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司法創新與制度擴散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的廖瑋婷,在陳鋕雄所長的指導下,探討美國生物相似藥品上市的法律策略,由制度分析著手,透過實證研究,提出可供實務參酌的指引,完成了很有價值的論文。以一個碩士生而言,這是難得的成果,也顯現了我們教學研究的部分取向。
研習美國智慧財產制度,有經濟與政治的背景與現實需求。一方面美國一直是台灣產業的重要市場,特別是在1980年代至2010年之間,我國高科技產業經歷成長與進入成熟時期,在美國深刻體驗了以智慧財產權引導的市場競爭,除了積極學習專利爭訟的技能外,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建立更是台灣經濟轉型的動能之一。
法律制度的變革與擴散,正是全球化軌跡的凸顯。特別是作為世界強權的美國,將其法律與制度透過國際區域整合及雙邊談判,推廣至世界各地,除了更有利於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也擴大了國與國間的經濟與科技落差。然而制度通常有其優勢與缺點,與其怨嘆與仇視,透過不同制度的理解掌握,除了思考以夷制夷外,也可以作為本土法制的參照與設置的基礎。
美國生物藥品的專利制度,兼含市場競爭與創新保護的經濟與社會目標,同時也是行政管制設計下的產物。國外施行多年的經驗,由參考、移植、變革後落實本土,是司法創新的作為。因此學習過程要能夠破除語文與認知藩籬,對於他國律法也必須有相當完整的理解,始不落入條文表象比較的窠臼。這是我們研究外國法以利台灣法制國際化,扶植台灣經濟全球化,也是深耕本土制度的起點。
廖瑋婷是交大科法所的高材生,延續大學時代生命科學的背景,在本院就讀三年後,能夠確實整合科技與法律的訓練,對美國法律制度也有相當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固然是本學院對於專業養成有獨到之處,更是她求知學習的渴望與態度有以致之。瑋婷的資質、努力與成長,值得期待與肯定,她的表現,實踐我們教育與研究的理念,特此於本書為序。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創院院長
劉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