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唐略
2012年,我開始在清艾軒的網絡講堂講方藥,課程的名稱叫《方藥之道》,蒙聽眾們的熱情,課程的錄音被整理成文字稿,我再加工潤色,成為本書。整個加工整理工作,持續了三年多。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像中醫這樣的學問,更需要時間的積澱。如今再看這個講座,內容已經略顯單薄。畢竟中醫學海無涯,方藥妙用無窮,古聖先賢積累下來的經驗還有待我們長期不斷地學習、領悟,本書也無法窮盡這些知識,但作為學習中醫方藥的入門之書,讓大家樹立中國傳統學問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這本書還是綽綽有餘的。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再去接受古人講的東西,就勢如破竹了。所以,和出版社商議,決定把本書的書名定為《思考中藥》。
有人說:「胸中有萬卷書,筆底無半點塵者,始可著書。可見著書之難。中醫不到60歲之後爐火純青,不可著書,否則,必將貽誤後人!」我不敢說自己「胸中有萬卷書」。而且,即使胸中有萬卷書,也是不夠的,還得行萬里路呢!尤其是像中醫這樣的學問,書本中能承載一半,還有一半在無言的實踐中,只能心領神會。著書,歷來聖賢用於傳道受業的,一字不慎,則謬種流傳,誤盡蒼生,所以過去人們是不敢輕言著書的。但在今天這個眾聲喧譁的信息爆炸時代,著書的意義又有所不同。如今,書籍是作者跟讀者交流的媒介。今人讀書,或者說,讀今人的書,已經不可能像古人讀書那樣十遍百遍地字斟句酌了,而往往是一讀而過,取其精華,從中有選擇地獲取自己需要的經驗和啟發,這樣的書,可以源源不斷,多多益善。任何事情都不是固定的,我們要靈活對待,用藥如此,寫書也如此。
這本書,源於講習。講習自古就是治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講習可以操練思維,交流思想,使學問不再是尋章摘句式的嚴謹,而是融入自我生命的深情。尤其是中國傳統學問的思維,是更需要這種反覆操練的。
這本書體現了這種操練。首先,在方藥的分類上,我們以五行為依據。五行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基本模型。儒家典籍《尚書·洪範》降五行列為「洪範九疇」之首,並概括了它們的基本特徵:「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還提示了其類比聯想的思維模式:「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五行大義》云:「夫萬物自有體質,聖人象類而制其名……五行為萬物之先,形用資於造化,豈不先立其名,然後明其體用?」人們把萬事萬物按木、火、土、金、水分成五大類,去歸納它們的性質,認識它們的關係,甚至通過取象比類,縱情聯想,大膽猜測,再在反覆的實踐中小心翼翼地驗證,精益求精地取捨。自古以來,人們對中藥的認識,也經歷著這樣一個過程。本書更傾向於讓大家體驗這個認識的過程,而不急於灌輸教條式的藥理藥性。
中國傳統學問的思維方式是中醫的根本,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這樣思維的,只可惜在西方思維的影響下,這種思維已經邊緣化了,甚至被人嘲笑。所以,在當今,我這本書中的很多內容也會被人不認可。不認可不要緊,只因為思維方式不同,君子可以求同存異,也可以和而不同。感謝清艾軒整理小組的朋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懷著對中醫的熱愛,通過網絡集結在一起,每天抽出寶貴的時間進行錄音翻錄,五分鐘的錄音通常需要一個小時才能翻錄完成,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尤其是要感謝方海平、沈敏玲、高尚、董捷、張萌、蔡曉秋、陳林炎等朋友,他們還承擔了後期編輯整理工作。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協助,我心裡感到溫暖。
?
2016年秋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