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起演奏吧

一起演奏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9370
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
林蔚昀
大塊文化
2018年12月01日
183.00  元
HK$ 146.4  






ISBN:9789862139370
  • 叢書系列:image3
  • 規格:精裝 / 44頁 / 23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mage3


  • 生活風格 > 圖文書/繪本 > 翻譯圖文書/繪本











      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知識類首獎

      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波蘭分會年度圖書獎

      歐洲設計獎銀牌

      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

      維也納年輕評論家最佳圖書大獎

      國際青少年暨兒童圖書評議委員會榮譽名單

      童書博物館珍藏名單

      羅茲設計節必須擁有名單




      看看波蘭畢卡索Marta Ignerska如何完美地在紙上重現音樂。



      將爵士流行文化引入古典音樂世界的創新風格。

      透過紙上的音樂會,理解交響樂精髓。




      銷售紀錄:本書已出版波蘭文版、法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



      「這本書的風格和我們所習慣的完全不同,它劃時代的重要性不亞於谷騰堡的印刷革命。圖像的靈感來源多樣,不只根據單一的藝術流派或傳統。本書靈活運用古老風格的元素和當代的視覺表現手法,並且連結到許多作者、時代、混合的風格和傳統,這一切,都讓聲音和韻律完美地在紙上重現。這是一本極為精緻的書,但同時又像兒童的遊戲場一樣充滿歡樂。」——波隆那拉加茲獎評審評語



      故事大綱:

      首先是雙簧管。

      他總是第一個開始,用有穿透力的聲音告訴所有人,自己有多重要。

      他吹出了「La」(A)的音。重複好幾次。

      沒錯,這樣就沒有人會懷疑,所有的樂器都要根據他來調音。



      樂團首席——他是第一小提琴中最重要的音樂家——重複了「La」這個聲音。

      他似乎覺得,他拉出的聲音和雙簧管吹出的聲音不太一樣,

      因為他試了好幾次——高一點,低一點,

      然後又稍微高一點,再稍微低一點——依然無法決定,

      哪一個聲音是最好、最正確、最乾淨、最完美的雙簧管的「La」。

      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呼??總算令人鬆了一口氣。

      畢竟,大家都在聆聽,緊張地等他下決定。

      現在既然成功了,他於是可以心平氣和地繼續演奏那理想的聲音。



      木管樂器不耐煩地發出咿咿呀呀。

      誰會先抓住那個聲音,開始調音?




      單簧管猛然一躍,在半空中抓住了「La」。他已經掌握住這個聲音,

      而且知道,要怎麼配合雙簧管和小提琴。

      於是,他驕傲地唱出了複雜的旋律。



      長笛很吃味,說到底,他才是眾神和牧羊人的樂器!

      他從單簧管手上搶過了「La」,用一段漂亮的顫音讓大家看到,誰才是第一。

      他的歌聲直達天際,無人能比。

      單簧管堅定地用強韌、沉悶的聲音來回應長笛,

      看來一場爭端無可避免??



      《一起演奏吧》以畢卡索般靈動的自由線條,充分表現出各種樂器獨特的旋律、音色與情感。全書使用特別色印刷,透過繽紛的銀光桃紅色、銀光橘色,還有特殊的藍黑色,將各種樂器的聲音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巧妙地透過視覺,引發聽覺、身體律動等聯覺反應,開啟繪本的多重感官饗宴。

    ?


     





    導讀



    紙上的3D音樂會——《一起演奏吧》譯後記



    林蔚昀




      你喜歡聽交響樂嗎?在聽交響樂的時候,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我最喜歡的是演奏還沒開始,音樂家還在給樂器調音的那段時光。這時候,音樂廳裡充滿了各種聲音,嘗試的、即興的、未成形的、還沒決定好要往哪個方向去的……就像清晨小鳥的吱吱喳喳,雜亂,但又充滿各種可能。



      多年來,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特例?直到我遇見了《一起演奏吧》,才發現原來也有人著迷於這個過程,還為它創作了一本圖像書。這本書的主題雖然是調音,但讀起來像是一場3D音樂會。文字、圖像和聲音在紙上交織、對話,難得的是,每個聲部都有自己的強烈風格,但又融合得很好,像是每種香料都滋味分明的印度咖哩。



      《一起演奏吧》的作者安娜?切爾雯絲卡—李德爾(Anna Czerwi?ska-Rydel)是音樂家、教育家和兒童�青少年文學作者,這多重的身分讓她能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形式,完美結合文學的生動和紮實的音樂知識,又能讓作品寓教於樂。



      用調音來牽動敘事,確實是一個讓讀者能認識各種樂器及其特質的絕佳方式。我們得知,雙簧管的聲音很有穿透力,而且是第一個發聲的,整個交響樂團都要根據它發出來的聲音調音。小號的聲音閃耀明亮(「明亮」確實是一種音色的形容詞),第二小提琴的聲音纖細,像是呻吟。小號曾被用來警示火災,而法國號原本則是拿來打獵用的……



      這麼多的專業知識,會不會讓讀者覺得無聊?喔,不會的。作者採用了擬人的手法,讓每種樂器為自己「發聲」。感謝作者活潑的文字和繪者瑪爾塔?伊格涅絲卡(Marta Ignerska)大膽、別出心裁的線條及造型,每個樂器都活靈活現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們看到,小號是有著一頭明豔如火焰般頭髮的嬌小女性,長號是穿著小花背心、喜歡開玩笑的肌肉猛男,法國號是駕著馬的長髮騎士(看起來真的很像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裡的奧斯卡呢),長笛的頭上則插滿鮮花和毒蛇,看起來確實像是眾神與牧羊人的樂器,甚至是牧神本身(不過,牧神吹的是排笛)。



      除了豐富的文字和圖像,這本書的聲音其實也很精彩,但這要念出來才感受得到,而且是在原文(波蘭文)中才能比較深刻地感受。由於波蘭文句的特色(一個字經常有許多音節,但一句話可以很短,因為有格位變化主詞可省略),原文唸起來很有音樂性和節奏感。而中文的文句不一定能完美地呈現出這些特色(中文每個字是單音節,文句通常較長,不能省略主詞),因此在翻譯上更著重於呈現每種樂器生動鮮明的特質,以顧及書中意義的完整性。



      如果讀者之中有人懂波蘭文,可以把原文念出來,就更能感受到原文的音樂性,以及原作中文字、圖像、聲音的三重奏。若對波蘭文學有些了解,可能會看出這本書的故事結構和詩人尤里安.吐溫(Julian Tuwin)的童詩〈鳥電台〉(Ptasie radio)有異曲同工之妙。



      〈鳥電台〉一開始,也有許多鳥兒的眾聲喧嘩(因為森林有了電台,大家都跑來獻聲,說自己的聲音是最美妙的),最後卻吵了起來。而《一起演奏吧》的樂器們雖然也差點吵了起來,但因為指揮的來到,樂音於是被梳理得井井有條。這從混亂到秩序的轉變,不只在文字,也可以在畫面的構圖和顏色的調度中看到,非常有趣。



      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有點遺憾,如果我對交響樂更了解,應該能對書中的文字和圖像更有共鳴,可以看得更細、更專業。但是,就像交響樂可以讓內行人及外行人都聽得很高興,《一起演奏吧》也提供了讀者各種閱讀的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帶著自己的年齡、經驗、喜好進入這場紙上的3D音樂會,玩得很愉快,就像這本書裡的樂器們一樣。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