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小國

小小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9455
蓋爾.法伊
徐麗松
大塊文化
2018年12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139455
  • 叢書系列:To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 x 20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To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法國文學











      安穩國度裡,我們曾無須思考。

      瞬間,幸福快樂就從手裡溜了出去。




      基納尼拉的死巷,是他們的地盤。偷摘芒果,釣魚踢球,抽菸胡鬧,加比與死黨在自己的小天地歡暢度日。夜裡他回到家,在滿開緬梔花的外國人社區,與妹妹和父母過著有僕從伺候的安穩生活,偶爾陪媽媽探訪娘家親戚。



      然而,政治鬥爭捲起漩渦,吞噬他們居住的中非小國蒲隆地,沖碎了表面的平靜。法國爸爸與盧安達媽媽?一家去留爭執不已,舅舅回祖國從軍;加比的小小五人幫也開始分崩離析,真摯友誼有了嫌隙。硝煙與血腥慢慢鑽進了生活的裂縫裡。



      多年後,身在巴黎的加比接到一通遠方的來電。街上的香茅芬芳,九重葛畔的夜間漫步,破蚊帳內的午後酣眠,細瑣的對話,啤酒筐上的閒坐小憩,暴雨時節的白蟻——深鎖的心門應聲開啟,他回到一切美好甜蜜消逝的起點……



      創作歌手蓋爾.法伊,融合了自身經歷與感悟,以詩意的語言將歌曲中未盡的故事轉化為第一本小說,記下童年盤踞不去的無盡溫柔與萬般酸楚。



      我們熟悉巷子的每個角落,

      我想要我們一起在這裡過一輩子。




      我寫這本小說,是想再現一個被遺忘的世界,聊聊生命裡的快樂片段……我寫這本小說,是想向全世界高聲宣告我們曾經存在,過著簡單的生活、按部就班的日常,伴隨著無聊煩悶;我想大聲宣揚,在四散分離、流亡異鄉,成為難民、移民前,我們也曾幸福過。——蓋爾.法伊,本書作者



      *2016 年法國年度暢銷書,銷售逾 50 萬冊,再刷不斷。法雅客小說獎、小說新人獎、龔固爾高中生評選獎等大獎肯定。

      *已售出中、英、日、韓、德、西、義等35 語種爭相翻譯,改編電影拍攝中!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非洲研究論壇執行長嚴震生專文導讀。



    獲獎紀錄



      Prix Goncourt des lyceens

      Prix du Roman Fnac

      Prix Goncourt, choix de l’Orient, choix de la Pologne et choix de la Tunisie

      Prix du roman des etudiants France Culture-Telerama

      Prix du Premier roman

      Prix Transfuge

      Prix Fetkann! Maryse Conde

      Globes de Cristal, meilleur roman



    各界好評



      《小小國》巧妙融合了溫柔與暴力、詼諧與悲劇。震撼人心的作品。——Jeanne de Menibus,《Elle》

    ?

      加比不是非洲小孩,他是世界的孩子,被瘋狂的命運所挾持。他代表了我們共同的憂慮。——Maria Malagardis,《Liberation 解放報》



      極優異的小說初作,令人心碎、情緒激昂,欽佩不已。—— Perreau,《Les Inrockuptibles》

    ?

      蓋爾.法伊敘事技巧高超。他帶我們進入了前所未見、無人曾訪的世界。——Jean Hatzfeld,《France Inter》



      蓋爾.法伊描繪出在千瘡百孔的國家裡度過的童年,文字如此精準,糅合了溫柔與沉重;讀完他的第一部小說,宛如體驗了一個撼動人心的擁抱。——Valerie Marin La Meslee,《Le Point 法國觀點》



    ?


     









    《小小國》歷史背景導讀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非洲研究論壇執行長)




      《小小國》是一本標準的成長或啟蒙(initiation)小說,就是小說的主角在經歷過一些社會經驗後,認識到世途艱難的一個「轉大人」的認知過程。本書由著名饒舌歌手法伊(Gael Faye)所著,故事以十歲小男孩加比為第一人稱敘事者;加比的出生年代與家庭背景(有著法國父親、盧安達母親、在蒲隆地度過童年)都與法伊本人極為相近,因此在他撰寫時,有相當高的真實感。個人作為一位非洲政治學者,自認不宜對這本小說的文學價值做出不專業的評論,但很想對其時代背景做一介紹,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比較容易上手。



      故事一開始就描述中東非兩個內陸小國盧安達(Rwanda)及蒲隆地(Burundi)所存在的族群矛盾,及兩個族群彼此間的刻板印象,胡圖族(Hutu)個子小,鼻子大,而圖西族(Tutsi)則是身材高瘦,鼻子修長,不過誠如書上所敘述的,他們是住在同一個國家、說同一個語言、信奉同一個神,但就是因為鼻子長得不一樣,才會打仗。讀者讀到這裡一定會覺得這兩個族群怎麼可能就只因為鼻子長得不同,而發生矛盾衝突呢?故事當然不是這麼簡單。



      胡圖族與圖西族在盧安達及蒲隆地都是當地主要的族群,前者占兩國人口約八成五,而後者則是近一成五。兩國原先都是德國的殖民地,但在一次大戰後,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將其交給比利時託管(mandate),因而展開了比利時四十多年的殖民統治。為了方便治理,比利時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刻意將這兩個族群做區別,甚至製作了蓋有族群印戳的身分證。



      在殖民統治者認知中,圖西族的祖先可能來自北方衣索比亞(Ethiopia)地區,由於身材瘦高、臉龐顴骨較為明顯、鼻子堅挺,具貴族氣質,可以成為社會的菁英;但胡圖族的祖先則是來自西非地區的班圖族(Bantu),個子較矮、臉龐較圓、鼻子較塌,屬於普羅階級。然而這僅是殖民者較為偏頗的認知,人類學家認為其實這兩大族群的基因差異不如想像中的明顯。



      在這樣一個偏頗的認知情況下,比利時殖民者讓圖西族接受更多的教育,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另一個讓圖西族占有優勢的原因,則是這個族群在德國殖民統治之前,就曾經是當地王國的統治者。不過,圖西族人口畢竟不到胡圖族的五分之一,因此比利時在盧安達一九六二年獨立之前,轉而支持胡圖族,造成一九五九年成千上萬的少數圖西族遭到多數的胡圖族屠殺的慘劇,約有十萬名圖西族流亡鄰近國家。在蒲隆地,少數圖西族則是持續在政治上占優勢。



      流亡在鄰國烏干達的圖西族,在一九八○年代末期組成一支名為盧安達愛國陣線(Rwanda Patriotic Front,簡稱RPF)的游擊隊,並在一九九○年由北方攻進盧安達,展開了為期四年的內戰。這也是本書記載小說男主角加比的一位舅舅在戰爭中喪生,另一位舅舅要加入此游擊隊的時代背景。



      當胡圖族政權面臨圖西族游擊隊的挑戰之際,激進的胡圖族決定對仍在盧安達境內的圖西族進行屠殺,在短短三個月內就有八十萬左右的圖西族及溫和的胡圖族(不願加害圖西族者)遇害,這就是一九九四年盧安達的種族滅絕(genocide)。此悲劇最終能夠結束,乃是因為RPF從烏干達打入盧安達,擊敗了胡圖政權。不過,在RPF取得勝利後,少數圖西族的卡加梅(Paul Kagame)總統長期把持政權,埋下了該國再度發生族群衝突的種子。



      至於南鄰蒲隆地獨立後的歷史軌跡,剛好與盧安達相反。圖西族在這個國家獨立後,就一直是少數的統治者,同時還在一九七二年對胡圖族進行大屠殺,後者約有十多萬人因而喪生。儘管在一九九三年的大選中,蒲隆地首次選出了多數的胡圖族出任總統,但他在位僅三個月就遭激進的圖西族軍官殺害,讓該國陷入長達十二年的內戰,而本書就是以九○年代中期的蒲隆地為背景。隨後選出的胡圖總統,也在一九九四年與盧安達的胡圖總統在一場飛機意外失事中喪生(後者是盧安達發生種族滅絕的重要原因)。一九九六年,蒲隆地發生軍事政變,圖西族再度掌權,直到二○○三年為止。目前蒲隆地的政治是由二○○五年人口占絕對多數的胡圖族總統恩克倫齊薩(Pierre Nkurunziza)所把持。



      由於盧安達及蒲隆地都存在著胡圖族及圖西族,因此當一個國家為其中一個掌權時,另一個族群會感到不安,甚至在動亂時移往另一國(因為執政掌權者剛好是其族群),反之亦然。此外,有不少這兩國的難民進入鄰近現稱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的薩伊(Zaire)避難。當然,就如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許多難民最終的目標是殖民母國比利時,或是說同樣語言的法國。這也是為何小說主角加比的母親來自於盧安達,但卻居住在蒲隆地,且一心想要移往法國的主要原因。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