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序
東臺第一林田山
林田山歷史悠久,繼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等臺灣三大林場之後,號稱臺灣第四大林場,以高級檜木聞名於世。林田山事業區位於今花蓮鳳林鎮、萬榮鄉境內,北鄰木瓜山事業區。1920年起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簡稱花木社)陸續建立運材系統,深入林田山事業區北部,開啟林田山的黃金年代。
日治以來,臺灣如阿里山等三大林場的山林經營歷來多屬官營,但林田山並未踏上相同的發展軌跡,花木社是當時臺灣少有的民營伐木、運材及製材業者,堪稱花蓮森林開發的先行者,而早期花木社賴以為主要經營據點的林田山事業區,則可以說是花蓮林業發展的起點。
日治晚期,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獲得特許在萬里橋溪南岸的森阪(今鳳林鎮森榮里)設置「林田山砍伐事業所」,鋪設運材鐵路,建置具生活機能的房舍與設施。戰後公營、民營數度更迭,最終發展成極具規模的事業區,也就是如今的林田山林場。
1970年代,傳統林業發展逐漸式微,然而歷經1960年代的伐木高峰期,林田山林場已發展成一處擁有百餘幢房舍的聚落,繁華熱鬧,無疑是中央山脈東側最閃耀的林業小城。隨著林業經營方向的調整,臺灣於1980年代後期終止伐木,林田山與鳳林、光復等工作站合併更名為「花蓮林區管理處萬榮工作站」,未久林田山林場改設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2006年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依文資法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為全臺唯一的林業聚落。
身為東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林業事業地,林田山林場留下許多老照片,那些古老泛黃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早年辛勤工作的伐木人,在巨木面前竟顯得如此渺小;而林場裡的日子其實和山下並無二致,結婚、上學、運動會、消防演練、媽祖遶境、保密防諜……。如今,一幅幅珍貴的圖像彙編成《憶森?——林田山林業影像集》,見證林田山林業發展的生動紀錄,祈願讀者從中看見林田山過往榮光以及林業人的足跡。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