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快樂不是「狀態」,而是「技能」!
馬大元
「什麼!造成心情不好的主因不是『生活壓力』嗎?你怎麼說是『腦功能失調』?」
看診時,每當向來訪者解釋憂鬱與焦慮的成因,總是可以聽到同樣的質疑……
沒錯,許多人會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之所以出現負面情緒,必然可以歸咎於童年陰影、失戀、失業、病痛、婆媳問題、家人過世等生命中林林總總的壓力與打擊。彷彿沒有這些負面事件,自己的人生就可以和現在截然不同。
更多人會說,「只要我考上公職」、「只要我能夠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只要我能夠升職」、「只要我可以付清房貸」、「只要我的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只要我熬
到退休」、「只要我(或家人)的疾病康復」、甚至「只要我能夠瘦下來」……好像只要人生的困境得到解除、心願得到滿足,就能夠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然而,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卻告訴我們,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全然不是如此!
因車禍等意外導致癱瘓的人,應該是最不幸的吧!研究顯示,一年之內,絕大多數患者的幸福指數,可以回歸到受傷前的水準!中樂透的人,總該是最快樂的吧?研究顯示,這次更快,一個月之內,就回到了原本的心理狀態!
來自貧困的家庭,有人自暴自棄、消極認命;有人卻可以化悲憤為力量,以認真與堅持扭轉家族的命運!性侵受害者,有人終身自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幸福;有人卻可以推己及人,成為幫助人走出悲痛的志工或專業助人者。
多年的研究一再顯示,決定人是否快樂的因素中,外在事件只占了一○%,基因體質決定了五○%……而自己最可以掌握的「日常生活習慣」,占了四○%!本書作者有田秀穗教授成立「血清素道場」,多年來大力推行「血清素鍛鍊法」,就是從改變「生活習慣」與「體質」這占了絕大影響力的兩大因素,一舉幫助讀者從壓力與負面情緒中解脫,進而成為生命的真正主人!而每天花五分鐘,持續不懈地「記錄」,是充分利用自我回饋機制,確保執行者將「血清素鍛鍊」化為像刷牙、開車一樣的「本能」之最好方法!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正向心理學」開宗明義表示,「快樂不是一種被動的狀態,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會的技能!」謹祝每位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培養出離苦得樂、改變一生的寶貴技能!
(本文作者為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