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654655
原 聖
鄭天恩
八旗文化
2019年6月12日
183.00  元
HK$ 146.4  






ISBN:9789578654655
  • 叢書系列:興亡的世界史
  • 規格:精裝 / 432頁 / 14 x 21 x 6.0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興亡的世界史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最初的歐洲人」──凱爾特,他們建立了西方文明的基底,

      卻被羅馬和基督教文明覆蓋,視之為邊陲的「野蠻」文化。



      凱爾特不只專屬於愛爾蘭!而是歐洲世界共通的文化遺產。

      找尋最原始純粹的異教文化,從民俗學、語言學、歷史學全面解讀歐洲的起源!




      一九八○年代後半,歐洲掀起了一波重新發現「凱爾特」的風潮。當時蘇聯勢力衰退,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九三年歐盟誕生,在歐洲逐步邁向大團結、重獲新生之時,凱爾特文化被視為是全歐洲共通的遺產,受到各國矚目。



      雖然長久以來認為歐洲文明的基礎是羅馬與基督教文明,這點非常具有正統性,但這兩者並非歐洲所獨有。若再往更早之前追溯,在羅馬與基督教出現之前,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可作為歐洲獨特認同基礎的,正是凱爾特文化。



      「最初的歐洲人」凱爾特,在經過漫長時光後,仍在歐洲文化之中深植了某些如今我們依舊熟悉的元素,像是妖精、巫女、小人族、巨石文化、亞瑟王傳說。本書將以布列塔尼、愛爾蘭為中心,掌握其未受時代渲染的真實樣貌,帶領我們踏上尋找歐洲根基的知識之旅。



      ■獨一無二、首次出現全面的「凱爾特歷史」!

      凱爾特文化是了解世界史、尤其是西方文明關鍵的最後一塊拼圖。




      在凱撒的時代,凱爾特人這個稱呼,是指以高盧地區為中心生活的人群,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在主流文明中被書寫。更久遠之前的古代,從不列顛群島、伊比利半島,乃至中、東歐到小亞細亞的一部分,都存在著與高盧人語言相通的集團,這就是我們大致可用語言範圍所定義的凱爾特文化圈。本書便是闡述這一文化圈的人們遭遇了何種歷史變遷的通史。



      「凱爾特」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元前五世紀,並於西元前一世紀成為該族群的自稱。只是,這樣的稱呼也只用到西元五世紀為止。七世紀的神學家聖伊西多祿在著作中,還曾提及過去伊比利半島上存在凱爾特人,但當時這個民族的蹤影已消失不見。到中世紀後期,高盧人、凱爾特均已遭遺忘。



      至十六世紀以降,「凱爾特」這個稱呼當作自身民族的起源與文化認同的展現,被歐洲人再次使用。故此,「凱爾特」重新復活登上歷史舞台。存在於歐洲文明之中,時而潛伏、時而外顯的「凱爾特水脈」,是貫穿西方文明的關鍵。



      ■「說到凱爾特的話,就是愛爾蘭!」……真的是這樣嗎?

      現今認識的凱爾特,已是重新解讀的產物──回歸凱爾特的真實脈絡。




      目前多數關心凱爾特文化的人必會造訪之地是愛爾蘭。有關凱爾特歷史與文化的概論書籍,主要都是以愛爾蘭為中心。雖然一般都認為,從歐洲大陸移住到不列顛群島的古代凱爾特人,被羅馬人與基督教徒追趕,獨自在愛爾蘭島艱苦地生存下來,但是最近的研究正在否定這種常識。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愛爾蘭把凱爾特文化當成國家認同的基礎來加以主張。愛爾蘭是因為在近代成為獨立國家,需要面對如何追溯歷史斷裂的課題,才尋求將凱爾特文化作為起源;這不過是二十世紀,乃至於最近發生的事。



      但是實際上,對凱爾特文化進行實證性的歷史檢驗時,愛爾蘭的分量反而降低了;甚至可以說,它和古代的凱爾特之間完全沒有關聯。本書釐清了從語言學與歷史學兩方面看見的「凱爾特文化圈」之間的奇妙「錯位」關係,展示了包括法國布列塔尼、英國的康威爾、曼島在內的凱爾特文化之分佈。



      ■妖精、巫女、小人族、巨石遺跡,與歐洲家喻戶曉的亞瑟王傳奇──

      發掘有別於基督教文化、凱爾特在歐洲留下的豐富元素。




      相較於我們今日對歐洲的進步印象,透過凱爾特文化所呈現出的「歐洲」還有另一個面相,那就是被羅馬文明與基督教所壓抑,視之為野蠻、雜亂無章的文化。這些文化要素包括,以英國巨石陣為代表的巨石文化、及妖精、巫女、惡鬼、小矮人等等今日仍常在電影小說中借題的地方傳說。這些我們熟悉的要素,其實源自在古代一直被視為邊陲文明的凱爾特人。



      今日凱爾特人最知名的故事,便是九世紀時出現、到了十二世紀前半化為文字而記錄下來的亞瑟王傳奇。「亞瑟王」代表的角色,便是日耳曼人大遷徙、入侵大不列顛島時,當地人之中奮勇抵抗侵略者的英雄。即便無法從史實上證明他的事蹟,但亞瑟王的形象經過多次傳承、再生,已成為無比真實的存在。



      ■經過漫長歷史潛伏的凱爾特水脈,最終在近代形成「凱爾特學」,

      也成為歐洲在二十世紀末創建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長久以來因為基督教文明覆蓋,而被邊陲化的「凱爾特」,成為「異教」般的存在。然而,凱爾特文化並未因此被消滅,而是以地方民俗、傳說的形式保存下來。透過近代民俗學的成立,有關凱爾特的文化要素被重新挖掘、蒐集。另一方面,隨著民族國家的出現,凱爾特人也被法國視為是「我們的高盧祖先」而被正式納入正史之中。



      到了二十世紀初,愛爾蘭以凱爾特當作建構自身民族起源的基礎之後,凱爾特一直以來被壓抑的文化水脈在二十世紀噴發出來,透過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文學的建構,「凱爾特學」於焉成立。跨越世紀之交,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成為歐洲共同的珍貴文化資產。



      然而,此時充滿活力、具有豐富內涵的「凱爾特」,已經距離「真實」的面貌相距甚遠,成為結合歷史與虛構、事實與想像的學科。本書透過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試圖客觀地掌握凱爾特穿越漫長時光留給後世,清晰卻又模糊的文化遺產。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從古代延續至今的「凱爾特文化水脈」,雖然在歐洲史中超脫了國家疆界與民族框架,且被當成建構歐洲共同體的文化基礎,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時,掀起重新解釋的熱潮。然而,凱爾特人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處在主流文明之外,被視為是「邊陲」的野蠻文化。如今,歐洲似乎又再度面臨分裂的命運,未來凱爾特的水脈,會再度成為團結歐洲的關鍵角色嗎?



      本書的啟示是: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在亞洲大陸的外緣,東南亞文明的前線,長久以來也受到中華史觀所桎梏。凱爾特在被無數次的解釋後,不但成為可塑性、包容性極強的文化,當中一些「異教」元素,反過來深深融入主流的西方文明之中。台灣是否能像凱爾特一樣,釋放出自身的文化潛力,同時發揮出中心與外緣、文明與野蠻、大陸與海洋、正朔與悖逆等,彼此矛盾卻又相容的力量?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8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興亡的世界史──全書系書目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著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著

      04《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著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著

      08《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著

      09《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陣內秀信(法政大學名譽教授)──著

      10《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著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著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著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著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著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著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著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准教授)──著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著

      21《人類該往何處去?》

      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等著

    ?


     





    【序 言】話說從頭──凱爾特是什麼?

    最初的歐洲──凱爾特人�用來療癒的凱爾特�凱爾特別緻的文化水脈�歐洲的凱爾特旋風�日本的凱爾特旋風�凱爾特是什麼?�凱爾特與高盧�與鄰近集團的差異化�專有名詞的自稱�本書的意圖



    【第一章】「異教徒之地」的信仰

    ◎崇尚自然信仰的布列塔尼

    稱為「異教徒之地」的地方�上天的保佑�聖約翰之火�水的恩賜�對樹木的情感�槲寄生的習俗

    ◎異界的居民們

    妖精與妖怪�另一種妖精──「korrigan」�世界共通的「小人族」�神明凋零的末期現象

    ◎異貌的基督教

    特異的祭典──「德洛梅尼」�名為「迪亞烏爾」的鬼�會變身的鬼�女巫(Sorcieres)�死神(Ankou)�特殊的死後世界�「夜晚的洗衣女」與轉世成為動物�陽世人們的對應方式



    【第二章】歐洲的巨石文化

    ◎最初的人類與印歐語系的起源

    布列塔尼的舊石器時代�農耕文化的起始

    ◎巨石文化的時代

    歐洲最古老的巨大堆石墓�卡爾奈克大墳墓群�稱為「石桌」的支石墓�單一的立石──「menhir」�環狀列石與太陽信仰�卡爾奈克列石群�巨石的紋飾

    ◎巨石文化與現代

    巨石的破壞與保存�是天文台?還是神聖的靈場?

    ◎巨石與習俗

    妖精與巨石�祈求良緣�求子與求治病�巨石的基督教化�巨人



    【第三章】古代凱爾特人

    ◎墳墓的時代

    金屬器的到來�鐘狀壺的文化�阿莫里卡文化�金製飾品�骨灰甕文化�不列顛島的影響

    ◎凱爾特人的出現

    哈爾施塔特文化�阿莫里卡文化的持續發展�拉坦諾文化與凱爾特語�第一次出現「凱爾特」史料�凱爾特人的自我認知�凱爾特語的文字使用狀況�伊比利文字與希臘文字

    ◎凱爾特人的大遠征

    侵略義大利的凱爾特人�入侵希臘�裝飾美術



    【第四章】羅馬對高盧的征服

    ◎全盛期的凱爾特人

    傭兵的時代�加拉太─凱爾特人的形成�與羅馬交戰的高盧人�高盧的凱爾特人�未伴隨遷徙的文化融合

    ◎羅馬的征服

    阿莫里卡地區與拉坦諾文化�高盧人和羅馬的同化�凱爾特的祭司──德魯伊與畢達哥拉斯派�德魯伊集團的衰退�人祭與女德魯伊�德魯伊和偽德魯伊的混淆�偽德魯伊的衰退�維欽及托列克斯戰爭�拉丁文字的凱爾特語�凱爾特語族的分類�布立吞語和戈伊德爾語

    ◎不列顛群島與阿莫里卡

    不列顛尼亞群島與凱爾特人�不列顛尼亞與高盧的文化交流�對抗拉丁文化的歐甘文字�羅馬支配下的阿莫里卡�阿莫里卡的信仰生活�羅馬帝國的危機



    【第五章】不列顛尼亞島與阿莫里卡半島

    ◎民族大遷徙的時代

    民族的實際形貌�民族大遷徙的開始�列島在凱爾特語圈的名稱�布立吞語和高盧語�是民族遷徙?還是傳播吸收?�民族遷徙與語言�凱爾特人真的有移居到不列顛尼亞島嗎?�民族起源的傳說�布立吞人移居阿莫里卡的起源傳說�真正開始移居阿莫里卡�地名的共有�移居的理由

    ◎從聖人渡海傳說看「移居」

    多神教與一神教�基督教化的開始�揭露移居事實的聖人傳說�聖桑松傳�創始七聖人傳�布列塔尼的守護聖人�擁有三個乳房的聖女�被水淹沒的城市──伊蘇的傳說�布立吞人和法蘭克人的關聯



    【第六章】海伯尼亞與北方之民

    ◎海伯尼亞與基督教

    關於海伯尼亞文化圈�對文化圈外傳教�加利西亞的布立吞人�海伯尼亞的史前時代�羅馬文明的外緣�基督教的到來�與偽德魯伊的對決�三大守護聖人�巔峰期的海伯尼亞系教會

    ◎方言書寫文化的誕生

    凱爾特諸語文學的興起�文化的邊陲性與獨立文字的出現�書寫字體的共有

    ◎北方之民的侵入

    羅馬對不列顛支配的終結�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侵入�亞瑟王的原型�七王國的形成�海伯尼亞系基督教與盎格魯撒克遜人�羅馬教會的征服�丹麥人來襲�曼島與海伯尼亞�曼島與北方之民�正式展開襲擊�阿爾巴王國的誕生�卡姆利的建國�凱爾諾的歷史整體性�海島凱爾特文化圈中的凱爾諾



    【第七章】諾曼王朝與亞瑟王傳說

    ◎加洛林王朝與阿莫里卡

    查理大帝的加冕�阿莫里卡獨立國的布立吞人�諾曼第的形成�布列塔尼的兩大特徵�語言文化的盛衰

    ◎諾曼征服與布列塔尼

    丹麥人的「北海帝國」�諾曼王朝的建立�橫跨英法的安茹帝國

    ◎詩歌、口傳與書寫

    島嶼文化圈的吟遊詩人�安茹帝國的吟遊詩人�書寫和口傳�韻文詩的傳統

    ◎亞瑟王傳說的傳播

    傳說誕生的背景�對於「亞瑟王歸來」的信仰�《不列顛諸王史》�體現騎士精神的圓桌武士�聖杯傳說擴及全歐�亞瑟王傳說中的異教世界�森林之神米爾汀(梅林)�預言者斯科朗(阿斯科朗)



    【第八章】凱爾特文化的地下水脈

    ◎法蘭西化的布列塔尼

    安茹帝國的瓦解�書寫文化的確立�百年戰爭期間的布列塔尼�和法國合併�布列塔尼的黃金時代

    ◎英國與島嶼文化圈

    英國支配下的愛爾蘭�威爾斯的英國化與「創氏改名」�抵抗英國王室的蘇格蘭�曼島與康瓦爾

    ◎異教性的殘存與基督教

    堂區的確立�聖人與奇蹟治癒�聖遺物崇拜�與死亡相伴�魔法師與女巫�布列塔尼的反宗教改革�傳教與傳教士�與迷信戰鬥�傳教的手段

    ◎高盧與凱爾特的發現

    《高盧戰記》的翻譯�被視為法蘭西起源的凱爾特�布列塔尼的歷史意識�凱爾特迷�新德魯伊信仰



    【第九章】凱爾特的再生

    ◎民俗學與凱爾特學的誕生

    凱爾特學會�民謠採集與浪漫主義�歷史教育與對古代的印象�布列塔尼的民謠採集�圓桌武士傳說的起源論爭�人類學與凱爾特人�凱爾特學的確立

    ◎近代的凱爾特語文化圈

    文化的維持與衰退�愛爾蘭的獨立�語言復興的凱爾特語圈�二十世紀的凱爾特學



    【尾 聲】結果,凱爾特到底是什麼?

    「凱爾特」的三個區分�關於德魯伊�「復興」的凱爾特文化�布列塔尼的基督教是什麼?



    學術文庫版後記

    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一覽

    年表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