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愛與分享 找回教育的初衷
突然接到光福來電,希望我能為他的新書《飆球》寫序,除了驚喜之外,時光隨即倒流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學生時期:光福體型壯碩,年齡較長,腦海中的思維總較他人宏觀與周延,不僅是班上的才子,經常在各項藝文比賽獲獎,更是同學眼中的老大哥……
《飆球》這部少年小說以籃球運動為背景,敘述老師對弱勢學生的關懷並發掘其潛能,同時也展現出學生對籃球的熱愛、築夢與承諾,相信是因為作者本身的經歷及對教育工作的執著,抒發自內心的一種聲音與感受。
故事中的實習老師以籃球運動引導七個行為偏差的學生,在過程中,不僅關懷、照顧學生,更深入了解、啟發學生,直到生命結束前夕,仍然掛念著學生的學習情形,燃盡最後的光芒,令人動容。
反觀現今教育現場,教育政策的執行如同父子騎驢,朝令夕改,充滿了不確定性;社會上「尊師重道」的氛圍不復存在,部分為人師者也日趨功利;家長追逐名校的迷思,導致補習班林立,「學習」成了論件販售的商品;學生的品格與價值觀日漸崩壞,而我們的社會環境與教育現場竟無力改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功能越行越遠……
幸好,面對如此快速變遷的教育環境,仍然有許多充滿愛心與教育熱忱的老師在默默付出,尤其如同書中的弱勢或低成就學生,更需要這樣的老師來照顧與引導,助其走出人生中的坎坷,創造另一種可能。
《飆球》以籃球運動為媒介,說明了讀書雖是學生本務,但並非唯一,特別是低成就學生,學校應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管道,讓他們發展潛能,找到學習的目標與成就感,方不至於在學習的道路上缺席。
光福堅持初衷,寫了百餘本兒童文學作品,身為同學的我實感佩服。《飆球》這個故事不僅淨化社會,洗滌人心,更有如籃球比賽中的後衛,發揮穿針引線的功能,引導教育工作者如同球隊前鋒,奮力衝刺;也好似球隊核心的中鋒,化為教育環境的中流砥柱。
好書是社會中的文化清流,期許大家一起支持《飆球》這部少年小說,重新找回最原始的教育初衷。
?
花蓮縣瑞穗國小校長 黃夏明