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被隱匿的校園性犯罪:老師叫我不要說,這都是為我好

被隱匿的校園性犯罪:老師叫我不要說,這都是為我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97446
池谷孝司
陳令嫻
光現出版
2018年11月07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697446
  • 叢書系列:日本殘像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日本殘像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在學校這個權力不對等的體制下,

      兒童的小小生命,就被掐在教師手中……



      「只要我忍耐,就不會有人受傷。」(被性侵的女高中生)

      「老師生起氣來很可怕,可能我也有錯吧?」(被猥褻的國小女生)

      ──為什麼遍體鱗傷了,還要檢討自己?

      為什麼說出真相,大家都包庇狼師?




      作者池谷孝司是專訪日本「校園性別事件」的記者,也是日本唯一一位關注此議題的「男性」記者。本書是他10多年來的深度考察,詳載了無數曾遭教師性侵、性騷擾的學童們「不敢說不」「無法啟齒」「不見天日」的痛苦,並與日本唯一專門處理此類事件的NPO團體「防止校園性騷擾全國網絡」(SSHP)攜手,致力於杜絕全日本的加害狼師,協助被害人勇於說出真相。



      無人聽見的求助──在學校才會發生的事件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我們總以為「老師不是一般人」「老師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特別是在校園這個封閉的空間裡,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力──國小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只得乖乖聽從老師的話;國高中生擔心對未來升學不利,所以選擇服從老師。



      每當發生性別事件時,總是重複著以下的模式:

      ?校方為了自保而慣性隱瞞,或是私下解決

      ?其他老師同仁不想惹事生非,只是旁觀;甚至作證後反遭恐嚇,只得禁聲

      ?擁護狼師的家長們組成「啦啦隊」來聲援,打擊被害人

      ?加害教師始終堅稱:「我沒有做!」

      於是一切便告終,受害學童就這麼被抹黑成「騙子」……



      不僅教師無法察覺學生「無法說不」,家長也難以處理孩子敏感的心思與事件背後複雜的因素:



      【無聲的抵抗】

      國小女生被老師帶去賓館性侵,當老師脫光她全身的衣服時,發現她穿了兩條內褲。她無法拒絕,這是她僅能做出的抵抗:「求求老師不要碰我……」



      【扭曲的心靈】

      家長發現校隊顧問是狼師,瞞著女兒告發學校,然而女兒卻對此不滿。因為害怕自己過去的成就感被抹滅,還會遭來其他社員的攻擊……



      【代代相傳的狼師問題】

      許多年過4、50的媽媽前來諮詢,原因是發現女兒就讀的高中的校長,正是當年性騷擾自己的教師。原來要忍到這種地步才說得出口……



      如何不讓孩子長大才喊#MeToo?

      或許,我們無法立即翻轉教育、改變師培方式。但是至少從現在起,請對孩子說:「身體是屬於自己的,不喜歡就要說不喜歡,無論發生什麼事,爸爸媽媽都會相信你說的話!」同時也對自己說:「選擇中立,就是選擇站在加害人的那一方!」當發生事件時,盡可能留下紀錄,由獨立機構介入處理,避免校方自行解決。



      營造出讓受害孩子與旁觀者都願意坦白、說得出口的環境,或許,就能讓這樣的事件漸漸攤在陽光底下……



      ──性騷擾,沒有誣告!

      房思琪,一個都太多!!

      雖然當初說不出口,現在說出來也沒關係!




    名人推薦

    ?? ?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資深國小教師

      ★林靜如│律師娘

      ★苗博雅│政治、新媒體工作者

      ★陳潔?│《不再沈默》作者

      ★張旖旂│愛爾達電視體育主播

      ──沉痛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


     





    推薦序(依姓名筆畫順序)

    ●校園裡的掌控和征服 ──史英

    ●聽見孩子無聲的求助 ──沈雅琪

    ●看見校園性別危機 ──林靜如

    ●成為孩子可以依靠的大人 ──陳潔?

    序言

    第一章 問題教師

    第二章 權力差距

    第三章 社團活動

    第四章 二次傷害

    第五章 無人聽見的求助



    結語

    文庫本後記





    ?





    推薦序



    校園裡的掌控和征服



    史英




      讓我先說最重要的:這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如果關心教育,讀了才會知道應該關心什麼;如果不關心教育,不讀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得多麼離譜。



      但我必須先招認,拿到書稿的一開始,它是被束之高閣的;因為,關於「校園性騷擾」還有什麼是我不知道的呢?尤其不想複習那些悲慘的遭遇,或自己必須一再說起的老生常談——直到編輯一再來催序文的時候。



      就在我終於動筆的前兩天,我們才剛剛開過記者會,向社會控訴處理了七年卻只得到「記一個小過」的案子:宜蘭某校體操教練用鞋子打頭、用手指戳肛門、抓拉生殖器,以及其他不堪入目的拳打腳踢等行為,雖然都有體育館監視器的錄影為證,但官方的判定竟然只是「性平意識不足」!



      然而,當我昨天定下心來讀池谷孝司的這本書時,仍然感到非常震撼,翻來覆去一口氣把它讀完。在「任一小孩都需要眾人保護」這件事情上,沒有哪個國家比較先進;在「不能面對真相以改正錯誤」這件事情上,沒有哪個國家比較落後。這是潛藏於文化與文明中的隱疾,大家都還在諱疾忌醫。唉!在這些事情上,我們可以算是和日本「並駕齊驅」……



      這當然不是我感到震撼的主因,我的震撼其實是說不清楚的;一定要說的話,也許是因為池谷做了我們一直想做,卻還沒真正做到的事,那就是:盡力進入加害者的內在,設法了解在那兒發生了什麼事。雖然,他也並沒有完全成功(加害方總是處在防衛之中),但以我所知道的中文著作而言,這份報導應該是相關題材中最深入的了(陳昭如的《沉默》非常深刻,但並不屬於現在我們談論的「師對生」這一範圍)。



      為什麼要去了解壞人?我們永遠不要看到(甚至想到)狼師!這嫉惡如仇的呼喊,在一片包庇之音中,讓人感到振奮;然而,也正是這種正義之聲,讓我們看不到真相。池谷說:不了解加害人,就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一針見血,洞察世情的話。讀者會懷疑,那些想要大事化小的校長、官僚、教師群,乃至「家長啦啦隊」,才是最能「同理」又「體貼」狼師的吧?怎麼池谷反而變成這樣的角色?



      這是本書要提供我們的第一個啟示:那些所謂的「同理」和「體貼」,不但不是基於「了解」,相反的,恰恰好是「不了解」的結果。教育體制培養出大批的校長、官僚、教師群,乃至「家長啦啦隊」,這些經過層層考試篩選出來的人,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恰恰是最沒有思考能力、最不具批判精神的一群。他們面對事情,最擅長的是望文生義,顧名思義,就是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在自設的狹隘軌道上,用彼此熟習的語言去「腦補」,於是形成這樣的「集體意識」:性騷擾的本質固然是性,或是性的不滿足;但騷擾的本質,則像在背上「搔」癢,雖然有人覺得有點困「擾」,但基本上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



      這麼一來,性騷擾犯就值得同情:不是說「食色性也」嗎?「人之大欲」誰能沒有?而他只是騷擾而沒有用強的,你看,多麼自制!更何況,那小孩或學生也沒有反抗,更沒有告訴父母,可見他多少也是有點願意?(我可以看到說這話時那張色色的嘴臉……)這時候,我們需要池谷以記者的專業,排除萬難,呈現犯者的真實面貌;然後,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明白,以上那些,全都是鬼扯!



      性騷擾的本質,無關乎性,對小孩或學生的影響也絕不只是困擾!性騷擾的本質,是權力的展現,是掌控,是把無辜的對象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殘忍快感;而受害者由於徹底地被剝奪了主體性,自我與尊嚴被徹底踐踏,內心的創傷不但難以傾訴,而且往往經年無法平復。池谷說:體罰是身體的懲罰,性騷擾則是心靈的體罰。書中的日本體育顧問,叫小孩繞三圈學狗叫,理由竟然是「?下自尊心」;叫女生在他面前脫到只剩內衣,理由竟然是必須和他裸裎相見。所以,徹底的順服,才是他的目的;徹底的征服,才是他的夢想。摻雜多少性的成分,不是事情的要點;即使是那些「愛上」小六女生的藉口也一樣,不然,街上那麼多辣妹或氣質美女,他為什麼不去「愛上」一個看看?



      性騷擾的本質,就是強者欺負弱者,無論是學校裡的師對生,或是職場上的上司對下屬。那些一意包庇的校長、官僚、教師群、「家長啦啦隊」,動不動就指控受害者,並不是因為沒有良心(當然也不是因為有良心),而是出於無知、愚蠢、自大。不能反抗的本身,不就證明了除身體外,心智也遭到征服嗎?他們不但看不到這一點,竟還想要以此來抹除整個事件。受害小孩的最大痛苦,就是無力反抗;覺察到自己的無力,更是進一步否定自己,並再把自己交出去的根由;而那些無知、愚蠢、自大的混帳們,不但想不到這一點,竟然還以此在傷口上狠狠地抹鹽!



      池谷的報導,涵蓋各個面向,清楚呈現上述的真相,強迫早就「知道」的人必須睜大眼睛親眼「看到」,所以我仍然「感到」非常震撼。



      讀者現在或許有一點感到:池谷的「了解加害者」的工作,反而更能引起大家對狼師的同仇敵愾。然而,事情並非如此:他的工作是「了解」,不是「揭密」,因而確實帶著某種程度的同情。池谷說:許多加害者,從來沒有想過老師和學生是處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上(因而不容易有罪惡感)。從書中報導看來,這並不是掩飾之詞,而是一種「內心真相」:他們是如此享受這種「權力不對等」,以致於不能讓自己「覺察」其「權力」正是建立在「不對等」之上;如果對方乖乖跟我走(即使口頭上說不要),就只是因為「不對等」,那我的「權力」還有什麼滋味呢?



      這種盲目,和前述「混帳們」的盲目不同,不是出於無知、愚蠢、自大,而是出於加害者的「需要」;他需要掌控別人,又不能承認那是掌控,這樣才可以確認自我的存在。這實在是滿艱難的任務,必須全力以赴,夙夜匪懈,才能找到合適的對象,或營造方便的場域;從某個角度講,為了滿足這種「特殊嗜好」,他已經殫精竭慮,身心俱瘁,幾乎難以為繼(當然,也有因遂行犯意而意氣風發者,但很難窺見這種人的內心)。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了解」加害者也是一個「可憐人」,因此,不宜作為我們仇視的對象。



      那麼,不要對他們太嚴厲吧?但池谷從來不曾因為「憐憫之情」而有一絲一毫「放鬆之意」。這是池谷提供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只有在成熟的社會裡,人才能冷靜、客觀地處分罪犯,同時也能了解、同情他們;或雖然了解、同情他們,仍然能堅持冷靜、客觀的處分。換言之,成熟的指標之一,就是理智與感情的協調,不要有任一方蓋過另一方。就校園性騷擾而言,最低的處分,是讓他離開校園,並遠離接觸未成年者的機會;其他相關刑責,再看具體情節依現行法律處理。這不是出於仇恨,或報復,只是因為必須防止再有受害者;因而在可能的範圍內,也應該提供協助,幫助罪犯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池谷的第三項啟示是,問題的解決不在處分加害者,而在改變「體制」。這要非常注意,每次講到體制,就是有人要提起歷史共業,或把事情弄得非常抽象而找不到誰該負責,然而,池谷的主張與此完全不同。池谷說:必須改變師生的關係(把不對等的權力拿掉),重建教育的目標(讓學生發揮其主體性),並責成學校(包括校長,教師等)負起責任。



      最後這一項,是事情的關鍵。無論是教育當局或司法機構所能做的,都只能在事後。要求他們把事後的事情做好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只有學校,也就是小孩原本應該在其中學習並好好長大的地方,才能於事前真正保護小孩。於此,我們有非常深刻的體會:除了長年處理校園申訴,也設立自己的學校。森林小學不僅是所謂的Free School,同時也是住宿學校;可以想像師生的關係有多密切,小孩對老師的依賴有多深。卅年來我們「帶過」那麼多的老師和小孩,深知絕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只要辦學者把「事情」放在心上。



      什麼校長不知情,老師不知道,小孩不肯說,全都是鬼話。學校是一個幾乎沒有祕密的地方,任何稍有曖昧的言行舉止,不可能沒有人知道。在還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時候,就要解決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就是辦學者和所有學校教育者的共同責任。不能負起這個責任,就沒有資格辦學。重點是,不要怕得罪人,要如實地看待所有事情;但同時不能對任何人懷有惡意,必須努力去了解人,包括大人與小孩,並了解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總之,校園裡不可以有人掌控人,人征服人的事!



      既然說到這裡,也順便說一下所謂的「家長啦啦隊」。一般而言,那些家長平時就不是關心公共議題的人,所以一定是被「動員」出來的;只要「校方」肯說一句「請大家靜待調查結果」,絕不會有人願意為某個不相干的老師強出頭……



      最後,容我再說幾句心裡話。其實,我不該在推薦序裡談到自己的機構;只是,作者池谷孝司先生和書中提到的龜井明子女士等人,雖然素昧平生,竟然和我們卅年來在臺灣做的事如此相合,觀點和主張也幾乎完全一致,讓我覺得就像多年知交一般——於是情不自禁地我就多說了幾句,還請讀者原諒。



    序言



    池谷孝司




      「學校怎麼可以放縱這種事情!」強烈的怒意驅使我長期採訪發生於學校的性別事件——「校園性騷擾」(School Sexual Harassment, SSH)。



      第一次直接接觸被害人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從事教育相關工作的橫山智子(化名,二十多歲)向我吐露沉重的心聲:「我在高中時遭到導師性侵。」當時她甚至還沒接吻過。



      智子傾訴這段過去時,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還是社會新鮮人,高中二年級時的痛苦經驗嚴重影響她後續的人生。雖然外表稚氣、楚楚可憐,內心卻始終波濤洶湧。她逼迫自己壓抑痛苦的情緒,繼續升學,進入職場。儘管她已年過三十,卻未曾告訴父母這段過去。她表示:「我不想讓他們擔心,大概會把這個祕密帶進棺材裡。」



      「M教師」是日本教育界的隱語,暗指「問題教師」(※1)。當我以共同通訊社社會部教育班記者的身分,長期採訪學校時,恰巧跟她提到所謂的問題教師,促成她向我傾吐心聲。或許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她才能輕易說出口吧!



      聽完智子的心聲,我小心翼翼地提議:「可以讓我以記者的身分,採訪那位教師嗎?」她因為害怕而露出複雜的表情。雖然希望有一天能嚴懲那名可惡的男性,也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的痛苦,然而倘若對方反過來報復,謠言傳遍家鄉,或是被現在職場的同事知道了……所以,她至今只曾告訴過非常親密的朋友。總之,她告訴我那名男性教師的名字,當天的談話就此結束。



      我調查了一下,發現該名男性教師現在年過五十,轉調至其他縣立高中任教。因此我聯絡智子:「那名男子現在仍舊站在講臺上,可能跟當年一樣,繼續性侵其他學生。採訪也是預防性侵的手段之一。哪天妳有意願的話,歡迎隨時跟我聯絡。」



      智子遲疑了兩年,終於下定決心:「我要去見老師,請在附近待機。我提到當年的事件,對方也認罪之後,我再聯絡你,請你過來。」此後我們反覆討論,訂定周詳的作戰計畫。



      我所任職的共同通訊社,每天提供日本全國的報社與電視臺各類報導。倘若有需要,隨時都能前往日本各地採訪。二○○五年一月,我和智子一起前往她位於北國的故鄉。詳情請參



      閱第一章〈問題教師〉。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統計,一九九○年度由於猥褻而懲處解聘的公立高中與國中小教師僅三人;二○一二年度則多達一百一十九人,增加了四十倍,創下最高紀錄。被害人約半數是學生。加上因猥褻而停聘者,一九九○年度為二十二人,到了二○一五年度卻暴增至二百二十四人,創下過去最多的紀錄。然而這樣的結果並非代表教師水準大幅滑落,而是處理方式由放過一馬轉為嚴格懲處。



      發生媒體吵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有時會促使行政單位大幅改變處理方式。一九九○年三月,廣島縣的男性小學教師擔心猥褻行為曝光,竟然殺害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受害女童。然而當時,教師猥褻學生似乎依舊視為「例外中的例外」,行政單位的處理方式並未出現顯著改變。從全日本全年度僅三人懲處解聘,可見一斑。



      文部科學省長期以來消極處理校園性別事件(※3),直到二○○一年才終於將懲處狼師的方針改為解聘。這是因為該年七月,一名男性國中教師透過電話交友俱樂部認識國中女生,將該名學生用手銬監禁在車內。她嘗試從行駛於中國高速公路(※4)的汽車中逃走,卻因此死亡。發生該事件之前,遭到懲處的教師人數便已經增加。文部科學省發現教師猥褻學生似乎並非「例外中的例外」。發生此一駭人事件之後,決定將懲處方針改為從重量刑。



      原本教育行政單位並未預想教師在校園性騷擾或猥褻學生,至少表面上的



      態度是如此。因為教師「絕不可以」引發校園性別事件。既然是「絕不可以發生」的事情,從一開始就設定為「沒發生」比較容易處理。例如,以往是透過《教育委員會月報》此類針對相關人士發行的刊物,悄悄公布遭到懲戒的狼師人數。



      最近公布的方式則改為文部科學省於每年十二月舉辦記者會,嚴正宣布。儘管如此,曝光事件的數量依舊是「冰山一角」,不為人知的事件仍舊多如牛毛。



      國會修正《刑法》,加重校園性別事件的量刑,裁判員(※5)的判決重於求刑的情況依舊頻傳。民眾重新了解事件的嚴重性,因此國會再度討論修法事宜。在此風潮之下,教師的性暴力事件創下新高。社會大眾與學校之間存在認知的鴻溝。



      近年來,陸續出現學生在校園中帶著無法啟齒的祕密度日,直到自殺後事件才終於曝光。例如,大津市的國二男學生不堪霸凌而自殺、大阪市立櫻宮高中的男學生不堪體罰而自殺等事件。大津市的事件催生了《防止霸凌對策推行法》,推出各類解決方案,卻仍舊無法杜絕日本各地層出不窮的霸凌自殺事件。學校原本是學生發展潛在能力的園地,現在卻淪為無人察覺學生求助、剝奪兒童自尊心、失去未來希望的地方。就算事態盪到谷底,受制於學校慣性隱瞞,事件依舊無法攤在陽光下。



      遭到教師猥褻,是兒童在校園中最難以啟齒的祕密。這類事件往往長期不見天日,甚至出現一名加害人對三十多人伸出魔掌的事件。



      教育相關人士雖然感嘆「為什麼校園內會發生這種問題」,實際上卻是教師在學校中握有以「指導」為名的強大權力,才會發生校園性別事件。明明教師猥褻是受到家長與學生信賴的教師,在學校濫用權力所引發的「權力型犯罪」,校方與教育委員會的認知卻停留在「部分害群之馬的個人行為」,或是「每個組織裡總是有老鼠屎」,加上習慣為了自保而隱瞞,導致事件無法根絕。



      加害人周遭的教師中,應該不少人早已隱隱發現同事的行為舉止不當,卻因為不想多管閒事而不聞不問。這種人就和霸凌事件中屢屢成為問題焦點的「旁觀者」一樣。



      校園中當然存在許多認真教學的教師,但是也出現不少熱心教學、帶領社團寫下亮眼成績的教師在背地裡做壞事的例子。許多教師濫用權力。然而我所採訪的加害人卻從未想過自己濫用權力,甚至沒想過自己其實握有權力,還以為自己和對方是「對等的戀愛關係」。



      兒童儘管覺得不對勁,卻也難以拒絕成人的要求,拒絕教師更需要莫大的勇氣;然而教師卻連這點都沒有察覺。兩者之間存在嚴重的鴻溝。



      校園性別事件爆發時,校方習慣隱瞞的傾向更勝於體罰與霸凌自殺。校長與教育委員會驚慌於竟然發生「絕不可以發生」的事件,因而想將其抹滅成「沒發生」。



      這種時候,受害學童會被抹黑為「騙子」。原本就難以求助的兒童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出真相,卻受到周遭攻擊的例子屢見不鮮。「二次傷害」也是校園性騷擾的特徵之一。



      我希望大家能站在被害兒童的立場,想想真相遭到周遭否定,還被擁護狼師的大人說成「騙子」的心情。社會怎麼能容許如此不合理的現象呢?



      學校這個特異的空間引發性別事件,卻遭到校方隱瞞,陷被害人於絕境。

      教師的工作原本應該是栽培學童,為什麼實際上卻是反過來打擊學童呢?校方為什麼傾向隱瞞校園性別事件呢?又該如何防堵校園性騷擾呢?



      呈現上述問題的線索時,我也想思考究竟何謂理想的教育方式。我深切認為校園性騷擾的起因不在於個人,而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傳統的教育方式認為教師高高在上,提升學生程度正是老師的任務,這種想法才是導致校園性騷擾的主因。換句話說,問題出在當今的教育結構不是適性發展,而是將學生套進教師的理想。



      日本國內唯一專門負責解決校園性騷擾問題的團體在大阪,團體名稱為NPO法人「防止校園性騷擾全國網絡」(SSHP)。團體代表龜井明子自組織成立,二十多年來諮詢了約一千五百件案例,協助校園性騷擾被害人。我和龜井認識十年以上,接受龜井與其夥伴──神奈川大學名譽教授入江直子給予許多指教。兩人多次出現於本書中,負起與讀者一同思考的任務。



      收到原本無人聽見的求助,現在正是思考「究竟何謂學校?」的時刻。本書收錄了平常不易聽見的兒童求救之聲,希望能藉此大幅改變日本的教育,甚至延伸至日本社會。



      本書是以共同通訊社在二○一三年時,提供給全日本報社的連載企畫〈無人聽見的求助——在學校才會發生的事件〉為本,大幅改寫而成。當時共有二十一家報紙刊登了這個連載。



      書中所有人物除了龜井女士與入江女士之外,皆為化名,並標記採訪當時的年齡。



      ※1問題教師:日文的「問題」發音為M開頭。



      ※2文部科學省:類似臺灣的教育部。



      ※3校園性別事件: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之簡稱。依據臺灣《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為,性騷擾、性侵害、性霸凌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不論是否同校);廣義來說則為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



      ※4中國高速公路:也稱中國自動車道。始於大阪府吹田市,終點為山口縣下關市的高速公路。



      ※5日本於二○○九年實施新式刑事審判制度——「裁判員制度」,從一般市民中選出六名裁判員與三名職業法官,共同參與司法審判。不同於市民的參與僅限於事實認定的「陪審制」,裁判員制度中,市民參與事實認定與量刑兩者,市民權限較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