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
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家相遇:因為她們,世界變得更好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8423770 | |
|
|
|
張文亮 | |
|
|
|
字畝文化 | |
|
|
|
2019年4月24日
| |
|
|
|
107.00 元
| |
|
|
|
HK$ 85.6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578423770叢書系列:Learning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Learning
|
|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人物史/傳記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由金鼎獎得主張文亮與插畫家蔡兆倫聯手,又一傑出新作
生命是一場值得歷練的探險,她們只管帶領世界,勇敢往前。
「我想讓學生知道,科學研究不在乎性別,而是誠實、愛人與認真的心。迄今,我還在講科學的故事。」——張文亮
科學研究不分性別,但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科學家卻以男性為主,很少有女性參與其間。本書講述10位傑出的十九世紀女性科學探險家的故事,她們當中有人是改革自然科學教育的生物學家,是世界第一位女醫生,是保育瀕臨絕種植物的先驅,是建立精神護理制度的先鋒、近代食品安全的推手,是工業毒害學開創者,是醫學院第一位女教授……
本書是張文亮教授透過動人的科學家傳記,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科學的發現,其程序以及理念如何影響全世界的重要故事。
這些十九世紀傑出的女性是——
露易絲?? ??? ?(Graceanna Lewis,1821-1912,生物學家)
布雷克威爾?? ? (Elizabeth Blackwell,1821-1910,世界第一位女醫生)
弗碧綺?? ??? ?(Kate Furbish,1834-1931,勇於探險的植物學家)
理察絲?? ??? ?(Linda Anne Judson Richards,1841–1930,建立精神護理的先鋒)
史華璐?? ??? ?(Ellen Swallow,1842-1911,近代食品安全的推手)
波特?? ??? ?(Helen Beatrix Potter,1866-1943,英國作家及自然科學家)
蔡斯?? ??? ?(Mary Agnes Chase,1869-1963,禾草學專家)
哈彌爾頓?? ??? ?(Alice Hamilton,1869-1970,工業毒性化學開創者)
耐斯?? ??? ?(Margaret Nice,1883-1974,鳥類生態學家)
道西葛?? ??? ?(Helen Brooke Taussig,1898-1986,心臟醫學大師)
本書特色
十九世紀不為人所熟知的先驅女科學探險家們,在張文亮教授筆下,是一篇篇動人且發人深省的傳記故事,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和人道主義,她們更是激勵近代女性投入科學及相關研究的重要推手。
?
|
|
目 錄
|
前言
自序
1.鳥類、細菌與水中無脊椎動物的分類學——葛蕾絲安娜•露易絲
2.世界上第一個女醫生——布蕾克威爾
3.野花的美拭亮我的雙眼——園藝學家弗碧綺
4.憐恤人的天使,飛翔吧!——理查絲與精神護理
5.二十世紀「食品與藥物管制法」的先驅——史華璐
6.將欣賞大自然的喜悅留給兒童文學——波特與小兔彼得
7.為小草去探險——蔡斯與農藝禾草學
8.為了蘆葦我不能倒下——工業毒害學開創者哈彌爾頓
9.與披著羽毛的音樂家相遇——耐絲與鳥類生態學
10.聽,孩子的心聲——道西葛與兒童心臟醫學
參考書目
?
|
|
序
|
前言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科學家以男性為主,很少有女性參與其間。二十世紀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卻風起雲湧,在科學界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例如獲得諾貝爾獎的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傑出的物理學家吳健雄(1912-1997)、生態學家《寂靜的春天》的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等人。
這批近代女性科學家的成就獲得普世肯定,並影響許多女孩從小就志在理工領域。她們的成果,導因於十九世紀,少數女性以傑出的科學研究成果,證明女性也能從事科學研究。
十九世紀重要的傑出女性科學家,包括:
?
露易絲(Graceanna Lewis,1821-1912,生物學家)。
布雷克威爾(Elizabeth Blackwell,1821-1910,世界第一位女醫生)。
弗碧綺(Kate Furbish,1834-1931,勇於探險的植物學家)。
理察絲(Linda Anne Judson Richards,1841–1930,建立精神護理的先鋒)。
史華璐(Ellen Swallow,1842-1911,近代食品安全的推手)。
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1866-1943,英國作家及自然科學家)。。
蔡斯(Mary Agnes Chase,1869-1963,禾草學專家)。
哈彌爾頓(Alice Hamilton,1869-1970,工業毒性化學開創者)。
耐斯(Margaret Nice,1883-1974,鳥類生態學家)。
道西葛(Helen Brooke Taussig,1898-1986,心臟醫學大師)。
這十位女性都值得我們認識。本書以最特別的生物學大師葛蕾絲安娜.露易絲,做為開卷人物,因為她不僅對分類學有傑出的貢獻,更克服了當時社會認為女性不適合學習科學的觀念,而且對於日後的自然科學教育有深遠影響。
自序
以科學歷史故事教科學
當人剛出生時,是來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有陽光、有風吹、有蟲鳴、有鳥叫、有冷熱、有父母說話的聲音、有奶喝、有衣服穿,這是個沒來過的地方。孩子充滿好奇,左看右看,靜靜傾聽,牙牙學語。
在科學教育,十歲以前的孩子都是「天才」。他們因好奇而學習,因純真而發問,愛聽故事而喜悅。以後,許多孩子受教育愈多,似乎知道的愈來愈多,卻漸漸失去了學習的好奇、純真與喜悅。到中學變得沒興趣,到大學還問:「學這麼多,有什麼用?」出了社會,忙這個那個,忘了清晨的陽光多溫柔,吹過樹梢的風聲多好聽,天上的雲彩每日有變化。
我在大學教書多年,工作之餘,也到高中、國中、小學和學生分享,思索這種科學教育銜接上的斷裂,應該如何彌補?我逐漸用「科學歷史故事」來教學生「科學」,因為: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是比較沒有壓力的學習。第二,用歷史教科學,是讓孩子知道科學發現的時代背景,與前因後果,而非只有公式計算與證明。第三,用文字呈現科學故事,可讓孩子知道文字,可以表達科學的發現、程序與情節。
這本書是在這種科學教育的理念下,寫下來的。一九七八年,我在台灣大學唸研究所時,有一晚,受邀在一社區的教育講座講「清潔劑與界面化學」。我知道界面化學的科學原理,我以「洗衣粉與肥皂的發現史」分享,那一晚來聽的人坐滿教室,椅子還排到教室外。我第一次體會科學故事,是科學的教育方式。
一九八一年,我到美國念書,我讀了更多科學史的書。美國圖書館常有舊書拍賣,一大袋舊書,美金一元。我購買、我閱讀、我整理,而後講給我的忠實聽眾——妻子聽。
一九八九年,我回來臺灣教書,上、下課時講給學生聽,學生也愛聽。這本書,就是其中一批以女性科學家為主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科學研究不在乎性別,而是誠實、愛人與認真。
迄今,我還在講科學的故事。
?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