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延之道

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延之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1748
熊秉真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19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9570851748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國內外第一本探討中國育嬰史的專著



      作者熊秉真在《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延之道》一書裡首度運用大量傳統幼科典籍,輔以傳記材料揭開中國育嬰扶幼文化之秘。對中國扶幼專業之源起,其區域特質,一一剖析。且詳細呈現過去千年來,中國家庭在新生兒之照顧,乳哺嬰兒,嬰幼兒生理,其成長與發育現象等各方面的關注、進展、變化。本書內容新穎動人,過程曲折驚奇。勢必為刷新學界及世人對中國近世社會生活之認識,亦足為今日為人父母者之賞讀。



      幼醫與幼蒙,鮮活而深入地指出了近世中國家族的?延之道。全書除序言結語外共十一章,從世界史之角度,重新檢視歷來人群生命之絕續,以再省近世中國家庭經營之策略,無略其幼科技術面之扶持,或者幼蒙教養之努力,如今從二十一世紀全球生態與多文化開放寬容的新視野,當作如何之理解、反思。



      圖版與視覺材料,黑白或彩色,中國兼西方,古今共四十五幅,非僅為插圖示意之用,實在欲誘讀者,覽之反覆,試以之增補,對質文獻書寫之偏執、缺失。用視覺及其中所見之器物、屋宇、山川景致,延展辯駁文字世界一向之錯落。

    ?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世界史上的生命?延

    一、前言

    二、傳統幼科之發軔

    三、專門知識的普及

    四、幼科醫學的專業化

    五、政府與太醫院的貢獻

    六、整理與發明

    七、餘思

    ?

    第三章 醫案之傳承與傳奇

    一、前言

    二、幼科發軔前後之案類載記

    三、6世紀的新景象

    四、醫案的歷史脈絡——實至名歸或名實錯落?

    五、實證式書寫與科技中的傳奇

    六、結語

    ?

    第四章 幼科醫學的區域特性

    一、前言

    二、唐宋以來中國的醫學與兒科的濫觴

    三、明清的幼科醫學

    四、清代的幼科醫派

    五、幼科醫學與區域的關係

    六、結語

    ?

    第五章 乾隆歙邑許氏幼科

    一、前言:典範轉移與近世中國之醫學流派

    二、地方醫療與「新安醫學」

    三、許豫和與乾隆歙邑之許氏幼科

    四、《熱辨》

    五、《治驗》

    六、《散記》

    七、餘論

    ?

    第六章 新生兒照護

    一、前言

    二、中世紀以來的新生兒照護

    三、初誕之首日

    四、斷臍法的演進

    五、臍帶感染與新生兒破傷風

    六、妥善的臍帶護理

    七、身體內外的潔淨與衛生

    八、保溫與新生嬰兒急救

    九、歷史意義

    ?

    第七章 乳與哺

    一、傳統的乳兒法

    二、擇乳母

    三、哺食之方

    四、幾項乳養問題

    五、實際的例證5

    六、結語

    ?

    第八章 嬰幼兒生理

    一、初步假設

    二、變蒸之議

    三、啟疑5

    四、嬰幼兒生理學說的蛻變

    ?

    第九章 成長與發育

    一、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二、成長發育上的異常

    三、近世幼醫的認識

    四、中西比較生理學之省思

    ?

    第十章 士人筆下的兒童健康

    一、常人留下之健康記錄

    二、私人傳記中所見之兒童疾病

    三、一般家庭處理兒童健康問題的方式

    四、兒童健康的殺手

    五、傳統社會對兒童健康與疾病的認識與態度

    六、結語

    ?

    第十一章 幼慧、幼蒙與幼教

    一、前言

    二、近世的兒童文化與幼教論述

    三、善誘與傳家:不達更欲速

    四、「教兒童,莫匆匆」?──幼慧與蒙養

    五、游移中的責與罰:幼教之踐履與幼學之挑戰

    六、再看清代童年文化與幼兒世界之喧嘩與移轉

    七、結語:兼及童年與幼教史之素材、方法與學理論述之遷移

    ?

    第十二章 結 語

    ?

    參考文獻

    索 引

    ?









      挖掘中國歷史上人生之啟端,探求個別嬰幼生命如何成為可能,尋覓童年生活之點點滴滴,數十寒暑,不覺之間不縱而逝。暮然回首,前面所整理出來的,許多是不能不釐清的技術性細節,每一枝節之追索、考訂、說明、披露、載記,成書成文。其間重新端出中國傳統幼科之認識與操作,是重要的里程碑,涉及幼教、幼蒙的天地,其實描繪的是同一個世界的另一個面向。 



      如今,將嬰童生命身體延續之環境、條件,及期求、製造此醫護照養條件的倫常文化上價值合併呈現,希望能讓讀者更直接地意識到,無論是此技術性環境或文化之蒙養,所關乎的其實是同一股為生命?延之用力用心,或養或教襁褓與訓勉,幼醫與幼蒙,最終所致之目的,一般無二。



      這般的體驗,是需要走向反覆調查,終漸將林林總總之發現鋪置案前,再三沉吟,才覺得需要有一處共通的說明。看白了並不是什麼意外稀奇的論點,但是生理社會文化並陳之外,一再放寬歷史視野在地域、語言、文化上的範疇,將比較性之考量,由一般性預設,由?面下挪到?面上,成作系統性,明白的檢視是不能沒有的過程。



      下面書中各章,多半內容曾以書、文、期刊篇章等形式出現過,已如注明。然此次整理,均經過局部增修、考量。除了技術面與社會面之相關、呼應,中外之比較,人群共同走過了20世紀,有了21世紀若干之反省,文化上的自我責求,質疑,是另一方面明顯的調整、改訂。



      對傳統中國文化曾走過的足跡,訪求認識歸訪求認識,但愈來愈難單視之為無庸置疑的文明之成為,而為之炫耀、沾沾自滿。



      故為此重新之梳理,以數位形式為主問世,因獲一新視野,新座標之立足點。正好為過去初學時之粗略得一喘息低迴之時機。



      所選之圖示,希增大家對非文獻性資料之重視,非僅用之為插圖。



      此知性行旅,啟程之時,慕州之伴侶,悠、青之歡聲笑語已在,三數十年後,前程各奔而穿梭依舊。同窗好友方清河竟也依然沽其編輯出版之長技,慷慨相助。生命之無息與有聲,也許真有其婉延之涓流。



      此帙之成,留送洛明,不知未來他是否有好奇流覽的時候。




    其 他 著 作
    1. 超越天啟:疫病、全球化、人類世
    2. 情欲明清:達情篇
    3. 睹物思人
    4. 讓證據說話(中國篇)
    5. 童年憶往
    6. 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