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偷學巴菲特50年投資策略:股神長抱的20間公司獲利秘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616979
陸曄飛
李必龍,林安霽,李羿
高寶
2019年6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616979
叢書系列:
RICH致富館系列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RICH致富館系列
分
類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理財規劃
>
個人理財
同
類
書
推
薦
小資理財90秒【圖卡小劇場】:一看就懂的新手理財課,學會「儲蓄+保險+投資」,擺脫窮忙、存到第一桶金
個人理財(三版)
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隨書贈畢德歐夫祝福書籤】
同事都不知道,我早就財務自由了:雪球小型股的100個投資致富法則
GOWIN投資模式:資深營業員的另類存股術(增修版)_作者簽名版
內
容
簡
介
★哥倫比亞商學院出版鉅獻
★收錄至今為止巴菲特長期投資組合中最詳細的分析!
年獲利20%可不可能?當然可以,只要選對公司投資!
為什麼會選GEICO保險公司、可口可樂、美國航空、富國銀行……?
用巴菲特的眼睛選股,你會選得更精準!
透過合夥人信函、公司文件、年度報告、第三方參考資料與其他原始資料,解析巴菲特的操盤細節和投資行動。掌握這些祕訣,不管任何景氣都能和股神同步投資,穩健賺錢!
本書完整地呈現巴菲特一生最重要的20個投資案例,解密股神的獲利行為和策略。大部分的案例適合私人投資者;即便是那些不適應多數投資者的私募股權投資,仍然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經驗,並且適用於同類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跟著巴菲特學什麼?
★獲得更高的標的公司資訊品質
→巴菲特投資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收集豐富客觀行業資訊。不只是查企業年度報告,更要觀察相關行業的資料。
★利潤增長的持續性
→以巴菲特為榜樣的投資者一般會選擇:歷久不衰的品牌或資金收益率高的公司。但從本書可看出,巴菲特更重視收入和利潤的可續性,尋找有護城河的企業來投資。
★讓機會驅動投資獲利
→巴菲特不僅僅是使用「價值投資法」,他更是把自己的投資策略與市場狀況和個人投資計畫結合。「價值型」、「套利型」、「控股型」三種投資方式可長遠地跑贏市場。
★公司賺錢與否取決於管理階層
→經過這麼多年的變遷,巴菲特投資方式有一點是一如既往:把好的管理層作為一流投資最重要的標準。有誠信、有能力的經理人,會跟投資人一樣有共同的利益追求。
名人推薦
──理財名人專業推薦──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股海老牛專挑抱緊股》作者
股魚�東森理財達人秀-存股Debug 投資達人
陳重銘�《不敗教主的300張股票存股術》作者
許凱?博士�股感資訊事業總監
華倫老師�《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作者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國際媒體盛讚──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已經被廣泛談論,但可惜是實際投資的內容卻很少。透過挖掘長期被遺忘的年度報告並分享他自己深思熟慮的見解。本書作者在理解巴菲特如何投資方面完美的填補了缺失。──(Robert Vinall,RVCapital執行長)
在眾多的巴菲特書籍市場中,投資組合經理陸曄飛撰寫了一本獨特的、有大量訊息的書。本書分析了巴菲特最值得注意的20個投資案例,從1958年開始持續到今天。一定要讀!──(John Mihaljevic,暢銷書《The Manual of Ideas》作者)
對巴菲特五十多年職業生涯中的二十項關鍵投資進行簡單實用的分析。作者在描述巴菲特在評估每項投資的風險回報情況時所關注的關鍵因素做得非常出色。對於對長期投資感興趣的人,本書中有許多教訓可供學習。──(John Elkann,Exor SpA董事長兼執行長)
路曄飛回顧了巴菲特整個投資生涯中最重要的投資,讓我們更輕鬆地追隨他。作者提供了他的分析,並邀請我們坐在巴菲特的位置,提供盡可能多的主要訊息來源──巨量的研究成果。人們甚至有一種與巴菲特一起達到某些重要投資洞察力的感覺,這極大地影響了作為投資者的發展。──(Joel Cohen,麻省理工學院投資管理公司)
對於認真的投資者和分析師而言,這本書可以讓他理解,為何巴菲特的人格特質能如此讓人瘋狂崇拜,這本書值得強烈推薦。──(出版者周刊)
本書深入提供了價值投資的深刻見解。──(Seeking Alpha)
透過審查巴菲特從1960年至2011年的20項投資,陸曄飛分析了巴菲特每一個投資案例以及從中吸取的教訓。本書必定會吸引價值投資者和那些希望從巴菲特的投資經驗中受益的人。──(M. Ali Khan, Abram Hutzle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巴菲特長期投資組合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分析。──(Value Walk)
?
目
錄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 合夥制年代(1957∼1968年)
第1章 1958:桑伯恩地圖公司
第2章 1961:登普斯特機械製造公司
第3章 1964:德州國民石油公司
第4章 1964:美國運通
第5章 1965:波克夏•哈薩威
第二部分 中期(1967∼1988年)
第6章 1967:國家賠償公司
第7章 1972:喜詩糖果公司
第8章 1973:《華盛頓郵報》
第9章 1976:政府雇員保險公司
第10章 1977:《水牛城晚報》
第11章 1983: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
第12章 1985:大都會廣播公司
第13章 1987:所羅門公司──優先股投資
第14章 1988:可口可樂公司
第三部分 近期(1989∼2014年)
第15章 1989:全美航空集團
第16章 1990:富國銀行
第17章 1998:通用再保險公司
第18章 1999:中美能源公司
第19章 2007∼2009:北柏靈頓公司
第20章 2011:IBM
第四部分 經驗總結
第21章 巴菲特投資策略的演進
第22章 我們能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什麼
附錄A 308
附錄B 309
?
序
前言
在過往的30 年間,巴菲特及其伯波夏克• 哈薩威公司已經家喻戶曉了。同樣地,對於投資界的人來說,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再也不是美國中西部一座默默無聞的小鎮了。由於巴菲特傳奇般的投資業績,許多小投資者都想像他那樣投資,而許多專業投資人則想效仿他的投資策略。但巴菲特最偉大的投資項目到底是哪些?他是在什麼背景下做的這些投資?從他的經歷中,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本書的焦點就是透過梳理巴菲特投資生涯的軌跡,揭示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具體而言,我整理了巴菲特所做的20 個投資案例—我覺得它們是對巴菲特的投資演進軌跡產生重大影響的投資專案。
為此,我主要基於下述因素挑選了這些投資案例:投資發生時它們的相對規模、不同的投資類型以及我發現有特別資訊價值的投資。在分析這些關鍵投資案例時,我把重點關注在巴菲特做投資決策中所採取的行為,並設法從一個協力廠商的角度去理解,他或任何投資者在每個案例中所遵從的邏輯依據是什麼。在可能的情況下,我會設法用同一時期研究相關企業投資分析師的角度,來凸顯巴菲特獨一無二的觀點。與傳記類的書籍不同,本書主要聚焦巴菲特的關鍵投資案例來闡述巴菲特的故事。相比其他含有相關投資資訊的出版物(包括巴菲特自己的年度信函),本書旨在利用原始文檔和其他可能的歷史資訊,進一步拓展知識。我寫作本書的總體目標是:就巴菲特所做的那些關鍵投資項目,給予讀者一個具體的分析,希望讀者可以借此歸納出自己的見解和結論。
本書的前三個部分按年代順序撰寫。第一部分詳述了巴菲特在1957 ? 1968 年間所做的5 項關鍵投資。那時,他運營的是一家叫作巴菲特有限合夥企業的組織,也是他在收購波夏克• 哈薩威公司之前,所管理的一家私募投資合夥企業。第二部分詳述了他在1967 ?1988 年間所投的9 個項目,這個時期是波夏克• 哈薩威作為巴菲特投資載體的第一個二十多年。最後一部分聚焦於1989 年以來的波夏克時代。在這三個部分中,每個部分都有一個簡介闡述相關的投資項目是如何鑲嵌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之中的,並描述美國股票市場和巴菲特投資所涉及市場那個時期的背景情況。書中每一章都圍繞著一個具體投資項目展開,即把每個項目作為一個研究案例。本書的最後部分旨在反思巴菲特作為一個投資者的歷史演進過程。它還概括了我的學習所得,即我對巴菲特20 個關鍵投資案例分析的收穫,以及有關他投資哲學和投資策略的學習所得。
在我深入分析巴菲特的具體投資案例之前,我想要定義一下在我的分析中所追求的系統方法。在評估一項投資時,我的方法是首先理解相關投資的定性要素和相關背景,然後才是它的估值。就估值來說,我設法尋找的是內在價值,即主要基於公司可持續盈利水準的利潤來確定它的價值。通常,這包括基於企業生命週期因素所做的調整。有時,我會針對維持性的資本支出進行比較,就折舊和攤銷做一些調整;有時,我就簡單地採用過往一年的利潤。為了保持一致性和簡便,我主要採用基於標準化資料的企業價值�息稅前利潤,作為利潤的估值指標,並把市盈率作為一個二級指標。在其中的幾個例子裡(即我感覺適當之處),我沒有使用基於利潤的估值方式(或在利用了利潤估值方式之外),而採用了基於資產的估值方式。無論我選擇定性評估方式還是估值方式,都不是判斷這些公司唯一可接受的方式。我的分析包含了不少的解讀成分,當然,有些地方的解讀是需要一些其他調整來補充的,但我並沒有這樣做。總之,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基於我所能得到的資料,給予所涉公司一個準確的投資分析。總體來說,它們也呈現了我對巴菲特投資決策的最佳理解和解讀。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