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72747
熊仁謙
究竟
2019年5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1372747
  • 叢書系列:哲學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0.8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哲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邏輯/思考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

    又一創新力作



      人有聚焦負面的天性,看事情往往會「你們都有,我卻沒有」;

      人有思考節能的天性,總是「一因論」,上演想法私奔效應;

      人有腦補劇情的天性,經常憑空講出非真相的故事;

      人有未來不可測的悲觀天性,帶有不可能改變的末日感……



      面對人的諸般天性,作者透過印度哲學的洞見和覺察練習,

      帶領我們一層層遠離斷見、跳脫認知陷阱,活出生命大智慧。



      印度哲學的人生輪觀點,

      帶我們從清晰的「認知─情緒─行動」環節,

      不斷向內鬆綁、放下、轉化,

      直至心下豐足圓滿。



      現代人對「情緒勒索」一詞大多不再陌生,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勒索你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當對方的反應與我們的預期不符,放大的感受,錯誤的認知,在在扭曲強化了種種情緒。



      印度哲學裡一直有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觀點,因為理性的認知到事物與情緒的面貌,可以為我們的心帶來平靜與專注,幫助我們採取更貼近真實且有利於自己的行動。



      複雜的人際問題,也能以印度哲學的思維來解決與回應,因為不論外在問題為何,我們都可以往內轉換想法,鬆綁被自己勒索的情緒、被自我綁架的認知,用更寬闊的觀點與心境,化解人生難題。



      印度哲學的思維練習,不只是訓練我們保持理性,感到內在平靜,

      也在於瓦解我們解決問題時會有的恐懼感受與諸多想像。

      當我們能看出自己主觀認知上的錯誤,

      對客觀現實有更貼近的認識,

      就能戰勝人類天性之中思考節能又悲觀的本能,

      從生存模式轉為真正自在的生活在這個世上。



      本書揭示了從正常的感受,到扭曲的情緒之間,會經歷的三種歷程。



      認知到這樣的過程,就像是為你和你的心提供了「你不需要這樣想」的靜心解方。



      而印度哲學「如實」的思維練習,則從每一天遇到的問題開始,不再像過去一樣,以為自己一定得這樣想、那樣做,最終能讓你的思想更符合現實,遠離斷見與常見的認知陷阱。



    本書特色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90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熊仁謙,再一創新力作:以印度哲學解析現代人被自我認知綁架,而無法活出快樂自由自主的生命。



      ◎獨特印度哲學觀:相較於西方科學與世界觀,看待情緒問題的分科治學態度,本書依循印度哲學的傳統,以跨學科、多元世界觀的概念,討論情緒如何構成、被扭曲、誤解,包括對事件的起因、本質、結果的探討與看法。



      ◎提出自我認知謬誤的新觀點:比如,對於「情緒勒索」新解──看出是情緒勒索,還不夠;真正勒索你情緒的,是你的預期與結果落差;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名人推薦



      田定豐 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吳淡如 作家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誠摯推薦



      我們常被慣性思考侷限了人生的可能,也漸漸失去了認識自己的機會。

      透過仁謙這本新書有系統的思維解構和實例印證之下,讓我們有機會省思各種情緒影響行動的來龍去脈,而能徹底還原自己的本來面目。──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 作家


     





    序 升高人生視角,讓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

    ?

    章 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自己

    「知道原因」跟「解決問題」,其實是兩回事,

    識出了情緒勒索,只是起點;

    認知到勒索你情緒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才能從錯誤的思維中得到釋放。

    了解扭曲、加工情緒的過程,從中改變舊有的思考習慣。

    ?

    識出了情緒勒索,然後呢?

    錯在我,表達了自我?

    正因為「你在意」,他人才得以情緒勒索你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賽利格曼教授和他無助的小狗

    越想找出「一個」原因,生出越多新問題

    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預期感讓現代人渴望越多,越匱乏

    悲觀天性是生存優勢,亦是生活劣勢

    愛講故事,自尋煩惱

    一個不小心,成了自己情緒的糾察隊

    恐懼使我們對情緒的認知變單薄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不再以直覺之心做出判斷

    ?

    第一章 還給情緒本來面目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又為什麼扭曲情緒?

    印度哲學認為,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再正常不過,

    然而,單純的「感受」經過扭曲加工,變成了「情緒」,

    又帶來了「行動」,一發生問題,就想做些什麼,用行動不斷彌補,

    卻發現再怎樣努力,預期感與結果的落差越來越大,

    也回復不了原來的模樣……

    唯有認知到扭曲加工的過程如何運作,才能看到解決問題的契機。

    人類天性在意「感受」,而非「現實」

    ?

    損失感受到的痛苦,遠大於得到的喜悅

    「感受」只是單純反應,「情緒」才會讓你「付諸行動」

    再怎麼補償,也無法回復本來樣貌

    聚焦負面

    強化──末日感

    陳述故事

    情緒遺毒,讓你一有不滿,就非得做些什麼

    只能這麼做,其他方法都沒用?情緒遺毒的強烈排他性

    抓癢很舒爽,但永遠比不上不癢時舒服

    假性解決問題,只會弱化理性思考力

    信念復信念,產生無限損失感

    讓情緒回歸本來樣貌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開啟理智,正確地認識起因、當下、結果

    ?

    第二章 重新聚焦,找到未來多元可能性

    同樣的事件,

    感受不同,聚焦面向不同,就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看清現代社會「匱乏感」

    如何毒化你聚焦事物多元面向的能力。

    瓦解我們對結果不現實的期待,

    以新的行動,建立新的認知。

    人類天性關注負面

    ?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就好了嗎?

    向前付諸行動,不忘向後觀看自己

    結果是中性的,不能期待只有好,沒有壞

    用主觀照亮他人,卻照不見自己的盲點

    一切只是「你以為」,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思考過

    創造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一切只是戲論

    ?

    第三章 弱化末日感,看見當下事物如實模樣

    每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不會改變」「不會變好」

    會讓我們以為末日將至,甚至退縮不前。

    理解「得」與「失」會同時發生的事實,

    扭轉忽略了「得」、只看到「失」的舊思維,

    接受並貼近事物「如實」的樣子。

    ?

    人類天性悲觀

    未來當真不會改變,也不會變好?其實是對變化的敏銳度不足

    對未來的認知維度太窄又太短

    對抗大腦思考節能的天性

    為「悲觀」找一位旗鼓相當的對手

    提高對「得」的認知敏感度

    將關注焦點從「別人」身上,轉向「過去的自己」

    多了些得,也多了些失;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成為理性樂觀派

    ?

    第四章 停止陳述,貼近真實人生故事版本

    人天生愛說故事,

    又只能說出「因為……所以……」,

    過於簡化了問題。

    停止在情緒上打轉,多想「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建立多因論世界觀,

    就此鬆綁激情、緊繃、衝動的扭曲情緒。

    處理事情的三種錯誤心態:歸因環境、不夠努力、能力不足

    ?

    人類天性愛說故事

    問題不是「想太多」,而是我們「想太少」

    為現在的諸多困境,找一個過去的原因

    你對自我的認知,左右陳述內容好壞

    私奔效應:以為遇事不順,只要逃離單一原因就好

    鬆綁對一因論的執念

    多因論的世界觀,才是真正的尊重

    •走出自我誤解的迷局:掌握因,得出你想要的果

    ?

    ?





    自序



    升高人生視角,讓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




      「你學哲學?哲學人在幹什麼?學哲學要做什麼?」

      「你們會不會太過理性,然後沒有情感、很冷血啊?」



      這是大家聽到我在推廣印度哲學時,時常會有的疑問。



      二○一六年起,我與幾個朋友在YouTube 創建「快樂大學」頻道,最簡單的初衷,就是希望世界能因為多一點印度哲學,而變得更美好。



      發展至今,我一直嘗試的,不外乎「如何用更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印度哲學」,以及「如何把這些哲學道理,應用在一般生活場景」;更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印度哲學本身的厚度,但同時也要達成普及的目的。好比我去年書寫《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時,整本書前半部至少大改三次,我才稍感滿意;最重要的是,我感到對得起自己的初心。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黑暗與摸索的過程。印度哲學無比龐大,涵蓋了宗教學、哲學、邏輯學、語言學等各式各樣的體系,同時又較為關注更抽象化的哲學問題,要從其中萃取出能夠裨益社會大眾、但又不偏於自我詮釋的思想,對我來說,難度不低。



      不過,有幸得到讀者積極的討論與回饋,加上我自己近年來對其他學科的吸收與粗淺了解,慢慢看出自己想介紹給大家的、源自印度哲學中的思想本質為何。討論這種思想本質之前,我想先聊聊現代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或者說,本書想要嘗試解決的問題。



      各種學科都指出,人類的大腦重視的是物競天擇下的生存。因此,它有很多設計本身不是「重真相」,而是「重生存」;更要命的是,這種「適合生存」的大腦,其實並不是為現代人設計,而是為千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量身打造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都對現代社會有點「水土不服」。



      舉例來說,大腦決定我們對於糖分有難以抗拒的熱愛,但我們都知道,攝取過多甜食會造成嚴重生理問題;所以吃太多巧克力、蛋糕,對我們是不健康的。既然如此,為什麼大腦會有這樣的設計呢?



      再將場景拉回遠古時期,當人類的祖先還住在森林裡時,最甜、最甜的食物,就是水果而已,而水果對人體的傷害,遠不及蛋糕可怕。大腦許多的求存模式,其實是為了古代人類所設計,但人類突然發展太快了,以致於這些設計開始成了掣肘我們的幫凶。



      人類的大腦現況不適合今日的生活,許多學者也一再強調與警告我們這一點,尤其是大腦的兩種機制對我們影響至深,無論是所謂的「直覺腦」和「理性腦」,或是「本能」和「理性」,或是「快」和「慢」。



      現代社會發展追求「快速」、「即刻」,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訴求做為需求,這樣的社會制度,讓人的大腦不停使用「快速」、「本能」、「直覺」的組合來回應,而非緩慢、理性、邏輯的回應模式,這讓我們越來越活在「自以為是」的假象中。



      當我們習慣用「本能」和「情緒」來處理事情,就容易誤會「情緒的宣洩」與「事情的解決」兩者的差別:好比處死一個虐童犯,與真正從社會制度上減少虐童事件,前者僅是情緒的宣洩,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



      然而,大腦經過這一系列的「洗腦」,早已分不清「假象」與「真象」。



      另一種狀況,則是我們將一系列「思維」變成「本能」,比如「只要……就一定……」這種簡化型因果思維,早已成為一種「本能」,所以不論其真或假,我們已經習慣用這種錯誤的思維方法來看待事情,離真實更遠,更遑論解決問題。



      對於這種現象的觀察與反思,非常有助於我去建構想要介紹給普羅大眾的印度哲學,亦即用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稍微瓦解這種本能邏輯,也稍微接近理性的判斷。



      二世紀時, 印度次大陸上出現一位影響後世甚巨的哲學家──龍樹(Nagarjunna),他著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是《中論》,整部作品都圍繞在一種辯論技巧「應成」之上,來論證各種思想上的問題。



      龍樹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提出一個新的主張,來反對別人的思想哪裡有問題,他採用的方式是自己要先「升高視角」。



      比如說,當我們很開心地想跟朋友分享一個好消息時,如果對方口氣冷淡,我們當下的直覺反應或許是:「欸,我打電話跟你分享,你這什麼態度?」並且糾纏在這種情緒反應之上。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提高自己的視角,先去分析、觀察對方這種行為,會不會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是不是他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當我們升高分析視角,就會慢慢鬆動自己原有的成見。



      龍樹在《中論》中所採用的討論技巧,大抵如此;所謂「應成」,就是將對方的成見、認知、邏輯,往下推測,讓對方慢慢意識到自己成見中的矛盾與問題,而不需提出新論點、用反駁的方式來擊倒對方。掌握這種「升高視角」、「自然發現思維盲點」的技巧,是龍樹對於佛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這麼做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到某個真理」,相反地,龍樹認為,人類思維有其極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證偽」,也就是證明自己某些思維的矛盾與錯誤,來慢慢瓦解既有的成見。這個過程的目的、其實就是其手段:透過瓦解本能腦的成見,來放慢整個認知運作的進程,進而啟動理性的思維。



      不少人容易誤解的是,當一個人變得理性、他將不再感性,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情緒是人的本能。以剛才的例子來看,依照本能腦的邏輯,我聽到朋友冷淡的反應,八成會以「憤怒」這個負面情緒來立即回應他;但如果我們能摻入理性思維,這個回應或許會轉變成「關心」、「擔心」這種更為正面的情緒反應。



      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讓「理性」跟「情緒」做朋友,讓自己的情緒更有深度與暖度,而不是下意識的快、急、衝動。



      就像龍樹的後人所說的:「超越主見的捆綁,才能帶來真正的溫暖。」


    熊仁謙,二○一九年三月於台北




    其 他 著 作
    1. 半神:安住亂世、活出神性的30個生命基礎課
    2. 半神:安住亂世、活出神性的30個生命基礎課【作者親簽限量版】
    3. 難以勸誡的勇氣
    4.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限量親簽版)
    5.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