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生死彼岸

生死彼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609010
劉易齋
黎明文化
2019年3月28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571609010
  • 叢書系列:中國哲學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中國哲學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在死亡之前 眾生平等。



      能否平靜安詳地接受死亡?是人總結一生的課題!



      無論是自己 ,還是他人的死亡,從出生那一刻開始,都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只有坦然面對,用慈悲的心,以超越自我的全方位關懷,來覺察業報的緣起 ,深入體悟生死智慧 ,才能發現生死學的究竟意涵 。



      要如何死?就必須怎樣生!



      不傷害一切生命 ,是學習生死學的第一步。



      本書告訴您生命的真相,揭開生死輪迴的來處。只有淨化心靈,才能穿透死亡的幽谷,到達寂滅涅槃的彼岸。



      本書的核心特色,就是提醒人們唯有徹底省思.懺悔和發願,修正自己的錯誤知見和行為,才能了脫生死,完善屬靈的生命尊嚴。

    ?


     





    〈生死彼岸〉新書中英譯文稿

    〈生死彼岸〉---一部為您打開〈生死學〉奧秘的經典



    ---A Classic Opening the Mystery of for You

    自序:發現生死的核心價值

    Preface: Discovering the Core Value of Life and Death



    第一章:導論_臺灣當代生死學之研究

    Chapter 1: Introduction--A Study of Contemporary Thanatological in Taiwan



    第二章:探究生死學的真諦

    Chapter 2: Exploring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第三章:近代臺灣生死學文獻導讀

    Chapter 3: A Precursor to the Literature of Life and Death in Modern Times Taiwan



    第四章:解脫生死的靈性生活內涵

    Chapter 4: Liberation of the Spiritual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第五章:臺灣佛教殯葬禮儀的核心價值

    Chapter 5: The Core Value of Taiwans Buddhist Funeral Etiquettes



    第六章:生死學的終極關懷_生命終站的生死智慧

    Chapter 6: The Ultimate Concern for Thanatological _ Wisdom of Life and Death at the Final Station of Life



    第七章:生命關懷的宗教意涵與心靈產值

    Chapter 7: Religious Implications and Spiritual Output Value for Life Concern



    第八章:生死彼岸禪偈

    Chapter 8: Zen Verse for the Other Side of Life and Death Shores



    作者:劉易齋教授簡介 ?Author: Profile of Professor Liu Yi-Chai

    〈生死彼岸〉:劉易齋教授演義圖像

    < The>: Life Experience Playing Record of Professor Liu









    【聖凡一念˙生死有道】



    王漢國(佛光大學教授)




      多年來,我一直認為在各類書籍中,要以談生死問題的書最為難寫。因為,生死乃人之大事也。《論語》記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而「未知生,焉知死?」這段相當經典的對話,數千年來已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觀念。



      然而,生命的困惑是個人文問題,而非純科學問題。此誠如現代詮釋學之父、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所說的:「完整的知識包含著一個明顯的迴圈,每一個局部只有根據它所屬於的整體才能理解,反之亦然。」既然生死是人生的頭等大事,那麼若要為生命排難解惑,就必須在人文的思想領域和知識體系中去做深一層探究,並結合內在「經驗」的不斷焠鍊,方屬證道之本。



      老友劉易齋教授,治學嚴謹、以高為尚,器宇軒昂、風采翩翩。他以經年不懈對生命哲學的濃烈興趣,對生命教育的實踐力行,以及對生死問題的親身實證,終於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所以,當我拜讀《生死彼岸》的書稿之後,深為感佩他在書裡的一段話:「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步入了靈性和諧或衝突毀滅的抉擇關鍵時序,本人藉由數十年來創生的靈性教育之上游思想,揭櫫靈性昇華的生命淨化要領,希望透過『二入』與『六行』的如實禪修,以及觀想『四念處』的生命本來面目,將生命發展過程中的優質元素擷取,把劣質的物化糟粕予以揚棄。」



      實際上,易齋教授修習「內觀」禪有年,天賦秉性,體驗殊深,慈悲為懷,見解出眾。他對靈性教育的傳揚,也一直有著層次分明,脈絡一貫的布局,譬如他在書中所展示的「生命上、中、下游的靈性生活內涵圖」,即已勾勒出理想的生命藍圖。我們只要按圖索驥,循序漸進,不但可對生命中的無明與智慧,相互轉化,互為消長現象,會有更為貼切的體認,從而對生死問題、斷捨離的本質,乃至生命困惑的本源,皆能有著更加透徹的理解和解決之道。



      綜覽全書,除體系嚴謹、取材豐富,內蘊深厚、文筆流暢之外,尚有下列三大特色,甚值鄭重推介之。



      一、作者對中外各家經典,如數家珍,顯現其「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超拔卓識。



      二、作者研究「生死學」有年,充分發揮其言說與實務並重,認知與實踐合一精神。



      三、作者是以本書為憑,來體現其透過通識教學達成博雅全人教育理念的高雅志節。



      在新年伊始,大地春回之際,易齋教授用出版《生死彼岸》一書來呈現其不凡的學術成就,並為建構《生死學》的體系奠基,其對開發吾人的內在潛能,提升心靈境界,陶冶人文氣質和明了生死之道的貢獻至鉅,其情可感,其心可敬,其志可佩。欣蒙盛情邀約,故樂為之序。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