五 詩文的異同 231

    六 結語 235

    第七章 綜論 237

    參考文獻 241

    後記 253

    索引 261




    其 他 著 作
    1. 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淺談
    2. 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
    3. 漢藏之間:倉央嘉措舊體譯述研究
    4. 漢藏之間:倉央嘉措舊體譯述研究
    5. 古典詩的現代面孔──「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
    6. 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7. 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
    8. 中學生文言經典選讀:詩經
    9.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10. 薇紫欒紅稿:臺北研修年假雜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