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動伴奏與純鋼琴伴奏方式大不相同:
  此時,我們猶如樂團的指揮或是唱片製作的編曲老師。
  首先要挑選適用的節奏,並且讓伴奏琴內的循環樂句,依照我們輸入的和弦搭配演奏。
  伴奏的部分通常分為:和弦(左手);插音、和聲、重點的樂器音色及音符(右手)。
  一般來說,伴奏琴都可設定在鍵盤上輸入和弦的範圍以及是否演奏和弦轉位(On Bass)高階的編曲伴奏琴甚至可以自己製作喜愛的節奏、調節音色、錄製樂曲…等功能。
  <<Q&A>>
  Q:如何挑選適合的節奏?
  A:作者的方式會從曲風(Style)下手挑選。
  先從鼓的打法及音色來篩選,再聽主要樂器伴奏的樂句是否相似。
  其他讓人一聽就能知道是哪首歌曲的重點樂句,就靠右手彈奏來輔助了。
  Q:我明明都依照老師採的譜彈奏,自己彈起來卻跟唱片不像?
  A:一首曲子經過編曲老師的巧思以及樂手老師演奏錄製。
  動輒都是數十把樂器(軌道)甚至上百個,又豈是兩隻手加上一台伴奏琴可以完成的?
  如果你聽到某位老師彈伴奏琴在LIVE演出,彈得跟原CD上面的曲子聽起來一模一樣,
  不要懷疑:如果他不是放卡啦的,那就是已經先花精神把部分的樂句都預先錄好了。
  不然,演唱會只需一個KB老師就好了。你說是嗎?
  Q:找不到適合的音色?
  A:多聽聽自己的伴奏琴裡面有什麼節、音色,然後挑選聽起來相似的好嗎?
  也不是每台伴奏琴都有嗩吶、二胡、愛爾蘭短笛這種民族風格樂器阿!
  Q:怎麼讓自己彈奏的像是真實樂器在演奏?
  A:伴奏琴的音色本來就是採樣而來,只能靠演奏的手法來以假亂真。
  多聽各種樂器演奏、並且揣摩手法。善用彎音輪(Pitch Band)、
  顫音輪(Modulation)...等功能。
本書特色
  全書使用簡譜編寫。
  內容包括:演奏、伴奏、簡單的即興、伴奏功能設定、編曲應用、錄製功能介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