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三):當代臺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0831
楊裕富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5月08日
110.00 元
HK$ 9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110831
叢書系列:
頂尖文庫
規格:平裝 / 270頁 / 17 x 23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頂尖文庫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內
容
簡
介
「臺灣設計美學史」:一本從盤古開天描述到當今的臺灣設計美學著作,以考證過後的神話與歷史事件來詮釋複雜的臺灣設計美學發展過程,讓這樣的詮釋能夠成為設計人活用的元素與一般人欣賞設計藝術作品的切入點。
全書分三冊:分別是「神話至明」、「盛清臺灣」、「當代臺灣」。
「當代臺灣」冊,1895年至2015年期間,又分為日據時期與光復迄今兩段,日據時期從人口消退變化與殖民地政策分析審美取向的官方與民間差異,光復迄今則從人口快速成長與政治經濟的變化,論及設計美學的成長與墮落並存,並佐以設計建築繪畫三領域作品的解析,來互相印證設計美學與設計作品的明顯關係。
?
目
錄
第七章:日據時期的台灣設計美學
7-1,日據時期的人口政策與社會變遷
7-2,三個半原鄉引力下的藝術類型與發展
7-3,日據時期的建築設計美學
7-4,日據時期的工藝美學
7-5,日據時期的繪畫美學
7-6,日據時期台灣設計美學觀察小結
第八章:光復迄今的設計美學發展
8-1,光復迄今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8-2,脫殖民史觀到設計美學的前瞻性
8-3,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發展
8-4,工藝、工業設計與建築裝飾工藝美學
8-5,繪畫美學與視覺傳達設計美學
8-6,小結:審美品味的人口主流與市場主流?
序
序言
「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起心動念於三十年前籌備雲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時候,那時一邊在工業設計系教書,另一邊在準備建築系的設系提案及向教育部提出課程師資設備計畫書。
那個年代,重視本土的口號已經響徹雲霄,然而相關本土設計的相關教材乃至於師資卻極其缺乏,工業設計史幾乎全是英國工業設計史或西洋工業設計史,建築史雖然有中國建築史的教材,但多數只談到盛清時期就結束,教材上尚未採取臺灣建築史料進入建築史的階段。然而我們的設計教育目標卻強調能培養出具中國文化特色兼具臺灣本土文化特色的設計人才。我覺得這樣子的教學資料而要達成相對的教育目標,幾乎是緣木求魚,所以就一頭栽入臺灣本土設計資源的研究,連續多年向國科會提出年度研究計畫案。
隨著十餘次的國科會研究計畫的完成,我的「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材料也收集得相當豐富,再加上二十年前主持過三個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案,其中竹山社寮紫南宮的社區總體營造案的經驗,更讓我對民俗宗教的實際活動有更深刻的體驗,社區總體營造案進行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更豐富了「臺灣設計美學史」的相關內容的提煉。所以我就開始著手這本「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初步寫作。然而這本「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也隨著我的教學回饋而有相繼的寫作調整,如今出版的已是我「臺灣設計美學史」寫作上的第三個版本了。
回顧這麼長期的寫作過程裡,該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首先該感謝的是國科會連續十幾年核准我所提出來的研究案,其次感謝文建會核准的「竹山社寮紫南宮的社區總體營造案」與當時文建會副主任委員陳其南先生的指導與鼓勵,再其次則感謝我的碩班研究生與博班研究生們在上課過程中與我的激烈又營養的互動,以及我所指導的研究生們中有三十幾位以傳統與當代建築,傳統與當代工藝為研究對象時,所進行辛苦又踏實「田野調查成果」的滋養,特別是許峰旗博士與馮永華博士在工藝史與視傳設計史上的深入研究,在在都形成本書的重要養分。
最後也要謝謝元華文創公司在出版業艱困的年代挑選本書出版的眼光,更謝謝元華文創的蔡佩玲經理與編輯們辛勤的作業,才能讓這三本埋沒十年的好書能順利出版。謝謝,謝謝所有幫助這本書形成與出版的朋友們,也預先謝謝對這系列感到興趣的讀者們。謝謝!! ?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一):神話至明
2.
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二)
3.
東方設計美學
4.
設計美學(第二版)
5.
傳統設計美學原論
6.
設計美學
7.
後現代設計藝術
8.
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9.
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