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緒論----16
一、《剩餘價值理論》的歷史----16
(一) 馬克思1861—1863 年手稿----16
(二) 恩格斯的設想----18
(三) 從《剩餘價值學說史》到《剩餘價值理論》----20
二、《剩餘價值理論》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結構----20
(一) 研究對象和範圍----20
(二) 研究方法的特點----21
(三) 《剩餘價值理論》的結構----22
剩餘價值理論
( 《資本論》第四卷 )
上冊
〔總的評論〕 ----28
〔第一章〕 詹姆斯·斯圖亞特爵士
〔區分「讓渡利潤」和財富的絕對增加〕 ----30
〔第二章〕 重農學派----34
〔(1) 把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把地租看成剩餘價值的唯一形式〕 ----35
〔(2) 重農學派體系的矛盾: 這個體系的封建主義外貌和它的資產階級實質; 對剩餘價值的解釋中的二重性〕 ----41
〔(3) 魁奈論社會的三個階級.杜爾哥對重農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對資本主義關係作更深入分析的因素〕 ----44
〔(4) 把價值同自然物質混淆起來(帕?累蒂)〕 ----50
〔(5) 亞當·史密斯著作中重農主義理論的因素〕 ----50
〔(6) 重農學派是資本主義大農業的擁護者〕 ----53
〔(7) 重農學派政治觀點中的矛盾.重農學派和法國革命〕 ----56
〔(8) 普魯士反動分子施馬爾茨把重農主義學說庸俗化〕 ----56
〔(9) 對重農學派在農業問題上的偏見的最初批判(維里)〕 ----57
〔第三章〕 亞當·史密斯----59
〔(1) 史密斯著作中兩種不同的價值規定: 價值決定於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費的勞動量; 價值決定於用這個商品可以買到的活勞動量〕 ----61
〔(2) 史密斯對剩餘價值的一般見解.把利潤、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產品的扣除部分〕 ----66
〔(3) 史密斯把剩餘價值的概念推廣到社會勞動的一切領域〕 ----69
〔(4) 史密斯不懂得價值規律在資本同雇傭勞動的交換中的特殊作用〕----70
〔(5) 史密斯把剩餘價值同利潤混淆起來.史密斯理論中的庸俗成分〕----71
〔(6) 史密斯把利潤、地租和工資看成價值源泉的錯誤觀點〕 ----74
〔(7) 史密斯對價值和收入的關係的看法的二重性.史密斯關於「自然價格」是工資、利潤和地租的總和這一見解中的循環論證〕 ----75
〔(8) 史密斯的錯誤———把社會產品的全部價值歸結為收入.史密斯關於總收入和純收入的看法的矛盾〕 ----78
〔(9) 薩伊是史密斯理論的庸俗化者.薩伊把社會總產品和社會收入等同起來.施托爾希和拉姆賽試圖把這兩者區別開來〕 ----80
〔(10) 研究年利潤和年工資怎樣才能購買一年內生產的、除利潤和工資外還包含不變資本的商品〕 ----83
〔(a) 靠消費品生產者之間的交換不可能補償消費品生產者的不變資本〕 ----84
〔(b) 靠消費品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生產者之間的交換不可能補償全部社會不變資本〕 ----87
〔(c) 生產資料生產者中間資本同資本的交換.一年生產的勞動產品和一年新加勞動的產品〕 ----92
〔(11) 補充: 史密斯在價值尺度問題上的混亂; 史密斯的矛盾的一般性質〕 ----94
〔第四章〕 關於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理論----96
〔(1)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勞動是創造剩餘價值的勞動〕 ----97
〔(2) 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對生產勞動問題的提法〕 ----99
〔(3) 史密斯關於生產勞動的見解的二重性.對問題的第一種解釋: 把生產勞動看成同資本交換的勞動〕 ----102
〔(4) 史密斯對問題的第二種解釋: 生產勞動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107
〔(5) 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在生產勞動問題上的庸俗化過程〕----114
〔(6) 史密斯關於生產勞動問題的見解的擁護者.有關這個問題的歷史〕 ----116
〔(a) 第一種解釋的擁護者: 李嘉圖、西斯蒙第〕 ----116
〔(b) 區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最初嘗試(戴韋南特、配第)〕----118
〔(c) 史密斯對生產勞動的第二種解釋的擁護者———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121
〔(7) 熱爾門·加爾涅把史密斯和重農學派的理論庸俗化〕 ----122
〔(a) 把同資本交換的勞動和同收入交換的勞動混淆起來.關於全部資本由消費者的收入補償的錯誤見解〕 ----123
〔(b) 在資本同資本交換的過程中不變資本的補償問題〕 ----127
〔(c) 加爾涅反駁史密斯時的庸俗前提.加爾涅回到重農學派的見解.比重農學派後退一步: 把非生產勞動者的消費看成生產的源泉〕----130
〔(8) 沙爾·加尼耳關於交換和交換價值的重商主義觀點.把一切得到報酬的勞動都納入生產勞動的概念〕 ----132
〔(9) 加尼耳和李嘉圖論「純收入」.加尼耳主張減少生產人口; 李嘉圖主張資本累積和提高生產力〕 ----135
〔(10) 收入和資本的交換.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年產品總量的補償:
(a) 收入同收入的交換; (b) 收入同資本的交換; (c) 資本同資本的交換〕 ----139
〔(11) 費里埃.費里埃對史密斯的生產勞動和資本累積理論的反駁的保護關稅性質.史密斯在累積問題上的混亂.史密斯關於「生產勞動者」的見解中的庸俗成分〕 ----144
〔(12) 羅德戴爾伯爵, 把統治階級看成各種最重要生產勞動的代表的辯護論觀點〕 ----147
〔(13) 薩伊對「非物質產品」的見解.為非生產勞動的不可遏止的增長辯護〕 ----150
〔(14) 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伯爵, 關於利潤起源的庸俗見解.宣稱「產業資本家」是唯一的最高意義上的生產勞動者〕 ----151
〔(15) 對史密斯關於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區分的反駁的一般特點.把非生產消費看成對生產的必要刺激的辯護論觀點〕 ----155
〔(16) 昂利·施托爾希對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相互關係問題的反歷史態度.關於統治階級的「非物質勞動」的見解〕 ----157
〔(17) 納騷·西尼耳宣稱對資產階級有用的一切職能都是生產的.對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國家阿諛奉承〕 ----159
〔(18) 佩·羅西對經濟現象的社會形式的忽視.關於非生產勞動者「節約勞動」的庸俗見解〕 ----163
〔(19) 馬爾薩斯主義者查默斯為富人浪費辯護的論點〕 ----167
〔(20) 關於亞當·史密斯及其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看法的總結性評論〕 ----168
〔第五章〕 奈克爾〔試圖把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對立描繪成貧富之間的對立〕 ----171
〔第六章〕 魁奈的《經濟表》(插入部分) ----174
〔(1) 魁奈表述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的過程的嘗試〕 ----175
〔(2) 租地農場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流通.貨幣流回租地農場主手中, 不表現再生產〕 ----176
〔(3) 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貨幣流通問題〕 ----178
〔(a) 把工資看成資本家對工人的預付的荒謬見解.把利潤看成風險費的資產階級觀點〕 ----178
〔(b) 工人向資本家購買商品.不表現再生產的貨幣回流〕 ----179
〔(4) 《經濟表》上租地農場主和工業家之間的流通〕 ----180
〔(5) 《經濟表》上的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貨幣流回出發點的各種情況〕 ----181
〔(6) 《經濟表》在政治經濟學史上的意義〕 ----183
〔第七章〕 蘭蓋〔對關於工人「自由」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觀點的最初批判〕 ----185
附錄----189
〔(1) 霍布斯論勞動, 論價值, 論科學的經濟作用〕 ----191
〔(2) 歷史方面: 配第對於非生產職業的否定態度.勞動價值論的萌芽.在價值論的基礎上說明工資、地租, 土地價格和利息的嘗試〕----193
〔(3) 配第、達德利·諾思爵士、洛克〕 ----202
〔(4) 洛克, 從資產階級自然法理論觀點來解釋地租和利息〕----205
〔(5) 諾思, 作為資本的貨幣.商業的發展是利率下降的原因〕----207
〔(6) 貝克萊, 論勤勞是財富的源泉〕 ----209
〔(7) 休謨和馬西〕 ----210
〔(a) 馬西和休謨著作中的利息問題〕 ----210
〔(b) 休謨, 由於商業和工業增長而引起的利潤和利息的降低〕----211
〔(c) 馬西, 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用利潤率說明利息的高低〕----211
〔(d) 結束語〕 ----212
〔(8) 對論重農學派的各章的補充〕 ----212
〔(a) 對《經濟表》的補充意見.魁奈的錯誤前提〕 ----212
〔(b) 個別重農主義者局部地回到重商主義的觀點.重農主義者要求競爭自由〕 ----214
〔(c) 關於價值不可能在交換中增值的最初提法〕 ----215
〔(9) 重農學派的追隨者畢阿伯爵對土地貴族的贊美〕 ----215
〔(10) 從重農學派的觀點出發反駁土地貴族( 英國的一個匿名作者)〕 ----217
〔(11) 關於一切職業都具有生產性的辯護論見解〕 ----218
〔(12) 資本的生產性.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 ----219
〔(a) 資本的生產力是社會勞動生產力的資本主義表現〕 ----220
〔(b) 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中的生產勞動〕 ----221
〔(c) 在資本同勞動的交換中兩個本質上不同的環節〕 ----223
〔(d) 生產勞動對資本的特殊使用價值〕 ----224
〔(e) 非生產勞動是提供服務的勞動.資本主義條件下對服務的購買.把資本和勞動的關係看成服務的交換的庸俗觀點〕 ----225
〔(f) 資本主義社會中手工業者和農民的勞動〕 ----227
〔(g) 關於生產勞動的補充定義: 生產勞動是物化在物質財富中的勞動〕 ----228
〔(h) 非物質生產領域中的資本主義表現〕 ----228
〔(i) 從物質生產總過程的角度看生產勞動問題〕 ----229
〔(j) 運輸業是一個物質生產領域.運輸業中的生產勞動〕 ----229
(13) 《資本論》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計劃草稿〕 ----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