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苦悶的歷史

台灣:苦悶的歷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018570
王育德
黃國彥
前衛
2018年9月26日
133.00  元
HK$ 106.4  






ISBN:9789578018570
  • 叢書系列:台灣文史叢書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台灣文史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通史

















    ★第一本站在台灣人立場,以台灣史觀濃縮概述的台灣島史

    ★戒嚴時期的島內禁書,讓海外台灣人「一面哭一面讀」的真史




      所謂台灣人歷史,就是台灣人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奮鬥的過程



      對台灣人來說,歷史真相經常是曖昧難辨的,因為大部份出自殖民統治者或和歌德派觀點的台灣史都充滿著神話、謊話和廢話。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之後的台灣黑暗時代,天不清、月不明,神不寧、氣不爽,「苦悶」正是台灣良心知識份子的典型寫照。



      就在那個白色恐怖的禁忌時期,流亡日本的王育德先生以生命為賭注,奮力完成了這部石破天驚的台灣史名著。本書是頭一次站在台灣人立場,以完全的台灣史觀濃縮概述台灣千年來的脈絡軌跡,深入分析各時代的特色和真實,不僅依循歷史視野追溯台灣的特殊性,並且也為台灣獨立提出了有力的論證。



      本書於1964年先以日文版在東京問世(弘文堂出版),立即成為日本台灣研究界鳳毛麟角的參考工具書之一,十五年間賣了四萬本以上。漢譯本於70年代同樣先問世於日本,再流傳美、加各地的台灣僑界,無數台灣熱血青年是「一面哭一面讀」,有些是初識台灣母親的「真史」,有些則是澈悟原來他們所知的台灣史竟是被歪曲乖張的歷史。因其震撼力超強,大大撞擊了中國統派和鷹派「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思維邏輯,中國共產黨痛罵它是「品質惡劣的壞書」,國民黨更乾脆把它列為禁書。

    ?


     





    譯序

    中文版序

    日文版序

    補充修訂版序

    ?

    序章 風雲詭譎的台灣

    ?

    第一章 命運曲折的島嶼──尋求新天地

    1 「台灣」──地名的由來

    2 海盜的族譜

    3 苦難始於澎湖島

    4 日本人的魔掌

    5 高山族悲慘的命運

    ?

    第二章 不完全的新天地──荷蘭時代(一六二四∼一六六一年)

    1 荷蘭確立控制權

    2 西班牙人在北部的足跡

    3 獲得暴利的轉口貿易

    4 懷柔高山族得到成功

    5 開頭的蜜月時期

    6 荷蘭統治下的台灣社會

    7 郭懷一之亂

    ?

    第三章 國姓爺的明暗兩面──鄭氏時代(一六六一∼一六八三年)

    1 酷似國民政府的鄭氏政權

    2 逃到台灣的過程

    3 鄭氏統治的本質

    4 鄭氏政權的內部矛盾

    5 抗戰乎和平乎

    6 苛斂誅求達到極點

    ?

    第四章 血汗的累積──清朝時代(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年)

    1 隔離危險分子

    2 前赴後繼奔向台灣

    3 開拓者的生活

    4 腐敗無能的清廷官吏

    5 「三年小反五年大反」

    6 分類械?

    7 福建的殖民地

    8 化外之地和化外之民

    9 歷史的分水嶺台灣海峽

    ?

    第五章 只剩下台灣人──台灣民主國(一八九五年)

    1 不知不覺之間被遺棄

    2 台灣民主國的本質

    3 清兵和台灣人

    ?

    第六章 近代化的漩渦中──日據時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

    1 日本人繼承的東西

    2 得到成功的殖民地統治

    3 縱與橫的比較論

    4 絕望的武力抵抗

    5 徹底的軟硬兼施政策

    6 簡大獅和陳秋菊

    7 利用迷信的「陰謀事件」

    8 林獻堂與留學生

    9 文化協會的理想和現實

    10 「當十足的日本人有何不可」

    11 勃興中出現分裂

    12 台灣共產黨和日共、中共

    13 兩博士的批評和評價

    14 苦悶中的蛻變

    ?

    第七章 和中國人全面針鋒相對──國民政府時代(一九四五∼一九六三年)

    1 狗去豬來

    2 二二八大叛亂

    3 香港的台灣再解放聯盟

    4 逃竄到台灣的前後

    5 大鎮壓和吳國楨的垮台

    6 矛盾百出的難民政權

    7 掛羊頭賣狗肉的土地改革

    8 「反攻大陸」的把戲

    9 假面具下的醜惡

    10 悲壯的極限?爭

    11 雷震和反對黨運動

    12 海外的獨立運動

    13 美國和國民政府之間

    14 中共和國民政府之間

    ?

    第八章 從六十年代步入七十年代(一九六四∼)

    1 內憂外患

    2 越戰和文化大革命

    3 日本資本的進軍

    4 蔣經國和彭明敏事件

    ?

    終章 台灣的獨立

    ?

    我如何寫「台灣」

    後記

    ?

    台灣史年表





    日文版序



      出於無法克制的心情,我寫了這本書。提筆的念頭是為了探討:我一千萬同胞背負著什麼樣的過去?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將來應該朝哪個地方找尋活路?



      今天台灣已經成為東西冷戰最熾熱的接觸點之一,我期盼這本書能進一步幫助外國的讀者加深對台灣現況的認識,瞭解問題的來龍去脈,摸索正確的解決途徑。



      每次到書店,我就深感羨慕和焦躁。書刊之多可謂汗牛充棟,包羅萬象琳琅滿目。但其中到底有幾本是寫台灣的?偶而發現一兩本,內容也不是我想要知道的。既然如此,不管有沒有才能,自己下功夫研究然後公諸於世,就成為無法逃避的責任。



      也許令人難以相信,台灣人對台灣的歷史關心的很少,進而研究的更是寥寥無幾。



      統治者唯恐台灣人關心自己的歷史,常施加有形或無形的壓力。禁忌並不限於歷史方面,有助於鼓舞台灣人自覺的事物完全不准思考,禁止發表。其間的空白補之以統治者事先預備好的一套思想體系。反對者不是死就是整肅。

     

      我選擇語言學──台灣話為專攻,甚至於必須意識到背後冷酷的眼光。研究語言當然要附帶研究歷史地理。收集資料在日本,埋頭研究在日本,寫成書出版也在日本。



      國民政府統治下的現在當然不用說,就是過去任何時代,這種書籍在台灣也根本不能出版,像我這種提筆的人大概早就被砍頭。日本雖說還算安全,仍然有許多台灣統治者的爪牙潛伏在內,出版這本書仍須以生命為賭注。



      即使不致於被暗殺,對充滿敵意的毀謗中傷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公正的讀者翻閱這本書就知道我並非鼓吹危險思想。



      台灣屬於台灣人;只有台灣人才是台灣真正的主人翁;合理解決台灣問題才能對世界和平有所貢獻──我所講的只是極為單純的事實。但是這些話統治者並不中聽。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方便而歪曲歷史,利用權力與財力向全世界誇大宣傳被歪曲的歷史。因此,在不知不覺之中相信這種誇大宣傳的人們很有可能反而攻擊我所說的是歪曲歷史。



      但我相信真理只有一個,獲勝的一定是真理。我擔心的是我的研究是否合乎科學,所建立的台灣史觀是否經得起立場公正的第三者的批判。



      在涉獵的過程中,我瞭解到有關台灣的史料並不少,但都是站在當時的統治者或第三者的立場寫的。



      台灣人在日據時代以前幾乎都處於文盲的狀態,並未留下什麼可觀的文獻和記錄。因此工作一開始就必須面對困難──從有限的資料中描繪出台灣人不見面貌的面貌,辨聞出台灣人不聞呼聲的呼聲。所幸從許多師長那裏獲得懇切的指導和建議,自己也覺得總算大致正確地──雖不中不遠矣──摸索出台灣人的足跡。



      本書如能成為促使我同胞產生自覺的一個轉機,加深全世界的人們對台灣問題的認識,我將感到莫大的喜悅。



      最後謹對賜予指導的師長,尤其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上山春平教授和答應負責出版本書的弘文堂諸位先生衷心致謝。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五日

    識於東京池袋寓所

    王育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