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理論
( 《資本論》第四卷 )
中冊
〔第八章〕 洛貝爾圖斯先生.新的地租理論(插入部分) ----16
〔(1) 農業中的超額剩餘價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 農業的發展比工業慢〕 ----19
〔(2)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作為農業中的不變資本要素的農業原料價值〕 ----23
〔(3) 農業中的價值和平均價格.絕對地租〕 ----24
〔(a) 工業中利潤率的平均化〕 ----24
〔(b) 地租問題的提法〕 ----26
〔(c) 土地私有權是絕對地租存在的必要條件.農業中剩餘價值分解為利潤和地租〕 ----28
〔(4) 洛貝爾圖斯關於農業中不存在原料價值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30
〔(5) 洛貝爾圖斯的地租理論的錯誤前提〕 ----33
〔(6) 洛貝爾圖斯不理解工業和農業中平均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平均價格規律〕 ----37
〔(7) 洛貝爾圖斯在決定利潤率和地租率的因素問題上的錯誤〕 ----40
〔(a) 洛貝爾圖斯的第一個論題〕 ----41
〔(b) 洛貝爾圖斯的第二個論題〕 ----42
〔(c) 洛貝爾圖斯的第三個論題〕 ----44
〔(8) 洛貝爾圖斯所歪曲的規律的真實含義〕 ----45
〔(9) 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的關係.地租的歷史性.史密斯和李嘉圖的研究方法問題〕 ----47
〔(10) 地租率和利潤率.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上農業生產率和工業生產率的關係〕 ----52
〔第九章〕 對所謂李嘉圖地租規律的發現史的評論〔對洛貝爾圖斯的補充評論〕 (插入部分) ----53
〔(1) 安德森發現級差地租規律.安德森理論的剽竊者馬爾薩斯為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而歪曲安德森的觀點〕 ----53
〔(2) 發展生產力的要求是李嘉圖評價經濟現象的基本原則.馬爾薩斯為統治階級最反動的分子辯護.達爾文實際上推翻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 ----56
〔(3) 羅雪爾歪曲地租觀點的歷史.李嘉圖在科學上公正的例子.投資於土地時的地租和利用其他自然要素時的地租.競爭的雙重作用〕----58
〔(4) 洛貝爾圖斯關於產品變貴時價值和剩餘價值的關係問題的錯誤〕 ----60
〔(5) 李嘉圖否認絕對地租———他的價值理論中的錯誤的後果〕 ----61
〔(6) 李嘉圖關於穀物價格不斷上漲的論點.1641—1859 年穀物的年平均價格表〕 ----63
〔(7) 霍普金斯關於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之間的區別的猜測: 用土地私有權解釋地租〕 ----64
〔(8) 開墾費用.穀物價格上漲時期和穀物價格下降時期(1641—1859 年) 〕 ----65
〔(9) 安德森反對馬爾薩斯.安德森對地租的理解.安德森關於農業生產率提高和它對級差地租的影響的論點〕 ----66
〔(10) 洛貝爾圖斯對李嘉圖地租理論的批判不能成立.洛貝爾圖斯不懂資本主義農業的特點〕 ----68
〔第十章〕 李嘉圖和亞當·史密斯的費用價格理論(批駁部分) ----72
〔A. 李嘉圖的費用價格理論〕 ----74
〔(1) 重農學派理論的破產和地租觀點的進一步發展〕 ----74
〔(2) 價值決定於勞動時間是李嘉圖理論的基本論點.作為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然階段的李嘉圖研究方法及其缺點.李嘉圖著作的錯誤結構〕 ----76
〔(3) 李嘉圖在絕對價值和相對價值問題上的混亂.他不懂價值形式〕 ----79
〔(4) 李嘉圖對利潤、利潤率和平均價格等的解釋〕 ----81
〔(a) 李嘉圖把不變資本同固定資本、可變資本同流動資本混淆起來.關於「相對價值」的變動及其因素問題的錯誤提法〕 ----81
?〔(b) 李嘉圖把費用價格同價值混淆起來, 由此產生了他的價值理論中的矛盾.他不懂利潤率平均化和價值轉化為費用價格的過程〕 ----87
?〔(5) 平均價格或費用價格和市場價格〕 ----94
〔(a) 引言: 個別價值和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 ----94
〔(b) 李嘉圖把同一生產領域內的市場價值形成過程同不同生產領域的費用價格形成過程混淆起來〕 ----97
〔(c) 李嘉圖著作中關於「自然價格」的兩種不同的規定.費用價格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動而變動〕 ----100
〔B. 史密斯的費用價格理論〕 ----103
〔(1) 史密斯的費用價格理論的錯誤前提.李嘉圖由於保留了史密斯把價值和費用價格等同起來的觀點而表現出前後矛盾〕 ----103
〔(2) 史密斯關於工資、利潤和地租的「自然率」的理論) ----106
〔第十一章〕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112
〔(1) 安德森和李嘉圖發展地租理論的歷史條件〕 ----112
〔(2)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同他對費用價格的解釋的聯繫〕 ----114
〔(3) 李嘉圖的地租定義不能令人滿意〕 ----116
〔第十二章〕 級差地租表及其說明----118
〔(1) 地租量和地租率的變動〕 ----118
〔(2) 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的各種組合.A、B、C、D、E 表〕----119 〔(3) 對表的分析〕 ----122
〔(a) A 表(不同等級的個別價值和市場價值之間的關係)〕----122
〔(b)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同農業生產率遞減觀點的聯繫.絕對地租率的變動及其同利潤率的變動的關係〕 ----123
〔(c) 考察生活資料和原料的價值———以及機器的價值———的變動對資本有機構成的影響----124
〔(d) 總地租的變動取決於市場價值的變動〕 ----125
〔第十三章〕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結尾) ----129
〔(1) 李嘉圖關於不存在土地所有權的前提.向新的土地推移取決於土地的位置和肥力〕 ----129
〔(2) 李嘉圖關於地租不可能影響穀物價格的論點.絕對地租是農產品價格提高的原因〕 ----131
〔(3) 史密斯和李嘉圖關於農產品的「自然價格」的見解〕 ----134
〔(4) 李嘉圖對農業改良的看法.他不懂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發生變化的經濟後果〕 ----136
〔(5) 李嘉圖對史密斯的地租觀點和馬爾薩斯某些論點的批判〕 ----139
〔第十四章〕 亞當·史密斯的地租理論----145
〔 (1) 史密斯在地租問題提法上的矛盾〕 ----145
〔(2) 史密斯關於對農產品的需求的特性的論點.史密斯地租理論中的重農主義因素〕 ----150
〔(3) 史密斯關於各種土地產品的供求關係的論述.史密斯對地租理論的結論〕 ----152
〔(4) 史密斯對於土地產品價格變動的分析〕 ----154
〔(5) 史密斯關於地租變動的觀點和他對各社會階級利益的評價〕----156
〔第十五章〕 李嘉圖的剩餘價值理論----158
〔A. 李嘉圖關於剩餘價值的觀點與他對利潤和地租的見解的聯繫〕----158
〔(1) 李嘉圖把剩餘價值規律同利潤規律混淆起來〕 ----158
〔(2) 利潤率變動的各種不同情況〕 ----162
〔(3)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在價值上的彼此相反的變動以及這種變動對利潤率的影響〕 ----164
〔(4) 李嘉圖在他的利潤理論中把費用價格同價值混淆起來〕----166
?〔(5) 一般利潤率和絕對地租率之間的關係.工資下降對費用價格的影響〕 ----168
〔B. 李嘉圖著作中的剩餘價值問題〕 ----172
〔(1) 勞動量和勞動的價值.勞動與資本的交換問題按照李嘉圖的提法無法解決〕 ----172
〔(2) 勞動能力的價值.勞動的價值.李嘉圖把勞動同勞動能力混淆起來.關於「勞動的自然價格」的見解〕 ----174
〔(3) 剩餘價值.李嘉圖沒有分析剩餘價值的起源.李嘉圖把工作日看作一個固定的量〕 ----176
〔(4) 相對剩餘價值.對相對工資的分析是李嘉圖的科學功績〕----179
〔第十六章〕 李嘉圖的利潤理論----181
〔(1) 李嘉圖把利潤和剩餘價值區別開來的個別場合〕 ----181
〔(2) 一般利潤率( 「平均利潤」, 或者說「普通利潤」) 的形成〕 ----184
〔(a) 事先既定的平均利潤率是李嘉圖利潤理論的出發點〕 ----184
〔(b) 李嘉圖在殖民地貿易和一般對外貿易對利潤率的影響問題上的錯誤〕 ----186
〔(3) 利潤率下降規律〕 ----187
〔(a) 李嘉圖關於利潤率下降的見解的錯誤前提〕 ----187
〔(b) 對李嘉圖關於增長的地租逐漸吞並利潤這個論點的分析〕----188
〔(c) 一部分利潤和一部分資本轉化為地租.地租量的變動取決於農業中使用的勞動量的變動〕 ----197
〔(d) 在農產品價格同時提高的情況下利潤率提高的歷史例證.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可能性〕 ----201
〔(e) 李嘉圖對利潤率下降的解釋以及這種解釋同他的地租理論的聯繫〕 ----202
〔第十七章〕 李嘉圖的累積理論.對這個理論的批判.從資本的基本形式得出危機----205
〔(1) 史密斯和李嘉圖忽視不變資本的錯誤.不變資本各部分的再生產〕 ----205 〔(2) 不變資本的價值和產品的價值〕 ----207
〔(3) 資本累積的必要條件.固定資本的折舊及其在累積過程中的作用〕 ----208
〔(4) 累積過程中各生產部門之間的聯繫.剩餘價值的一部分直接轉化為不變資本是農業和機器製造業中累積的特點〕 ----209
〔(5) 資本化的剩餘價值轉化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211
〔(6) 危機問題(引言).發生危機時資本的破壞〕 ----211
〔(7) 在承認資本過剩的同時荒謬地否認商品的生產過剩〕 ----213
〔(8) 李嘉圖否認普遍的生產過剩.在商品和貨幣的內在矛盾中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 ----214
〔(9) 李嘉圖關於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的錯誤觀點〕----217
〔(10) 危機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危機是資產階級經濟的一切矛盾的表現〕 ----217
〔(11) 危機的形式問題〕 ----219
〔 (12) 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和消費的矛盾.主要消費品生產過剩轉化為普遍生產過剩〕 ----220
〔(13) 生產擴大和市場擴大的不一致.李嘉圖關於消費增長和國內市場擴大有無限可能性的見解〕 ----222
〔(14) 生產力不可遏止的發展和群眾消費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生產過剩的基礎.關於普遍生產過剩不可能的理論的辯護論實質〕----223
〔(15) 李嘉圖關於資本累積的各種方式和累積的經濟效果的觀點〕----224
〔第十八章〕 李嘉圖的其他方面.約翰·巴頓----227
〔A. 總收入和純收入〕 ----227
〔B. 機器(李嘉圖和巴頓論機器對工人階級狀況的影響問題)〕----228
〔 (1) 李嘉圖的觀點〕 ----228
〔(a) 李嘉圖關於機器排擠部分工人的最初猜測〕 ----228
〔(b) 李嘉圖論生產的改進對商品價值的影響.關於工資基金遊離出來用於被解雇的工人的錯誤論點〕 ----229
〔(c) 李嘉圖改正他對機器問題的看法表現了他在科學上的誠實.李嘉圖對問題的新提法中仍保留了以前的錯誤前提〕 ----230
〔(d) 李嘉圖對採用機器給工人階級帶來某些後果的正確判斷.在李嘉圖對問題的說明中存在的辯護論觀點〕 ----233
〔(2) 巴頓的見解〕 ----235
〔(a) 巴頓關於資本累積過程中對勞動的需求相對減少的論點.巴頓和李嘉圖不懂得這種現象同資本統治勞動有內在的聯繫〕 ----235
〔(b) 巴頓對工資變動和工人人口增長的見解〕 ----236
附錄----238
〔(1) 關於農業中供求經常相符的論點的最初提法.洛貝爾圖斯和18世紀經濟學家中的實踐家〕 ----238
〔(2) 納薩涅爾·福斯特論土地所有者和工業家之間的敵對關係〕----239
〔(3) 霍普金斯對地租和利潤之間的關係的看法〕 ----239
〔(4) 凱里、馬爾薩斯和詹姆斯·迪肯·休謨論農業改良〕 ----239
〔(5) 霍吉斯金和安德森論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240
〔(6) 利潤率的下降〕 ----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