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坦雅在「樂的交響詩」的第一首〈大海〉,則是以德布西的〈大海〉作為互文主體,呈現了另一種書寫風格。德布西的《海》據說受到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名畫〈神奈川衝浪裡〉的影響,共有三個樂章,分別是:〈海的黎明到中午〉(De l’aube a midi sur la mer)、〈海浪的嬉戲〉(Jeux de vagues)、〈風與海的對話〉(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他透過音樂把心裡對海的印象,與具體的感受,試著藉由音律呈現,可以說是印象樂派的代表作之一。坦雅以「四、四、四、五、三」的五段式結構作為書寫方式,可以看出她在結構面上的設計,也希望能夠符合樂理概念的傾向,但同時也能呈現德布西在《大海》這首交響曲中動靜感的層次。德布西曾說:「音樂是由音色,與擁有節奏的時間所構成。」如果把這樣的概念放在坦雅的這首詩中,一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