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393240
丘宏義
足智文化有限公司
2019年4月16日
280.00 元
HK$ 22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8393240
叢書系列:
政經歷史
規格:平裝 / 704頁 / 15 x 21 x 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政經歷史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人物史/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總統與我:政壇奇緣實錄(增訂版)
不廢江河萬古流:林清?回憶錄
川島芳子:男裝麗人的時代悲歌(全新修訂版)
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
臺灣原住民口述史:泰雅族和夫與日本妻子綠
內
容
簡
介
吳大猷先生究竟是誰?
他又做了甚麼事?
又為何被稱為中國物理學之父呢?
他帶引中國物理學,將其發展為世界水準。
他是偉大的教師;是諾貝爾物理獎李政道、楊振寧的啟蒙導師,終其一生,他們是師生亦如父子。
他是偉大的政治家;他阻止了蔣介石發展核武,台灣終能免於核戰危殆。
他也是偉大教育家;他改革台灣的科學教育,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奠定了發展基礎,可以說是台灣科學之父。
透過本書鉅細靡遺的描述,可以讓讀者更瞭解近代世界物理學艱困的發展過程、吳大猷先生的為人與思想,以及他真摯的感情世界。
好評推薦
「吳前院長除了是一位學者及最高學術機構的領導人之外,也是一個關懷台灣社會的知識份子,性情耿直、有為有守、常發乎真情、針貶時政與社會現象。古人常以道德、文章、事功品評人物,吳前院長三者具備,並且兼有知識份子關心民瘼、積極入世的精神與風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李遠哲
「吳大猷是我學物理的啟蒙和引路的恩師,沒有他五十五年前在西南聯大對我的教導和關愛,不可能有我今天在物理界的成就,我永遠感謝他。……吳老師為人正直、誠懇、坦誠、熱情、治學嚴謹。他一生忠實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他承繼了我們古有的道德傳統,發揚了近代的科學進步。……我引用莊子的<逍遙遊>寫成<大宗師>,對吳老師這位大宗師的寫照︰『真人真知吳大猷,飛舞飛鵬逍遙遊。翼若垂云,背負青天,莫之天闕。』」——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李政道
「新竹計畫,據我的了解,是當時要研究台灣如何發展原子彈。……當時的蔣介石總統以及蔣經國先生,都是傾向於要發展原子彈的。……(吳先生)以一個社會的良心者的姿態,詳細的描述為什麼他認為台灣發展原子彈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蔣介石同意了吳先生反對新竹計畫這個想法,正代表著蔣前總統對吳先生的尊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楊振寧
目
錄
偉大的學者───吳前院長追悼會致詞�李遠哲
大宗師───悼吳大猷老師�李政道
典範永存───憶吳大猷老師�楊振寧
歷史人物�丘宏義
致謝�丘宏義
第一部 成長之路
【第一章】?? ? 轉變的中國
【第二章】?? ? 大學生活
【第三章】?? ? 留學美國
【附錄】 物理演進短史
【第四章】?? ? 回到北京
【第五章】?? ? 抗日戰爭
【第六章】?? ? 西南聯大(一) ───學術環境
【附錄】 美感、對稱性、群論、李楊學說及時間是否能逆流
【第七章】?? ? 西南聯大(二) ───生活環境及時局
【第八章】?? ? 戰後的中國
〔第九章】 返鄉及出團
【第九章】?? ? 在加拿大
? 【附錄】 等離子物理
【第十一章】 冠世走了
【第十二章】 台北核武計畫
【第十三章】 思想體系(一) ───量子力學
【第十四章】 思想體系(二) ───中國科學發展及高等教育
第二部 感情生活
前言───感人的故事
【第十五章】 葆之
【附錄(一)】 柏仁和他的祖父�吳葆之
【附錄(二)】 童年記事�吳葆之
【第十六章】 斷線風箏與吟之
【第十七章】 哲人之萎
【附錄(一)】 葆之給作者的信
【附錄(二)】 吳大猷給吟之的信
紀念文
記憶父親 吳葆之�作 吳吟之�譯
哲人雖萎,典範永存�沈君山
教育界的老頑童�吳 京
永遠的吳先生 �李榮章
我的恩師與他的女兒�李述忠
吳大猷先生在水牛城�林多樑
吳先生的學者風範�黃偉彥
我們心中的吳大猷�韓汝珊、韓汝琦
吳大猷先生年表
序
推薦序
偉大的學者 吳前院長追悼致詞
李遠哲
吳前院長大猷先生在三月四日仙逝,我們為台灣失去這樣一位偉大的學者與可敬的長者,感到十分悲痛。
吳前院長畢生從事學術研究與教育工作,他的成就與貢獻非常崇高卓越,享譽海內外,早已獲得大家的肯定與讚揚。
本院在民國三十七年選出第一位院士,吳前院長是其中之一,民國四十六年本院舉行遷台後的第一次院士會議,因為吳大猷院士在會中提議政府應該制定長期學術計畫,經胡適院長的協助推動,隔年政府成立了「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長科會);民國五十六年,「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科導會),與「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 (國科會)成立,由吳大猷院士擔任主任委員。因此,吳前院長可說是台灣科學發展的主要奠基者與推動者。國科會成立之初,原本只限於推展自然學門的基礎科學研究,吳先生則主張國科會應該繼承胡適先生在長科會時代的傳統,將自然與人文及應用科學也包括在內,這是到今天為止國科會業務中仍包括人文與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關鍵。
民國六十七年本院第十三次院士會議舉行時,吳大猷先生與一些院士共同提案建議本院制定五年發展計畫,以爭取更多的研究經費與人才,提升本院的研究水準。經院方的努力,得到政府的支持。民國七十一年起中央研究院開始實施第一期五年計畫,這是本院最近十餘年來,得以脫胎換骨發展的轉捩點。
由於五年計畫的實施,本院在預算成長、院區擴展、研究設備改善、人才召聘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突破與進展,研究成果的質與量隨之提升。民國七十二年,吳先生接掌本院,擔任第六任院長,對第一個五年計畫積極推動。民國七十六年底,為了使第一期五年計畫之既有成效繼續發揮,吳前院長為本院爭取到第二個五年計畫,前後十年計畫實施之後,使原在籌備中的生物醫學研究所(生醫所)、分子生物研究所(分生所),及原子分子研究所(原分所)正式成所;同時也新設了中國文哲研究所、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三個籌備處;另外,美國文化研究所擴大為歐美研究所,三民主義研究所更改名稱為中山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為了延攬傑出人才 ,吳前院長爭取國科會的支持,為本院生醫所成立「延攬傑出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人才」專案,給予特殊人才不同的待遇,後來在這個專案的基礎上,使本院在民國七十九年修訂組織法時訂定特聘研究員的相關條例,這是本院召聘高級傑出人才的一大幫助。
吳前院長本身是物理專家,但人文關懷非常濃厚,對於本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支持與鼓勵十分用心,史語所所藏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與出版,二十五史資料庫與檢索系統的建立、近史所經濟檔案的整理與檔案館的建設,都在他的任內展現成果。他也關心西方社會科學理論中國化的問題,曾為此由本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研討會,吳前院長特別親自到香港參與該次會議。對於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時代意義,他也十分關注,為此他特別在民國八十年向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申請經費補助,聘請劉廣京院士、張玉法院士及近史所陳永發研究員共同撰寫通論性質的《最近兩百年中國史》,分晚清篇、民國篇、中共篇,三個不同的階段,各自成書,其中後兩本書已完稿出版。
除了對本院的貢獻之外,吳前院長對推動台灣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及維護台灣在國際學術組織中的地位,也有關鍵性的作用。全世界重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是「國際科學理事會」,簡稱ICSU,一九三一年成立,中華民國是在一九三七年以中央研究院代表中國(China)的名義加入。一九五○年之後,中共政權成立,但中國大陸一直不是會員,民國六十年台灣退出聯合國,過去參與的許多國際組織也被迫退出,或被中國大陸取代。我們在ICSU的會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吳大猷院士在錢思亮院長的指派下,開始擔任本院出席ICSU兩年一次大會的首席代表,經過五次ICSU大會的折衝,到了民國七十一年ICSU的第十九次大會,達成中國大陸入會,但台灣仍保留會籍及投票權的艱難任務。
吳前院長除了是一位學者及最高學術機構的領導人之外,也是一個關懷台灣社會的知識份子,性情耿直、有為有守、常發乎真情、針貶時政與社會現象。古人常以道德、文章、事功品評人物,吳前院長三者具備,並且兼有知識份子關心民瘼、積極入世的精神與風骨,這是我們今天在這裡追思吳前院長,可以再三感念的。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原文收錄於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編輯之《典範永存───吳大猷先生紀念文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