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2975
楊國樞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8年11月01日
300.00  元
HK$ 300  






ISBN:9789863502975
  • 叢書系列: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4.8 x 21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 概論

















      1960年代以來,世界心理學一直在進行著兩大學術革命:「認知革命」與「文化革命」。就心理學的「文化革命」而言,已有三種強調文化觀點與因素的心理學在同時發展,即跨文化心理學、本土心理學及文化心理學。其中,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運動,係國際間非西方國家心理學者所推動的一種純學術性運動,追求的是研究典範或策略的轉換──以本土化的研究典範取代西方化(特別是美國化)的研究典範,所涉及的是知識論、方法論及研究法的問題。



      本書於2002年首度問世,所收錄文章不僅包含作者對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基本立場論述,更涵蓋當時華人心理學研究在本土化目標上的初步進展。在原書出版十六年後的今天,期待讓更多讀者回頭審視此書在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發展進程中的地位。

    ?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總序�王泰升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復刻版導讀�葉光輝

    自序�楊國樞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一、本土心理學在三個華人社會中的發展

      二、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及其建立的目的

      三、如何才能有效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

      四、本土心理學與人類心理學的關係與定位

      五、結語



    第三章 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

      一、人與環境的基本互動方式

      二、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特徵

      三、中國人之社會取向的來由

      四、結語



    第四章 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

      一、前言

      二、中國人之家族主義的概念分析

      四、家族主義認知量表題目的編擬與選擇

      五、正式量表的編製

      六、家族主義各成分變項的信度

      七、家族主義各層次與各成分的關係

      八、家族主義的強弱程度

      九、未來的研究方向

      十、摘要與結論



    第五章 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

      一、前言

      二、概念架構

      三、目的與方法

      四、結果與討論

      五、摘要與結論



    第六章 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

      一、前言

      二、有關孝道之以往研究的檢討

      三、孝道之社會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四、孝道之認知結構與發展的研究

      五、未來孝道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六、結語:孝道研究的發展與意義



    第七章 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心理學的觀點

      一、前言

      二、人類對環境變遷的基本適應方式

      三、中國知識分子對現代化的思想反應

      四、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變方式

      五、結語



    第八章 中國人的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概念與測量

      一、前言

      二、新舊觀念的比較

      三、研究目的與策略

      四、量表題目的撰寫

      五、預試工作的從事

      六、心理成分的分析

      七、內容範疇的釐定

      八、正式量表的編製

      九、信度效度的衡鑑

      十、摘要



    第九章 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

      一、前言

      二、研究的方法與程序

      三、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四、建構新理論的嘗試

      五、結語



    第十章 傳統價值觀、個人現代性及組織行為:後儒家假說的一項微觀驗證

      一、前言

      二、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索引

    作者學術著作目錄

    ?





    「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總序



      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臺北帝國大學,今年(2018)適逢台大創校九十週年。九十年,於個人而言,是高壽;但對一所大學來說,應屬「年輕」。回顧台大過往的九十年,校園外大環境的政治、社會變遷極為鉅大;校園內的建制、組織、空間也隨著時空變化,有延續也有更替。台大從初始的文政與理農兩個學部、第一屆學生59人,在數個世代、全校師生的共同耕耘之下,逐步茁壯發展。一代代的莘莘學子,在傅鐘聲裡入學,於椰林樹影中畢業,如今的台大已成為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的綜合型研究大學,學生3萬3千多人,不僅是台灣第一學府、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國際知名大學,更是引領台灣社會發展的動力源頭。



      作為台大一級行政單位的出版中心,要如何慶祝本校創校九十週年?



      很自然地,我們會從出版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我們認為,大學存在的兩大目標,一是追求真理,一是作育英才;反映在出版品上,前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學術著作,後者是教學必備工具──教科書。因而,我們特別從這兩個角度,精選自1928年迄今具有代表性、屬經典之作的學術著作與具創新、影響力的教科書共10種,以「慶祝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九十週年選輯」為套書名稱(以下簡稱「選輯」),予以出版,以資慶祝。選輯的作者,限於現任或曾任台大的教師或畢業之校友。



      九十年來的台大,曾醞釀出無數優秀的學者、名師,也為國家社會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他們的著作,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稱得上是重要者,多不勝數。要從中選出具「代表性」、「影響力」的作品,並不容易。為慎重起見,出版中心敦請校內各領域的學者,成立一專責的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會成員有:高涌泉(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育森(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郭瑞祥(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教授、管理學院院長)、陳光華(文學院圖書資訊學系教授、圖書館館長)、陳為堅(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陳弱水(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謝尚賢(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蘇國賢(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以及擔任出版中心主任的本人(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教授)。



      選書的程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確定推薦書單,主要是透過三種方式蒐集:一、請本校各學院推薦其學院所屬領域符合上揭期待的學術著作或教科書,至多三本;二、出版中心就各重要學術領域,從歷年出版及代銷的書目中,羅列出符合前述要求者;三、編委會的編委,亦可補充推薦。有了推薦書單之後,進入第二階段,由編委們從推薦書單中挑選出最終的10種書。第一階段產生出的推薦書單共計43種,其中各學院及出版中心推薦者39種,編委補充推薦者4種。接著,由出版中心召開編委會議,委員們共聚一堂,選出最終書單。因選輯著重在作者與著作本身對台大及該學術領域的「經典之作」,編委們第一步就先排除了圖鑑、工具書、事典等形式的著作,再就所剩書單逐一討論,最終選出10種書,依各書之初版日期可排列如下:



      •《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磯永吉著,日文)

      •《沒有顏色的思想:殷海光與自由主義讀本》(殷海光著)

      •《管理學》(許士軍著)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著)

      •《公共衛生學》(王榮德、江東亮、陳為堅、詹長權編)

      •《程序制度機能論》(民事程序法之理論與實務 第一卷)(邱聯恭著)

      •Semiconductor Device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2nd Edition)(施敏著)

      •《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楊國樞著)

      •《中國文學史》(臺靜農著)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藍佩嘉著)



      上述10種書,皆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其重要性與深遠影響力。書單中,學術著作5種,文集1種,教科書4種;部分教科書因有分冊,故選輯總數是10種13冊。在編輯上,選輯皆保留各書的原有內容,重新裝幀設計出版,有幾種因授權緣故為限量發行。要特別說明的是:磯永吉的《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是作為台北帝大時期的代表作收入選輯,以日文複刻方式出版,為選輯中唯一的直排書。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之前曾收入「臺大出版中心20週年選輯」,這次編委們一致認為臺老師的著作不應在這個重要的選輯中缺席,出版中心在編輯上特別把它上下冊合而為一,且配合晚近學界的習慣採取橫排的方式,內容雖同但版本有異,提供讀者另一選擇。殷海光的著作,原本列在推薦書單上是他的《中國文化的展望》,但經討論,決議選錄殷海光關於自由主義的重要文章輯為一冊,以彰顯這位1950、1960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藍佩嘉的《跨國灰姑娘》是編委們討論的另一熱點,主因它是最近的出版品(2008),最後仍決定收入選輯以彰顯學術傳承之意義。



      這套選輯中,有的是作者自行出版的書,有的則是其他出版社擁有出版權。對出版中心而言,最大的困難處是取得作者或出版社的同意,讓我們收入選輯。出乎意料的是,洽談過程極為順利,不論是作者或是出版社,都非常願意並隨即同意授權給出版中心,讓我們得以出版發行。在此,我要代表出版中心向選輯的作者及同意授權的出版社(單位),致上最誠摯的謝意。他們是:磯永吉學會;臺益公先生;邱聯恭教授;楊國樞及居中聯絡的瞿海源兩位教授,以及桂冠出版社;藍佩嘉教授及行人出版社;殷海光基金會;施敏教授及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許士軍教授及東華出版社;張清溪、許嘉棟、吳惠林(劉鶯釧著作財產權繼承人)、吳聰敏等四位教授;陳拱北基金會。沒有他們的熱心幫忙與慨允,這套選輯不可能在台大九十週年校慶時順利出版。



      透過這套書的出版,我們期盼:它能呈現九十年來台大在學術研究及教學上,對人類知識及社會國家的貢獻。同時,它也是對獻身於研究、教學的作者個人成就的最佳禮讚。當然,對出版中心本身而言,這套書的出版另具有「標竿出版品」的意義。它不只是我們的出版目標,也展現了努力與堅持的方向!

    ?
    王泰升(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其 他 著 作
    1. 楊國樞文集 第九冊:Early Experiments and Social Personality Research
    2. 楊國樞文集 第十四冊: 時論(三)
    3. 楊國樞文集 第十一冊:Research in Indigenous Chinese Psychology
    4. 楊國樞文集 第十冊:Research in Personality Trandformation and Modernity
    5. 楊國樞文集 第十二冊:時論(一)
    6. 楊國樞文集 第十三冊:時論(二)
    7. 楊國樞文集 第十五冊:時論(四)
    8. 楊國樞文集 第七冊:華人本土化心理學(一)
    9. 楊國樞文集 第八冊:華人本土化心理學(二)
    10. 楊國樞文集 第五冊:成就動機�企業員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