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劉詠聰
歷史不是一個性別的歷史。
兩性共同參與了歷史演進的過程。
男性的歷史中有女性的身影。
女性的歷史中有男性的角色。
書寫的歷史,或者有時會掩蓋了某個性別的聲音。然而客觀的歷史,的確是由兩性共同譜賦的樂曲。當代性別史研究蔚然成風,不少學者都強調治史者的視野必須兼及兩性,並同時關注不同性別、年齡、階級、種族之間的互動。
如果說,古代男性學者文人曾多番參與塑造傳統女性的道德行為規範,構建理想的婦人品格,那麼倒過來說,女性在男性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又可有貢獻?答案是肯定的。近年中外學者對近世女性文本中所呈現主體能動性之研究,已充分證明不少知識女性並非沉默的一群,反而對家庭、社會、國家方方面面都有獨到的看法。生存在男性社會中的女性,同樣可以把握機遇、創造空間,以一己價值觀影響身邊的男性,特別是兒子、丈夫、兄弟和族人等。換言之,古代男性人格之締建以及傳統社會對男性角色的諸多期許,都不免會有女性投放的力量和留下的足?。讀罷何宇軒博士此書,自然體會良多。
宇軒多年來在性別史的領域裡勤耕細耘,學養漸深,發表的文章亦愈形豐贍。作為宇軒碩士和博士論文的導師,筆者有幸見證這位年輕有為、努力不懈的新秀成長的歷程。衷心祝賀宇軒第一部專書的出版,並深切期盼他繼續勇往直前,為學術界貢獻更多成果。
劉詠聰謹序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二○一八年九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